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页
分成小股队伍完成的进攻,将战役控制在小范围内,东北和西北部隔着一整个雍州边境长城,达成了微妙的联合。
兵部传回来的调动辎重数据日日增加,天气渐暖,围场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薛瑜的多次传信沟通下,陆恪的军报上也写下了“共留七十一人,尚勤恳”的类似妥协的话。
随军报一起送来了私下的信函,里面写着陆恪对一部分人经历的怜悯与叹息,被收留下来的牧民和逃奴,渐渐融入了整个建设中。
这也让新的专题稿件有了宣传的方向。之前薛瑜不曾大张旗鼓地宣扬,是因为还不到时候,避免出了乱子,但围场经营见好,堡垒也一日比一日稳固,又有现成的素材,不趁热打铁还等什么?
第307章 . 圆满成功 农业培训和新一年大齐招考……
与边关特别版报纸一同发行的, 是农业司培训结束和一些其他消息集合在一起的《大齐要闻》正式版。
三月初一,莫名变成双月刊印发的《大齐要闻》,作为供稿方之一的薛瑜, 反倒是内部人员里最晚拿到手的一个。
苏禾远亲自带着印好的报纸送来, 薛瑜怀疑地看了他一眼,按住加上了特别版之后变得格外厚的纸卷, 先瞄了一眼上面的头版标题,“大齐招考……”
看不出有哪里不对, 但苏禾远怎么都不愿意给她提前看原稿这件事,就处处透着奇怪。
“看来苏师对这次的内容相当满意?”
苏禾远送了报纸没立刻离开,听到薛瑜的阴阳怪气,没忍住笑了一声,“殿下多虑。”
只要不开始对她下毒手, 苏禾远的翩翩文雅气质还是很能养眼、让火气下降的。薛瑜看着他和许袤的眼神交流,知道一定有事瞒着她, 但不会是恶意, 也不会是大事, 也就只稍稍表达了一下不满,认真看起报纸,试图从里面找到阻拦她的秘密。
头版的招考指的不是简单的京城范围内胥吏考试,而是经过升级的全国考试。
这次的考试,不至于像去年临时在蹴鞠场用水泥板搭建考场那么寒酸, 也不像之前的规则那么简单。
有了第一年的胥吏考试经历加上东荆选官考试的参考, 吏部和礼部共同主办的选官考试,今年仍安排在正月二十开考。
但是这个日子,只是各地地方性筛选考试,第二轮的各州考试, 只有有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吏目或官员才能参与,考得好的部分,则一起进入第三轮的赴京正式选官考试。今时不同往日,国子监重修扩建后,本就肩负了作为考场的任务。第三轮的赴京考试,正是在国子监内完成。
前有吏目与官员同考,后有男女同试,短短时间频繁接受冲击的各地士族闹起来的不在少数,拖家带口出走楚国的士族不是没有,但离开齐国,也是伤筋动骨。
皇室占据了大义和大局,不占理的反倒是他们。
在东荆士族们现身说法,《大齐要闻》中给出了可选的道路,又刻意将各地官员能力捧高后,大多数人认清现实,咬下了皇室给出的饵料。
这次的考试进度,倒不是薛瑜出的主意,而是吏部的天才想法。水被搅浑,一个个都开始认真打工后,能力强的就被显露了出来,薛瑜没有专门去接触,而是私下让人悄悄去提醒了等教育更普及一些,再分得细一些的考试设计方案。
想考中央公务员?先从地方做起再说。
相关的公文薛瑜是见过的,在大朝上的议事也参与了不止一次,简单扫了扫措辞就略过,去看剩下的内容。
紧跟着创刊号发行的第二期报纸,积攒的大事件不如第一期多,最重要的边关内容还列了特别版,因此正式版面中,能被薛瑜多看一遍的,除了招考,就只剩下了农业司培训。
农业部建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并非是它建立的初衷——协助完成油料和种子分配计划,而是培训,或者说,农耕指导。
这场培训在正月十五后持续了大半个月,水车、堆肥场和一些农具改进,值得所有区域在春耕开始前为之做好充足准备,而针对全国被区分成了大致五六个区域的土壤范围筛选出的新种子,也将一起参与到新一年的耕作中。
收集各地土壤和种子进行交叉筛选对比,这让不同的种子有了跨越地区完成交换的可能,一些不曾传播开的种子能否有新的变化,就是未来下放到各县里的任务。同时推进的国有养殖场和借贷养殖,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任务。
培训严格来说分成了前后两段,后面的一部分并不强制参加,或许是因为之前薛瑜在鸣水组织的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了印象,第二届农学交流会自觉地形成了。农业司组织的培训更为官方,倾向于教会、学会,而农学交流会更为民间化、自由化,畅所欲言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
就算学不到什么,听一些新观点和尝试也是不错的开拓眼界的方式。农业司全员都打包去了鸣水交流会旁听。
对于大多数公田和军屯来说,他们来听课其实并不着急,毕竟冬耕的收获期还没到,赶回去也只是为紧跟着种植做准备,跟着农业司的人去开拓眼界的人不少。在前面两次收获后,这一次许多来听讲的官员动了心思,思考起组织公田种植油料作物的收益。
而这些新种子的分配,以及新油料作物技术的学习,让农业司吵得沸反盈天,哪个地区都想把好东西扒拉到碗里,利益分配分得令人头大。
--
兵部传回来的调动辎重数据日日增加,天气渐暖,围场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薛瑜的多次传信沟通下,陆恪的军报上也写下了“共留七十一人,尚勤恳”的类似妥协的话。
随军报一起送来了私下的信函,里面写着陆恪对一部分人经历的怜悯与叹息,被收留下来的牧民和逃奴,渐渐融入了整个建设中。
这也让新的专题稿件有了宣传的方向。之前薛瑜不曾大张旗鼓地宣扬,是因为还不到时候,避免出了乱子,但围场经营见好,堡垒也一日比一日稳固,又有现成的素材,不趁热打铁还等什么?
第307章 . 圆满成功 农业培训和新一年大齐招考……
与边关特别版报纸一同发行的, 是农业司培训结束和一些其他消息集合在一起的《大齐要闻》正式版。
三月初一,莫名变成双月刊印发的《大齐要闻》,作为供稿方之一的薛瑜, 反倒是内部人员里最晚拿到手的一个。
苏禾远亲自带着印好的报纸送来, 薛瑜怀疑地看了他一眼,按住加上了特别版之后变得格外厚的纸卷, 先瞄了一眼上面的头版标题,“大齐招考……”
看不出有哪里不对, 但苏禾远怎么都不愿意给她提前看原稿这件事,就处处透着奇怪。
“看来苏师对这次的内容相当满意?”
苏禾远送了报纸没立刻离开,听到薛瑜的阴阳怪气,没忍住笑了一声,“殿下多虑。”
只要不开始对她下毒手, 苏禾远的翩翩文雅气质还是很能养眼、让火气下降的。薛瑜看着他和许袤的眼神交流,知道一定有事瞒着她, 但不会是恶意, 也不会是大事, 也就只稍稍表达了一下不满,认真看起报纸,试图从里面找到阻拦她的秘密。
头版的招考指的不是简单的京城范围内胥吏考试,而是经过升级的全国考试。
这次的考试,不至于像去年临时在蹴鞠场用水泥板搭建考场那么寒酸, 也不像之前的规则那么简单。
有了第一年的胥吏考试经历加上东荆选官考试的参考, 吏部和礼部共同主办的选官考试,今年仍安排在正月二十开考。
但是这个日子,只是各地地方性筛选考试,第二轮的各州考试, 只有有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吏目或官员才能参与,考得好的部分,则一起进入第三轮的赴京正式选官考试。今时不同往日,国子监重修扩建后,本就肩负了作为考场的任务。第三轮的赴京考试,正是在国子监内完成。
前有吏目与官员同考,后有男女同试,短短时间频繁接受冲击的各地士族闹起来的不在少数,拖家带口出走楚国的士族不是没有,但离开齐国,也是伤筋动骨。
皇室占据了大义和大局,不占理的反倒是他们。
在东荆士族们现身说法,《大齐要闻》中给出了可选的道路,又刻意将各地官员能力捧高后,大多数人认清现实,咬下了皇室给出的饵料。
这次的考试进度,倒不是薛瑜出的主意,而是吏部的天才想法。水被搅浑,一个个都开始认真打工后,能力强的就被显露了出来,薛瑜没有专门去接触,而是私下让人悄悄去提醒了等教育更普及一些,再分得细一些的考试设计方案。
想考中央公务员?先从地方做起再说。
相关的公文薛瑜是见过的,在大朝上的议事也参与了不止一次,简单扫了扫措辞就略过,去看剩下的内容。
紧跟着创刊号发行的第二期报纸,积攒的大事件不如第一期多,最重要的边关内容还列了特别版,因此正式版面中,能被薛瑜多看一遍的,除了招考,就只剩下了农业司培训。
农业部建立后的第一个任务,并非是它建立的初衷——协助完成油料和种子分配计划,而是培训,或者说,农耕指导。
这场培训在正月十五后持续了大半个月,水车、堆肥场和一些农具改进,值得所有区域在春耕开始前为之做好充足准备,而针对全国被区分成了大致五六个区域的土壤范围筛选出的新种子,也将一起参与到新一年的耕作中。
收集各地土壤和种子进行交叉筛选对比,这让不同的种子有了跨越地区完成交换的可能,一些不曾传播开的种子能否有新的变化,就是未来下放到各县里的任务。同时推进的国有养殖场和借贷养殖,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任务。
培训严格来说分成了前后两段,后面的一部分并不强制参加,或许是因为之前薛瑜在鸣水组织的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了印象,第二届农学交流会自觉地形成了。农业司组织的培训更为官方,倾向于教会、学会,而农学交流会更为民间化、自由化,畅所欲言提供了各种新的可能。
就算学不到什么,听一些新观点和尝试也是不错的开拓眼界的方式。农业司全员都打包去了鸣水交流会旁听。
对于大多数公田和军屯来说,他们来听课其实并不着急,毕竟冬耕的收获期还没到,赶回去也只是为紧跟着种植做准备,跟着农业司的人去开拓眼界的人不少。在前面两次收获后,这一次许多来听讲的官员动了心思,思考起组织公田种植油料作物的收益。
而这些新种子的分配,以及新油料作物技术的学习,让农业司吵得沸反盈天,哪个地区都想把好东西扒拉到碗里,利益分配分得令人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