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家撑不住,加上我秋家如何?”
一道娇蛮的女声响起,所有人都往门外看去。
只见秋家大小姐秋汝之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一众家奴,扛着两大盆米粥走来。
秋汝之发话:“语家的粥若是不够,还有我秋家的,尽管来,管够!”
还在排队的难民一窝蜂往门外涌去,场面极混乱,秋汝之显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场面,带来的家奴也差点被撞翻,还是语方知使了个眼色,让带刀的下人去维持秩序才平息下来。
秋汝之惊魂未定地往语方知身边挪:“吓死了吓死了,难民都是这般野蛮的吗?”
语方知正亲自掌勺,给腿脚不便的难民装粥,听见秋汝之说话,如释重负道:“秋小姐来得正好,明日我就不来了。”
“为何不来?”秋汝之自知脱口而出的话很没有道理,又问,“我加上你,难道不能撑起一个区区的栖流所吗?”
语方知怪道:“为何我要撑起这栖流所?”
秋汝之支吾着:“那你为何日日在此施粥?官府不作为,江陵城中你语家势大,我秋家也不遑多让,你我连手,一定能救难民的!”
“语公子?你有在听我说话吗?”秋汝之见语方知眼睛直直往外看,也跟着看去。
只听语方知笑着说:“真正能救难民的人,来了。”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来了,带着浩浩荡荡的兵队,一下就把这条巷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严辞镜也不多解释,让岳钧山带人进栖流所,开始行动有速地清理院中杂物,辟出干净的地方搭帐篷。
随行的罗生笑脸盈盈地解释道:
“各位乡亲,现在已经从兵府仓库中挪出行军用的帐,作临时住所,每日的膳食会有府衙的人专门过来发放,同时派大夫出诊,现在涝灾还没结束,还请大家齐心协力……”
秋汝之好奇地看那位安静站着的冷淡男子:“那就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吗?看着好年轻啊!”想跟语方知搭话,扭头一看,语方知已经朝严辞镜走去了。
语方知把严辞镜拉到一边:“严大人本事大,居然能请得动江州营。”
严辞镜道:“抗洪救灾本就是地方军营该做的事。”
“可是大人,”语方知稍微侧着身子,挡住外人的眼光,“旁人不知,我还不知吗?义仓早就空了,朝廷赈灾的粮草迟迟未到,你要施粥,用的是官粮。”
严辞镜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又如何?”
语方知:“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私开官粮,罪同谋反。”
严辞镜道:“那也不能全都让商户承担,大殷还没有沦落到这种地步。”
语方知:“这点东西对语家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一旦朝廷来人,你便会落罪入狱,你还想再吃一次牢狱之苦么?”
严辞镜不为所动:“晚了,我已经开了。”
栖流所内,大约是秋家出手及时,官府又派了人过来相助,难民们的心情好了不少,自发清扫起来,也不争抢床铺了,有军用帐篷,挤挤勉强都能睡下,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司坊官走来,面色凝重道:“严大人……”
严辞镜点头:“我明白,等朝廷来人了,我自会禀明实际情况,拿出菱湖筑堤和主城内排水管道的修缮方案,到时可以动工了,还需要你组织难民参与。”
司坊官脸色好看不少:“下官明白。”
严辞镜又问:“除了栖流所,还有什么地方是难民会去的?”
正说着,巷子外畏畏缩缩地走来几个人,蹲在墙角不敢说话,一直在舔嘴巴,看见粥桶的时候眼睛亮了亮。
有个年纪小的孩子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壮着胆子跑过来,脏兮兮的手指着粥桶,一张嘴,眼泪就顺着眼角滚下来:“哥哥,我好饿,我能吃一点点吗?”
秋汝之离粥桶最近,连忙端了碗粥过来,孩子看见蹦跳了两下,舔着嘴巴小心接过,放在嘴边轻轻抿了一口,转身要走:“娘亲还没吃,我拿回去……”
走到墙角,另外几个人马上扑过来要抢,被语方知持刀拦住:“要吃粥去那边排队,抢什么抢?”
大点的孩子怯生生地瞟着带刀的官兵,语方知不解:“没犯罪你怕什么?要吃就去排队!”
那几个人这才从墙角慢慢挪出来去排队。
严辞镜问:“栖流所的难民虽说有些憔悴,但衣服都还算完好,身上也都收拾得干净,但这几个孩子浑身脏污,他们也是城中的居民吗?”
司坊官小声说:“他们应该是住在江陵城以南,斧头村里的孩子,饿极了才出来讨饭吃。”
“斧头村?”
“是,大人有所不知,江陵城外还散布着六个村落,不过地势较高,应该没有江陵城情况糟。”
严辞镜垂眸思索着,语方知知道他要去看,想拦,但也知道拦不了,只道是现在天色不早了,真到了也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不如先找人去探探情况,明日再去看。
严辞镜点头称是,让岳钧山找人,自己则跟着语方知沿路回去。
昨天开始,再也没下过暴雨,城中河道里的水降下去不少,屋檐也不再往下滴水,但江陵还是一片死寂,没有要复苏的迹象。
严辞镜难得主动开口:“城中出走的商户居民,还会回来么?”
--
一道娇蛮的女声响起,所有人都往门外看去。
只见秋家大小姐秋汝之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一众家奴,扛着两大盆米粥走来。
秋汝之发话:“语家的粥若是不够,还有我秋家的,尽管来,管够!”
还在排队的难民一窝蜂往门外涌去,场面极混乱,秋汝之显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场面,带来的家奴也差点被撞翻,还是语方知使了个眼色,让带刀的下人去维持秩序才平息下来。
秋汝之惊魂未定地往语方知身边挪:“吓死了吓死了,难民都是这般野蛮的吗?”
语方知正亲自掌勺,给腿脚不便的难民装粥,听见秋汝之说话,如释重负道:“秋小姐来得正好,明日我就不来了。”
“为何不来?”秋汝之自知脱口而出的话很没有道理,又问,“我加上你,难道不能撑起一个区区的栖流所吗?”
语方知怪道:“为何我要撑起这栖流所?”
秋汝之支吾着:“那你为何日日在此施粥?官府不作为,江陵城中你语家势大,我秋家也不遑多让,你我连手,一定能救难民的!”
“语公子?你有在听我说话吗?”秋汝之见语方知眼睛直直往外看,也跟着看去。
只听语方知笑着说:“真正能救难民的人,来了。”
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来了,带着浩浩荡荡的兵队,一下就把这条巷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严辞镜也不多解释,让岳钧山带人进栖流所,开始行动有速地清理院中杂物,辟出干净的地方搭帐篷。
随行的罗生笑脸盈盈地解释道:
“各位乡亲,现在已经从兵府仓库中挪出行军用的帐,作临时住所,每日的膳食会有府衙的人专门过来发放,同时派大夫出诊,现在涝灾还没结束,还请大家齐心协力……”
秋汝之好奇地看那位安静站着的冷淡男子:“那就是新上任的知府大人吗?看着好年轻啊!”想跟语方知搭话,扭头一看,语方知已经朝严辞镜走去了。
语方知把严辞镜拉到一边:“严大人本事大,居然能请得动江州营。”
严辞镜道:“抗洪救灾本就是地方军营该做的事。”
“可是大人,”语方知稍微侧着身子,挡住外人的眼光,“旁人不知,我还不知吗?义仓早就空了,朝廷赈灾的粮草迟迟未到,你要施粥,用的是官粮。”
严辞镜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那又如何?”
语方知:“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私开官粮,罪同谋反。”
严辞镜道:“那也不能全都让商户承担,大殷还没有沦落到这种地步。”
语方知:“这点东西对语家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一旦朝廷来人,你便会落罪入狱,你还想再吃一次牢狱之苦么?”
严辞镜不为所动:“晚了,我已经开了。”
栖流所内,大约是秋家出手及时,官府又派了人过来相助,难民们的心情好了不少,自发清扫起来,也不争抢床铺了,有军用帐篷,挤挤勉强都能睡下,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司坊官走来,面色凝重道:“严大人……”
严辞镜点头:“我明白,等朝廷来人了,我自会禀明实际情况,拿出菱湖筑堤和主城内排水管道的修缮方案,到时可以动工了,还需要你组织难民参与。”
司坊官脸色好看不少:“下官明白。”
严辞镜又问:“除了栖流所,还有什么地方是难民会去的?”
正说着,巷子外畏畏缩缩地走来几个人,蹲在墙角不敢说话,一直在舔嘴巴,看见粥桶的时候眼睛亮了亮。
有个年纪小的孩子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壮着胆子跑过来,脏兮兮的手指着粥桶,一张嘴,眼泪就顺着眼角滚下来:“哥哥,我好饿,我能吃一点点吗?”
秋汝之离粥桶最近,连忙端了碗粥过来,孩子看见蹦跳了两下,舔着嘴巴小心接过,放在嘴边轻轻抿了一口,转身要走:“娘亲还没吃,我拿回去……”
走到墙角,另外几个人马上扑过来要抢,被语方知持刀拦住:“要吃粥去那边排队,抢什么抢?”
大点的孩子怯生生地瞟着带刀的官兵,语方知不解:“没犯罪你怕什么?要吃就去排队!”
那几个人这才从墙角慢慢挪出来去排队。
严辞镜问:“栖流所的难民虽说有些憔悴,但衣服都还算完好,身上也都收拾得干净,但这几个孩子浑身脏污,他们也是城中的居民吗?”
司坊官小声说:“他们应该是住在江陵城以南,斧头村里的孩子,饿极了才出来讨饭吃。”
“斧头村?”
“是,大人有所不知,江陵城外还散布着六个村落,不过地势较高,应该没有江陵城情况糟。”
严辞镜垂眸思索着,语方知知道他要去看,想拦,但也知道拦不了,只道是现在天色不早了,真到了也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不如先找人去探探情况,明日再去看。
严辞镜点头称是,让岳钧山找人,自己则跟着语方知沿路回去。
昨天开始,再也没下过暴雨,城中河道里的水降下去不少,屋檐也不再往下滴水,但江陵还是一片死寂,没有要复苏的迹象。
严辞镜难得主动开口:“城中出走的商户居民,还会回来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