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美食地图又要进入新篇章啦~
第31章 . 苜蓿 凉拌苜蓿 / 田间管理 制作烤……
五月, 气温完全回暖了,温度变得干爽而舒适。
漫山蔷薇和月季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的花朵铺满了山林, 黄的、红的、粉的, 缤纷各色,山林变成美丽的花墙、花海。
美好时节,春花浪漫。
除了春花, 小溪里的鱼苗河虾,也一天比一天肥美了, 有些光唇鱼捞出来能有手掌长。
耕地里的种子们,基本都完成了破皮出土的任务。
在阳光、水和土壤的滋润下,主根向下延展,茎叶钻出土壤,向上发展,每个部分都在各司其职, 蓬勃地生长着。
自种子开始破土出苗后, 就要开始长达半年的田间管理工作了。
春作、夏作、秋作, 农民的主要任务, 就是不停地在田间开展锄草、浇水、施肥、捉虫工作,年年月月, 千古年来一直如此。
出苗阶段的田间管理, 会多出一项任务——保全苗管理。
保全苗工作主要包括补苗、间苗、定苗。
在所有作物幼苗里, 原初贝最关注粟谷地里的生长情况, 这片土地上是他们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她要判断这波种子种下去后的发芽率。
当粟谷种子出苗后,主叶片发芽至2-3片时,就要判断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
如果播下去的种子能达到85%以上的发芽率, 那就不需要做其他的补给工作。但如果低于85%了,发生幼苗死亡缺株的情况,那就得及时开展补栽缺株工作。
原初贝生于南方,更了解南方的种植事宜,也更擅长种植水稻等南方作物。第一次在北方进行农耕,她也是凭借着从前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摸索。
夜深,原初贝坐在餐桌前,皱着眉头,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手里的桦树皮。她在上面记载了每一类种子的种植进度,幼苗发芽率等等。
程年支着下巴,透过烛光看着她,圆圆的小脸写满认真和严肃,在桦树皮上的写写画画,那阵势堪比写论文搞科研。
作为新手农耕人,种田这件事,他还尚在学习阶段。
他大概模模糊糊的知道,种田要做一些浇水、施肥、捉虫等事情,但白天的时候,原初贝跟他说的那些什么发芽率啊、补苗、间苗的,已经完全超出他的认知了。
但他是谁?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被称为高智商角色,他怎么能容许自己对种田一知半解呢,更何况,小原老师已经看了一晚上的桦树皮了!
那张破皮,能有他好看吗?
程年清了清嗓子,侧弯腰,把头钻到原初贝的手臂下方,对着她眨巴眨巴眼睛,“小原老师,学生有几个知识想请教请教您~”
原初贝感受到腿上一重,放下桦树皮,微笑地看向他,“来,说出来,让为师给你解答。”
“学生愚钝,白日里您教的知识,还未理解透彻,理不清间苗、定苗、还有补苗的意思。”程年把头又往里靠了靠,贴上原初贝腰间的细肉,绵柔舒适,让人忍不住埋进去。
原初贝半抱住他的上身,沉吟几声,解释道,“比如我们需要种出10株成熟粟谷,但我们播种的时候真的只种10粒吗?
那如果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有的无法出芽,还有的长得苗太瘦弱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得不到10株成熟粟谷了?”
“而且耕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所以啊,一般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的时候,会在每个坑里多种一些种子进去。
这样当幼苗都生长出来的时候,一旦发现哪个坑位的发芽情况不合格,就能把其他坑位的幼苗及时地移栽过去,这就叫补苗。”
说完这一大段,她低头望向程年,发现他眼神迷离,目光不知道在看向哪里。
她娇哼一声,伸手捂住他的眼,小扇子在手心里刮来刮去,痒痒的。
失去视线的程年,回过神,举一反三地总结,“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培育出一定量的植株,及时查漏补缺。”
“这是目标之一,接下来我跟你讲讲什么叫间苗和定苗。种植的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在作物长到3-4叶时,我们就要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过密或者过瘦弱的幼苗,让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等长到5-6片时,继续观察幼苗长势,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惯,让它们保持合理的株距和行距。
例如粟谷种植时,需保证两棵植物之间的栽种距离在30cm左右,邻近两行的距离在50cm左右。
只有合理的间距,才能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充分地享受到阳光的滋养。”
原初贝说着停顿了会,喝了口水进行总结,“在进行补苗和间苗工作后,幼苗就完成了定苗工作了。
农田里的作物数量达到了理想苗数,就不会在生长时出现拥挤、相互遮光等情况。
这样,它们也能竭尽全力地长出丰富的粮食。”
她讲得口干舌燥,移开覆在他眼睛上的手,没好气地问,“我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懂没呀?”
程年老实地点了点头,“听懂啦。”
在为数不多的学生记忆里,原初贝一直对初中的数学老师格外印象深刻,因为他有个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刚好跟现在的情况对得上,她有样学样地说,“有些同学啊,每次上完课问他听懂没,他就说听懂了,但一下课,一做题还是两眼懵,这知识啊,好像只是从他脑子里滑了一下!”
--
第31章 . 苜蓿 凉拌苜蓿 / 田间管理 制作烤……
五月, 气温完全回暖了,温度变得干爽而舒适。
漫山蔷薇和月季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的花朵铺满了山林, 黄的、红的、粉的, 缤纷各色,山林变成美丽的花墙、花海。
美好时节,春花浪漫。
除了春花, 小溪里的鱼苗河虾,也一天比一天肥美了, 有些光唇鱼捞出来能有手掌长。
耕地里的种子们,基本都完成了破皮出土的任务。
在阳光、水和土壤的滋润下,主根向下延展,茎叶钻出土壤,向上发展,每个部分都在各司其职, 蓬勃地生长着。
自种子开始破土出苗后, 就要开始长达半年的田间管理工作了。
春作、夏作、秋作, 农民的主要任务, 就是不停地在田间开展锄草、浇水、施肥、捉虫工作,年年月月, 千古年来一直如此。
出苗阶段的田间管理, 会多出一项任务——保全苗管理。
保全苗工作主要包括补苗、间苗、定苗。
在所有作物幼苗里, 原初贝最关注粟谷地里的生长情况, 这片土地上是他们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她要判断这波种子种下去后的发芽率。
当粟谷种子出苗后,主叶片发芽至2-3片时,就要判断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
如果播下去的种子能达到85%以上的发芽率, 那就不需要做其他的补给工作。但如果低于85%了,发生幼苗死亡缺株的情况,那就得及时开展补栽缺株工作。
原初贝生于南方,更了解南方的种植事宜,也更擅长种植水稻等南方作物。第一次在北方进行农耕,她也是凭借着从前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摸索。
夜深,原初贝坐在餐桌前,皱着眉头,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手里的桦树皮。她在上面记载了每一类种子的种植进度,幼苗发芽率等等。
程年支着下巴,透过烛光看着她,圆圆的小脸写满认真和严肃,在桦树皮上的写写画画,那阵势堪比写论文搞科研。
作为新手农耕人,种田这件事,他还尚在学习阶段。
他大概模模糊糊的知道,种田要做一些浇水、施肥、捉虫等事情,但白天的时候,原初贝跟他说的那些什么发芽率啊、补苗、间苗的,已经完全超出他的认知了。
但他是谁?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被称为高智商角色,他怎么能容许自己对种田一知半解呢,更何况,小原老师已经看了一晚上的桦树皮了!
那张破皮,能有他好看吗?
程年清了清嗓子,侧弯腰,把头钻到原初贝的手臂下方,对着她眨巴眨巴眼睛,“小原老师,学生有几个知识想请教请教您~”
原初贝感受到腿上一重,放下桦树皮,微笑地看向他,“来,说出来,让为师给你解答。”
“学生愚钝,白日里您教的知识,还未理解透彻,理不清间苗、定苗、还有补苗的意思。”程年把头又往里靠了靠,贴上原初贝腰间的细肉,绵柔舒适,让人忍不住埋进去。
原初贝半抱住他的上身,沉吟几声,解释道,“比如我们需要种出10株成熟粟谷,但我们播种的时候真的只种10粒吗?
那如果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有的无法出芽,还有的长得苗太瘦弱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得不到10株成熟粟谷了?”
“而且耕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所以啊,一般有经验的农民,在播种的时候,会在每个坑里多种一些种子进去。
这样当幼苗都生长出来的时候,一旦发现哪个坑位的发芽情况不合格,就能把其他坑位的幼苗及时地移栽过去,这就叫补苗。”
说完这一大段,她低头望向程年,发现他眼神迷离,目光不知道在看向哪里。
她娇哼一声,伸手捂住他的眼,小扇子在手心里刮来刮去,痒痒的。
失去视线的程年,回过神,举一反三地总结,“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培育出一定量的植株,及时查漏补缺。”
“这是目标之一,接下来我跟你讲讲什么叫间苗和定苗。种植的过程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在作物长到3-4叶时,我们就要进行第一次间苗,拔除过密或者过瘦弱的幼苗,让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等长到5-6片时,继续观察幼苗长势,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惯,让它们保持合理的株距和行距。
例如粟谷种植时,需保证两棵植物之间的栽种距离在30cm左右,邻近两行的距离在50cm左右。
只有合理的间距,才能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充分地享受到阳光的滋养。”
原初贝说着停顿了会,喝了口水进行总结,“在进行补苗和间苗工作后,幼苗就完成了定苗工作了。
农田里的作物数量达到了理想苗数,就不会在生长时出现拥挤、相互遮光等情况。
这样,它们也能竭尽全力地长出丰富的粮食。”
她讲得口干舌燥,移开覆在他眼睛上的手,没好气地问,“我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听懂没呀?”
程年老实地点了点头,“听懂啦。”
在为数不多的学生记忆里,原初贝一直对初中的数学老师格外印象深刻,因为他有个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刚好跟现在的情况对得上,她有样学样地说,“有些同学啊,每次上完课问他听懂没,他就说听懂了,但一下课,一做题还是两眼懵,这知识啊,好像只是从他脑子里滑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