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今年自家房子大了,房前屋后的,地方也大了,一楼不是还带着小园子嘛。这可好,吴家两老和肖家老两口卖了两大车的菜回来。是,那马车,再装也有限。可那一车白菜也快上千棵了。再加半车萝卜半车土豆十捆大葱,一开窗户,那个味儿呀。
其实真不用自己再买的。二哥三哥家的地也收菜呢,楚大哥和四嫂娘家送的,加起来就不少了。
还有就是,老话儿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那是一点儿毛病没有。
就家具厂的那些亲戚老乡家里,稍稍懂点儿人□□故的,秋收过去,到农闲的时候,都会送些东西过来表达一下心意。送东西嘛,那当然是家里有啥送啥的,农村人,能送啥。都知道楚然家里吃细粮的时候多,送粮食就不合适了。那送菜的就多,这家送一袋子白菜,那个送两袋子土豆的,加起来又是不少。
还有一些想找活儿干,来找门路的呢。找不到家里,跟亲戚啥的打听到铺子地址,直接找到店里的,找到家具厂的都有。那都得接待着,看着要是不那么没谱的,也都接纳了。找来的就没有空手的,不是菜就是自家养了鸡鸭鹅或者蛋。靠着泡子住,也有那实在穷得拿不出来啥,到泡子里打上几十斤鱼给送来的,也是心意嘛。
积下好些个东西,那么些菜,怎么整?
四嫂之前说做酱菜卖,这不是一直没找到铺面嘛,做酱得要地方的,才刚买了个院子,有地方做酱,可那是明年的事儿。她也是受了之前一个楼里住着的一个家属启发,那位是朝族的,就爱做个辣白菜。再加下家里的菜实在是太多了,吃不完。就说也别干等着酱做酱菜了,先做咸菜试着卖吧,卖多少算多少。
刚好,买回来那些大酱缸,也有用处了,不用那么干放着等明年。
这才算是把那么些菜都给消化掉了。
腌咸菜省时间,快的当天就能吃,三天就能入味儿。慢得有半个月也腌透了。四嫂做咸菜确实有一手儿,楚然觉得要不是有灵雨水,比她做得都好吃,刚开始就是在三嫂的摊子上搭着卖,在二哥的豆腐车上也搭着卖。一天卖出来块把毛的。
年前厂里家属楼分房子,师父和四哥这样儿都有自己房子的,是分不上的。四哥直接辞职了,回家之后,弄个三轮车,他在城里待时间长了,到底眼头儿练出来了。拉着那咸菜,专往饭馆送。有些饭馆饭店的,消耗少,单做咸菜太麻烦,都是直接进货,他这直接送上门的,一斤还能便宜二分钱,那当然谁方便就买谁的呗。时多时少的,每天都能送出去一些,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上百八十块的。
进了腊月,准备过年了。来家里送年货的人,也不少。山货、野味儿、猪肉羊肉啥的,自家买的,别人送的,再加上那些救着师父给做技术指导的送的,存了几大缸。老太太是今儿个炖排骨,明儿个熬鸡汤的给楚然补。为了让她吃得顺口点儿,胜利路那边儿的房子改造完,虽没入住,但是暖气都烧着呢,屋里温度很好,阳台上师父都做了木槽子,种上青菜,再烧上灵雨水,把那房子当暖棚用呢。反正是种的那小青菜,一冬天的,足够她吃的。
楚然孕期到最后一个月了,随时可能生。她这是头一胎,一家子都可紧张呢,怕她这好不容易怀上的,不好生。别看四嫂生她家小雨的时候都二十九了,可人家那是结婚两个月,怀孕一个半月的效率,大家都觉得人家身体好着呢。就楚然这样儿,结了两年才怀上的,让人不放心。所以都格外的照顾她。
一直到过年,也没生。
年前老太太还说这孩子生日够小的。结果人家硬是等到大年初一才出来。
大除夕的,四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呢,老大一桌子,可丰盛呢。她这边儿羊水破了,要生孩子。也是没谁了。
剩下时间都忙活她了。大半夜的往医院送,到是生得快,到医院就开了五指了,没两小时,生下个白白净净的大胖丫头,七斤一两。
还真给老太太生了个大孙女。
八一年大年初一,省医院产科第一个新生儿。绝对的鸡头!哈哈。
天刚亮,师父就给酒厂打电话,卢家就让人给三李屯送信。当天中午,楚大哥就开着借来的酒厂送货的货车,拉着一家,还有大包小包的,就都赶过来了。连老太太都给拉来了。老太太身子硬朗着呢,非说要来伺候月子,那就来吧。
好在有地方住,胜利路那边儿完全住得开。
这个年过得,都忙活她们母女俩了。
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回家做月子了。生的不艰难,恢复得就快。
她在家里坐月子,娘家奶奶、妈都来伺候月子了,再加上婆婆,肖老爹一看这个情况,就不在家住了,到五楼四哥家住去了。每天负责跑腿买菜啥的,干点儿零活儿。
大哥一家和楚然住了两天就回去了。确实用不上那么些人手,家也不扔着吧。
楚妈这一住,就看出问题来了,偷摸着就说楚然,“你平时在家就这么过日子的?”
怎么了?
“还怎么了?你就没发现,你一天天的,跟养大爷似的,啥也没干吗?”
啊?
“啊啥啊?你看看你都干过啥?早起是你公公去市场买菜的,回来是婆婆做饭,吃完饭收拾屋子也是他们的活儿。午饭晚饭也没见着你做,还得让你点菜,你说吃啥做啥。到底谁是媳妇儿谁是婆婆呀?你这样儿的,老五就没说你?”给楚妈愁的,她自己也是当婆婆,家里儿媳妇也上班,日常家务也是她干得多,可自家那儿媳妇,也没像她闺女这样儿啊。那也是下了班就做饭,在家啥活儿都伸手的,可她闺女呢,就没见动过。
--
其实真不用自己再买的。二哥三哥家的地也收菜呢,楚大哥和四嫂娘家送的,加起来就不少了。
还有就是,老话儿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那是一点儿毛病没有。
就家具厂的那些亲戚老乡家里,稍稍懂点儿人□□故的,秋收过去,到农闲的时候,都会送些东西过来表达一下心意。送东西嘛,那当然是家里有啥送啥的,农村人,能送啥。都知道楚然家里吃细粮的时候多,送粮食就不合适了。那送菜的就多,这家送一袋子白菜,那个送两袋子土豆的,加起来又是不少。
还有一些想找活儿干,来找门路的呢。找不到家里,跟亲戚啥的打听到铺子地址,直接找到店里的,找到家具厂的都有。那都得接待着,看着要是不那么没谱的,也都接纳了。找来的就没有空手的,不是菜就是自家养了鸡鸭鹅或者蛋。靠着泡子住,也有那实在穷得拿不出来啥,到泡子里打上几十斤鱼给送来的,也是心意嘛。
积下好些个东西,那么些菜,怎么整?
四嫂之前说做酱菜卖,这不是一直没找到铺面嘛,做酱得要地方的,才刚买了个院子,有地方做酱,可那是明年的事儿。她也是受了之前一个楼里住着的一个家属启发,那位是朝族的,就爱做个辣白菜。再加下家里的菜实在是太多了,吃不完。就说也别干等着酱做酱菜了,先做咸菜试着卖吧,卖多少算多少。
刚好,买回来那些大酱缸,也有用处了,不用那么干放着等明年。
这才算是把那么些菜都给消化掉了。
腌咸菜省时间,快的当天就能吃,三天就能入味儿。慢得有半个月也腌透了。四嫂做咸菜确实有一手儿,楚然觉得要不是有灵雨水,比她做得都好吃,刚开始就是在三嫂的摊子上搭着卖,在二哥的豆腐车上也搭着卖。一天卖出来块把毛的。
年前厂里家属楼分房子,师父和四哥这样儿都有自己房子的,是分不上的。四哥直接辞职了,回家之后,弄个三轮车,他在城里待时间长了,到底眼头儿练出来了。拉着那咸菜,专往饭馆送。有些饭馆饭店的,消耗少,单做咸菜太麻烦,都是直接进货,他这直接送上门的,一斤还能便宜二分钱,那当然谁方便就买谁的呗。时多时少的,每天都能送出去一些,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上百八十块的。
进了腊月,准备过年了。来家里送年货的人,也不少。山货、野味儿、猪肉羊肉啥的,自家买的,别人送的,再加上那些救着师父给做技术指导的送的,存了几大缸。老太太是今儿个炖排骨,明儿个熬鸡汤的给楚然补。为了让她吃得顺口点儿,胜利路那边儿的房子改造完,虽没入住,但是暖气都烧着呢,屋里温度很好,阳台上师父都做了木槽子,种上青菜,再烧上灵雨水,把那房子当暖棚用呢。反正是种的那小青菜,一冬天的,足够她吃的。
楚然孕期到最后一个月了,随时可能生。她这是头一胎,一家子都可紧张呢,怕她这好不容易怀上的,不好生。别看四嫂生她家小雨的时候都二十九了,可人家那是结婚两个月,怀孕一个半月的效率,大家都觉得人家身体好着呢。就楚然这样儿,结了两年才怀上的,让人不放心。所以都格外的照顾她。
一直到过年,也没生。
年前老太太还说这孩子生日够小的。结果人家硬是等到大年初一才出来。
大除夕的,四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呢,老大一桌子,可丰盛呢。她这边儿羊水破了,要生孩子。也是没谁了。
剩下时间都忙活她了。大半夜的往医院送,到是生得快,到医院就开了五指了,没两小时,生下个白白净净的大胖丫头,七斤一两。
还真给老太太生了个大孙女。
八一年大年初一,省医院产科第一个新生儿。绝对的鸡头!哈哈。
天刚亮,师父就给酒厂打电话,卢家就让人给三李屯送信。当天中午,楚大哥就开着借来的酒厂送货的货车,拉着一家,还有大包小包的,就都赶过来了。连老太太都给拉来了。老太太身子硬朗着呢,非说要来伺候月子,那就来吧。
好在有地方住,胜利路那边儿完全住得开。
这个年过得,都忙活她们母女俩了。
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回家做月子了。生的不艰难,恢复得就快。
她在家里坐月子,娘家奶奶、妈都来伺候月子了,再加上婆婆,肖老爹一看这个情况,就不在家住了,到五楼四哥家住去了。每天负责跑腿买菜啥的,干点儿零活儿。
大哥一家和楚然住了两天就回去了。确实用不上那么些人手,家也不扔着吧。
楚妈这一住,就看出问题来了,偷摸着就说楚然,“你平时在家就这么过日子的?”
怎么了?
“还怎么了?你就没发现,你一天天的,跟养大爷似的,啥也没干吗?”
啊?
“啊啥啊?你看看你都干过啥?早起是你公公去市场买菜的,回来是婆婆做饭,吃完饭收拾屋子也是他们的活儿。午饭晚饭也没见着你做,还得让你点菜,你说吃啥做啥。到底谁是媳妇儿谁是婆婆呀?你这样儿的,老五就没说你?”给楚妈愁的,她自己也是当婆婆,家里儿媳妇也上班,日常家务也是她干得多,可自家那儿媳妇,也没像她闺女这样儿啊。那也是下了班就做饭,在家啥活儿都伸手的,可她闺女呢,就没见动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