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得亏了您在呢,要不我可怎么办呀。”老太太问过老大家里的事情,也是唏嘘,楚然就跟哄她高兴。老太太一年前就想回三李屯了,硬是被留下一年半了,也没让走。每个月,楚爸楚妈都来看她一回,楚大哥每次开会那是必到的,隔上一周两周的,还会和大嫂带着东西再来看一遍。提起来,老太太就说,被她大孙女给扣住了。
“我都土埋脖梗的老太婆子了,能帮上你啥?说不上哪一天就过去了。”老太太美滋滋的,还得谦虚一下。
“这事儿您是想得有点儿早了,就你这身体,以后过生日,我们都不能祝您长命百岁了,得祝您长命二百岁了。你啊,哄孩子的时候在后头,且不能早早的歇着呢……”老太太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体硬朗,没病没痛的自己能没数儿吗?出门上街,比那五六十岁的人看着都年轻,不说的话,谁都看不出来好八十多了。越是没有顾忌的说今个儿要死明儿个要走的,才说明她心里有底呢。
“你就会拿话儿甜乎我,我可不吃你这一套,要不是看在我们正月儿的份上,我才不让你扣这么长时间呢。”
正月儿是楚然闺女的小名儿。这不是大年初一生的嘛,肖老爹就说叫初一吧。那楚然两口子必然不会让闺女叫肖初一啊,就说叫小名儿吧,长者赐的名嘛。肖老娘才不干呢,啥玩意儿呀,就管她老孙女叫初一,小名儿也不好听啊。她想了想,说叫正月儿吧。平时家里都喊月儿。那也行吧,比初一能强点儿?这小名就这么定下的。孩子大名叫肖晗希。本来师父给起的肖子希,子时出生的希望嘛,简单明了,还符合时代特色。后来小名儿一定下,师父就说,别处处都拿生日时辰做文章了。就把子改成晗了。晗有天将明的那个意思。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嘛。有人爱叫小名儿,也有人爱叫大名的,家里人来人往的,有的见了叫希希,还有叫晗晗的,当爹妈的有时候恶趣味上来也叫初一,逗孩子玩儿。一个孩子五六个名字,叫啥她都答应着,还不懂好听赖听呢。
每回楚然哄着老太太多住些日子的时候,老太太都说是舍不得正月儿,这不是,还是那一套。
楚然就笑,“奶,回三李屯可不能天天看电影儿啦。”
这也是老太太乐意留在城里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不是小区出去就是百姓剧院嘛,肖老娘又是个会享受的,零花钱还多,饭不麻烦的时候,老两口就抱着孩子,带着老太太去看电影儿,孩子有时候不适应那个幽闭的环境,肖老爹就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儿,俩老太太在里面看电影。其实电影就那些几部,但对俩老太太而言,什么《红色娘子军》《敌营十八年》《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的,那是看一百遍都不会腻的,台词都能背下来了,还能看得下去。一周不说去七回吧,看上三四场是能的。
电影票一毛钱一张,看去呗。
还在家里带上些肖老娘做的点心,炒的山货瓜子啥,边吃边看,舒服着呢。
老太太也应着呢,“嗯,再让我走十里地去看一场电影,完了再走十里地回来,是真走不动了。”
这是说以前大队上放电影,走着去看的事儿呢。
“您就是偏心眼儿,那时候就舍不得让我爸驮着你。”
家里没有自行车以前,楚爸怕老太太累着,就说背着吧,老太太从来都不让。
这一说,老太太又起起来留在农村的肖家老两口了,“哎,谁家的儿子谁不心疼啊。”
可不正是这个话嘛。
当儿子的能犟着,当爹妈的,可犟不过儿子。
原想着,住上个把月的,等老大缓一缓神儿,他媳妇的三七也烧了,老两口再劝着,肖家亲戚再从旁说和着,进城就算了。
一个月过去,没信儿。
两个月过去,没信儿。
几个兄弟轮着回去看,送东西。楚然还想着,老大实在不想进城,干脆让老两口回来得了。他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还得咋管他?天儿眼看就要凉了,老两口在农村住着,不遭罪呀?
她这么想的,几个兄弟也是这么想的。肖老二回去的次数最多,后来都劝说,老大要实在不想进城,爹娘把小的老三带着回城里吧,他带着那俩大的过呗,俩孩子也都大了,屯里又都是肖家人,到谁家了不能看着。回来跟大家一说,也都觉着行,家里地方都大,哪还放不下一个孩子了?主要是二老在农村过冬,就那两间小土房,谁也不能放心。
老二第二回 再去说的时候,老大没犟着,也同意了。但老二口不急回了,说等收完了秋再说。
老二回来说,“根本就不是等收秋,爹娘现在是想回也不敢回。怕老大被坑了。”
咋滴呢?
有人惦记着给几个孩子当后妈呗。
别看老大都快四十了。但是常年干活儿,身体很好,一看就特别能干的那个体格儿,长得也方方正正的。
有孩子咋了?惦记他的,都是奔着他的家产的,肖家有钱,谁都知道,有孩子怎么了?别人家有孩子是负担,肖老大的孩子是负担吗?那真不是。能嫁给他,那才真是一点儿负担都没有呢。家里有余财,不愁生计,种地是想多干就多干点,想少干就少干点,不干也不愁吃穿的,孩子大了不用愁给孩子结婚的花销,老了不愁没钱养老。再好没有的日子了,谁不想要?岁数大点儿咋了?他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还没到四十呢,想再生孩子都不耽误。
--
“我都土埋脖梗的老太婆子了,能帮上你啥?说不上哪一天就过去了。”老太太美滋滋的,还得谦虚一下。
“这事儿您是想得有点儿早了,就你这身体,以后过生日,我们都不能祝您长命百岁了,得祝您长命二百岁了。你啊,哄孩子的时候在后头,且不能早早的歇着呢……”老太太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体硬朗,没病没痛的自己能没数儿吗?出门上街,比那五六十岁的人看着都年轻,不说的话,谁都看不出来好八十多了。越是没有顾忌的说今个儿要死明儿个要走的,才说明她心里有底呢。
“你就会拿话儿甜乎我,我可不吃你这一套,要不是看在我们正月儿的份上,我才不让你扣这么长时间呢。”
正月儿是楚然闺女的小名儿。这不是大年初一生的嘛,肖老爹就说叫初一吧。那楚然两口子必然不会让闺女叫肖初一啊,就说叫小名儿吧,长者赐的名嘛。肖老娘才不干呢,啥玩意儿呀,就管她老孙女叫初一,小名儿也不好听啊。她想了想,说叫正月儿吧。平时家里都喊月儿。那也行吧,比初一能强点儿?这小名就这么定下的。孩子大名叫肖晗希。本来师父给起的肖子希,子时出生的希望嘛,简单明了,还符合时代特色。后来小名儿一定下,师父就说,别处处都拿生日时辰做文章了。就把子改成晗了。晗有天将明的那个意思。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嘛。有人爱叫小名儿,也有人爱叫大名的,家里人来人往的,有的见了叫希希,还有叫晗晗的,当爹妈的有时候恶趣味上来也叫初一,逗孩子玩儿。一个孩子五六个名字,叫啥她都答应着,还不懂好听赖听呢。
每回楚然哄着老太太多住些日子的时候,老太太都说是舍不得正月儿,这不是,还是那一套。
楚然就笑,“奶,回三李屯可不能天天看电影儿啦。”
这也是老太太乐意留在城里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不是小区出去就是百姓剧院嘛,肖老娘又是个会享受的,零花钱还多,饭不麻烦的时候,老两口就抱着孩子,带着老太太去看电影儿,孩子有时候不适应那个幽闭的环境,肖老爹就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儿,俩老太太在里面看电影。其实电影就那些几部,但对俩老太太而言,什么《红色娘子军》《敌营十八年》《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的,那是看一百遍都不会腻的,台词都能背下来了,还能看得下去。一周不说去七回吧,看上三四场是能的。
电影票一毛钱一张,看去呗。
还在家里带上些肖老娘做的点心,炒的山货瓜子啥,边吃边看,舒服着呢。
老太太也应着呢,“嗯,再让我走十里地去看一场电影,完了再走十里地回来,是真走不动了。”
这是说以前大队上放电影,走着去看的事儿呢。
“您就是偏心眼儿,那时候就舍不得让我爸驮着你。”
家里没有自行车以前,楚爸怕老太太累着,就说背着吧,老太太从来都不让。
这一说,老太太又起起来留在农村的肖家老两口了,“哎,谁家的儿子谁不心疼啊。”
可不正是这个话嘛。
当儿子的能犟着,当爹妈的,可犟不过儿子。
原想着,住上个把月的,等老大缓一缓神儿,他媳妇的三七也烧了,老两口再劝着,肖家亲戚再从旁说和着,进城就算了。
一个月过去,没信儿。
两个月过去,没信儿。
几个兄弟轮着回去看,送东西。楚然还想着,老大实在不想进城,干脆让老两口回来得了。他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还得咋管他?天儿眼看就要凉了,老两口在农村住着,不遭罪呀?
她这么想的,几个兄弟也是这么想的。肖老二回去的次数最多,后来都劝说,老大要实在不想进城,爹娘把小的老三带着回城里吧,他带着那俩大的过呗,俩孩子也都大了,屯里又都是肖家人,到谁家了不能看着。回来跟大家一说,也都觉着行,家里地方都大,哪还放不下一个孩子了?主要是二老在农村过冬,就那两间小土房,谁也不能放心。
老二第二回 再去说的时候,老大没犟着,也同意了。但老二口不急回了,说等收完了秋再说。
老二回来说,“根本就不是等收秋,爹娘现在是想回也不敢回。怕老大被坑了。”
咋滴呢?
有人惦记着给几个孩子当后妈呗。
别看老大都快四十了。但是常年干活儿,身体很好,一看就特别能干的那个体格儿,长得也方方正正的。
有孩子咋了?惦记他的,都是奔着他的家产的,肖家有钱,谁都知道,有孩子怎么了?别人家有孩子是负担,肖老大的孩子是负担吗?那真不是。能嫁给他,那才真是一点儿负担都没有呢。家里有余财,不愁生计,种地是想多干就多干点,想少干就少干点,不干也不愁吃穿的,孩子大了不用愁给孩子结婚的花销,老了不愁没钱养老。再好没有的日子了,谁不想要?岁数大点儿咋了?他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还没到四十呢,想再生孩子都不耽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