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日,他假借给太子治病之名入宫之后,的确再也没有出过宫。他话语中坚定的信念,皇帝也不是听不出来,因而片刻的沉默之后,他的语气不由和缓了许多:“这么说来,你和太子都觉得,朕在这宫中,比他在战场上还要危险咯?”
原玄都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微笑:“陛下可真是明知故问。难道这处宫廷,不是一处最危险的战场吗?您从这处战场中保住太子,已是殊为不易,令人敬佩,只是,长成的凤鸟,总是要离开巢穴,遨游八方,统领百鸟的,若是将他一直困在巢内,他便连飞翔都无法学会,又怎么能以凤自称呢?官家爱护太子之心,固然天地可鉴,但太子业已长大成人,不是需要官家庇护的小孩了。”
“何况官家应当也明白,太子如今身在万里之外,京中但凡有事,他都是鞭长莫及,难以回转,在下说一句您听了应当不会高兴的话——倘若您有个万一,这满京文武,到底是会死心塌地奉您唯一的儿子、即远在大辽的太子殿下为君,还是会另谋高就,推其他人上位呢?”
这一番话,说得委实不客气。皇帝伸出手指来隔空点了点他,但最后到底没有再说什么责骂的话,而是长长叹了口气,颓然道:“好……那就让我看看,我的那只凤儿,能做出什么功绩来吧。”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从不是人们可以预料得到的。两个月以后,一封文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递到了官家面前,而官家不过拆开来看了一眼,便立刻心肝俱裂,吐出一口心头血,整个人旋而栽倒下去,陷入了昏迷之中。
——那信是随军的文官吴用所写,信中的内容实乃十万火急,说的是太子贪功冒进,竟没有知会种师道,就独自带了一队禁军悄悄离营而去,意图夜袭辽南京,却被鲁王耶律淳抓了个正着,如今已是生死未卜,危在旦夕了!
信中还说,辽军派人来约谈,想要大宋全力助其抗辽,他方才考虑将太子放回。此等国政大事,种师道轻易不敢自专,因而火急火燎的叫人写了这封信来,望官家早做决断,否则,只怕不仅太子性命不保,此次伐辽之行,也只能中道崩殂了!
这下可好,此信一来,朝堂上更是群情激奋,明里暗里咒骂太子的人不计其数,大家自然又为是否答应辽国的条件来换取太子性命、又是否应终止此番伐辽大业之事争论许久,只是因官家此番气急攻心,受创严重,许久不曾苏醒之故,再怎么争论也没个结果。眼看着三天时间过去了,官家竟还没再出现在朝堂上,群臣私下里窃窃私语,也难免说起了不少明面上堪称大逆不道的事情。
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太子这般胡闹,自以为是,也难怪会得来这样的结果……
其实,就是按照辽人给出的要求去做,也未必换得回太子,谁知道太子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死了……
太子既然已被辽人擒去,但凡他有一点赵家人的骨气,就应该自尽谢罪,也免得受辱,害得大家面上无光!
再说了,一个在战场上被辽人抓走过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坐稳上太子之位?
官家的身体本来就……这次又被太子气得吐了血,不会是已经不行了吧?若是官家在此时山陵崩,太子又在辽人手里,大宋岂不是……!
嘘,胡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官家真的没了,太子岂还有能回来的机会?自然是宗室哪位王爷来继位的……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都人心浮动、暗流涌动起来。皇帝一日不好,大家就一日上不了朝,但私底下的诸多小动作,却像是隐藏在宁静冰面下的流水一般,被礁石不断拨动,逐渐形成了危险的漩涡。
皇宫之内,自皇帝昏迷不醒开始,诸葛神侯就迅速进了宫,把持住了留守的禁军。原玄都则是全力为他施针医治,日夜不歇,花费了不少工夫,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卧床的官家呻/吟一声,艰难的睁开了眼睛。
“茂儿、茂儿!”他一醒过来,就不由伸长了双手,口中呼唤着独子的名字,用细若蚊吟的声音不断诉说道:“我的孩儿……不管他们要什么,都给他,都给他们!……只要能把我的茂儿救回来——”
“官家!”守在床边的皇后又惊又喜。她独子如今落入敌人手中,丈夫又一连昏迷数日,只觉得自己全然没有了指望,整个人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恐不已,完全没了分寸。此时见皇帝醒来,顿时扑将过去,抚着他的胸口哀哀泣道:“官家,你总算是醒了……我们的茂儿、我们的茂儿还——”
“娘娘!”太医院一众太医和原玄都此时都在屋内,见此情形,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她劝开。“还请让臣等先一观官家的状况。”
“是,很是。”刘后惊慌失措的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侧身让开道来,满心焦急的看着一屋子太医把脉捏骨,察言观色,又讨论半晌,重为官家扎了针,又熬了一碗药给皇帝服下,再看丈夫的脸色,顿时觉得红润了几分,就连说话的声音似也有了力气。
她连忙握住了丈夫的手腕,好似溺水的人拼命抓住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浮木一般。今上却丝毫没有理会她的意思,略微缓过气来,便一叠声唤来米公公,令他把一系重臣叫入宫来;但米公公领了他的口谕,还没来得及离开宫殿,原玄都便出声叫住了他。
--
原玄都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微笑:“陛下可真是明知故问。难道这处宫廷,不是一处最危险的战场吗?您从这处战场中保住太子,已是殊为不易,令人敬佩,只是,长成的凤鸟,总是要离开巢穴,遨游八方,统领百鸟的,若是将他一直困在巢内,他便连飞翔都无法学会,又怎么能以凤自称呢?官家爱护太子之心,固然天地可鉴,但太子业已长大成人,不是需要官家庇护的小孩了。”
“何况官家应当也明白,太子如今身在万里之外,京中但凡有事,他都是鞭长莫及,难以回转,在下说一句您听了应当不会高兴的话——倘若您有个万一,这满京文武,到底是会死心塌地奉您唯一的儿子、即远在大辽的太子殿下为君,还是会另谋高就,推其他人上位呢?”
这一番话,说得委实不客气。皇帝伸出手指来隔空点了点他,但最后到底没有再说什么责骂的话,而是长长叹了口气,颓然道:“好……那就让我看看,我的那只凤儿,能做出什么功绩来吧。”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从不是人们可以预料得到的。两个月以后,一封文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递到了官家面前,而官家不过拆开来看了一眼,便立刻心肝俱裂,吐出一口心头血,整个人旋而栽倒下去,陷入了昏迷之中。
——那信是随军的文官吴用所写,信中的内容实乃十万火急,说的是太子贪功冒进,竟没有知会种师道,就独自带了一队禁军悄悄离营而去,意图夜袭辽南京,却被鲁王耶律淳抓了个正着,如今已是生死未卜,危在旦夕了!
信中还说,辽军派人来约谈,想要大宋全力助其抗辽,他方才考虑将太子放回。此等国政大事,种师道轻易不敢自专,因而火急火燎的叫人写了这封信来,望官家早做决断,否则,只怕不仅太子性命不保,此次伐辽之行,也只能中道崩殂了!
这下可好,此信一来,朝堂上更是群情激奋,明里暗里咒骂太子的人不计其数,大家自然又为是否答应辽国的条件来换取太子性命、又是否应终止此番伐辽大业之事争论许久,只是因官家此番气急攻心,受创严重,许久不曾苏醒之故,再怎么争论也没个结果。眼看着三天时间过去了,官家竟还没再出现在朝堂上,群臣私下里窃窃私语,也难免说起了不少明面上堪称大逆不道的事情。
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太子这般胡闹,自以为是,也难怪会得来这样的结果……
其实,就是按照辽人给出的要求去做,也未必换得回太子,谁知道太子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死了……
太子既然已被辽人擒去,但凡他有一点赵家人的骨气,就应该自尽谢罪,也免得受辱,害得大家面上无光!
再说了,一个在战场上被辽人抓走过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坐稳上太子之位?
官家的身体本来就……这次又被太子气得吐了血,不会是已经不行了吧?若是官家在此时山陵崩,太子又在辽人手里,大宋岂不是……!
嘘,胡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官家真的没了,太子岂还有能回来的机会?自然是宗室哪位王爷来继位的……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都人心浮动、暗流涌动起来。皇帝一日不好,大家就一日上不了朝,但私底下的诸多小动作,却像是隐藏在宁静冰面下的流水一般,被礁石不断拨动,逐渐形成了危险的漩涡。
皇宫之内,自皇帝昏迷不醒开始,诸葛神侯就迅速进了宫,把持住了留守的禁军。原玄都则是全力为他施针医治,日夜不歇,花费了不少工夫,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卧床的官家呻/吟一声,艰难的睁开了眼睛。
“茂儿、茂儿!”他一醒过来,就不由伸长了双手,口中呼唤着独子的名字,用细若蚊吟的声音不断诉说道:“我的孩儿……不管他们要什么,都给他,都给他们!……只要能把我的茂儿救回来——”
“官家!”守在床边的皇后又惊又喜。她独子如今落入敌人手中,丈夫又一连昏迷数日,只觉得自己全然没有了指望,整个人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恐不已,完全没了分寸。此时见皇帝醒来,顿时扑将过去,抚着他的胸口哀哀泣道:“官家,你总算是醒了……我们的茂儿、我们的茂儿还——”
“娘娘!”太医院一众太医和原玄都此时都在屋内,见此情形,不得不硬着头皮把她劝开。“还请让臣等先一观官家的状况。”
“是,很是。”刘后惊慌失措的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侧身让开道来,满心焦急的看着一屋子太医把脉捏骨,察言观色,又讨论半晌,重为官家扎了针,又熬了一碗药给皇帝服下,再看丈夫的脸色,顿时觉得红润了几分,就连说话的声音似也有了力气。
她连忙握住了丈夫的手腕,好似溺水的人拼命抓住了唯一可以依靠的浮木一般。今上却丝毫没有理会她的意思,略微缓过气来,便一叠声唤来米公公,令他把一系重臣叫入宫来;但米公公领了他的口谕,还没来得及离开宫殿,原玄都便出声叫住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