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素受家庭影响,自小对军事耳濡目染,他父亲就是辽州守将,因此他对辽州其他将军也比较熟悉,即便没见过也听说过,这个“殷平海”就是他听说过的将军之一,除严素光之外,其他人纷纷看着他,等待他的专业解说。
第161章 故人 刚毅沉稳炯炯有神
“这人在剑州从军,白身起家,后来辗转边关,最终定于辽州,如今做到了从三品的定远将军,算是辽州武将前五号人物,我爹驻守辽州铁岭关,他驻守武关城,这两处都是抵御北方胡族的要塞,他堂堂主将怎么跑京城来了?”
听杨玄素说罢,文靖安等人便都转头看严素光,她在中书省任职,或许有所耳闻。
严素光面无表情道:“这个人的事少打听,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众人都有些失落,严素光翻身上马,和文靖安并排而行时,还是补了一句:“大概是朝廷有军略上的谋划,这种事向来机密,不该知道的不要问,该知道的我们自然会知道。”
文靖安微微颔首,领着众人返回京城,而后果然如严素光所说,他们很快就知道了该知道的。
第二日,萧慈祐再次召集一众东宫辅臣到詹事府开晨会,除了外派出去的周洵和林宁宴等官员,礼部尚书兼正詹事赵仲明等高官要员皆在场,萧慈祐照例主持发表讲话,前半场正是讨论朝廷在军事上的安排。
原来,庙堂那边换了一种方法看世界,元景皇帝和严同等一众高官见了西海使团之后,经过这段时间的商讨,拿出了相应的策略,他们的做法是在剑州建造一支庞大的水军,战船、枪炮和训练方法等等全部从西海诸国引进,甚至要从西海聘请负责训练士兵的教官。
这支水师的主将之一就落到了殷平海的头上,因为此人于剑州起身,原先就有领导水军的经验,在剑州那边又有不小的威望,朝廷将他从辽州召回合情合理。
相对于文靖安等人这边花个几万两银子的小打小闹,庙堂那边直接就是砸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的巨款用于筹建军队抵御外敌,但这个剧情文靖安太熟悉了,在他原来的世界,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还号称世界第一海军,最后结果怎么样?不过为一段屈辱史“添砖加瓦”罢了。
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稳定的社会形态、觉醒的人心向背等等支持,生搬硬套的坚船利炮不过是一堆废铁,相反,如果有了上面那些支撑,穷一点苦一点,小米加□□也能打赢飞机大炮,这是历史的证明。
毫无疑问,如果大盛庙堂不能把百姓从农业社会带入工业社会,不能做出相应的历史转身,他们花再多的钱建造海军跟西海对抗最终都会失败。
可惜的是文靖安明知那个决策是下下策,他也不能发出质疑或者公开反对,他现在太微小了,他只能在詹事府做事,庙堂那边轮不上他说话,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自己该做的做好,由他来推动改革的部分。
故此,等萧慈祐和赵仲明等人商议完剑州水军事宜,他跟萧慈祐和赵仲明等人汇报了化工区的选址决定,说明了建造计划,没有人反对,他向萧慈祐申请了那一万两银子的经费,萧慈祐倒也大方,只是提醒了几句国库紧缺之类的言语,让他仔细使用,最后也就批给了他。
钱一到手,他和严素光马上回去找崔琰,让他阻止工部、户部的官员开始着手筹备道路、码头和厂房的设计建造。
也就是在当晚,文靖安忙到九时许才回家,陈崇章和文妙安走后,他这栋房子便空落落的,今晚回来,开门时却掉下来一封信,信封空白,没有写收件人姓名,他觉得奇怪,便拆开信封取出信纸,上面只有一行草字。
“子时前来拜访,若准许,门口插一节柳枝。”
后面没有署名,文靖安更觉奇怪,什么人会三更半夜来拜访他?
不过既然人家写了“若准许”三个字,就是把决定权交到他手里,不是不请自来。
他想了想,到街口那株垂杨柳下折了一节柳枝插在门头,重新关好门,回去点灯烧水,沐浴更衣,静静等待。
临近子时,他特意在二楼俯瞰整个院子,当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他看见门口那边的灯笼晃了一下,一个蒙面的黑衣人直接翻过大门左边的围墙落入院中,那人一手执剑,一手握着那截柳枝。
他看见了楼上的文靖安。
他将柳条扬了扬示意自己就是留信之人,文靖安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对方有如此身手,要害他的话没必要多此一举,没必要用这种礼节,于是他作为主人家也不小气,朝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表示同意和他见面交谈。
文靖安下了一楼客厅,那人便也从大门外穿过院子来到厅中。
那人先不说话,而是转身关上了客厅大门,显然是防范周到。
大厅内灯火通明,两人相对而立,黑衣人上下打量文靖安,确认这就是文靖安之后,眼中露出欣喜之色,随后他摘下了蒙面巾。
文靖安见得此人,先是一惊,而后再喜,加起来就是惊喜,他说:“苏大哥!!”
来人正是苏长卿。
一别多年,他脸上多了几分沧桑,还留了稀疏的胡渣,显得刚毅沉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给文靖安和陈三娘便宜30文买书钱的书肆掌柜了。
--
第161章 故人 刚毅沉稳炯炯有神
“这人在剑州从军,白身起家,后来辗转边关,最终定于辽州,如今做到了从三品的定远将军,算是辽州武将前五号人物,我爹驻守辽州铁岭关,他驻守武关城,这两处都是抵御北方胡族的要塞,他堂堂主将怎么跑京城来了?”
听杨玄素说罢,文靖安等人便都转头看严素光,她在中书省任职,或许有所耳闻。
严素光面无表情道:“这个人的事少打听,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众人都有些失落,严素光翻身上马,和文靖安并排而行时,还是补了一句:“大概是朝廷有军略上的谋划,这种事向来机密,不该知道的不要问,该知道的我们自然会知道。”
文靖安微微颔首,领着众人返回京城,而后果然如严素光所说,他们很快就知道了该知道的。
第二日,萧慈祐再次召集一众东宫辅臣到詹事府开晨会,除了外派出去的周洵和林宁宴等官员,礼部尚书兼正詹事赵仲明等高官要员皆在场,萧慈祐照例主持发表讲话,前半场正是讨论朝廷在军事上的安排。
原来,庙堂那边换了一种方法看世界,元景皇帝和严同等一众高官见了西海使团之后,经过这段时间的商讨,拿出了相应的策略,他们的做法是在剑州建造一支庞大的水军,战船、枪炮和训练方法等等全部从西海诸国引进,甚至要从西海聘请负责训练士兵的教官。
这支水师的主将之一就落到了殷平海的头上,因为此人于剑州起身,原先就有领导水军的经验,在剑州那边又有不小的威望,朝廷将他从辽州召回合情合理。
相对于文靖安等人这边花个几万两银子的小打小闹,庙堂那边直接就是砸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的巨款用于筹建军队抵御外敌,但这个剧情文靖安太熟悉了,在他原来的世界,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还号称世界第一海军,最后结果怎么样?不过为一段屈辱史“添砖加瓦”罢了。
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稳定的社会形态、觉醒的人心向背等等支持,生搬硬套的坚船利炮不过是一堆废铁,相反,如果有了上面那些支撑,穷一点苦一点,小米加□□也能打赢飞机大炮,这是历史的证明。
毫无疑问,如果大盛庙堂不能把百姓从农业社会带入工业社会,不能做出相应的历史转身,他们花再多的钱建造海军跟西海对抗最终都会失败。
可惜的是文靖安明知那个决策是下下策,他也不能发出质疑或者公开反对,他现在太微小了,他只能在詹事府做事,庙堂那边轮不上他说话,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自己该做的做好,由他来推动改革的部分。
故此,等萧慈祐和赵仲明等人商议完剑州水军事宜,他跟萧慈祐和赵仲明等人汇报了化工区的选址决定,说明了建造计划,没有人反对,他向萧慈祐申请了那一万两银子的经费,萧慈祐倒也大方,只是提醒了几句国库紧缺之类的言语,让他仔细使用,最后也就批给了他。
钱一到手,他和严素光马上回去找崔琰,让他阻止工部、户部的官员开始着手筹备道路、码头和厂房的设计建造。
也就是在当晚,文靖安忙到九时许才回家,陈崇章和文妙安走后,他这栋房子便空落落的,今晚回来,开门时却掉下来一封信,信封空白,没有写收件人姓名,他觉得奇怪,便拆开信封取出信纸,上面只有一行草字。
“子时前来拜访,若准许,门口插一节柳枝。”
后面没有署名,文靖安更觉奇怪,什么人会三更半夜来拜访他?
不过既然人家写了“若准许”三个字,就是把决定权交到他手里,不是不请自来。
他想了想,到街口那株垂杨柳下折了一节柳枝插在门头,重新关好门,回去点灯烧水,沐浴更衣,静静等待。
临近子时,他特意在二楼俯瞰整个院子,当更夫敲响子时的梆子,他看见门口那边的灯笼晃了一下,一个蒙面的黑衣人直接翻过大门左边的围墙落入院中,那人一手执剑,一手握着那截柳枝。
他看见了楼上的文靖安。
他将柳条扬了扬示意自己就是留信之人,文靖安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对方有如此身手,要害他的话没必要多此一举,没必要用这种礼节,于是他作为主人家也不小气,朝那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表示同意和他见面交谈。
文靖安下了一楼客厅,那人便也从大门外穿过院子来到厅中。
那人先不说话,而是转身关上了客厅大门,显然是防范周到。
大厅内灯火通明,两人相对而立,黑衣人上下打量文靖安,确认这就是文靖安之后,眼中露出欣喜之色,随后他摘下了蒙面巾。
文靖安见得此人,先是一惊,而后再喜,加起来就是惊喜,他说:“苏大哥!!”
来人正是苏长卿。
一别多年,他脸上多了几分沧桑,还留了稀疏的胡渣,显得刚毅沉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给文靖安和陈三娘便宜30文买书钱的书肆掌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