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师生二人大致收拾过一遍后,这才进了齐先生的房间休息。
温见宁拘谨地在齐先生的床上坐下,看着她转身从窗台上拿下一大捧书报,放在书桌上:“我这几日一直在整理一些笔记和资料,想临走之前给你送过去,既然你今天来了,一会就把它带回去吧。”
温见宁没想到齐先生这几天都是在为了她的事忙碌,不由得看了一眼那摞厚厚的资料,低下头轻声问道:“先生,您真的一定要走吗?”
齐先生坐在她对面的凳子上,笑容和煦:“是的,我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虽然早已知道齐先生去意已决,但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温见宁还是有几分失落。
但她不想重蹈几日前的冒失让齐先生不高兴,所以她勉强打起精神来,眼巴巴地看着她:“先生说去了上海会给我们写信,这可是真的?”
齐先生微微颔首,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到上海找好了住处,很快就会给你们来信。我是先生,绝对不会食言。再说了,你不是还想以后写文章吗,即便我走丢了,在报纸上看到我们见宁的文章,会很快再找到你的。”
她提起这件事,温见宁才想起自己曾说过的豪言壮语,顿时有几分不好意思。
到现在为止,她还一个字都没有写过呢。
齐先生看她低头脸红,以为她是在害羞,拉着她的小手鼓励道:“你不必不好意思,你能有这样的志气,我作为你的先生,也为你感到骄傲。”
温见宁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她说,会为她而骄傲,这样的话连舅母都未曾这样对她说过。她一时之间又是羞愧,又是欢喜,额头上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小脸涨得通红,眼神亮亮地看着齐先生:“先生,您等我。等我写了文章,就投到你要去的那家报社里。”
齐先生微微一笑,抬手摸她的小脑袋:“当然可以,不过你不必心急,我们慢慢来。”
这年头但凡读书识字的,无一不想把自己的文字登在报刊上。
可这条路哪里有这么好走。
齐先生知道时下有一种出名要趁早的风气,但她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如此浮躁。
师生二人在狭小的房间里交谈许久,直到天色将暮,在楼下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司机找上门来,温见宁才不得不下楼坐车回家。
齐先生站在路边,远远地看着隔了玻璃向她不断挥手的小人渐渐远去之后,这才转身上楼。
两天后,齐先生离开香港。
温见宁她们全都亲自去码头送了齐先生一程,看着齐先生登船。
见宛她们哭得像个泪人一样,只有温见宁仰着头,一滴泪都没有掉。回来的路上,温见宁自然被见宛骂了一句冷血。
可齐先生走了,但她们的日子还是要照常过下去。
温见宁还是很忙。
齐先生临走之前留下了课业,让她好好学习写作,说莫要着急,先通过阅读和练笔打厚底子,总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日。她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上面列着要温见宁读的书目文章,还让温见宁写好读书笔记和日记。
尽管齐先生人已经不在香港,但温见宁还是不打折扣地按照她说的做了。
毕竟,她向来听话。
除此之外,温见宁还是坚持每日早起在花园外的长廊上读英文。
虽然已经应付了入学考试,但英文还是要学的。她深知自己算不上最聪明的那一拨,只能用努力来弥补。
温见宁每日早起读英文的事在全家都不是秘密。
起初见宛也想跟温见宁较劲。
她让女佣们喊她起床,每日起得比温见宁还早,读起英文来比她还大声。可没几天她就撑不住了,一天起得比一天晚,到最后直接放弃了。她只好自我安慰道,反正姑母说过,女孩子睡不好是要长皱纹的。
见绣也跟着早起了几回。
可早上寒气重,她很快就病倒了,后来也没再来过。
至于见瑜,她看见两个姐姐都已经放弃了,也没把这当一回事。更何况凭她的聪明劲,也用不着这么用功。
渐渐地,三月的天一日日地回暖,清早起来也不用像之前冬天那么冷,至少温见宁背书的时候已经不用频频跺脚了。才六点钟左右,别墅外的天空就泛起了鱼肚白。
佣人们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不时会有人从温见宁身边经过。
偶尔,温见宁还能看到春桃。
自从上次温见宁发烧,她便被赶出了里屋,只能在楼下跟老妈子一起做粗使活计。如今她再看到温见宁,早已没有了从前的跋扈,远远地就低头避开了。
温见宁再想起她从前欺负别人的样子,只觉得恍如隔世。
这天早上温见宁背完了书,估摸着离早饭还有一会,便在花园里闲逛。
春天到来,万物萌发,园子里也一片葱茏的绿意。园丁和几个佣人正在花园里除草,温见宁就在一旁看着他们干活。
直到一个佣人要去拔长在栅栏边上的一株灌木时,她才忍不住提醒道:“那个是金银花,可以泡水喝的,不是杂草。”
那丛灌木上生着无数洁白与鹅黄的小花,活泼泼地开着,带着春日的朝气与蓬勃。从前温见宁还在乡下的时候见过,金银花可以入药,她还见药铺有人收过。
一旁雇来的园丁听了她的话笑道:“太太们只想在园子里看英国玫瑰,不稀罕忍冬这种草。这种草什么土里都能长,不值钱的。”说着他用锄头把那株金银花连根拔起。
--
温见宁拘谨地在齐先生的床上坐下,看着她转身从窗台上拿下一大捧书报,放在书桌上:“我这几日一直在整理一些笔记和资料,想临走之前给你送过去,既然你今天来了,一会就把它带回去吧。”
温见宁没想到齐先生这几天都是在为了她的事忙碌,不由得看了一眼那摞厚厚的资料,低下头轻声问道:“先生,您真的一定要走吗?”
齐先生坐在她对面的凳子上,笑容和煦:“是的,我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虽然早已知道齐先生去意已决,但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温见宁还是有几分失落。
但她不想重蹈几日前的冒失让齐先生不高兴,所以她勉强打起精神来,眼巴巴地看着她:“先生说去了上海会给我们写信,这可是真的?”
齐先生微微颔首,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到上海找好了住处,很快就会给你们来信。我是先生,绝对不会食言。再说了,你不是还想以后写文章吗,即便我走丢了,在报纸上看到我们见宁的文章,会很快再找到你的。”
她提起这件事,温见宁才想起自己曾说过的豪言壮语,顿时有几分不好意思。
到现在为止,她还一个字都没有写过呢。
齐先生看她低头脸红,以为她是在害羞,拉着她的小手鼓励道:“你不必不好意思,你能有这样的志气,我作为你的先生,也为你感到骄傲。”
温见宁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对她说,会为她而骄傲,这样的话连舅母都未曾这样对她说过。她一时之间又是羞愧,又是欢喜,额头上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小脸涨得通红,眼神亮亮地看着齐先生:“先生,您等我。等我写了文章,就投到你要去的那家报社里。”
齐先生微微一笑,抬手摸她的小脑袋:“当然可以,不过你不必心急,我们慢慢来。”
这年头但凡读书识字的,无一不想把自己的文字登在报刊上。
可这条路哪里有这么好走。
齐先生知道时下有一种出名要趁早的风气,但她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如此浮躁。
师生二人在狭小的房间里交谈许久,直到天色将暮,在楼下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司机找上门来,温见宁才不得不下楼坐车回家。
齐先生站在路边,远远地看着隔了玻璃向她不断挥手的小人渐渐远去之后,这才转身上楼。
两天后,齐先生离开香港。
温见宁她们全都亲自去码头送了齐先生一程,看着齐先生登船。
见宛她们哭得像个泪人一样,只有温见宁仰着头,一滴泪都没有掉。回来的路上,温见宁自然被见宛骂了一句冷血。
可齐先生走了,但她们的日子还是要照常过下去。
温见宁还是很忙。
齐先生临走之前留下了课业,让她好好学习写作,说莫要着急,先通过阅读和练笔打厚底子,总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日。她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上面列着要温见宁读的书目文章,还让温见宁写好读书笔记和日记。
尽管齐先生人已经不在香港,但温见宁还是不打折扣地按照她说的做了。
毕竟,她向来听话。
除此之外,温见宁还是坚持每日早起在花园外的长廊上读英文。
虽然已经应付了入学考试,但英文还是要学的。她深知自己算不上最聪明的那一拨,只能用努力来弥补。
温见宁每日早起读英文的事在全家都不是秘密。
起初见宛也想跟温见宁较劲。
她让女佣们喊她起床,每日起得比温见宁还早,读起英文来比她还大声。可没几天她就撑不住了,一天起得比一天晚,到最后直接放弃了。她只好自我安慰道,反正姑母说过,女孩子睡不好是要长皱纹的。
见绣也跟着早起了几回。
可早上寒气重,她很快就病倒了,后来也没再来过。
至于见瑜,她看见两个姐姐都已经放弃了,也没把这当一回事。更何况凭她的聪明劲,也用不着这么用功。
渐渐地,三月的天一日日地回暖,清早起来也不用像之前冬天那么冷,至少温见宁背书的时候已经不用频频跺脚了。才六点钟左右,别墅外的天空就泛起了鱼肚白。
佣人们里里外外地忙碌着,不时会有人从温见宁身边经过。
偶尔,温见宁还能看到春桃。
自从上次温见宁发烧,她便被赶出了里屋,只能在楼下跟老妈子一起做粗使活计。如今她再看到温见宁,早已没有了从前的跋扈,远远地就低头避开了。
温见宁再想起她从前欺负别人的样子,只觉得恍如隔世。
这天早上温见宁背完了书,估摸着离早饭还有一会,便在花园里闲逛。
春天到来,万物萌发,园子里也一片葱茏的绿意。园丁和几个佣人正在花园里除草,温见宁就在一旁看着他们干活。
直到一个佣人要去拔长在栅栏边上的一株灌木时,她才忍不住提醒道:“那个是金银花,可以泡水喝的,不是杂草。”
那丛灌木上生着无数洁白与鹅黄的小花,活泼泼地开着,带着春日的朝气与蓬勃。从前温见宁还在乡下的时候见过,金银花可以入药,她还见药铺有人收过。
一旁雇来的园丁听了她的话笑道:“太太们只想在园子里看英国玫瑰,不稀罕忍冬这种草。这种草什么土里都能长,不值钱的。”说着他用锄头把那株金银花连根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