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氏医谱》之中有关尸骨勘验方面的东西,也都被列为了仵作必读之经典,或者说必考之内容。
    这更是让河阳王名声大噪,为此,获得朝廷不少嘉奖,这藏书阁也是那时候立起来的,里面的著作,为主的就是《纪氏医谱》,以及当年纪墨收集而来的各色医书,并若干其他的典籍著作。
    外间所谓万医楼是也。
    来此抄书之人,未必是都想要从事医学相关,当个医师之类的,但,出门在外,谁能说不碰到点儿小病小灾,万一等到那时候庸医害人,还不如自己闲暇时候了解一二,也能看看药方高明与否。
    这也是河阳王的德政,他对医学方面的知识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自己,许是炫耀,许是自夸,但的确带起了一股风潮,读书人若不能科学明辨是非,为鬼祟手段所惑,岂不成了蠢物?
    第488章
    让这股风潮真正吹入人心的,还是一个事例。
    有位曾经的纨绔子弟,因为看了医书《本草篇》,在登山游玩的时候辨认出了一株价值偏上的药材来,此事被广为传播,不仅激励了他自己的向学之心,从此改邪归正,成为浪子回头的典范,还增加了世人学医的兴趣,不说学来去采药好找渠道贴补家用,捡漏也不错啊!从牛草之中辨认出价值高的药材来,难道不是才学不是名声吗?
    当然这些还算是小众并少数的,万医楼真正的主力大军还是那些致力于医学研究的人,任何职业,只要它能够攫取一定的利益,那么就不愁没有人去实行。
    这方面,又要夸一夸河阳王了,免费开放万医楼这样的政策,真的是让他名声大好,不管他自己是什么样的目的心态,仅这一件事就被不少人比肩为圣人做派了。
    只是,按照纪墨今日所看,这个免费开放,恐怕还是有些门槛,别的不说,起码要能看得懂书,会写字,否则,进来做什么,玩儿吗?
    此外,便是在此基础上的福利政策了,若是有人愿意抄书的话,可以把自己抄出来的书带走,也就是说真正让医书下乡,成为普通人有可能拥有的东西。
    这一点便是在践行纪墨所说过的天下医了,虽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名声如何,已经能够从今日所听到的赞誉之中得到反馈了。
    哪怕河阳王是为了名声好听,但真正得到实惠的众人,也应该感激这项德政。
    只是,那些人讳言的,是什么呢?
    纪墨在两日后才知道这一条到底是什么,就是河阳王的寿数,据说他现在的寿数便是因为养气功方才得以延长,因为河阳王以前的体弱多病太过深入人心,所有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未必能够活得长久,可结果大跌眼镜,八十多岁可还行?不少同龄人都死在了河阳王前面。
    古代的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多岁,七十便是古来稀,八十之人,可谓是高寿了,说一句寿星公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这样的河阳王,凭借着病弱之身活到八十多岁的河阳王,若说其中没有养气功的效果,也没人信啊。
    实际上,河阳王对外一直是如此吹嘘的,说自己养气功如何如何,以至于来这里抄书之人,除了那些医学专业,的确需要医书增加学识的,还有些就是为了寻那养气功的。
    当然,只抄养气功,也不过是《脉经篇》一篇之中的部分内容,早早就能抄完,之所以还有很多人留着继续抄录,则是因为发现了这些医书的相关联性,一句话,最难学的都学会了,其他的看起来更简单的,看还是不看,顺便的事情而已,何必取舍,都要不就好了吗?
    免费开放的万医楼,对人数是有限制的,每日里只有前面二十来人才能进入,难得来一次,为何不全看完。
    抱着这样的想法,万医楼一直都是大热门,哪怕过去五十年,也没让这种热度有所削减,实在是有心修炼的人总怕练出问题来,不亲眼看看全本总是不甘心,怕外面流传的有所谬误。
    经脉上的事情,错一寸,恐怕就是另一副天地了。
    纪墨看得欣慰,不管如何,医道传播上,算是有所成就。
    【请选择时间,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一千年】
    一百年。
    房间似乎没变,细细看去,才会发现,这应该是另外的房间,就是里面的布局大体没变,但地方扩大了些。
    旁边还有了副楼。
    这万医楼都是纪氏之言,怎不见别的医书在侧?
    一个年轻人连续翻了几本,封面上的标题都是《纪氏医谱》,有些不耐,也不去看那旁边儿小字所言是哪一篇,把书粗鲁地塞回书架,一副不喜的样子。
    你要看别家的,换个书架啊!
    背对着他正在挑书的男子这般说着,指了指靠墙角的书架,似是不悦年轻人对待医书的态度,前人之言,记录至今,多有不易,若是不想学,不看即可,在这里摔打书册,又算什么。
    年轻人撇撇嘴,似是看明白了男子态度,没有跟他吵嚷,随手拿了一本书,便往外面去了。
    一楼依旧是抄书的地方,长桌,长椅,似乎都没什么变动的样子,就是新了些,拿了书的年轻人并没马上回到座位,而是跟着友人庭院里说话。
    他们所处之地,正好在纪墨能够听到的范围内,就听那年轻人不满道:纪氏医术至今已有百年,竟是无一人更新其作,医师之辈,皆庸碌也
    这不满似并非对着早已作古的纪氏,而是对着别的医师,有感而发。
    友人温和一笑:三郎执拗性子又犯了,这哪里是医师庸碌,实在是不好改易。
    事情的发展,有的时候就是凸显出种种无奈,河阳王活了百余岁而终,他的子嗣,继承了河阳王的王位,却没有河阳王的魄力,对医道研究上再无支持,若说出色之处,只是没有息了河阳王的故政。既没有把《纪氏医谱》的原版陪葬王陵,也没有歇了万医楼,还使人做了修缮扩建,又加入许多其他的书册来,让这个万医楼渐渐成了图书馆一样的地方,以主副楼之分,把藏书分类放置了一下。
    这样,来读书的人就更有选择性了,时至今日,外界流传的抄录出去的《纪氏医谱》已经不少,专注万医楼的少了,倒是副楼那边儿的名家典籍,名人手稿,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更大。
    三郎和他的友人便是出自医师世家,本不是此地之人,听闻此地万医楼的名声,特意大老远过来的,有种瞻仰圣地的意思,结果来了,大失所望。
    不是失望医书破旧,而是失望医术陈旧,百余年间,竟是再没有几本更新的医书收藏其中,主打和压轴,都是《纪氏医谱》,本来这等宏伟巨作也足够惊人,可太久了,太旧了,也难免让人心生凋敝之感。
    医道精深,竟是无人钻研吗?
    还是,后人必不如前人?
    三郎心里有些乱糟糟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失望什么,倒是友人,似看出他心中真正所想,直接道:你若是愿意,以后也可著书啊,想来三郎家学,必能比纪氏弟子所著更好。
    什么纪氏弟子,耻于与之为伍。
    三郎说得坚决,似有什么矛盾在。
    友人温言宽慰,纪墨从这友人话中才听到这两个年轻人是怎么回事儿,两人都是出身医师世家,自小便是竹马竹马,关系极好,后来纪氏弟子被征辟成为医师。专家和民科,两者之间的矛盾便不必多说,纪氏弟子言必称祖,又有《纪氏医谱》为证,后来多少医师,也都学自此处,便无形中抬高了身价。
    年轻人相争,便要分一个对错,可医书之中有争议的地方,医书上面也都说了还未求证,可若要让他们想办法求证,不说动辄人命,必要权贵支持,就是最后证明结果是否能够让人信服,也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疾病不似伤口,好了就是好了,肉眼可见,所以,除非两家一起研究,还都对彼此有足够的信任,否则只能是各说各话,红口白牙,拿不出让对方相信的证据来。
    三郎因此负气而走,因为家中并不支持他的实验,说到底,很多人对《纪氏医谱》表示钦佩,可真的没有几个敢拿人命如此实验,而差了实验,想要得出足够真实的结论来,也只能是碰运气了。
    友人便是凭着一腔义气,陪着三郎到此散心,也是来亲眼看看原版的《纪氏医谱》如何,或能因此消气,哪里想到更气闷了,难道我就不比纪氏好吗?
    嘴上不说,可心里又知道,的确是不如。
    《纪氏医谱》所涵盖的东西,三郎知道他所学所知不过其中半数,饶是如此,也算天分惊人,可当年的纪氏这些东西,说不得还有其他医家之言,只他写了书,就都成了纪氏的。
    这是出自对纪氏弟子的气恼,由此恶意揣测。
    三郎!
    友人变了脸色。
    一旁正好走下楼的男子听到这话,也是皱眉而视,背后度人如此,彼辈何能乎?
    本来没他这句话,友人一喝,三郎也自知失言,可听到这句话,那就气不顺了,当即反驳:你非前人,你知前人耶?
    男子摇摇头,不屑与之说话的样子,拿着书直接进一楼之中了。
    三郎更气了,可这一回连友人也懒得与他废话,你若有纪氏一般能力,何须在此狂吠不已。
    说罢,也转身进了一楼之中,偏激执拗到恶意昭彰,这等人,不堪为友。
    人都走了,三郎自悔失言,脸上神色懊恼,扬手丢了手中书册,愤然转身离去,再没有进入一楼之中。
    窥得他动静的友人轻叹一声,又出来捡了书册,起身时,又与那男子目光对上,点头示意,各自分散而坐,看起书来。
    第489章
    没想到
    意外听闻纪氏弟子消息,纪墨有些欣喜,他见多了半途而废,人亡政息,能够正好碰见弟子继续传承,碰见现在的河阳王这样不改旧政的王爷,实在是不容易,也许,这一次会有一个好点儿的成绩?
    【请选择时间,两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
    两百年。
    眨眼之间,便似换了天地,房间宛若褪去了颜色一般,多有陈旧,布置却没怎么变,只其中,多了一个秀美女子,正在开卷读书。
    三姑娘,你怎么还在这里,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着
    突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脚步匆匆的嬷嬷,她的身后还带着两个丫鬟,脂粉气似扑面而来。
    纪墨匆忙避了避,她们进来得太快,差点儿直接穿过他的身体,虽然彼此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但,幸好避开了。
    正在好险好险,那边儿的嬷嬷已经跟那三姑娘说起话来,哎呦,我的三姑娘,这会儿就别看什么书了,世子都来了,三姑娘也要去见一见,莫要给旁人留了机会
    嬷嬷苦口婆心,言说的似还有几分争意。
    三姑娘气度文雅,坐在那里,便似真水无香,自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恬淡之美,闻言缓缓翻过一页书,妈妈,我这亲事,可会变?
    嬷嬷还要说什么,听到这话,一怔,忙道:不能变,不能变,这怎么可能变,这是王爷亲口定下的,连这万医楼都给姑娘当了嫁妆,便是那世子高才,咱们也不差什么,怎么可能变,那些个都不如姑娘的!
    既如此,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
    三姑娘抬眸看去,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之中满是沉静,竟是不似这个年龄该有的稳重。
    可嬷嬷总觉得哪里不对,想到那长得好看的四姑娘,忍不住又道,可总也要看看,总不能让四姑娘抢了先,若是那世子瞧上她,生了变故
    这种隐忧一直在,不为别的,四姑娘的容貌实在是太盛,少有看到她出现不会感觉惊艳的,便是女子,见到四姑娘也难免多看两眼,与之相比,人淡如菊的三姑娘哪怕还算秀美,却也普通许多。
    这男人啊,哪里有不好色的呢?
    更不要说,三姑娘四姑娘都是庶出,两人身份本就差不多,若是言及换亲,哪怕是王爷,恐怕也不会太在意嫁过去的是哪个女儿吧。
    妈妈总说世子才华出众,既如此,又怎是在意皮相之人,是我的,旁人夺不走,旁人夺走的,总不是我的。他不会变的。
    三姑娘的眸中有一种光,笃定而自信,而她自信的源头手中书本始终不曾放下,此刻,甚至还微微捏紧。
    王女殊丽,不以貌骄,才华内敛,适时而配。
    都说娇妻美妾,可对某些男人来说,娇美女子唾手可得,但某些东西,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在三姑娘早早从王爷那儿得到万医楼当做嫁妆的那日,就注定有些人必然会倾慕于她。
    曾经万医楼的煊赫名声,至今说起,仍有人念念不忘,得到万医楼的人,便好似平白多了一层光环,必然才华出众,于是,三姑娘以才华闻名,多有腹诽之人,背后言说其貌丑。
    有才则无貌,似唯有如此方能让人心绪平和。
    然而,无貌又怎样,只要这才是真的,这才能够让人获得偌大名声,争取民心,那么,她就算无貌,也不会失了位置。
    放下书卷,起身从桌后走出,嬷嬷以为她终于要跟着出去了,脸上露出喜色来,三姑娘却绕了个圈儿,来到书架前,指着那书架上已经陈旧到多时无人细细打理的书籍问:妈妈可知道这些是什么?
    医书?
    嬷嬷不是很确信,她不认识几个大字,却也听过这万医楼的名声,笑话,医楼里面不是医书是什么?
    是医书,也是人心所向。
    健康,长寿,最美好的祝愿之中总是少不了这些,那么,代表着这些的医书又该是怎样的呢?
    论《纪氏医谱》对此地的影响,百余年间,谁不知道万医楼,谁不知道纪氏呢?更有那玄妙非常的养气功,便是少有人修炼有成,名气却一直居高不下,几十年前,宫变坏了些书籍,还曾专门派人过来抄录《纪氏医谱》,所专注者,不就是那养气功吗?
    皇帝寿延,老太子心焦。道理不就在于此吗?
    三姑娘想到那养气功,就想到世人之所以少有人练成,却多有耄耋老者,恐怕也是因为此事不好大肆宣扬吧。
    不是谁都如当年的河阳王一样,敢于担起这样的名声的。
    哎呀,什么人心不人心的,姑娘快随我过去吧,晚了可又要被她压一头。嬷嬷固执己见,完全没听明白什么。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技术型工种(快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莫向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向晚并收藏技术型工种(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