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一些小事上,若是工匠肯出钱,监工也不是不会给开方便之门的,像是纪墨就曾花钱买通对方给自己更宽裕的自由制作的时间。
所以,如果王银匠说的是这样的三件事,前面两件不说,最后一件买通监工还是有可能的。
他有什么证据吗?
纪墨微微蹙眉,他不太相信那王银匠的话,可对方也的确没理由无事生非,真要挑战什么大匠地位,如李银匠一般就可以了,没必要以这样的理由开始。
不说那些陈年旧事好不好查证,但这种逆袭复仇的戏码,并不会给他更多的好处,哪怕那些人都会同情弱者,却也不会对他这个新来的更多信任,再说,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父亲来了,恐怕都找不到几个认识的人,他来了,又顶什么?
证据?
孔筝愣了一下,他没从这个角度想过,他们又不是官府,也不会查案,两个人一对证,是是非非,难道还是言语能够赖掉的吗?
老师傅怎么说?
纪墨转而问老师傅。
他这一来一去,事情的热度是完全赶不上了,正好从孔筝这里打听一些消息,再去看望老师傅,免得到时候去了那里,说不上话不说,还容易让对方难堪。
孔筝瞪他:你就这么相信你师父?
他直接把老师傅看做是纪墨的师父,这十年,纪墨一直跟着老师傅学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这样认定的。
可在纪墨看来,只有纪父是自己的师父,老师傅教了他,的确也算师父,却也要排在后面去,绝不能是第一位的。
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
纪墨见孔筝又执拗起来,想到他之前三番四次找自己说话的样子,笑了一下说,三十年前的旧事,你我都不是当事人,连王银匠自己都不是当事人,那些事情,又有什么准儿,不说老师傅的人品实在不至于如此,就说这件事本身,总不能外人来说有错,我就直接信了吧,远近亲疏,总要信一头的。
这样的话,孔筝无力反驳,古代就是这样,亲亲相隐,胳膊折断了还在袖子里,不在外面露怯是一定的。
我看那王师傅说得不似没有此事,你师父也没说话,说不得真是如此,你呀,怕是错了。
孔筝说到错了的时候,难免露出点儿幸灾乐祸的笑容来,显然他早就看不惯纪墨了,偏偏纪墨这些年走得顺,也没什么错处让人抓来嘲笑的。
见他没有什么新消息了,纪墨也没跟他磨牙,给了他一份点心,不算他白来一趟,就拿着另外的一份点心去找老师傅了。
来了?
房门开启,看到进来的人,老师傅佝偻着腰身招呼了一声,你爹怎么样了?
我回去的晚,没见到最后一面。
纪墨把点心放在桌上,看着老师傅心情不佳的样子,也没多说王银匠闹出来的事情,只说了些回去的见闻,以后我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两个哥哥都好,我就专心在这里好了,能做一辈子的就做一辈子
好,好,好啊,做一辈子!
老师傅感慨着,竟是主动说起了当年的旧事。
也没冤枉了我,当年的确是我错了,却也不是我故意的,实在是没想到啊
有些事情,真的就是无巧不成书,他们这里装首饰器物的匣子都是宫中定制的,大中小若干规格在,外面看都是一样的,当年老师傅跟他师兄关系的确不对付,两个人年岁相差不多,总是在竞争,对竞争对手能够皮笑肉不笑就是好的了。
其他时候,那位王师兄如何且不说,老师傅这边儿是防着对方的,可有一次他生病,头脑发昏,竟是没顾上收拾自己制作了一半的首饰。草草放在了一个中等规格的匣子里就离开了,等到半夜清醒些了,很是小人地害怕师兄给自己使坏,连忙去了制作间,把匣子收了起来。
他当时连灯都没开,昏暗中摸索了一个匣子就往怀里揣,揣着就走,也没看那匣子竟是拿错了。
我那时候习惯不好,总是防着人,连没做好的东西都往匣子里面装,不让外人看,哪里想到,竟是直接拿错了匣子,拿了师兄制作好要交上去的那个
次日上交的时候,王师兄也没打开匣子看一眼,监工更是疏忽了,那时候他只当王师兄从来没出过问题,再没有一次次检查的,哪里想到竟是把老师傅那个半成品交上去了。
金凤成了银凤不说,银凤还是个半截零碎的,看着就不是好意向,哪里容得人不生气,这时候说不是故意的,下人拿错了东西,谁信?
这种奉上的东西都能错,还有什么不能错的?
罪责下来,一顿打少不了了,当时老师傅是真的没使坏,却也不敢承认,偷偷把那个匣子藏了起来,只当这样就没人知道了,可事情还是被他父亲发现了,这就不好说了,一个弟子,一个儿子,哪个亲?
最后的结果,那罪名之中的后两条,都是真的,不过却是老师傅的父亲做的,老师傅后来知道,也只能认了,父亲还不是为了他的名誉吗?
总是我的错,这人啊,一辈子都不能干一件亏心事,干了就是亏了一辈子啊!
他感慨着,倒不像是在对纪墨说,而是自言自语了。
纪墨轻叹,老师傅是不可能揭发自己父亲的,不说有没有人信,往亲爹头上泼脏水,是诬赖死人不会说话吗?
这事儿,难了。
第663章
老师傅死了。
自杀。
消息是第二天传来的,就在他的那个房间里,一个最普通的死法,吞了耗子药。
纪墨赶去的时候,人已经收拾了,换上了干净的寿衣,老师傅的儿子帮忙处置的,见到纪墨来了,招呼了一声:来看看吧,最后一面了。
这样的最后一面,实在是
怎么突然就
纪墨的话问不下去,王银匠步步紧逼,事情是难以收场的。
老师傅的儿子握着拳头,恨恨地骂了一声:都是那王八蛋,三十多年的事儿了,早都过去了,说有什么用,把人逼死了,开心了?
他在屋子里愤愤地叫骂,却到底没有冲到王银匠的面前去把人揍一顿。
屋子里还有些人在,听到他的话,都跟着劝,劝的话语却没有几句在点子上,实在是这事儿貌似有几分理屈。
王银匠一来就指出这件事,就要给自己家,自己父亲讨一个公道,银作局不是断案的地方,上头的人和监工也都不管这种陈年旧事,可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是非黑白,不是看不清楚的。
老师傅避而不谈,本身就像是理亏的那个,这会儿又自杀了,看着就像是畏罪自杀,这不就是不打自招了吗?
周围的私语声中,也有几个曾经为老师傅出头跟王银匠吵的人心里头憋屈:竟是没想到他真是那样的人。
我还说不可能呐,哪里想到竟是真的。
这事儿闹得,怎么就这样了呢?
这还算是好听的,还有那不好听的,竟是把老师傅过去的功劳全都抹了,连他的技艺也说远远不如那位早就故去的王师兄。
若是当年没有被赶出去,如今还不知道是怎样?
我以前就说,他的技艺是不如他师兄的。
何止是他师兄,跟纪明也比不得,也就是亲生子,不然
这些话就难听多了,还有点儿挑火的意思,谁都知道纪墨是纪明之子,进来之后又跟着老师傅学了十年的累丝,这十年,老师傅也不是只教纪墨,不教自己儿子,但这些马后炮说起来,都说是老师傅心中有愧,有意补偿纪墨。
不然他怎么别人都不教,就教了纪墨呢?
说不得纪家当年的事儿,也有他在暗中使坏。
这等揣测就更是恶心人了。
纪墨在床旁见了老师傅最后一面,出来的时候,就听到好多人的私语声,他们有的干脆就是说给他听的,不大不小的声音,正好被纪墨听到,不是故意,倒是站远点儿再说啊!
皱着眉,纪墨看了周围一眼,那些说小话的触及他的视线,都自觉住了嘴,但那神情,却分明还是对自己编造的瞎话深以为然。
人群中,王银匠也在,他看着这边儿,露出了冷笑来,对上纪墨的视线,干脆高声说:我劝你也找人查查,别是你家当年也被他算计了。
这话说得,纪大哥那个性子,能是被算计的?
纪墨对这明目张胆的挑拨,根本不为所动,见那王银匠依旧不依不饶,他深吸一口气说:我家的事清楚明白,不用你操心,至于你家的事情,我劝你才要查清楚,不要听风就是雨,有的时候,你以为的,未必就是真相。
三十年,很多东西不好查,但老师傅肯舍出一条命去,昨天他对自己说的那些,必然是没有假的,也就是说,他有错,却也就是错拿了王师兄的首饰匣子,这件事本身并不算不得太过分,因为并非有意。
只是无意造成恶果,他自己不敢承担,偷偷藏了匣子,被父亲发现,他的父亲为了瞒住这件事,可能也是知道他的心结,怕一个弟子过于优秀,比得自己儿子不自信了,便出手算计了王师兄。
若说错,老师傅的父亲才是那个大头。
可现在,人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便是当年那个收了钱的监工,如今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事情实在无从追查,王银匠把所有的错都算在老师傅身上,平心而论,老师傅有些冤。
呵,你倒是尊师重道,他教了你,你就瞎了眼为他声张,连黑白颠倒都无所谓了,你可真是他的好弟子啊!
王银匠跟纪墨不熟悉,却也听周围人说了,知道纪墨是老师傅后来教的弟子,便只当他们都是一伙的,一股子孤愤之气,直冲而来。
见王银匠说不通道理,纪墨也没想跟他再说,再说下去,吵起来就不怎么好看了。
屋子里头听到动静,老师傅的儿子冲出来喊:人都死了,你还想怎么样啊!
他这话,分明又是默认了老师傅以死谢罪的真相。
纪墨听得只想扶额叹息,连老师傅的儿子都不信他是清白的,其他人还能怎么办?
王银匠多少也知道人死为大的道理,本来他占理,可若是闹了人家的葬礼,有理也成了没理,便暂时偃旗息鼓,冷哼一声,道一句报应就离开了。
纪墨走不开,跟着操办了老师傅的葬礼,银作局里头不好停灵久了,简单让亲朋祭拜了一下,就直接装棺出门了,一路出去,直到城外葬下,墓碑立起来,子孙又跟着跪拜一回。
念着老师傅的教授之情,纪墨执弟子礼,在后面跟着拜了,等到回程的时候才在路上说了自己昨天来看老师傅听到的那些话给他儿子听。
这些话,他怕是本也不想说给我听,不过是我正巧赶上了,他也想说一说那当年的事,这才说出来了,从头到尾,他就是错拿了一个首饰匣子,末了又不敢承认,其他的事,真是冤枉。
这种小错惹了大祸不敢承认的,不算稀罕。
老师傅的儿子听得一愣:竟是这样?
脸上立刻有了羞惭之色,显然,之前王银匠说得信誓旦旦,又有他父亲的血书留证,他跟旁人一样,也没想过老师傅可能是冤枉的,没有那么大的主观恶意。
而昨日纪墨过来的时候,老师傅身边儿竟是一个人都没有,可能是他自己把儿孙都赶走了,却也有可能是儿孙自觉丢脸,主动避开了。
众叛亲离,那时候,他恐怕以为是绝境了吧。
这一想,又是一叹。
我们每个人看一件事物,同一时间都只能看到一面,不观全貌,如何可说真伪?我信他的话,也信王银匠不会弄虚作假,只是也要想一想,有些事,当时可未必能够做得住。
凡是有父母在的,多少岁都像是个孩子,老师傅那时候的父亲还在,他一个人,若早有下毒害了王师兄的胆子,又如何会暗中地方对方偷学自己的技艺,早早下手除了对方不就行了?
再说了,他难道不怕自己的父亲知道了怪罪,到底是父亲的弟子呐!
有的时候,人心真没险恶到那份儿上,反而是父母为了儿子,能够做到的恶事更加超出世人想象。
那他为何不说清楚!
当儿子的跺脚,心中很是不满,甚至有些怨愤,如今老师傅带着这样的名声,人人都以为他当年做过那样的事,在他们这些儿子脸上,难道就光彩了吗?
怎么说清楚,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全是我父亲做的难道会比是我做的更好吗?
前者的辩白可能没人信,还觉得说话人人品有问题,什么事儿都往死人身上推,连祖宗清名都不要了。
后者的话,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找不到什么证明自己清白的,或者说,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反而就是自己爹的错了,为尊者讳,为父辈名,倒不如自己都担了下来,总好过推诿之后再被人找到证据打脸,更加无法立足。
无论怎样的罪过,一条命也可抵了。
老师傅可能是那样想的,他也不是非要告诉纪墨真相,就是憋得难受,想要说说,甚至是自己给自己说。
纪墨恰逢其会,若是按照老师傅的意思,他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最好,可纪墨实在是不能看着老师傅背上这样的污名,说不好听的,他又不认识老师傅的爹,哪怕他爹可能是纪父的师父,自己的祖师,但,自己认识吗?既然不认识,为什么要替他的名声隐瞒?
如果一切真如老师傅所说,他爹本来也不是个好的,纪父当年没在这里深研累丝技艺的学习,说不定就是看出了这一点,连他以后也不曾以累丝为要,可能也是防着自己才华被妒忌。
呃,当然,纪父可能根本没想到这么多,而是凭着直觉走的。
到底该怎么做,你自己选。
纪墨不好为人家拿主意,但他的确是想要揭出来这层真相的。
老师傅的儿子脸色变了又变,是爹有罪,还是爷有罪,一定要选一个来面对王银匠的仇恨,他该怎么选?
两个都是死了的,他该怎么选?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那姓王的怎么也不能把我也逼死,那些事
纪墨有些失望,点头:我知道了,我不会多嘴的。
恋耽美
所以,如果王银匠说的是这样的三件事,前面两件不说,最后一件买通监工还是有可能的。
他有什么证据吗?
纪墨微微蹙眉,他不太相信那王银匠的话,可对方也的确没理由无事生非,真要挑战什么大匠地位,如李银匠一般就可以了,没必要以这样的理由开始。
不说那些陈年旧事好不好查证,但这种逆袭复仇的戏码,并不会给他更多的好处,哪怕那些人都会同情弱者,却也不会对他这个新来的更多信任,再说,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父亲来了,恐怕都找不到几个认识的人,他来了,又顶什么?
证据?
孔筝愣了一下,他没从这个角度想过,他们又不是官府,也不会查案,两个人一对证,是是非非,难道还是言语能够赖掉的吗?
老师傅怎么说?
纪墨转而问老师傅。
他这一来一去,事情的热度是完全赶不上了,正好从孔筝这里打听一些消息,再去看望老师傅,免得到时候去了那里,说不上话不说,还容易让对方难堪。
孔筝瞪他:你就这么相信你师父?
他直接把老师傅看做是纪墨的师父,这十年,纪墨一直跟着老师傅学艺,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这样认定的。
可在纪墨看来,只有纪父是自己的师父,老师傅教了他,的确也算师父,却也要排在后面去,绝不能是第一位的。
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
纪墨见孔筝又执拗起来,想到他之前三番四次找自己说话的样子,笑了一下说,三十年前的旧事,你我都不是当事人,连王银匠自己都不是当事人,那些事情,又有什么准儿,不说老师傅的人品实在不至于如此,就说这件事本身,总不能外人来说有错,我就直接信了吧,远近亲疏,总要信一头的。
这样的话,孔筝无力反驳,古代就是这样,亲亲相隐,胳膊折断了还在袖子里,不在外面露怯是一定的。
我看那王师傅说得不似没有此事,你师父也没说话,说不得真是如此,你呀,怕是错了。
孔筝说到错了的时候,难免露出点儿幸灾乐祸的笑容来,显然他早就看不惯纪墨了,偏偏纪墨这些年走得顺,也没什么错处让人抓来嘲笑的。
见他没有什么新消息了,纪墨也没跟他磨牙,给了他一份点心,不算他白来一趟,就拿着另外的一份点心去找老师傅了。
来了?
房门开启,看到进来的人,老师傅佝偻着腰身招呼了一声,你爹怎么样了?
我回去的晚,没见到最后一面。
纪墨把点心放在桌上,看着老师傅心情不佳的样子,也没多说王银匠闹出来的事情,只说了些回去的见闻,以后我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两个哥哥都好,我就专心在这里好了,能做一辈子的就做一辈子
好,好,好啊,做一辈子!
老师傅感慨着,竟是主动说起了当年的旧事。
也没冤枉了我,当年的确是我错了,却也不是我故意的,实在是没想到啊
有些事情,真的就是无巧不成书,他们这里装首饰器物的匣子都是宫中定制的,大中小若干规格在,外面看都是一样的,当年老师傅跟他师兄关系的确不对付,两个人年岁相差不多,总是在竞争,对竞争对手能够皮笑肉不笑就是好的了。
其他时候,那位王师兄如何且不说,老师傅这边儿是防着对方的,可有一次他生病,头脑发昏,竟是没顾上收拾自己制作了一半的首饰。草草放在了一个中等规格的匣子里就离开了,等到半夜清醒些了,很是小人地害怕师兄给自己使坏,连忙去了制作间,把匣子收了起来。
他当时连灯都没开,昏暗中摸索了一个匣子就往怀里揣,揣着就走,也没看那匣子竟是拿错了。
我那时候习惯不好,总是防着人,连没做好的东西都往匣子里面装,不让外人看,哪里想到,竟是直接拿错了匣子,拿了师兄制作好要交上去的那个
次日上交的时候,王师兄也没打开匣子看一眼,监工更是疏忽了,那时候他只当王师兄从来没出过问题,再没有一次次检查的,哪里想到竟是把老师傅那个半成品交上去了。
金凤成了银凤不说,银凤还是个半截零碎的,看着就不是好意向,哪里容得人不生气,这时候说不是故意的,下人拿错了东西,谁信?
这种奉上的东西都能错,还有什么不能错的?
罪责下来,一顿打少不了了,当时老师傅是真的没使坏,却也不敢承认,偷偷把那个匣子藏了起来,只当这样就没人知道了,可事情还是被他父亲发现了,这就不好说了,一个弟子,一个儿子,哪个亲?
最后的结果,那罪名之中的后两条,都是真的,不过却是老师傅的父亲做的,老师傅后来知道,也只能认了,父亲还不是为了他的名誉吗?
总是我的错,这人啊,一辈子都不能干一件亏心事,干了就是亏了一辈子啊!
他感慨着,倒不像是在对纪墨说,而是自言自语了。
纪墨轻叹,老师傅是不可能揭发自己父亲的,不说有没有人信,往亲爹头上泼脏水,是诬赖死人不会说话吗?
这事儿,难了。
第663章
老师傅死了。
自杀。
消息是第二天传来的,就在他的那个房间里,一个最普通的死法,吞了耗子药。
纪墨赶去的时候,人已经收拾了,换上了干净的寿衣,老师傅的儿子帮忙处置的,见到纪墨来了,招呼了一声:来看看吧,最后一面了。
这样的最后一面,实在是
怎么突然就
纪墨的话问不下去,王银匠步步紧逼,事情是难以收场的。
老师傅的儿子握着拳头,恨恨地骂了一声:都是那王八蛋,三十多年的事儿了,早都过去了,说有什么用,把人逼死了,开心了?
他在屋子里愤愤地叫骂,却到底没有冲到王银匠的面前去把人揍一顿。
屋子里还有些人在,听到他的话,都跟着劝,劝的话语却没有几句在点子上,实在是这事儿貌似有几分理屈。
王银匠一来就指出这件事,就要给自己家,自己父亲讨一个公道,银作局不是断案的地方,上头的人和监工也都不管这种陈年旧事,可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是非黑白,不是看不清楚的。
老师傅避而不谈,本身就像是理亏的那个,这会儿又自杀了,看着就像是畏罪自杀,这不就是不打自招了吗?
周围的私语声中,也有几个曾经为老师傅出头跟王银匠吵的人心里头憋屈:竟是没想到他真是那样的人。
我还说不可能呐,哪里想到竟是真的。
这事儿闹得,怎么就这样了呢?
这还算是好听的,还有那不好听的,竟是把老师傅过去的功劳全都抹了,连他的技艺也说远远不如那位早就故去的王师兄。
若是当年没有被赶出去,如今还不知道是怎样?
我以前就说,他的技艺是不如他师兄的。
何止是他师兄,跟纪明也比不得,也就是亲生子,不然
这些话就难听多了,还有点儿挑火的意思,谁都知道纪墨是纪明之子,进来之后又跟着老师傅学了十年的累丝,这十年,老师傅也不是只教纪墨,不教自己儿子,但这些马后炮说起来,都说是老师傅心中有愧,有意补偿纪墨。
不然他怎么别人都不教,就教了纪墨呢?
说不得纪家当年的事儿,也有他在暗中使坏。
这等揣测就更是恶心人了。
纪墨在床旁见了老师傅最后一面,出来的时候,就听到好多人的私语声,他们有的干脆就是说给他听的,不大不小的声音,正好被纪墨听到,不是故意,倒是站远点儿再说啊!
皱着眉,纪墨看了周围一眼,那些说小话的触及他的视线,都自觉住了嘴,但那神情,却分明还是对自己编造的瞎话深以为然。
人群中,王银匠也在,他看着这边儿,露出了冷笑来,对上纪墨的视线,干脆高声说:我劝你也找人查查,别是你家当年也被他算计了。
这话说得,纪大哥那个性子,能是被算计的?
纪墨对这明目张胆的挑拨,根本不为所动,见那王银匠依旧不依不饶,他深吸一口气说:我家的事清楚明白,不用你操心,至于你家的事情,我劝你才要查清楚,不要听风就是雨,有的时候,你以为的,未必就是真相。
三十年,很多东西不好查,但老师傅肯舍出一条命去,昨天他对自己说的那些,必然是没有假的,也就是说,他有错,却也就是错拿了王师兄的首饰匣子,这件事本身并不算不得太过分,因为并非有意。
只是无意造成恶果,他自己不敢承担,偷偷藏了匣子,被父亲发现,他的父亲为了瞒住这件事,可能也是知道他的心结,怕一个弟子过于优秀,比得自己儿子不自信了,便出手算计了王师兄。
若说错,老师傅的父亲才是那个大头。
可现在,人都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便是当年那个收了钱的监工,如今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事情实在无从追查,王银匠把所有的错都算在老师傅身上,平心而论,老师傅有些冤。
呵,你倒是尊师重道,他教了你,你就瞎了眼为他声张,连黑白颠倒都无所谓了,你可真是他的好弟子啊!
王银匠跟纪墨不熟悉,却也听周围人说了,知道纪墨是老师傅后来教的弟子,便只当他们都是一伙的,一股子孤愤之气,直冲而来。
见王银匠说不通道理,纪墨也没想跟他再说,再说下去,吵起来就不怎么好看了。
屋子里头听到动静,老师傅的儿子冲出来喊:人都死了,你还想怎么样啊!
他这话,分明又是默认了老师傅以死谢罪的真相。
纪墨听得只想扶额叹息,连老师傅的儿子都不信他是清白的,其他人还能怎么办?
王银匠多少也知道人死为大的道理,本来他占理,可若是闹了人家的葬礼,有理也成了没理,便暂时偃旗息鼓,冷哼一声,道一句报应就离开了。
纪墨走不开,跟着操办了老师傅的葬礼,银作局里头不好停灵久了,简单让亲朋祭拜了一下,就直接装棺出门了,一路出去,直到城外葬下,墓碑立起来,子孙又跟着跪拜一回。
念着老师傅的教授之情,纪墨执弟子礼,在后面跟着拜了,等到回程的时候才在路上说了自己昨天来看老师傅听到的那些话给他儿子听。
这些话,他怕是本也不想说给我听,不过是我正巧赶上了,他也想说一说那当年的事,这才说出来了,从头到尾,他就是错拿了一个首饰匣子,末了又不敢承认,其他的事,真是冤枉。
这种小错惹了大祸不敢承认的,不算稀罕。
老师傅的儿子听得一愣:竟是这样?
脸上立刻有了羞惭之色,显然,之前王银匠说得信誓旦旦,又有他父亲的血书留证,他跟旁人一样,也没想过老师傅可能是冤枉的,没有那么大的主观恶意。
而昨日纪墨过来的时候,老师傅身边儿竟是一个人都没有,可能是他自己把儿孙都赶走了,却也有可能是儿孙自觉丢脸,主动避开了。
众叛亲离,那时候,他恐怕以为是绝境了吧。
这一想,又是一叹。
我们每个人看一件事物,同一时间都只能看到一面,不观全貌,如何可说真伪?我信他的话,也信王银匠不会弄虚作假,只是也要想一想,有些事,当时可未必能够做得住。
凡是有父母在的,多少岁都像是个孩子,老师傅那时候的父亲还在,他一个人,若早有下毒害了王师兄的胆子,又如何会暗中地方对方偷学自己的技艺,早早下手除了对方不就行了?
再说了,他难道不怕自己的父亲知道了怪罪,到底是父亲的弟子呐!
有的时候,人心真没险恶到那份儿上,反而是父母为了儿子,能够做到的恶事更加超出世人想象。
那他为何不说清楚!
当儿子的跺脚,心中很是不满,甚至有些怨愤,如今老师傅带着这样的名声,人人都以为他当年做过那样的事,在他们这些儿子脸上,难道就光彩了吗?
怎么说清楚,说我什么都不知道,全是我父亲做的难道会比是我做的更好吗?
前者的辩白可能没人信,还觉得说话人人品有问题,什么事儿都往死人身上推,连祖宗清名都不要了。
后者的话,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找不到什么证明自己清白的,或者说,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反而就是自己爹的错了,为尊者讳,为父辈名,倒不如自己都担了下来,总好过推诿之后再被人找到证据打脸,更加无法立足。
无论怎样的罪过,一条命也可抵了。
老师傅可能是那样想的,他也不是非要告诉纪墨真相,就是憋得难受,想要说说,甚至是自己给自己说。
纪墨恰逢其会,若是按照老师傅的意思,他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最好,可纪墨实在是不能看着老师傅背上这样的污名,说不好听的,他又不认识老师傅的爹,哪怕他爹可能是纪父的师父,自己的祖师,但,自己认识吗?既然不认识,为什么要替他的名声隐瞒?
如果一切真如老师傅所说,他爹本来也不是个好的,纪父当年没在这里深研累丝技艺的学习,说不定就是看出了这一点,连他以后也不曾以累丝为要,可能也是防着自己才华被妒忌。
呃,当然,纪父可能根本没想到这么多,而是凭着直觉走的。
到底该怎么做,你自己选。
纪墨不好为人家拿主意,但他的确是想要揭出来这层真相的。
老师傅的儿子脸色变了又变,是爹有罪,还是爷有罪,一定要选一个来面对王银匠的仇恨,他该怎么选?
两个都是死了的,他该怎么选?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那姓王的怎么也不能把我也逼死,那些事
纪墨有些失望,点头:我知道了,我不会多嘴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