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太提高声音道,“你家不缺我家缺。”
夏氏说道,“两天能捡多少麦穗?我给钱,五十文,够不够?”又道,“离离虽然姓夏,却不是夏家的姑娘。离离她爹是秀才,我爹说过,文曲星的闺女不能干粗活。”
夏老太无法,又见能白得五十文大钱,只得妥协。气不过,冲夏离吼道,“你这个懒丫头,除了大熊,别的男人都不会待见你。”
这话可把夏氏气得落了泪,边哭边念叨自己十岁就被卖,回来又给娘家多少银子,该还娘家的她都还了……
夏老太听得头痛,气鼓鼓地走了。
夏离没想到夏氏能这样护着自己,一点活都舍不得让她做。她虽然不待见夏老太,但也觉得老太太有一句话是对的,自己是乡下丫头,有些活还是应该干。
夏离搂着夏氏的胳膊劝道,“娘别哭了,我长大了,有些事做做也无妨。”
夏氏擦了眼泪说道,“你外婆只要抓你干了一次活,以后就会经常让你去干。坏习惯可不能养成,你看看大妮和二妮多可怜……”或许觉得这样说老娘不好,又道,“我的离离是秀才的女儿,长得又俊,那些粗活是不能做的。”
夏家人起早贪黑,三天就把四亩地抢收完了。
隔了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九,夏氏和夏篱天不亮就起来了。她们先把泡了一天一宿的红豆煮上,又就开始做冰粉。
半个时辰后,红豆已经煮得翻沙,用碗舀出来放在井水中镇凉。
冰粉做得不多,只有一小盆子和一小碗,及三酒盅。小盆里的冰粉嫩度适宜,小碗和酒盅里的冰粉稍老稍硬。
一切准备就绪,母女两个也吃完了早饭。
她们又回屋拾掇一番。夏离往小了打扮,穿着浅妃色斜襟比甲,白色中衣中裤,小脸上只擦了一点香脂。夏氏又过来给她梳了个双丫髻。
镜中的少女粉雕玉琢,眉目如画,流盼生辉。
夏氏又是欣慰又是担忧,叹道,“我的离离真好看,也愁人。”
夏离侧过身抱着她的腰,脸挨着她的胸口笑道,“再好看也是娘的闺女。娘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会想法子护住娘和自己。”
第十三章 展示
辰时初,母女二人各背一个背篓,夏离背篓里装的是冰粉,夏氏背篓里面装了几个装调料的瓷罐和几个漂亮的空碗碟,都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出门前,夏氏还是给夏离戴了一个斗笠。
她们来到村东头,坐上黄大爷的牛车。坐车每人三文钱,占了位置的桶或是筐也要算钱。夏篱和夏氏把背篓抱在怀里,便不需要另交钱。
等到车上坐了八个人,黄大爷就赶车走了。
车上的其他人都是去县城集市去卖东西的,又是桶又是筐,占了不少地方。这些人见夏氏母女难得也带了这么多东西,都是好奇不已。
夏离笑眯眯地跟他们打了招呼,就坐在车上发呆
村南头的李大娘实在忍不住了,问道,“离丫头,你们背篓里装的是啥?”
夏氏抢先答道,“是一些刚摘的菜蔬,给绣坊的一个姐妹送的。她经常帮衬我,我没钱,只有送些新鲜菜蔬感谢她。”
菜蔬可用不着捂得这样严。李大娘撇了撇嘴,倒没再多问。
红彤彤的朝阳斜挂在东方,薄薄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花草上滚着晶莹的露珠,徐徐晨风扑面,花香草香麦香还有泥土的芬芳环绕鼻间,大片金色麦田一望无际……
乡村的清晨,美极了。
华湘山脉的东面和北面是大片平原,土地肥沃,真正的鱼米之乡。此时正值收割冬小麦和油菜籽的季节,农田里已经有忙碌的身影了。
夏离心里很庆幸。能穿越在太平盛世,远离乱世和生灵涂炭,还有位疼爱自己的母亲,是福。
牛车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县城,在城门外停下。黄大爷说下晌未时末在这里上车,过时不候。
众人答应着急急下了车,又步履匆匆赶去集市,希望能占一个好口岸。
夏氏和夏离进城后直奔溢香酒楼。
潼宁县城离省城金安府不到百里,水路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属于湘江省的重镇。城里车水马龙,店铺众多,一片繁荣景象。
溢香酒楼在最繁华的三进街,街道宽阔,叫卖声此起彼伏,两边的铺面大多为青砖瓦房,只有极少数木屋。
溢香酒楼是两层青砖瓦房,朱色雕花大门已经大开,旁边还挂了几串彩灯。
夏离跟着夏氏走进去。见大堂很大,摆了二十几张方桌,左边是朱色楼梯,正前方是棕色柜台,柜台后面墙上挂着写有菜谱的小木牌子。
大堂的屋顶非常高,二楼一圈朱色护栏,护栏后是一扇扇朱色小门,里面应该是包厢。
古代的小县城还有这样豪华的酒楼,倒是令夏离意外。
夏离看了一眼小木牌,大概有三十几种菜品,还有灌汤包、烧麦等小点,以及酒酿圆子、水梨银耳等甜品汤。
几张桌子上有人,他们的穿戴不错,悠闲地吃着早餐。
一个小二迎上来说道,“婶子,妹子,你们是来吃早饭?我们酒楼的点心甜汤都很不错呢。”
夏离说道,“小二哥哥,我们想找掌柜谈点事。”
柜台后一个穿青色长袍的中年男人说道,“我是何掌柜,小娘子找我何事?”
--
夏氏说道,“两天能捡多少麦穗?我给钱,五十文,够不够?”又道,“离离虽然姓夏,却不是夏家的姑娘。离离她爹是秀才,我爹说过,文曲星的闺女不能干粗活。”
夏老太无法,又见能白得五十文大钱,只得妥协。气不过,冲夏离吼道,“你这个懒丫头,除了大熊,别的男人都不会待见你。”
这话可把夏氏气得落了泪,边哭边念叨自己十岁就被卖,回来又给娘家多少银子,该还娘家的她都还了……
夏老太听得头痛,气鼓鼓地走了。
夏离没想到夏氏能这样护着自己,一点活都舍不得让她做。她虽然不待见夏老太,但也觉得老太太有一句话是对的,自己是乡下丫头,有些活还是应该干。
夏离搂着夏氏的胳膊劝道,“娘别哭了,我长大了,有些事做做也无妨。”
夏氏擦了眼泪说道,“你外婆只要抓你干了一次活,以后就会经常让你去干。坏习惯可不能养成,你看看大妮和二妮多可怜……”或许觉得这样说老娘不好,又道,“我的离离是秀才的女儿,长得又俊,那些粗活是不能做的。”
夏家人起早贪黑,三天就把四亩地抢收完了。
隔了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九,夏氏和夏篱天不亮就起来了。她们先把泡了一天一宿的红豆煮上,又就开始做冰粉。
半个时辰后,红豆已经煮得翻沙,用碗舀出来放在井水中镇凉。
冰粉做得不多,只有一小盆子和一小碗,及三酒盅。小盆里的冰粉嫩度适宜,小碗和酒盅里的冰粉稍老稍硬。
一切准备就绪,母女两个也吃完了早饭。
她们又回屋拾掇一番。夏离往小了打扮,穿着浅妃色斜襟比甲,白色中衣中裤,小脸上只擦了一点香脂。夏氏又过来给她梳了个双丫髻。
镜中的少女粉雕玉琢,眉目如画,流盼生辉。
夏氏又是欣慰又是担忧,叹道,“我的离离真好看,也愁人。”
夏离侧过身抱着她的腰,脸挨着她的胸口笑道,“再好看也是娘的闺女。娘放心,我已经长大了,会想法子护住娘和自己。”
第十三章 展示
辰时初,母女二人各背一个背篓,夏离背篓里装的是冰粉,夏氏背篓里面装了几个装调料的瓷罐和几个漂亮的空碗碟,都用布盖得严严实实。
出门前,夏氏还是给夏离戴了一个斗笠。
她们来到村东头,坐上黄大爷的牛车。坐车每人三文钱,占了位置的桶或是筐也要算钱。夏篱和夏氏把背篓抱在怀里,便不需要另交钱。
等到车上坐了八个人,黄大爷就赶车走了。
车上的其他人都是去县城集市去卖东西的,又是桶又是筐,占了不少地方。这些人见夏氏母女难得也带了这么多东西,都是好奇不已。
夏离笑眯眯地跟他们打了招呼,就坐在车上发呆
村南头的李大娘实在忍不住了,问道,“离丫头,你们背篓里装的是啥?”
夏氏抢先答道,“是一些刚摘的菜蔬,给绣坊的一个姐妹送的。她经常帮衬我,我没钱,只有送些新鲜菜蔬感谢她。”
菜蔬可用不着捂得这样严。李大娘撇了撇嘴,倒没再多问。
红彤彤的朝阳斜挂在东方,薄薄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花草上滚着晶莹的露珠,徐徐晨风扑面,花香草香麦香还有泥土的芬芳环绕鼻间,大片金色麦田一望无际……
乡村的清晨,美极了。
华湘山脉的东面和北面是大片平原,土地肥沃,真正的鱼米之乡。此时正值收割冬小麦和油菜籽的季节,农田里已经有忙碌的身影了。
夏离心里很庆幸。能穿越在太平盛世,远离乱世和生灵涂炭,还有位疼爱自己的母亲,是福。
牛车走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县城,在城门外停下。黄大爷说下晌未时末在这里上车,过时不候。
众人答应着急急下了车,又步履匆匆赶去集市,希望能占一个好口岸。
夏氏和夏离进城后直奔溢香酒楼。
潼宁县城离省城金安府不到百里,水路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属于湘江省的重镇。城里车水马龙,店铺众多,一片繁荣景象。
溢香酒楼在最繁华的三进街,街道宽阔,叫卖声此起彼伏,两边的铺面大多为青砖瓦房,只有极少数木屋。
溢香酒楼是两层青砖瓦房,朱色雕花大门已经大开,旁边还挂了几串彩灯。
夏离跟着夏氏走进去。见大堂很大,摆了二十几张方桌,左边是朱色楼梯,正前方是棕色柜台,柜台后面墙上挂着写有菜谱的小木牌子。
大堂的屋顶非常高,二楼一圈朱色护栏,护栏后是一扇扇朱色小门,里面应该是包厢。
古代的小县城还有这样豪华的酒楼,倒是令夏离意外。
夏离看了一眼小木牌,大概有三十几种菜品,还有灌汤包、烧麦等小点,以及酒酿圆子、水梨银耳等甜品汤。
几张桌子上有人,他们的穿戴不错,悠闲地吃着早餐。
一个小二迎上来说道,“婶子,妹子,你们是来吃早饭?我们酒楼的点心甜汤都很不错呢。”
夏离说道,“小二哥哥,我们想找掌柜谈点事。”
柜台后一个穿青色长袍的中年男人说道,“我是何掌柜,小娘子找我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