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能造出一点水泥用来做晒盐池就已经非常棒了!
是的,青州靠海,夏日又很炎热,这样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造盐池呢?
这种堪比黄金的硬通货是每一个穿越者必染指的东西。杨瑛自觉是个合格的穿越者,所以她想晒盐了。
要晒盐,人就得去青州实地考察。杨瑛也不含糊,立刻就卷了包裹,带着人跟着曹肃又去了青州。
她时间很紧,得在三月中旬赶回来种玉米。所以到了地方上,她也顾不得休息,便立刻带着人去海边。
走了两天,终于到了海边,在详细观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后,她选了三处地方作为晒盐厂。
一群人实在好奇,海水还能变成盐吗?那盐能吃吗?
杨瑛也跟这些人解释不清楚,索性暂时也不解释,只让人先去按照自己的要求造烧制水泥的窑,然后等以后建盐池时再慢慢跟他们解释。
烧制水泥的窑很有讲究,在后世一般用回转窑。但大昭可没这个条件,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立窑。
这种立窑种花家九十年代曾设计出一款不错的,杨瑛这儿正好有图纸。虽然还要人工添料,操作还难,但总算是能烧出水泥的。
造立窑不容易,短期内也无法完成。好在,那些跟着她的工匠接受了一些现代制造的理念后,眼界开阔了不少。并且因着跟着杨瑛学习,也学会认字、算数,看现代图纸。
所以当杨瑛将图纸和建造工艺说明书给这些工匠看过后,众工匠都纷纷表示,虽然难度有点大,但他们应该能克服。
有这话杨瑛就放心了。古代工匠其实相当厉害。他们能这样说,十有八九是能造出来的。
造窑以及造水泥相关配套的设施要时间,但杨瑛也不想干等着。想了想,还是将系统奖励的那些现代水泥给拿了出来。
百姓太穷了。能创造财富的事业得赶紧搞起来,不然明年又得买粮,继续吃土啊!
第61章 .大建设轰轰烈烈搞起来!
开了春,将玉米播种下去后,杨瑛便又开始在青州、兖州两头跑。在原书中,曹肃在吸收了兖州青州后便又四下征战了起来。但是他现在却不急着跟人打仗,而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民生上。
杨瑛说得很对。打仗打的是钱,自家后方搞不好,地盘即便搞来了,那也是弄不好的。反正他们有火器,也不怕到时打不过人家。
有这时间不如好好整顿现有地盘,大力发展民生,搞创造,提升经济。
在这种想法下,外面诸侯打得你死我活,而曹家军却显得静悄悄的,全部龟缩在自家,死活不出去。
现在曹家军的兵力已有三十万。供应这多人的吃喝嚼用显是很累的。所以,这些士兵便也分配到了非战时的任务:搞基建、抓生产。
上午训练,下午开荒,干活。
一下多了这多青壮,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尤其是,在系统奖励了三百辆三轮车后。*
系统一下子给了这多辆三轮车,其奖励的意义不亚于玉米。
曹军战马稀缺,自然不可能用来托运货物。而像骡子这些,虽然也有不少,但如今地盘大,全撒开去,其实平均下来也不算多。
而这三百辆三轮车就很好地弥补了运输短缺。这样就可以将骡子、牛马等畜力省下来,在兖州、青州两地统一用上三轮车作为运输工具。
杨瑛已经让人造了独轮车、板车,这样再结合三轮车使用,那兖州等地的运输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当然,三轮车的使用也是要好好学的。毕竟这玩意掌握不好就可能翻车或者干脆偏航,所以负责运输的士兵又得学一个新技能了。
不过这玩意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一旦掌握技巧后,三四天后便能熟练运用了。
待士兵们掌握后,杨瑛便将自己做的计划一项项实施下去。
田里的生产要抓,城里以及城外的基建也要抓!城外的几个镇需要大力建设,争取到年底时,将能集村并寨的村子都并了。而除去这些外,为了应对马上即将到来的大建设,还得建许多工人住房。
在这大乱之世,应对难民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给他们一份工作。而兖州青州的基建都太烂了,正好借此机会搞一搞。
修城墙、修路、挖地下渠、危房拆迁、开池塘养鱼、孵鸡蛋厂、循环的立体养殖……
诸多工作一分配下去,兖州青州的劳力缺口一下变很大。
给州府干活,一天可吃三顿!这可了不得!彼时的人,只有贵人才可能在两餐之间加一次点心。一日之间加一餐,这待遇简直不敢想象!
不仅如此,便是家里能帮着烧火做饭的妇人与年满十二的孩子帮忙做事也有三餐提供。除去这些外,每人每月还发一斤盐、六十斤米外加三十颗水果糖!
那水果糖他们见曹家开的铺子卖过。有舍得花钱的,花了五钱买了一颗尝了尝,天啊!那滋味……听那些形容的,简直好吃到恨不得将舌头都吞进去!
就这待遇!
必须干啊!
家里的成年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活干,赚来的米盐糖可以留给家里的老弱吃。像盐和糖这个,家里若有两个人去干活,根本吃不掉这么多,还能拿去卖钱。这一来一去,吃饭成本省了,一月还能存下钱!
这样好的活上哪去找啊?
--
是的,青州靠海,夏日又很炎热,这样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造盐池呢?
这种堪比黄金的硬通货是每一个穿越者必染指的东西。杨瑛自觉是个合格的穿越者,所以她想晒盐了。
要晒盐,人就得去青州实地考察。杨瑛也不含糊,立刻就卷了包裹,带着人跟着曹肃又去了青州。
她时间很紧,得在三月中旬赶回来种玉米。所以到了地方上,她也顾不得休息,便立刻带着人去海边。
走了两天,终于到了海边,在详细观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后,她选了三处地方作为晒盐厂。
一群人实在好奇,海水还能变成盐吗?那盐能吃吗?
杨瑛也跟这些人解释不清楚,索性暂时也不解释,只让人先去按照自己的要求造烧制水泥的窑,然后等以后建盐池时再慢慢跟他们解释。
烧制水泥的窑很有讲究,在后世一般用回转窑。但大昭可没这个条件,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立窑。
这种立窑种花家九十年代曾设计出一款不错的,杨瑛这儿正好有图纸。虽然还要人工添料,操作还难,但总算是能烧出水泥的。
造立窑不容易,短期内也无法完成。好在,那些跟着她的工匠接受了一些现代制造的理念后,眼界开阔了不少。并且因着跟着杨瑛学习,也学会认字、算数,看现代图纸。
所以当杨瑛将图纸和建造工艺说明书给这些工匠看过后,众工匠都纷纷表示,虽然难度有点大,但他们应该能克服。
有这话杨瑛就放心了。古代工匠其实相当厉害。他们能这样说,十有八九是能造出来的。
造窑以及造水泥相关配套的设施要时间,但杨瑛也不想干等着。想了想,还是将系统奖励的那些现代水泥给拿了出来。
百姓太穷了。能创造财富的事业得赶紧搞起来,不然明年又得买粮,继续吃土啊!
第61章 .大建设轰轰烈烈搞起来!
开了春,将玉米播种下去后,杨瑛便又开始在青州、兖州两头跑。在原书中,曹肃在吸收了兖州青州后便又四下征战了起来。但是他现在却不急着跟人打仗,而是将注意力都放在了民生上。
杨瑛说得很对。打仗打的是钱,自家后方搞不好,地盘即便搞来了,那也是弄不好的。反正他们有火器,也不怕到时打不过人家。
有这时间不如好好整顿现有地盘,大力发展民生,搞创造,提升经济。
在这种想法下,外面诸侯打得你死我活,而曹家军却显得静悄悄的,全部龟缩在自家,死活不出去。
现在曹家军的兵力已有三十万。供应这多人的吃喝嚼用显是很累的。所以,这些士兵便也分配到了非战时的任务:搞基建、抓生产。
上午训练,下午开荒,干活。
一下多了这多青壮,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尤其是,在系统奖励了三百辆三轮车后。*
系统一下子给了这多辆三轮车,其奖励的意义不亚于玉米。
曹军战马稀缺,自然不可能用来托运货物。而像骡子这些,虽然也有不少,但如今地盘大,全撒开去,其实平均下来也不算多。
而这三百辆三轮车就很好地弥补了运输短缺。这样就可以将骡子、牛马等畜力省下来,在兖州、青州两地统一用上三轮车作为运输工具。
杨瑛已经让人造了独轮车、板车,这样再结合三轮车使用,那兖州等地的运输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当然,三轮车的使用也是要好好学的。毕竟这玩意掌握不好就可能翻车或者干脆偏航,所以负责运输的士兵又得学一个新技能了。
不过这玩意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一旦掌握技巧后,三四天后便能熟练运用了。
待士兵们掌握后,杨瑛便将自己做的计划一项项实施下去。
田里的生产要抓,城里以及城外的基建也要抓!城外的几个镇需要大力建设,争取到年底时,将能集村并寨的村子都并了。而除去这些外,为了应对马上即将到来的大建设,还得建许多工人住房。
在这大乱之世,应对难民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给他们一份工作。而兖州青州的基建都太烂了,正好借此机会搞一搞。
修城墙、修路、挖地下渠、危房拆迁、开池塘养鱼、孵鸡蛋厂、循环的立体养殖……
诸多工作一分配下去,兖州青州的劳力缺口一下变很大。
给州府干活,一天可吃三顿!这可了不得!彼时的人,只有贵人才可能在两餐之间加一次点心。一日之间加一餐,这待遇简直不敢想象!
不仅如此,便是家里能帮着烧火做饭的妇人与年满十二的孩子帮忙做事也有三餐提供。除去这些外,每人每月还发一斤盐、六十斤米外加三十颗水果糖!
那水果糖他们见曹家开的铺子卖过。有舍得花钱的,花了五钱买了一颗尝了尝,天啊!那滋味……听那些形容的,简直好吃到恨不得将舌头都吞进去!
就这待遇!
必须干啊!
家里的成年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活干,赚来的米盐糖可以留给家里的老弱吃。像盐和糖这个,家里若有两个人去干活,根本吃不掉这么多,还能拿去卖钱。这一来一去,吃饭成本省了,一月还能存下钱!
这样好的活上哪去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