整个街道都是干干净净的,他看见有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手臂上扎着一个红绸缎,拿着大扫帚在清扫这些街道。
而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公厕”二字。虽是新词,但稍稍琢磨也能理解。这理解后,便觉惊异。
都说管天管地管不到人拉屎放屁。可兖州显然不是如此,拉屎放屁也是要管的。而且他发现地上还用石灰画出了各种线条,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妨碍。若有人违规,居然还有穿着黑衣的公人出来,若态度恶劣,便会遭到殴打。
这行事作风虽令人觉得有点不妥,可刘勰观察一路,发现被打的人很少,大家都能遵守规矩。就算有几个刺头被打,他发现打的也都是手脚,并未往其他地方招呼。
打完后,便有人搬来木制牢笼,直接将人关进去,上面还写了字,讲明其所犯之罪。
这招可真够高明的!有些人不怕打却怕丢脸!乡民的指指点点,那真是生不如死啊!
第77章 .兖州见闻(二)继续裂开
而一路行来,刘勰发现,兖州的商市十分发达。询问了下后得知,兖州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只行二十收一的税收之法。因税收少,许多人都开始尝试创业,商市就繁荣了起来。
“这些小商小贩如何收税呢?”
刘勰见街上挑着担子小商贩,走货郎很多,便问道:“是在入城之时就收钱吗?”
“不。”
曹肃摇头,“陛下,这些小商贩走货郎我们是不收钱的。”
顿了顿道:“小老百姓生活不易,像这样小规模的经济行为我们不收钱。”
“经济……”
刘勰反复咀嚼这两字,眼里透出迷茫。
“自古商贾便是最低贱者,爱卿为何对这些商贾大开方便之门?”*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曹肃道:“一条腿走路可不稳啊。”
他望向天子,道:“这话是玉贞跟我说的。后面还有一句……”
他一字一顿地道:“无工不强!”
“此意何解?”
刘勰敏感地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强国复兴的思路。因此,他忍不住道:“爱卿,可否能说详细些?”
曹肃轻轻摇头,“陛下,光用言语是说不清的。等会臣带您去参观下我们的工厂以及小镇,边走边说,您就明白了。”
“好!”
到了惠民纺织厂,一行人下了马车。曹肃望着眼前的厂子也觉震撼。这厂是他迎接天子时建起来的,所以他也未见过纺织厂。
杨瑛带着他们先去参观了大型纺车。望着那纺车,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撼!
这是人力可为的?居然能发明出如此巨大纺车,且利用水流来推动纺车,让其自动纺纱。
“一昼夜一台纺车能出纱一百多斤?也就是我大昭的两百多斤?”
刘勰眼神都不对了,望着那大纺车,喃喃道:“若是多造一些这样的纺车,百姓就都有衣穿了……”
在工业时代以前,衣物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就拿种花家的宋明两朝来说。明明纺织业已十分发达,但是衣物却是昂贵到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程度。
一件非丝绸的二手袍子得三四两银子,一个二手的帽子也得在二两左右。所以,古代民众衣不蔽体并不是乱世特产,而是在盛世之时也有许多人无甚衣物可穿。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在种花家改开前,一些极端贫困吃国家救济粮的人家,可能家里也只能凑出够一个人出门的衣裳。
在古人看来,大部分民众有衣穿,能不饿死,那便是盛世。因此,刘勰说出这番话也就不奇怪了。
他心绪激动,甚至不顾众人劝阻,凑近仔细瞧看纺车,看着纱线自动出来,眼睛不由红了。
“好好好,科学一道果是博大精深!果是能富国强民啊!”
参观完大纺车,又去车间参观女工做工。一群妇女从来都不会想到,她们居然能见到天子。她们激动地跪在地上,齐声大呼“万岁”,让刘勰又红了眼。
自打董谏祸国后,他便觉所有的“万岁”声都是在恭贺权臣的。而眼前的百姓却是发自内心地唤他,这太让人感动了。
他亲自弯腰搀起一个妇人,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便道:“听说工厂包吃包住,你们都吃得怎么样?”
他搀起的妇人叫季三娘,是厂里手脚最快的织布女工之一。因此,她也成了一车间的小组组长。能在这个时代抛开世人眼光来干活,还能当上组成的女人可不是一般人。
毕竟,没有胆子的话,哪里敢离乡背井地出来打工?
因此,季三娘虽激动,但却不害怕。她快速地组织着语言回道:“回陛下的话……厂里一切都好,睡的床都是玉贞先生让人打造的上下铺,一点用不拥*挤。下面垫了厚厚的垫子,睡得很舒服。
吃得也好。我们一日吃三餐,早上有粥,有加了鸡蛋的葱花饼。每过三天,便有汤饼吃。加了肉的臊子加在汤饼里,那味道可好极了。平常的时候,两天总能吃上一回肉,鱼这些几乎天天有,小妇人来了这里都胖了。对了,先生还请了老师教我们认字……”
“什么?”
刘勰震惊地转头,望向杨瑛,“你还请人教她们认字?”
杨瑛拱手行礼,“回陛下,是的。人生明理始读书起,即便是妇人,瑛亦觉该读书认字。读书并非是要读出什么结果,读书是培养一个人眼界逻辑的,故而读些书,哪怕是干农活也能干得比别人好。”
--
而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公厕”二字。虽是新词,但稍稍琢磨也能理解。这理解后,便觉惊异。
都说管天管地管不到人拉屎放屁。可兖州显然不是如此,拉屎放屁也是要管的。而且他发现地上还用石灰画出了各种线条,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妨碍。若有人违规,居然还有穿着黑衣的公人出来,若态度恶劣,便会遭到殴打。
这行事作风虽令人觉得有点不妥,可刘勰观察一路,发现被打的人很少,大家都能遵守规矩。就算有几个刺头被打,他发现打的也都是手脚,并未往其他地方招呼。
打完后,便有人搬来木制牢笼,直接将人关进去,上面还写了字,讲明其所犯之罪。
这招可真够高明的!有些人不怕打却怕丢脸!乡民的指指点点,那真是生不如死啊!
第77章 .兖州见闻(二)继续裂开
而一路行来,刘勰发现,兖州的商市十分发达。询问了下后得知,兖州免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只行二十收一的税收之法。因税收少,许多人都开始尝试创业,商市就繁荣了起来。
“这些小商小贩如何收税呢?”
刘勰见街上挑着担子小商贩,走货郎很多,便问道:“是在入城之时就收钱吗?”
“不。”
曹肃摇头,“陛下,这些小商贩走货郎我们是不收钱的。”
顿了顿道:“小老百姓生活不易,像这样小规模的经济行为我们不收钱。”
“经济……”
刘勰反复咀嚼这两字,眼里透出迷茫。
“自古商贾便是最低贱者,爱卿为何对这些商贾大开方便之门?”*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曹肃道:“一条腿走路可不稳啊。”
他望向天子,道:“这话是玉贞跟我说的。后面还有一句……”
他一字一顿地道:“无工不强!”
“此意何解?”
刘勰敏感地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强国复兴的思路。因此,他忍不住道:“爱卿,可否能说详细些?”
曹肃轻轻摇头,“陛下,光用言语是说不清的。等会臣带您去参观下我们的工厂以及小镇,边走边说,您就明白了。”
“好!”
到了惠民纺织厂,一行人下了马车。曹肃望着眼前的厂子也觉震撼。这厂是他迎接天子时建起来的,所以他也未见过纺织厂。
杨瑛带着他们先去参观了大型纺车。望着那纺车,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撼!
这是人力可为的?居然能发明出如此巨大纺车,且利用水流来推动纺车,让其自动纺纱。
“一昼夜一台纺车能出纱一百多斤?也就是我大昭的两百多斤?”
刘勰眼神都不对了,望着那大纺车,喃喃道:“若是多造一些这样的纺车,百姓就都有衣穿了……”
在工业时代以前,衣物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就拿种花家的宋明两朝来说。明明纺织业已十分发达,但是衣物却是昂贵到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程度。
一件非丝绸的二手袍子得三四两银子,一个二手的帽子也得在二两左右。所以,古代民众衣不蔽体并不是乱世特产,而是在盛世之时也有许多人无甚衣物可穿。
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在种花家改开前,一些极端贫困吃国家救济粮的人家,可能家里也只能凑出够一个人出门的衣裳。
在古人看来,大部分民众有衣穿,能不饿死,那便是盛世。因此,刘勰说出这番话也就不奇怪了。
他心绪激动,甚至不顾众人劝阻,凑近仔细瞧看纺车,看着纱线自动出来,眼睛不由红了。
“好好好,科学一道果是博大精深!果是能富国强民啊!”
参观完大纺车,又去车间参观女工做工。一群妇女从来都不会想到,她们居然能见到天子。她们激动地跪在地上,齐声大呼“万岁”,让刘勰又红了眼。
自打董谏祸国后,他便觉所有的“万岁”声都是在恭贺权臣的。而眼前的百姓却是发自内心地唤他,这太让人感动了。
他亲自弯腰搀起一个妇人,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便道:“听说工厂包吃包住,你们都吃得怎么样?”
他搀起的妇人叫季三娘,是厂里手脚最快的织布女工之一。因此,她也成了一车间的小组组长。能在这个时代抛开世人眼光来干活,还能当上组成的女人可不是一般人。
毕竟,没有胆子的话,哪里敢离乡背井地出来打工?
因此,季三娘虽激动,但却不害怕。她快速地组织着语言回道:“回陛下的话……厂里一切都好,睡的床都是玉贞先生让人打造的上下铺,一点用不拥*挤。下面垫了厚厚的垫子,睡得很舒服。
吃得也好。我们一日吃三餐,早上有粥,有加了鸡蛋的葱花饼。每过三天,便有汤饼吃。加了肉的臊子加在汤饼里,那味道可好极了。平常的时候,两天总能吃上一回肉,鱼这些几乎天天有,小妇人来了这里都胖了。对了,先生还请了老师教我们认字……”
“什么?”
刘勰震惊地转头,望向杨瑛,“你还请人教她们认字?”
杨瑛拱手行礼,“回陛下,是的。人生明理始读书起,即便是妇人,瑛亦觉该读书认字。读书并非是要读出什么结果,读书是培养一个人眼界逻辑的,故而读些书,哪怕是干农活也能干得比别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