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1960年最困难那会儿,地处荒漠地带的导.弹.发射部队断了粮。基地周围有成片的沙枣林,老百姓缺粮,就打沙枣吃。沙枣吃完了,就吃沙枣叶。有一个团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办法了,也去沙枣林打沙枣叶吃。下面的沙枣叶早就打没了,就用棍子打上面的。有战士不小心把树枝打坏了,被林业部门告到了上面,说毁了一大片林带,要处罚。
上面得知后,一调查才晓得部队断了粮。
“不行,一定要保住这支队伍!”
上面调拨来了一列车粮食,可一到地方火车站,就遭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争抢。部队决定,救济粮先照顾发射大队等技术单位,同时挤出一部分给当地老百姓。
可这样哪行啊?部队会撑不下去的。
上面得知后,把第二批粮食运来了。
战士们打开粮袋,都惊呆了。
粮袋里夹着一张张粮票和纸条,多的有三斤、五斤,少的有一两二两,纸条上写着捐献者的名字。原来,这是各军区机关单位捐来的,是从牙齿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这么做,是为了导.弹发射部队坚持下去,而不是取消番号就地解散。
这支部队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终于取得了伟大成就。并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直到后世还在发扬光大。
田小苗再一次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不管外部环境有多艰难,可从未被压垮过。也正是因为老一辈的艰苦努力,才为后世创造出了和平条件,才拥有了和平发展的机会,才会有经济上的腾飞。
而目前,我们的底子还很薄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间,会有波折,会有弯路,可最终的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
田小苗心潮澎湃。
作为一个见证者,她又能做点什么?
第140章 .探望
*
从最基本的做起,做自己能做的。
像无数有志青年那样,田小苗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把知道的、能预见到的,一一记下来,跟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拢在一起,做成简报。能避免的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也要把危害降到最低。
“田小苗,你分析得很到位……”
“江黎明,不过是碰巧而已……”
田小苗很谦虚。并不是她能力突出,而是走了捷径。江黎明越发钦佩。他虽然是组长,可在很多方面却比不上小苗。
在忙碌中,日子一晃而过。
驻外工作很辛苦,还担着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除了办事,尽可能地少出门。
田小苗留着短发,需要经常打理,就干脆把头发留了起来。她梳了两条麻花辫,偶尔也扎成马尾巴。为了不留下痕迹,基本不拍照片,想给家里看看也不成。
到了年底,运动传导过来了。
机构内部组织学习。主要是利于业余时间,不影响正常工作。集体讨论时也相对平和,都是外交人员,涵养和分寸要有,言辞激烈的是极少数。
田小苗很少发言,都是听同事们长篇大论。即便站起来,也是随大流说几句。她是个翻译,没有必须要表态的。
江黎明也一改往日,很是低调。
父亲叮嘱过,要“少说话,多做事”,尤其是赶上运动,谨慎为好。
*
一九六六年,就这么过去了。
工农业产总值继续增长,运动带来的影响尚未体现出来。
到了“春节”前夕,田小苗终于有了假期。
她跟江黎明一起回京述职。
当提着手提箱通过闸口,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标语,鲜艳的五星红旗。到了火车站,不分男女老少,满目都是草绿色的军装,热情洋溢的面孔,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了车,青年学生居多,十七八岁,穿着绿军装,戴着军帽,呼啦啦地挤了大半截车厢。一路上,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欢快地唱着歌儿。
在这种氛围里,不冲动是难免的。
有学生代表请江黎明过去,跟他们一起喊口号,背诵语录。田小苗也翻开红册子,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这场运动,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
解放思想,打破旧观念、旧习俗,打破一切特权。要说,出发点是好的,是号召广大人民进行一场思想上的革命,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对人民所造成的毒害。例如,封建习俗、官本位思想等等。
但走向不是能控制的,并且容易被利用。
可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场洗礼,普通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谁有理就听谁的,敢提意见、敢辩论。谁再扯封建迷信那一套,会被纠正。干部能上能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种认知上的改变,几十年后依然会产生影响。
对此,田小苗有了新的认识。
思想上的解放,就像埋下了一粒种子,会生根发芽。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做出某种判断,形成一股力量。
一路北上,赶到京城。
初春时节,气温零下七八度。
田小苗和江黎明系着围脖、穿着毛呢外套,在车厢里不觉得,可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
“哎呦,好冷啊!”
田小苗缩着脖子,加快了步伐。
江黎明也跺了跺脚,把毛呢领子竖起来。
--
上面得知后,一调查才晓得部队断了粮。
“不行,一定要保住这支队伍!”
上面调拨来了一列车粮食,可一到地方火车站,就遭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争抢。部队决定,救济粮先照顾发射大队等技术单位,同时挤出一部分给当地老百姓。
可这样哪行啊?部队会撑不下去的。
上面得知后,把第二批粮食运来了。
战士们打开粮袋,都惊呆了。
粮袋里夹着一张张粮票和纸条,多的有三斤、五斤,少的有一两二两,纸条上写着捐献者的名字。原来,这是各军区机关单位捐来的,是从牙齿缝里一点一点省下来的。这么做,是为了导.弹发射部队坚持下去,而不是取消番号就地解散。
这支部队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终于取得了伟大成就。并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直到后世还在发扬光大。
田小苗再一次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不管外部环境有多艰难,可从未被压垮过。也正是因为老一辈的艰苦努力,才为后世创造出了和平条件,才拥有了和平发展的机会,才会有经济上的腾飞。
而目前,我们的底子还很薄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间,会有波折,会有弯路,可最终的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
田小苗心潮澎湃。
作为一个见证者,她又能做点什么?
第140章 .探望
*
从最基本的做起,做自己能做的。
像无数有志青年那样,田小苗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把知道的、能预见到的,一一记下来,跟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拢在一起,做成简报。能避免的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也要把危害降到最低。
“田小苗,你分析得很到位……”
“江黎明,不过是碰巧而已……”
田小苗很谦虚。并不是她能力突出,而是走了捷径。江黎明越发钦佩。他虽然是组长,可在很多方面却比不上小苗。
在忙碌中,日子一晃而过。
驻外工作很辛苦,还担着风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除了办事,尽可能地少出门。
田小苗留着短发,需要经常打理,就干脆把头发留了起来。她梳了两条麻花辫,偶尔也扎成马尾巴。为了不留下痕迹,基本不拍照片,想给家里看看也不成。
到了年底,运动传导过来了。
机构内部组织学习。主要是利于业余时间,不影响正常工作。集体讨论时也相对平和,都是外交人员,涵养和分寸要有,言辞激烈的是极少数。
田小苗很少发言,都是听同事们长篇大论。即便站起来,也是随大流说几句。她是个翻译,没有必须要表态的。
江黎明也一改往日,很是低调。
父亲叮嘱过,要“少说话,多做事”,尤其是赶上运动,谨慎为好。
*
一九六六年,就这么过去了。
工农业产总值继续增长,运动带来的影响尚未体现出来。
到了“春节”前夕,田小苗终于有了假期。
她跟江黎明一起回京述职。
当提着手提箱通过闸口,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标语,鲜艳的五星红旗。到了火车站,不分男女老少,满目都是草绿色的军装,热情洋溢的面孔,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了车,青年学生居多,十七八岁,穿着绿军装,戴着军帽,呼啦啦地挤了大半截车厢。一路上,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欢快地唱着歌儿。
在这种氛围里,不冲动是难免的。
有学生代表请江黎明过去,跟他们一起喊口号,背诵语录。田小苗也翻开红册子,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这场运动,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
解放思想,打破旧观念、旧习俗,打破一切特权。要说,出发点是好的,是号召广大人民进行一场思想上的革命,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对人民所造成的毒害。例如,封建习俗、官本位思想等等。
但走向不是能控制的,并且容易被利用。
可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场洗礼,普通民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谁有理就听谁的,敢提意见、敢辩论。谁再扯封建迷信那一套,会被纠正。干部能上能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种认知上的改变,几十年后依然会产生影响。
对此,田小苗有了新的认识。
思想上的解放,就像埋下了一粒种子,会生根发芽。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做出某种判断,形成一股力量。
一路北上,赶到京城。
初春时节,气温零下七八度。
田小苗和江黎明系着围脖、穿着毛呢外套,在车厢里不觉得,可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
“哎呦,好冷啊!”
田小苗缩着脖子,加快了步伐。
江黎明也跺了跺脚,把毛呢领子竖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