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两人在一起时,仍继续谈论订婚的事。
尽管冯翊虽想早日把一切定下来,却也深知此事急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最终他们决定,十一月份抽空请假一周回港探亲,年底在昆明这边举行订婚仪式。等明年温见宁毕业后,两人再好好商量如何筹办婚礼的事。
两人既已商量得差不多了,立即各自写信通知亲朋好友。
温见宁原以为自己人际关系简单,不会太麻烦,真到了写信的时候才发现要通知的人也有不少。周应煌、温柏青两位兄长,还有钟荟的父母,以及远在上海的齐先生、孟鹂。由于她们对冯翊知之甚少,她写了很长很长的信,把从他们相遇到昆明重逢后的这些事都写了进去,只盼她们能够理解。
信寄出后不久,外界传来消息,说是日军已逼近云南省东南部的一座小城。
十月底,日军的飞机又在昆明狂轰滥炸了四天。警报响过后,众人已撤至城郊数里外的山上看,只见城内所在的方向烟雾冲天,城内又遭遇了一场浩劫。
温见宁看得心情沉重,转头突然看到一位熟识的女同学正蹲在地上捂着脸哭,好几人围在她身旁安慰,也连忙过去问怎么回事,却只听对方呜咽:“……我把文先生的手稿落下了。”
原来今日轮到这位女同学去文先生家里帮忙,听到警报后与众人一起撤离,恰好赶上几个孩子哭闹,文先生只能先去抱孩子,把手提箱交给了她。
然而她转头又被师母喊去帮忙,一着急居然把手提箱落下了。
温见宁听后心里突地一跳,文先生正在写的那部著作最近已到了收尾阶段……
她不敢再想下去,不过让人这样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安慰道:“之前多少次轰炸都没事,说不定这一次也不会波及先生的住处。”
众人七嘴八舌地也说着安慰的话,好不容易把那名女同学劝停了。
温见宁陪同她一起去文先生那边道歉。
好在文先生很大度,并没有怪罪那位女同学,反而让她放宽心。
尽管如此,可女同学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她作为学生助手之一,当然知道那些手稿对文先生的重要性,那上面承载着文先生数年的心血成果,不是任何东西能衡量的。
然而大家再怎么不安也没用,众人只能看向城内的方向,在焦虑中数着分秒。
直到城中的轰炸停止了许久,警报解除,他们才连忙往山下跑。文先生素来身体不太好,今日也一路飞奔,连他们这些年轻学生居然都跟不上。温见宁和几名同学一路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直到看到前方的文先生突然停下,这才跟着停了下来。
他们顺着文先生的视线望前方看去,只见往日熟悉的巷子已化成一片火海,周围的民居仍都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着。文先生家所住的那栋砖石小楼更是在火海的正中,整栋楼都已被烧得坍塌了大半,那些书稿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身穿长袍的文先生一个人背手仰头看向前方的熊熊大火,久久定在那里没有动。
第一百一十五章
看着这背影,温见宁忍不住跟着有些难过起来:“先生,您……”
她只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此时此刻,再安慰的话也显得苍白无力。
其他几位同学也同样手足无措,不知道用什么话才能安慰到文先生。
正当众人有些沮丧时,却见文先生的背影终于微微动了。他转过头来,对一众学生们微微一笑:“或许这正是上天的意思,让我从头再来一回。”
温见宁有些动容,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文先生对她和其他女同学微微颔首,走过去挨个拍了拍另外几位男同学的肩膀,温和道:“只是要辛苦你们,又要帮我这个粗心大意的先生当好久的助手了。”
……
这次空袭中,不仅书稿被焚,就连文先生未能带走的一些藏书也被付之一炬,连片纸都没能留下,据说跟他同住的另外两位教授的藏书也同样化为乌有。
轰炸过后,联大门外的文林街、凤翥街等也几乎被夷为平地。
放眼望去,昔日繁华热闹的城内几乎满目疮痍。
正当城内沉浸在空袭过后的惨淡气氛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好消息。日军突然撤兵,接下来整个十一月份,都未再有过空袭。
在这期间,温见宁陆陆续续收到了各处的回信。
堂兄温柏青只回了寥寥数语,表示自己已经知情,许久未联系过的廖静秋倒是也来了封信,委婉地表示,若是将来他们需要操办婚事,尽可以向她开口。
齐先生素来信任她,信里也没有过多地询问,仍叮嘱她要以学业为重。对于温见宁对她安全状况的担忧,她只说自己如今多数时候在租界活动,日.本人不能肆意妄为,让她不必担心她的安全。不过温见宁看得出,齐先生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还是齐先生头一次在没有谈到时局的情况下写了足足十几页长的信。尽管里面只是絮絮叨叨地跟她说了些生活琐事,可对温见宁来说却弥足珍贵,珍而重之地把这封信收好。
所有人中,只有孟鹂表现得最为兴奋,她絮絮叨叨地写了十几页,一会在信里回忆当年总觉得温见宁会嫁不出去,一会担忧她不会打扮将来抓不住男人的心,问要不要给她寄些布料首饰。不过她最关心的还是冯翊,尽管温见宁自认在信里已把冯翊的写得很清楚了,但她还是恨不得把冯家往上数十八代都问个遍才能放心。
--
尽管冯翊虽想早日把一切定下来,却也深知此事急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最终他们决定,十一月份抽空请假一周回港探亲,年底在昆明这边举行订婚仪式。等明年温见宁毕业后,两人再好好商量如何筹办婚礼的事。
两人既已商量得差不多了,立即各自写信通知亲朋好友。
温见宁原以为自己人际关系简单,不会太麻烦,真到了写信的时候才发现要通知的人也有不少。周应煌、温柏青两位兄长,还有钟荟的父母,以及远在上海的齐先生、孟鹂。由于她们对冯翊知之甚少,她写了很长很长的信,把从他们相遇到昆明重逢后的这些事都写了进去,只盼她们能够理解。
信寄出后不久,外界传来消息,说是日军已逼近云南省东南部的一座小城。
十月底,日军的飞机又在昆明狂轰滥炸了四天。警报响过后,众人已撤至城郊数里外的山上看,只见城内所在的方向烟雾冲天,城内又遭遇了一场浩劫。
温见宁看得心情沉重,转头突然看到一位熟识的女同学正蹲在地上捂着脸哭,好几人围在她身旁安慰,也连忙过去问怎么回事,却只听对方呜咽:“……我把文先生的手稿落下了。”
原来今日轮到这位女同学去文先生家里帮忙,听到警报后与众人一起撤离,恰好赶上几个孩子哭闹,文先生只能先去抱孩子,把手提箱交给了她。
然而她转头又被师母喊去帮忙,一着急居然把手提箱落下了。
温见宁听后心里突地一跳,文先生正在写的那部著作最近已到了收尾阶段……
她不敢再想下去,不过让人这样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好安慰道:“之前多少次轰炸都没事,说不定这一次也不会波及先生的住处。”
众人七嘴八舌地也说着安慰的话,好不容易把那名女同学劝停了。
温见宁陪同她一起去文先生那边道歉。
好在文先生很大度,并没有怪罪那位女同学,反而让她放宽心。
尽管如此,可女同学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她作为学生助手之一,当然知道那些手稿对文先生的重要性,那上面承载着文先生数年的心血成果,不是任何东西能衡量的。
然而大家再怎么不安也没用,众人只能看向城内的方向,在焦虑中数着分秒。
直到城中的轰炸停止了许久,警报解除,他们才连忙往山下跑。文先生素来身体不太好,今日也一路飞奔,连他们这些年轻学生居然都跟不上。温见宁和几名同学一路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直到看到前方的文先生突然停下,这才跟着停了下来。
他们顺着文先生的视线望前方看去,只见往日熟悉的巷子已化成一片火海,周围的民居仍都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着。文先生家所住的那栋砖石小楼更是在火海的正中,整栋楼都已被烧得坍塌了大半,那些书稿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身穿长袍的文先生一个人背手仰头看向前方的熊熊大火,久久定在那里没有动。
第一百一十五章
看着这背影,温见宁忍不住跟着有些难过起来:“先生,您……”
她只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了,此时此刻,再安慰的话也显得苍白无力。
其他几位同学也同样手足无措,不知道用什么话才能安慰到文先生。
正当众人有些沮丧时,却见文先生的背影终于微微动了。他转过头来,对一众学生们微微一笑:“或许这正是上天的意思,让我从头再来一回。”
温见宁有些动容,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文先生对她和其他女同学微微颔首,走过去挨个拍了拍另外几位男同学的肩膀,温和道:“只是要辛苦你们,又要帮我这个粗心大意的先生当好久的助手了。”
……
这次空袭中,不仅书稿被焚,就连文先生未能带走的一些藏书也被付之一炬,连片纸都没能留下,据说跟他同住的另外两位教授的藏书也同样化为乌有。
轰炸过后,联大门外的文林街、凤翥街等也几乎被夷为平地。
放眼望去,昔日繁华热闹的城内几乎满目疮痍。
正当城内沉浸在空袭过后的惨淡气氛中,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好消息。日军突然撤兵,接下来整个十一月份,都未再有过空袭。
在这期间,温见宁陆陆续续收到了各处的回信。
堂兄温柏青只回了寥寥数语,表示自己已经知情,许久未联系过的廖静秋倒是也来了封信,委婉地表示,若是将来他们需要操办婚事,尽可以向她开口。
齐先生素来信任她,信里也没有过多地询问,仍叮嘱她要以学业为重。对于温见宁对她安全状况的担忧,她只说自己如今多数时候在租界活动,日.本人不能肆意妄为,让她不必担心她的安全。不过温见宁看得出,齐先生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还是齐先生头一次在没有谈到时局的情况下写了足足十几页长的信。尽管里面只是絮絮叨叨地跟她说了些生活琐事,可对温见宁来说却弥足珍贵,珍而重之地把这封信收好。
所有人中,只有孟鹂表现得最为兴奋,她絮絮叨叨地写了十几页,一会在信里回忆当年总觉得温见宁会嫁不出去,一会担忧她不会打扮将来抓不住男人的心,问要不要给她寄些布料首饰。不过她最关心的还是冯翊,尽管温见宁自认在信里已把冯翊的写得很清楚了,但她还是恨不得把冯家往上数十八代都问个遍才能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