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昱言和温可芯也不约而同地站起身了,一起走到打印机旁围着,拿起各自的谱子,一边凝神看,一边迈开脚步走向练习室。
一切都发生得自然,只剩江逸齐还呆坐着望向埋头认真看谱的他们,不用说一句话也感受到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示出的对这首歌的肯定,心底瞬间被填得满满当当的。
“还不过来?”纪安宇抵着练习室的门歪头朝他喊,手里还拿着刚看完的谱子,眸底的赞赏一览无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
进去的两人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准备了,郁昱言垂头认真仔细地调试着身上挂着的贝斯,半阖着眼看不清眸底的神色。
温可芯坐下后工工整整地把谱子夹好,一边默看曲谱一边握紧鼓棒,缓慢地做着深呼吸,整理自己刚才听曲子时被感染的情绪,眼底氤氲的热气随之渐渐淡去,努力让太过激动的心情变得平缓。
她真的很喜欢这首歌,有种浑身都被触动的震撼。可能因为她是鼓手,整首曲子里变换的鼓点一下又一下敲击着心脏,光是听着掌心都变得温热,闭上眼就能感受到曲子所描绘的世界,空旷明亮,一望无际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意义”好像就在这种有无之间,比起真正去形容和表述清楚“意义”是什么,这首歌里更多展现的是每个人在心底体会到“意义”时可能会有的感受是什么。
还在餐桌旁坐着的江逸齐没有感动太久,充满动力地笑着起身跟纪安宇一起进门了,看到已经准备好的人他们也加快动作调整设备。
一切准备就绪,四个人转身相视点了点头,大家的脸上表情认真,在一起久了培养出无需多说的默契,径直开始曲子的第一次弹奏。
拨了下弦确定音准无误,江逸齐下巴微点,开始intro前奏部分,眸底黯淡,已然沉浸进了这首歌的情绪。
手指上套的滑棒在头顶白色的光亮下闪着银色光亮,推弦拨弦,吉他滑棒的声音颤颤巍巍带着破碎感绵延,西部与英伦风混杂,空灵悠扬。
接着是贝斯声和键盘声,郁昱言和纪安宇准点进拍,三种乐器的旋律意外合适,凑在一起让曲子变得更加迷幻。
如果说在讲述一个故事的话,起篇是在一片大雾中,有森林里的树叶声,有遥远的海浪声。
鼓点轻缓进入,温可芯轻握着鼓棒,踩拍按节奏一下下轻敲着,淡淡的鼓声像迷路人的脚步,迟疑着不确定探步摸索。
加入鼓声后曲子变得更有底,让空灵飘扬不切实的曲调变得真实可见,增添了充实落在地上的节奏感。
前奏快结束的过渡段加入了人声,江逸齐压低嗓子轻轻地哼着和声,声音低沉虚幻,带着丝丝浅淡的压抑和沉重,入耳直击心底声声回响。
开始正歌部分后也是低声偏多,男声自然低沉,江逸齐按大家不同的音色特意安排了合适的部分,低声吟唱和声的地方很多。但没想到的是温可芯的声音也可以很低,唯一的女声融入后意外地锦上添花。
听到她低哼着和声的时候他们的眸明显都动了动,又很快回到曲子里,跟着她一起更投入地弹唱着。
这首歌最特别的地方不是缓慢空灵风,而是在渐变的节奏和曲风里,低唱着的人声底下,鼓点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加快、渐强。
键盘声也配合着变得丰富,纪安宇抬头看了眼专注打鼓的温可芯,唇角无意识上扬起弧度,手下的动作也同步变快,纤长的手指灵活弹琴。
有人说架子鼓是乐队的灵魂,在这首歌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曲子最直接明显的变换就是鼓点的欢快,节奏越发激扬,故事进入第二幕,太阳升起从树叶和浓雾中穿过,细碎地落在柔软的土地上,眼前的雾也随之变淡,湿冷的空气逐渐回温,大海声变近,森林里响起了起伏应和的鸟鸣声。
到最后越演越烈变成了纯粹明亮的摇滚,所有乐器声都变得温暖激烈,像海边迎风熊熊燃烧的篝火,海浪声喧嚣,耀眼的余晖落满海岸线,一切都变得壮观震撼。
这首歌叫《十三》,关于意义的第十三个月、第十三个小时、第十三次周而复始。
双踩、敲击、交叉奏、回弹,填充加花……哪怕是刚拿到谱子就直接打的架子鼓温可芯还是完成得很好,整个人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后背挂起热汗,碎发粘在白皙的脖颈上,脸上是尽兴的笑。
最后一切声音渐弱,像是并没结束只是飘远了,他们就这样意犹未尽地弹奏结束,每个人眼底的情绪都丰盈。
温可芯都快分不清无意识流至下巴的湿润是汗水还是眼泪,心底还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和飘扬着变得辉煌明亮的曲子。
由着内心的震撼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温可芯的手其实都打鼓打得有些麻了,但此刻还是鼓掌鼓得响亮,满眼诚挚。
几乎是同时,他们也都回头看向她一起举起手鼓掌,江逸齐双眼含热泪笑着,被泪水模糊的眸里带着太多压抑深藏的东西。
是这一路上一直被现实阻扰,一直不被别人看见,被否定被误解被怀疑……连自己都快犹豫的东西终于被肯定了,这个瞬间他才变得更加无比坚信——
自己有多么热爱。
这首歌写得很好,第一次练习就已经让他们都被深深震撼打动。包括郁昱言冷若冰霜的脸上都挂上了由衷的笑,鼓掌的动作认真郑重,纪安宇捧场地吹起口哨,潇洒散漫,抬手轻搭上旁边江逸齐的肩,无声地鼓励和安抚。
--
一切都发生得自然,只剩江逸齐还呆坐着望向埋头认真看谱的他们,不用说一句话也感受到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表示出的对这首歌的肯定,心底瞬间被填得满满当当的。
“还不过来?”纪安宇抵着练习室的门歪头朝他喊,手里还拿着刚看完的谱子,眸底的赞赏一览无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
进去的两人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准备了,郁昱言垂头认真仔细地调试着身上挂着的贝斯,半阖着眼看不清眸底的神色。
温可芯坐下后工工整整地把谱子夹好,一边默看曲谱一边握紧鼓棒,缓慢地做着深呼吸,整理自己刚才听曲子时被感染的情绪,眼底氤氲的热气随之渐渐淡去,努力让太过激动的心情变得平缓。
她真的很喜欢这首歌,有种浑身都被触动的震撼。可能因为她是鼓手,整首曲子里变换的鼓点一下又一下敲击着心脏,光是听着掌心都变得温热,闭上眼就能感受到曲子所描绘的世界,空旷明亮,一望无际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意义”好像就在这种有无之间,比起真正去形容和表述清楚“意义”是什么,这首歌里更多展现的是每个人在心底体会到“意义”时可能会有的感受是什么。
还在餐桌旁坐着的江逸齐没有感动太久,充满动力地笑着起身跟纪安宇一起进门了,看到已经准备好的人他们也加快动作调整设备。
一切准备就绪,四个人转身相视点了点头,大家的脸上表情认真,在一起久了培养出无需多说的默契,径直开始曲子的第一次弹奏。
拨了下弦确定音准无误,江逸齐下巴微点,开始intro前奏部分,眸底黯淡,已然沉浸进了这首歌的情绪。
手指上套的滑棒在头顶白色的光亮下闪着银色光亮,推弦拨弦,吉他滑棒的声音颤颤巍巍带着破碎感绵延,西部与英伦风混杂,空灵悠扬。
接着是贝斯声和键盘声,郁昱言和纪安宇准点进拍,三种乐器的旋律意外合适,凑在一起让曲子变得更加迷幻。
如果说在讲述一个故事的话,起篇是在一片大雾中,有森林里的树叶声,有遥远的海浪声。
鼓点轻缓进入,温可芯轻握着鼓棒,踩拍按节奏一下下轻敲着,淡淡的鼓声像迷路人的脚步,迟疑着不确定探步摸索。
加入鼓声后曲子变得更有底,让空灵飘扬不切实的曲调变得真实可见,增添了充实落在地上的节奏感。
前奏快结束的过渡段加入了人声,江逸齐压低嗓子轻轻地哼着和声,声音低沉虚幻,带着丝丝浅淡的压抑和沉重,入耳直击心底声声回响。
开始正歌部分后也是低声偏多,男声自然低沉,江逸齐按大家不同的音色特意安排了合适的部分,低声吟唱和声的地方很多。但没想到的是温可芯的声音也可以很低,唯一的女声融入后意外地锦上添花。
听到她低哼着和声的时候他们的眸明显都动了动,又很快回到曲子里,跟着她一起更投入地弹唱着。
这首歌最特别的地方不是缓慢空灵风,而是在渐变的节奏和曲风里,低唱着的人声底下,鼓点一直在不知不觉地加快、渐强。
键盘声也配合着变得丰富,纪安宇抬头看了眼专注打鼓的温可芯,唇角无意识上扬起弧度,手下的动作也同步变快,纤长的手指灵活弹琴。
有人说架子鼓是乐队的灵魂,在这首歌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曲子最直接明显的变换就是鼓点的欢快,节奏越发激扬,故事进入第二幕,太阳升起从树叶和浓雾中穿过,细碎地落在柔软的土地上,眼前的雾也随之变淡,湿冷的空气逐渐回温,大海声变近,森林里响起了起伏应和的鸟鸣声。
到最后越演越烈变成了纯粹明亮的摇滚,所有乐器声都变得温暖激烈,像海边迎风熊熊燃烧的篝火,海浪声喧嚣,耀眼的余晖落满海岸线,一切都变得壮观震撼。
这首歌叫《十三》,关于意义的第十三个月、第十三个小时、第十三次周而复始。
双踩、敲击、交叉奏、回弹,填充加花……哪怕是刚拿到谱子就直接打的架子鼓温可芯还是完成得很好,整个人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后背挂起热汗,碎发粘在白皙的脖颈上,脸上是尽兴的笑。
最后一切声音渐弱,像是并没结束只是飘远了,他们就这样意犹未尽地弹奏结束,每个人眼底的情绪都丰盈。
温可芯都快分不清无意识流至下巴的湿润是汗水还是眼泪,心底还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和飘扬着变得辉煌明亮的曲子。
由着内心的震撼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温可芯的手其实都打鼓打得有些麻了,但此刻还是鼓掌鼓得响亮,满眼诚挚。
几乎是同时,他们也都回头看向她一起举起手鼓掌,江逸齐双眼含热泪笑着,被泪水模糊的眸里带着太多压抑深藏的东西。
是这一路上一直被现实阻扰,一直不被别人看见,被否定被误解被怀疑……连自己都快犹豫的东西终于被肯定了,这个瞬间他才变得更加无比坚信——
自己有多么热爱。
这首歌写得很好,第一次练习就已经让他们都被深深震撼打动。包括郁昱言冷若冰霜的脸上都挂上了由衷的笑,鼓掌的动作认真郑重,纪安宇捧场地吹起口哨,潇洒散漫,抬手轻搭上旁边江逸齐的肩,无声地鼓励和安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