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鱼有一点小刺是长在肉里的,尽管人鱼的咬合力足够咬碎鱼刺,但于归洋还是把刺吐出来。
这是他身为人类最后的倔强。
咳咳,其实是刺又不好吃,还费牙。
万一没嚼碎卡喉咙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还剩一条翱翔飞鱼,于归洋却不肯再吃了,哪能让池渊空着肚子带他回去啊?
池渊也不肯吃,两条人鱼互相谦让,都希望对方多吃一点。
最后于归洋撕了一块鱼肉挑好刺投喂池渊,才逼着他把翱翔飞鱼吃了。
最后一段路程,两条人鱼并肩游完,权当消食了。
回到水草丛中,于归洋找回虾杀石头,明天的早餐还得靠它,可不能丢了。
他们一起躺在柔软的水草上,相拥入眠。
第二天,于归洋特意起了个大早,正好逮住准备去捕猎的池渊。
他赶紧跟上,生怕慢了一点,池渊又不带他了。
顺便在鹦鹉螺壳上记录下新的一天,然后跟小海葵互道早安。
浅海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池渊根本不需要费劲寻觅,就能找到合适的猎物。
譬如这几头胖乎乎的目鱼。
目鱼常见于浅海,一头也就两三斤重。
它中间粗,两头尖,就像是一个头尾都比较小的橄榄球。
肥胖的身躯使得它们的行动缓慢,池渊一出手,它们连逃都逃不掉。
这一群目鱼共有五只,三只比较大,约莫超过两斤,两只比较小,大概只有一斤半。
用来当早餐再合适不过。
于归洋正要游过去,却猛然发现地上的海泥沙有松动的痕迹。
他立刻选择了去逮这头卧沙的家伙。
池渊守在于归洋身边,一边看着他刨沙,一边处理目鱼。
等五头目鱼都处理好了,于归洋这边也终于开张。
他在初步的探索后,一下就把藏在沙子里的大螃蟹揪了出来,任凭螃蟹怎么张牙舞爪,都伤不到他分毫。
今天的运气不错,他逮的这头螃蟹身上布满黄色斑纹。
它的鳃区,也就是蟹壳上嘴巴远端的两个边边处,各有一个凸起的深紫色圆斑。
这两个圆斑也叫乳斑,呈虎眼状,加之黄色斑纹很像老虎的斑点,因此被称作中华虎头蟹。
这头至少也有3斤,当个早餐配菜绰绰有余。
于归洋把中华虎头蟹的蟹螯和步足全部卸掉,沿着边缘开盖。
满盈的蟹膏顿时无处遁形!
和我们平时吃的蟹膏不同,没有进行烹煮的蟹膏呈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这是最纯天然的颜色。
如果煮熟它的话,就会变成粘.腻的胶质。
俗话说得好,“九雌十雄”,意思就是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
如今正值初冬,马上就要到吃蟹膏最好的季节,所以于归洋对这头中华虎头蟹的蟹膏充满了期待。
于归洋小小地咬了一口,蟹膏的鲜香霎时在口中爆开。
这种味道比三层肉顶上的肉皮还要惹人喜爱,恰到好处地卡在了肥腻的边缘,既不会过于腻口,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鲜味和香味。
绝了绝了,这是什么神仙味道啊!
可惜蟹膏就这么一点点,于归洋不舍得吃了,挖出来喂给池渊尝尝。
池渊就着他的手指吃了一口,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显然也被蟹膏的滋味征服了。
这让于归洋想起池渊不会剥壳的黑历史。
恐怕池渊吃这种螃蟹,从来都是连肉带壳一起吃的,就算吃到了蟹膏也因为蟹壳破坏了口感,根本不知道蟹膏能有这么好吃。
于归洋还要喂他,他却不肯吃,让小人鱼自己吃。
见他态度坚决,于归洋只好吃掉了剩下的蟹膏。
这时,池渊递过来一片目鱼的肉。
于归洋也不客气,张开嘴一并吃进了肚子里。
单论美味程度,目鱼肉自然是比不上蟹膏的,毕竟蟹膏是一头螃蟹的精华,物以稀为贵。
但目鱼胜在肉多,而且也很好吃。
目鱼的肉真要说起来其实有点像鱿鱼,但它的肉质比鱿鱼厚实得多,又肥又嫩的目鱼肉能在满足味觉的同时填饱肚子,一举两得。
五头目鱼吃到最后只剩骨头,接下来就该上小菜了。
首先是被于归洋吃掉蟹膏的中华虎头蟹。
先从两条粗壮的蟹螯吃起。
自从有了一口好牙,于归洋吃螃蟹就再也不需要用到工具了。
甭管多么硬的壳,他一咬绝对裂开。
把壳咬开以后,他从支离破碎的蟹螯中取出嫩白的蟹肉细细品尝。
中华虎头蟹的肉质饱满,吃起来有点像龙虾的味道,但跟龙虾不同的是它在肉质饱满的同时兼具了螃蟹本身的绵密感。
如果不着急咽下去的话,还能清晰地感受到蟹肉在口腔中散开。
蟹身的肉也同样饱满鲜香,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壳太硬了。
如果不是他的牙已经今非昔比,恐怕还真咬不动这头大家伙。
中华虎头蟹他跟池渊一人吃了一半,当然,壳全是他剥的。
反正池渊也不会嫌弃他咬过。
你说对吧,人鱼大哥?
从不嫌弃小人鱼的池渊又在附近逮了两头目鱼回来。
--
这是他身为人类最后的倔强。
咳咳,其实是刺又不好吃,还费牙。
万一没嚼碎卡喉咙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还剩一条翱翔飞鱼,于归洋却不肯再吃了,哪能让池渊空着肚子带他回去啊?
池渊也不肯吃,两条人鱼互相谦让,都希望对方多吃一点。
最后于归洋撕了一块鱼肉挑好刺投喂池渊,才逼着他把翱翔飞鱼吃了。
最后一段路程,两条人鱼并肩游完,权当消食了。
回到水草丛中,于归洋找回虾杀石头,明天的早餐还得靠它,可不能丢了。
他们一起躺在柔软的水草上,相拥入眠。
第二天,于归洋特意起了个大早,正好逮住准备去捕猎的池渊。
他赶紧跟上,生怕慢了一点,池渊又不带他了。
顺便在鹦鹉螺壳上记录下新的一天,然后跟小海葵互道早安。
浅海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池渊根本不需要费劲寻觅,就能找到合适的猎物。
譬如这几头胖乎乎的目鱼。
目鱼常见于浅海,一头也就两三斤重。
它中间粗,两头尖,就像是一个头尾都比较小的橄榄球。
肥胖的身躯使得它们的行动缓慢,池渊一出手,它们连逃都逃不掉。
这一群目鱼共有五只,三只比较大,约莫超过两斤,两只比较小,大概只有一斤半。
用来当早餐再合适不过。
于归洋正要游过去,却猛然发现地上的海泥沙有松动的痕迹。
他立刻选择了去逮这头卧沙的家伙。
池渊守在于归洋身边,一边看着他刨沙,一边处理目鱼。
等五头目鱼都处理好了,于归洋这边也终于开张。
他在初步的探索后,一下就把藏在沙子里的大螃蟹揪了出来,任凭螃蟹怎么张牙舞爪,都伤不到他分毫。
今天的运气不错,他逮的这头螃蟹身上布满黄色斑纹。
它的鳃区,也就是蟹壳上嘴巴远端的两个边边处,各有一个凸起的深紫色圆斑。
这两个圆斑也叫乳斑,呈虎眼状,加之黄色斑纹很像老虎的斑点,因此被称作中华虎头蟹。
这头至少也有3斤,当个早餐配菜绰绰有余。
于归洋把中华虎头蟹的蟹螯和步足全部卸掉,沿着边缘开盖。
满盈的蟹膏顿时无处遁形!
和我们平时吃的蟹膏不同,没有进行烹煮的蟹膏呈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这是最纯天然的颜色。
如果煮熟它的话,就会变成粘.腻的胶质。
俗话说得好,“九雌十雄”,意思就是农历九月吃母蟹,农历十月吃公蟹。
如今正值初冬,马上就要到吃蟹膏最好的季节,所以于归洋对这头中华虎头蟹的蟹膏充满了期待。
于归洋小小地咬了一口,蟹膏的鲜香霎时在口中爆开。
这种味道比三层肉顶上的肉皮还要惹人喜爱,恰到好处地卡在了肥腻的边缘,既不会过于腻口,也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鲜味和香味。
绝了绝了,这是什么神仙味道啊!
可惜蟹膏就这么一点点,于归洋不舍得吃了,挖出来喂给池渊尝尝。
池渊就着他的手指吃了一口,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显然也被蟹膏的滋味征服了。
这让于归洋想起池渊不会剥壳的黑历史。
恐怕池渊吃这种螃蟹,从来都是连肉带壳一起吃的,就算吃到了蟹膏也因为蟹壳破坏了口感,根本不知道蟹膏能有这么好吃。
于归洋还要喂他,他却不肯吃,让小人鱼自己吃。
见他态度坚决,于归洋只好吃掉了剩下的蟹膏。
这时,池渊递过来一片目鱼的肉。
于归洋也不客气,张开嘴一并吃进了肚子里。
单论美味程度,目鱼肉自然是比不上蟹膏的,毕竟蟹膏是一头螃蟹的精华,物以稀为贵。
但目鱼胜在肉多,而且也很好吃。
目鱼的肉真要说起来其实有点像鱿鱼,但它的肉质比鱿鱼厚实得多,又肥又嫩的目鱼肉能在满足味觉的同时填饱肚子,一举两得。
五头目鱼吃到最后只剩骨头,接下来就该上小菜了。
首先是被于归洋吃掉蟹膏的中华虎头蟹。
先从两条粗壮的蟹螯吃起。
自从有了一口好牙,于归洋吃螃蟹就再也不需要用到工具了。
甭管多么硬的壳,他一咬绝对裂开。
把壳咬开以后,他从支离破碎的蟹螯中取出嫩白的蟹肉细细品尝。
中华虎头蟹的肉质饱满,吃起来有点像龙虾的味道,但跟龙虾不同的是它在肉质饱满的同时兼具了螃蟹本身的绵密感。
如果不着急咽下去的话,还能清晰地感受到蟹肉在口腔中散开。
蟹身的肉也同样饱满鲜香,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壳太硬了。
如果不是他的牙已经今非昔比,恐怕还真咬不动这头大家伙。
中华虎头蟹他跟池渊一人吃了一半,当然,壳全是他剥的。
反正池渊也不会嫌弃他咬过。
你说对吧,人鱼大哥?
从不嫌弃小人鱼的池渊又在附近逮了两头目鱼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