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和县大夫志同道合,都喜好严刑峻法,下手时绝不留情。无论是什么出身,胆敢在城内搞事,不被抓住且罢,一旦被抓到,势必会酷刑加身。
时至今日,城墙上还吊着七八个赤膊恶徒。
如果不是君驾将至,天气又实在炎热,气味会很不好闻,吊在绳子上的就不是活人,而是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
对于氏族和县大夫的做法,城内百姓和过往商队皆拍手称快。挑事的探子可恶,意图劫掠的盗匪可恨,全都该杀!
因姚城位置特殊,严刑峻法合乎当地情况,找到了最合适生长的土壤。
郅玄抵达当日,见到出城相迎的氏族和县大夫,莫名觉得有些熟悉。
了解过两人的行事作风,郅玄终于明白这股熟悉感来自哪里。
单以执政手段而言,简直和洛弓如出一辙!
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淮急匆匆穿过廊下,眉心紧锁,神情凝重。
一旁的侍人正要行礼,太子淮已行出数步远。等侍人抬起头,仅能捕捉到一个挺拔的背影。
此次入宫,太子淮不为政事,专为求见王后。
自人王陷入昏迷,由他代掌朝政,王后三番五次赏赐府内妻妾,以示恩宠。此举无可非议,本不该横生枝节,问题出在赏赐的物品之上。
盘点金绢珠宝,原桃和稷夫人不差多少。有一次赐下玉环,两人竟是一模一样!
原桃身为原氏女,西原侯的亲妹妹,身份的确尊贵。但她身为侧夫人,不可能和正夫人平起平坐。自成婚后,她行事循规蹈矩,从无僭越。稷夫人投桃报李,对她十分照顾。
妻妾和美,太子淮家中安定,自能全心投入朝政。
王后的行为打破了这种默契和平衡。
纵然原桃未做任何出格之举,稷夫人亦无猜忌之心,中都城内却流言纷纷,传得沸沸扬扬。各种猜测频出,有的分外离谱。声音传到府内,闹得人心不稳,让太子淮很是头疼。
因为此事,西原侯书信稷氏家主。
稷夫人接到家中消息,特意告知太子淮,表明自身态度。原桃依旧对稷夫人十分恭敬,以行动击溃流言。
府内流言被压制下去,凡有挑唆者尽被严惩。稷夫人发挥手腕,原桃默契配合,经过一场风波,两人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太子府固若金汤,在强硬的正夫人和侧夫人面前,任何挑拨皆是白费心机。
府内安定,府外正好相反。
针对太子府的变化,有人妄自揣测,声称正夫人侧夫人早已不和。稷夫人之所以没有发难,全因侧夫人背景过于强大,稷氏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人言之凿凿,使得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抓准众人的猎奇心理,有图谋不轨之人浑水摸鱼,千方百计要将郅玄拉入风暴中心,指责他不尊重王室,恃强凌弱。在他的庇护和纵容下,身为侧夫人的原桃傲慢无礼,无视规矩,根本不将妻妾之别放在眼里。
为佐证以上观点,有人将小梁氏和原桃的旧事翻了出来,颠倒黑白,污蔑原桃肆意妄为。
趁着流言又上高峰,原桃初至中都城,命甲士冲开拦路氏族之事也被提起。
造谣者对氏族的无礼绝口不提,翻黄倒皂搬弄是非,污蔑原桃骄横跋扈,不将原桃的名声踩进泥里誓不罢休。
太子淮几次派人查找源头,全在中途断绝线索。别说始作俑者,帮凶都没抓到几个。
随着流言传播愈广,他的心情也愈发焦躁,心中很是不安,总预感有事将要放生。
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宫又送来赏赐,同样是两枚玉环,玉色有别,雕工和珍贵程度却是一模一样。
侍人传达王后旨意,玉环赐给稷夫人和原桃。
赏赐本是好事,这样的赏赐却非太子府众人乐见。
稷夫人和原桃对视一眼,都感到事情棘手。两人没有猜疑对方,毕竟郅玄和稷氏家主已达成默契。她们担心的是王后的态度。
母后究竟何意?稷夫人皱眉道。
实话实说,太子淮也猜不出来。
不解滋生担忧,找不出答案更会心烦意乱。
三人闭门商议,始终讨论不出所以然。流言甚嚣尘上,渐渐开始失控。太子淮冥思苦想,最终决定入宫,当面询问王后。
殿下,是否妥当?稷夫人道。
太子淮叹息一声,妥当与否,他已经顾不得了。当务之急是弄清楚王后的用意,不再像是无头苍蝇,在流言的包围下碰得头破血流。
马车离开太子府,一路穿过城内,议论声不见减少,反而愈来愈大,仿佛是故意说给太子淮听。
坐在车内,太子淮的脸色阴沉似水,心不断下沉,不妙的预感越来越强。
想到郅玄的书信和礼物,他不由得攥紧拳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此事,一旦西原侯暴怒,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他愈发憎恨传播流言之人。
无中生有,推波助澜,将他推到风口浪尖,用心何等歹毒!
最烦躁时,他竟对王后生出一丝不满。虽然很快被压下,裂痕到底出现。不能设法弥合,母子两人注定会渐行渐远。
抵达王宫后,太子淮一路疾行,表情不做遮掩,也遮掩不住。
遇到他的侍人婢女皆战战兢兢,唯恐受到迁怒。好在太子淮的目的是见王后,途中没有停留,自始至终没给旁人半个眼神。
侍人婢女如蒙大赦,纷纷长出一口气。
短暂的轻松之后,众人猜测太子淮入宫的目的。想到城内流言,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顿时咯噔一声,感到头皮发麻。
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在王宫众人的忐忑中,太子淮见到王后。
纵然焦虑万分,太子淮也没忘记礼仪。规矩行礼之后,正坐到王后对面,请王后屏退殿内侍人,以便两人详谈。
宏留,余者退下。王后道。
宏是一名中年侍人,身材中等,样貌普通,落在人群中很不起眼,极容易使人忽略。他跟随王后多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此刻被留在殿内,方知王后对他的信任。
殿门合拢,太子淮突然迟疑,几次开口,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见状,王后不欲多言,朝宏示意:给太子看。
诺。宏从袖中取出一张绢,恭敬递到太子淮面前。
母后?太子淮面带疑惑,看向对面的王后。
先看过再说。王后点了点叠成一小块的绢,端起甜汤饮下一口,又夹起一块点心,似乎对太子淮的焦急和疑惑全不在意。
太子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烦闷,展开手中的绢。
这张绢极薄,叠起来不到半个手掌,展开却能铺满半张桌案。
绢为素色,上面写满字迹,是一个个工整的人名,简要提及他们所为何事,在流言兴起和传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看过全部内容,太子淮倒吸一口凉气,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看清楚了?王后放下长筷,取绢帕拭手。
母后,我曾派人详查,线索中途断绝。太子淮声音干涩。
我动的手。王后直接给出答案,你手下之人行事不秘,容易打草惊蛇。
太子淮不由得苦笑。
淮,如今事情查清,你该如何?王后不给太子淮迟疑的机会,要求他马上做出决断。
我太子淮犹豫了。
手中的名单太过沉重,他几乎要拿不住。
若是依律严惩,这上面的人一个都逃不掉。届时,中都城恐将地震。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王后的声调未见提高,却能听出字里行间的锋锐和寒意,无妨让你知晓,这其中有人无辜,根本没有参与。但他们必须离开中都城,让出手中权柄。
太子淮倏地抬头,表情震惊,似不可置信。
莫非从最开始,一切全在母后谋划之中?
这些家族忠于你的父亲,有你三个兄长的姻亲,大多在中都城经营数代,树大根深。你要完全掌控朝堂,他们会是不小的阻碍。王后肃然神情,锁定太子淮的目光,不容许他逃避,懂我的意思吗?
太子淮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
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
王后命宏退下,殿门关闭,室内仅剩母子两人。
王族衰弱,此乃不争的事实。你迟早要登上王位,对西原侯可以低头,于内绝不能退让懦弱。王后顿了顿,继续道,历代王位更迭,中都城少见平稳。虽今时不同往日,却也不会例外。
母后赏赐即是诱饵?太子淮声音干涩。
然。王后颔首道,不让蛇鼠见到机会,如何令其出洞。
母后可曾想过,万一事情不受控制,西原侯暴怒,该当如何?太子淮又问道。
王后失笑,摇头道:淮,你小看了西原侯。
太子淮愣住。
见他这副样子,王后叹息道:若西原侯是我子该多好。
太子淮脸绿了。
想不通就认真去想,坐王位的是你,事事要我解惑,你这王位岂能坐稳。王后毫不客气,不因太子淮是自己的儿子就放缓语气。
太子淮面露羞惭,脸一点点涨红,很快连脖子都红了。
王后到底不忍心,叹息一声,同他讲明前因后果,道出谋划真意。
人王陷入昏迷,终究没有断气。
太子淮目前是代为执政,没有正式登上王位。
母子俩对中都城的命运心知肚明,大部分氏族未必清楚。在他们眼中,王族孱弱未必是坏事,反而方便臣权大盛,为家族夺取利益。
之前的团结一心仅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亢奋消散,中都城照旧一团散沙。
太子淮下定抱大腿的决心,但不能不抓稳内部。如果连城内氏族都掌控不住,落得南幽侯一般下场,何能保住天下共主的颜面。
届时,抱大腿的代价定然更高。
不想落到悲惨境地,必须如王后所言,将中都城经营成铁板一块。
赏赐是诱饵,引发流言是过程,大力惩治是目的,夯实根基是结果。
王后策划这一切,为的都是太子淮。
事情了结之后,前因后果会为人所知,评价定是毁誉参半。但对太子淮来说,一时的名声无需计较,掌控朝堂才是实际。
我最欣赏西原侯一点,务实。王后端起甜汤滋润喉咙。甜汤已凉,味道有些腻。她全不在意,仰头一饮而尽。
事情是你受益,稷氏和原氏无辜受累,自当予以补偿。
听到补偿,太子淮不由得头皮发麻。
待你登上王位,稷氏为王后,家族有才者拔擢厚赏。其父当居卿位。王后顿了顿,继续道,继承人需为原氏血脉,一旦有子,当即立为太子。
听到这番话,太子淮愣在当场。
立庶子为继承人?
以西原侯之势,无人敢指摘。纵有,可归因于我。王后道。
她赏赐原桃,为的不仅是引蛇出洞,更是为今后铺路。
在她看来,只要不发生意外,至少三十年,郅玄将耀武天下,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方大诸侯。
王族衰弱无法扭转。
一旦天下诸侯并起,中都城的地位会十分尴尬,迟早沦落成小诸侯国一般,在夹缝中求生。
值得庆幸的是,太子淮同原氏联姻。
这也注定了太子淮的继承人必须是原桃所出,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包括稷夫人。
王后多番赏赐原桃,此时被看成挑拨,日后则能被视为偏爱。
遇王族宗人质疑,太子淮无法打破规矩,她大可以成为一个不讲理的太后,因对原桃的偏爱强压太子淮下旨。
淮,规矩不容更改,但可以变通。
氏族以家为本,孝是根基之一。孝道面前,做儿子的岂能不低头。何况原桃背后还站着西原侯。
听完王后的讲述,太子淮表情呆滞,迟迟没有出声。
见他这副模样,王后又一次叹息,心中暗道:如果西原侯是她的儿子,何须如此费心劳力。凡事有儿子自己解决,不知该有多好。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王后苦心谋划,多番安排人手,为的是引蛇出洞,将人王的势力彻底清理出去。她心中早有计划,不动则已,一旦执行,势必要将中都城搅个天翻地覆。
不破不立。
不将旧窗打碎,永远迎不来新风。
太子淮拿到名单,知晓王后的安排,明知有利于自己,心中仍存几分犹豫。
见他迟疑不定,王后顿感失望。
罢,我来动手。
母后,我太子淮满面羞惭,用力攥紧拳头,终于下定决心,母后,我来做!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后慎重告诫太子淮,希望他不要朝令夕改,突然心慈手软。半途而废带来的后果无法预计,万一没法收拾,还不如从最开始就置身事外。
太子淮连声苦笑,心知之前的摇摆让母亲失望,甚至生出不信任。
事已至此,他必须改变自己。
正如母亲所言,坐王位的是他,执掌中都城的也是他。若事事躲在母亲身后,靠母亲扫平道路,他还有何颜面接过王印。日后登上王位也会庸碌无为,落得无能懦弱之名。
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王后这才放心,交代他尽速布置人手,务求一击毙命,不给对手反戈一击的机会。
擒蛇,不动则已,动则斩七寸。
在王后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太子淮进一步完善细节,定下动手的时间。
王族私兵固弱,对付蛇鼠已是足够。
在西原国和北安国甲士面前,王族私兵如纸糊老虎,显得不堪一击,根本不是对手。同城内氏族相比,彼此半斤八两,在战斗力上不差多少。
双方势均力敌,王后和太子淮有意先发制人,打目标一个措手不及。
为保中都城根基,母子俩不会大开杀戒,最终目的是将名单上的家族赶去封地。空出来的权位将由太子淮安排的人接手,用最快的速度掌控整个朝堂。
人数不足无妨,待城内稳定,择才干出群者,召见后予以拔擢。
恋耽美
时至今日,城墙上还吊着七八个赤膊恶徒。
如果不是君驾将至,天气又实在炎热,气味会很不好闻,吊在绳子上的就不是活人,而是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
对于氏族和县大夫的做法,城内百姓和过往商队皆拍手称快。挑事的探子可恶,意图劫掠的盗匪可恨,全都该杀!
因姚城位置特殊,严刑峻法合乎当地情况,找到了最合适生长的土壤。
郅玄抵达当日,见到出城相迎的氏族和县大夫,莫名觉得有些熟悉。
了解过两人的行事作风,郅玄终于明白这股熟悉感来自哪里。
单以执政手段而言,简直和洛弓如出一辙!
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淮急匆匆穿过廊下,眉心紧锁,神情凝重。
一旁的侍人正要行礼,太子淮已行出数步远。等侍人抬起头,仅能捕捉到一个挺拔的背影。
此次入宫,太子淮不为政事,专为求见王后。
自人王陷入昏迷,由他代掌朝政,王后三番五次赏赐府内妻妾,以示恩宠。此举无可非议,本不该横生枝节,问题出在赏赐的物品之上。
盘点金绢珠宝,原桃和稷夫人不差多少。有一次赐下玉环,两人竟是一模一样!
原桃身为原氏女,西原侯的亲妹妹,身份的确尊贵。但她身为侧夫人,不可能和正夫人平起平坐。自成婚后,她行事循规蹈矩,从无僭越。稷夫人投桃报李,对她十分照顾。
妻妾和美,太子淮家中安定,自能全心投入朝政。
王后的行为打破了这种默契和平衡。
纵然原桃未做任何出格之举,稷夫人亦无猜忌之心,中都城内却流言纷纷,传得沸沸扬扬。各种猜测频出,有的分外离谱。声音传到府内,闹得人心不稳,让太子淮很是头疼。
因为此事,西原侯书信稷氏家主。
稷夫人接到家中消息,特意告知太子淮,表明自身态度。原桃依旧对稷夫人十分恭敬,以行动击溃流言。
府内流言被压制下去,凡有挑唆者尽被严惩。稷夫人发挥手腕,原桃默契配合,经过一场风波,两人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太子府固若金汤,在强硬的正夫人和侧夫人面前,任何挑拨皆是白费心机。
府内安定,府外正好相反。
针对太子府的变化,有人妄自揣测,声称正夫人侧夫人早已不和。稷夫人之所以没有发难,全因侧夫人背景过于强大,稷氏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人言之凿凿,使得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离谱。
抓准众人的猎奇心理,有图谋不轨之人浑水摸鱼,千方百计要将郅玄拉入风暴中心,指责他不尊重王室,恃强凌弱。在他的庇护和纵容下,身为侧夫人的原桃傲慢无礼,无视规矩,根本不将妻妾之别放在眼里。
为佐证以上观点,有人将小梁氏和原桃的旧事翻了出来,颠倒黑白,污蔑原桃肆意妄为。
趁着流言又上高峰,原桃初至中都城,命甲士冲开拦路氏族之事也被提起。
造谣者对氏族的无礼绝口不提,翻黄倒皂搬弄是非,污蔑原桃骄横跋扈,不将原桃的名声踩进泥里誓不罢休。
太子淮几次派人查找源头,全在中途断绝线索。别说始作俑者,帮凶都没抓到几个。
随着流言传播愈广,他的心情也愈发焦躁,心中很是不安,总预感有事将要放生。
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王宫又送来赏赐,同样是两枚玉环,玉色有别,雕工和珍贵程度却是一模一样。
侍人传达王后旨意,玉环赐给稷夫人和原桃。
赏赐本是好事,这样的赏赐却非太子府众人乐见。
稷夫人和原桃对视一眼,都感到事情棘手。两人没有猜疑对方,毕竟郅玄和稷氏家主已达成默契。她们担心的是王后的态度。
母后究竟何意?稷夫人皱眉道。
实话实说,太子淮也猜不出来。
不解滋生担忧,找不出答案更会心烦意乱。
三人闭门商议,始终讨论不出所以然。流言甚嚣尘上,渐渐开始失控。太子淮冥思苦想,最终决定入宫,当面询问王后。
殿下,是否妥当?稷夫人道。
太子淮叹息一声,妥当与否,他已经顾不得了。当务之急是弄清楚王后的用意,不再像是无头苍蝇,在流言的包围下碰得头破血流。
马车离开太子府,一路穿过城内,议论声不见减少,反而愈来愈大,仿佛是故意说给太子淮听。
坐在车内,太子淮的脸色阴沉似水,心不断下沉,不妙的预感越来越强。
想到郅玄的书信和礼物,他不由得攥紧拳头。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此事,一旦西原侯暴怒,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他愈发憎恨传播流言之人。
无中生有,推波助澜,将他推到风口浪尖,用心何等歹毒!
最烦躁时,他竟对王后生出一丝不满。虽然很快被压下,裂痕到底出现。不能设法弥合,母子两人注定会渐行渐远。
抵达王宫后,太子淮一路疾行,表情不做遮掩,也遮掩不住。
遇到他的侍人婢女皆战战兢兢,唯恐受到迁怒。好在太子淮的目的是见王后,途中没有停留,自始至终没给旁人半个眼神。
侍人婢女如蒙大赦,纷纷长出一口气。
短暂的轻松之后,众人猜测太子淮入宫的目的。想到城内流言,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顿时咯噔一声,感到头皮发麻。
今日之事恐难善了。
在王宫众人的忐忑中,太子淮见到王后。
纵然焦虑万分,太子淮也没忘记礼仪。规矩行礼之后,正坐到王后对面,请王后屏退殿内侍人,以便两人详谈。
宏留,余者退下。王后道。
宏是一名中年侍人,身材中等,样貌普通,落在人群中很不起眼,极容易使人忽略。他跟随王后多年,一直不显山不露水。此刻被留在殿内,方知王后对他的信任。
殿门合拢,太子淮突然迟疑,几次开口,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见状,王后不欲多言,朝宏示意:给太子看。
诺。宏从袖中取出一张绢,恭敬递到太子淮面前。
母后?太子淮面带疑惑,看向对面的王后。
先看过再说。王后点了点叠成一小块的绢,端起甜汤饮下一口,又夹起一块点心,似乎对太子淮的焦急和疑惑全不在意。
太子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烦闷,展开手中的绢。
这张绢极薄,叠起来不到半个手掌,展开却能铺满半张桌案。
绢为素色,上面写满字迹,是一个个工整的人名,简要提及他们所为何事,在流言兴起和传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看过全部内容,太子淮倒吸一口凉气,背后冒出一层冷汗。
看清楚了?王后放下长筷,取绢帕拭手。
母后,我曾派人详查,线索中途断绝。太子淮声音干涩。
我动的手。王后直接给出答案,你手下之人行事不秘,容易打草惊蛇。
太子淮不由得苦笑。
淮,如今事情查清,你该如何?王后不给太子淮迟疑的机会,要求他马上做出决断。
我太子淮犹豫了。
手中的名单太过沉重,他几乎要拿不住。
若是依律严惩,这上面的人一个都逃不掉。届时,中都城恐将地震。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王后的声调未见提高,却能听出字里行间的锋锐和寒意,无妨让你知晓,这其中有人无辜,根本没有参与。但他们必须离开中都城,让出手中权柄。
太子淮倏地抬头,表情震惊,似不可置信。
莫非从最开始,一切全在母后谋划之中?
这些家族忠于你的父亲,有你三个兄长的姻亲,大多在中都城经营数代,树大根深。你要完全掌控朝堂,他们会是不小的阻碍。王后肃然神情,锁定太子淮的目光,不容许他逃避,懂我的意思吗?
太子淮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
儿子明白。
明白就好。
王后命宏退下,殿门关闭,室内仅剩母子两人。
王族衰弱,此乃不争的事实。你迟早要登上王位,对西原侯可以低头,于内绝不能退让懦弱。王后顿了顿,继续道,历代王位更迭,中都城少见平稳。虽今时不同往日,却也不会例外。
母后赏赐即是诱饵?太子淮声音干涩。
然。王后颔首道,不让蛇鼠见到机会,如何令其出洞。
母后可曾想过,万一事情不受控制,西原侯暴怒,该当如何?太子淮又问道。
王后失笑,摇头道:淮,你小看了西原侯。
太子淮愣住。
见他这副样子,王后叹息道:若西原侯是我子该多好。
太子淮脸绿了。
想不通就认真去想,坐王位的是你,事事要我解惑,你这王位岂能坐稳。王后毫不客气,不因太子淮是自己的儿子就放缓语气。
太子淮面露羞惭,脸一点点涨红,很快连脖子都红了。
王后到底不忍心,叹息一声,同他讲明前因后果,道出谋划真意。
人王陷入昏迷,终究没有断气。
太子淮目前是代为执政,没有正式登上王位。
母子俩对中都城的命运心知肚明,大部分氏族未必清楚。在他们眼中,王族孱弱未必是坏事,反而方便臣权大盛,为家族夺取利益。
之前的团结一心仅是昙花一现。
短暂的亢奋消散,中都城照旧一团散沙。
太子淮下定抱大腿的决心,但不能不抓稳内部。如果连城内氏族都掌控不住,落得南幽侯一般下场,何能保住天下共主的颜面。
届时,抱大腿的代价定然更高。
不想落到悲惨境地,必须如王后所言,将中都城经营成铁板一块。
赏赐是诱饵,引发流言是过程,大力惩治是目的,夯实根基是结果。
王后策划这一切,为的都是太子淮。
事情了结之后,前因后果会为人所知,评价定是毁誉参半。但对太子淮来说,一时的名声无需计较,掌控朝堂才是实际。
我最欣赏西原侯一点,务实。王后端起甜汤滋润喉咙。甜汤已凉,味道有些腻。她全不在意,仰头一饮而尽。
事情是你受益,稷氏和原氏无辜受累,自当予以补偿。
听到补偿,太子淮不由得头皮发麻。
待你登上王位,稷氏为王后,家族有才者拔擢厚赏。其父当居卿位。王后顿了顿,继续道,继承人需为原氏血脉,一旦有子,当即立为太子。
听到这番话,太子淮愣在当场。
立庶子为继承人?
以西原侯之势,无人敢指摘。纵有,可归因于我。王后道。
她赏赐原桃,为的不仅是引蛇出洞,更是为今后铺路。
在她看来,只要不发生意外,至少三十年,郅玄将耀武天下,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方大诸侯。
王族衰弱无法扭转。
一旦天下诸侯并起,中都城的地位会十分尴尬,迟早沦落成小诸侯国一般,在夹缝中求生。
值得庆幸的是,太子淮同原氏联姻。
这也注定了太子淮的继承人必须是原桃所出,其他任何人都不行,包括稷夫人。
王后多番赏赐原桃,此时被看成挑拨,日后则能被视为偏爱。
遇王族宗人质疑,太子淮无法打破规矩,她大可以成为一个不讲理的太后,因对原桃的偏爱强压太子淮下旨。
淮,规矩不容更改,但可以变通。
氏族以家为本,孝是根基之一。孝道面前,做儿子的岂能不低头。何况原桃背后还站着西原侯。
听完王后的讲述,太子淮表情呆滞,迟迟没有出声。
见他这副模样,王后又一次叹息,心中暗道:如果西原侯是她的儿子,何须如此费心劳力。凡事有儿子自己解决,不知该有多好。
第二百二十一章
王后苦心谋划,多番安排人手,为的是引蛇出洞,将人王的势力彻底清理出去。她心中早有计划,不动则已,一旦执行,势必要将中都城搅个天翻地覆。
不破不立。
不将旧窗打碎,永远迎不来新风。
太子淮拿到名单,知晓王后的安排,明知有利于自己,心中仍存几分犹豫。
见他迟疑不定,王后顿感失望。
罢,我来动手。
母后,我太子淮满面羞惭,用力攥紧拳头,终于下定决心,母后,我来做!
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后慎重告诫太子淮,希望他不要朝令夕改,突然心慈手软。半途而废带来的后果无法预计,万一没法收拾,还不如从最开始就置身事外。
太子淮连声苦笑,心知之前的摇摆让母亲失望,甚至生出不信任。
事已至此,他必须改变自己。
正如母亲所言,坐王位的是他,执掌中都城的也是他。若事事躲在母亲身后,靠母亲扫平道路,他还有何颜面接过王印。日后登上王位也会庸碌无为,落得无能懦弱之名。
见他神情不似作伪,王后这才放心,交代他尽速布置人手,务求一击毙命,不给对手反戈一击的机会。
擒蛇,不动则已,动则斩七寸。
在王后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太子淮进一步完善细节,定下动手的时间。
王族私兵固弱,对付蛇鼠已是足够。
在西原国和北安国甲士面前,王族私兵如纸糊老虎,显得不堪一击,根本不是对手。同城内氏族相比,彼此半斤八两,在战斗力上不差多少。
双方势均力敌,王后和太子淮有意先发制人,打目标一个措手不及。
为保中都城根基,母子俩不会大开杀戒,最终目的是将名单上的家族赶去封地。空出来的权位将由太子淮安排的人接手,用最快的速度掌控整个朝堂。
人数不足无妨,待城内稳定,择才干出群者,召见后予以拔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