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作者:秦诜
分卷阅读232
又乱,谁还愿意待着呢?”
大晋的城市形象好,先天就给了前来此地的洋人们一个威慑。
毕竟一个贫弱的国家是没精力也没能力去管城市卫生问题的。
北静王觉得陈景书的理论怪怪的,但好像又没办法反驳,最后也懒得管了。
在解决百姓的基本居住生活问题之后,陈景书又得开始操心日后发展和通商的问题,这时候皇帝那里干脆又下了旨意,让陈景书不必急着回去,并给了他一个南海巡督御史的临时设立的官职,让他继续管这档子事情。
另外又下旨让北静王总理沿海事务,着重强调了开放通商的事情。
北静王大为惊喜,他知道,能有这份差事,那就说明前面的救灾工作他做的让皇帝很满意,否则绝不可能再继续用他的。
之后赵载桓又建议皇帝搞了个南方沿海发展工作组,组长就交给了北静王,另外陈景书与南方沿海各省的总督,为副组长,统筹相关事务。
皇帝当然瞧出了赵载桓的小心思。
这是把陈景书与封疆大吏放在一个水平线上,若是其他时候,这样自然不行,各省总督就不会答应。
但偏偏陈景书刚在这方面做出了成效来,很多事情又是他一手策划,仅仅是在这一件事情上说陈景书有资格,陈景书当然就是有资格,谁都不能说他没资格。
可若是这事成了,那么陈景书日后回京,皇帝必定是要给他一个大官的。
否则看起来多可笑啊。
不过皇帝虽然看穿赵载桓这点小心思,却也不戳破,反而是满足了他。
如此,陈景书在南海第二年的时候,南海已经颇有起色,几乎看不到之前那副遭逢大灾,一片废墟的样子了,给朝廷的税收虽说不算多,但作为一个重灾区恢复第二年的成绩来说,足可以称得上是优秀。
陈景书则在这一年给李岩写了信。
陈景书两年前见李岩,与他相谈,要李岩好好读书,不过李岩读的却不是科举的圣贤书,而是陈景书大力推广的新学。
两年之后,陈景书请他到南海,此时陈景书正在松江府暂留,陈景书见了李岩,便问他愿不愿意出海。
李岩根本没有犹豫就点头了。
这反而让陈景书迟疑起来:“李兄,我也不说虚话,这条航线是我家里船队走惯了的,虽说很少出意外,但海上风云变幻,不到回来的那一天,会遇上什么事情都不好说,因此你若要去,也是有风险的。”
他多年以前就跟黛玉说想自己组船队出海,那会儿黛玉还支持他来着。
如今这条航线经过多年往返,已经走得熟练了,但陈景书对这个时代的航海条件依旧是不大放心的。
李岩却笑道:“两年前你要我读书,我就知道你日后必有事情托付于我,思来想去,也只能是与洋人有关的事情,我若是不愿意,也不会苦读这两年的书了。”
陈景书注意到,他上回见李岩,觉得对方似乎是看开了一些事情,这回李岩的气质却与他在旸兴与对方初见时完全不同了,想来李岩说愿意出海的话也不是虚的。
既如此,陈景书便道:“我请李兄走一趟,不为其他,而是确实有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想请你帮忙。”
李岩道:“你想请我去看看那些国家到底如何,去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自然,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书,是不是?”
这倒是让陈景书惊讶了:“李兄如何得知?”
李岩道:“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问自己,陈家缺少能为你出海的人吗?答案是必定不缺的,那么我又有什么优势呢?”
李岩对陈景书露出个笑容:“我读过书,考过功名,这就和那些人不一样,是不是?”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想,倒是很容易猜出陈景书想要他做什么了。
陈景书此时不得不感慨,他当年就觉得李岩聪慧又具有才华,是旸兴那一年的童生之最,后来的事情只能说时代如此,世事弄人,如今李岩放开之后,又静心读书两年,果然是大不相同了。
李岩作为一个读过四书五经,而且读的相当好,又考过功名的人,他的眼光和那些行商的自然不同,再加上他本就聪慧,如今看来也不算死板,那么自然就成了好人选。
其实除了李岩,陈景书觉得大部分从小苦读,走科举路子又有了些成效的人,都不会愿意去海外的。
如他所说,海上风云变化无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意外,还不如留下做官老爷自在。
但李岩显然不喜欢做官老爷。
他当年想做官是因为不甘心想报复,也想给自己和母亲求一个公正,如今却觉得,若这世上无大变革,就算他做了官老爷又能带来多少改变呢?不过就是给自己出一口气,然后继续蒙着眼睛自欺欺人罢了。
将出海的事情托付给李岩之后,陈景书便继续忙碌。
之后几年陈景书觉得自己的经历异常丰富。
他在南海诸省干了三年,之后又迁其他地方,皇帝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总是哪里穷就让他去哪里,但又不像是故意折腾他。
因为五年后,陈景书受封建安省总督。
不到三十岁的总督!
这圣旨一下,可以说整个官场都要翻过来了。
陈景书自己也是一脸懵逼。
他最初是四品,后来干了两年提了从三品,但官场向来是越到高层越难走的,多少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耗在四品三品的位子上不得升迁?
陈景书本以为自己也得熬个资历,怎么说也得在三品的位置上待个十来年吧?
他如今不过二十几岁,待个十来年也没什么。
哪知道不过前后不过五年,皇帝就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不,说是惊吓还更加贴切一点。
吓得陈景书连忙给京城写信,请各亲戚好友打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大家比陈景书更懵逼,压根没什么有价值的回答。
直到这时候,赵载桓的一封信让陈景书觉得自己似乎摸着点头脑了。
赵载桓言近些年皇帝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衰败的很快,朝中不少事务都交给他处理,尽心培养他,去年又给他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竟也是家中颇有权势的,之后又陆陆续续重用了不少赵载桓的人,想必是皇帝有所打算。
有所打算?
陈景书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帝这是打算给太子铺路了。
而作为如今赵载桓最看重的人之一,陈景书自然也是皇帝着重培养的人。
这些年可劲儿的折腾他,其实也是一种磨练。
如今皇帝皇帝给了他一个总督,只要皇帝能撑住几年,那么几年后陈景书再回京,那就足可以在朝堂上成为太子的依靠。
就
分卷阅读232
欲望文
分卷阅读232
又乱,谁还愿意待着呢?”
大晋的城市形象好,先天就给了前来此地的洋人们一个威慑。
毕竟一个贫弱的国家是没精力也没能力去管城市卫生问题的。
北静王觉得陈景书的理论怪怪的,但好像又没办法反驳,最后也懒得管了。
在解决百姓的基本居住生活问题之后,陈景书又得开始操心日后发展和通商的问题,这时候皇帝那里干脆又下了旨意,让陈景书不必急着回去,并给了他一个南海巡督御史的临时设立的官职,让他继续管这档子事情。
另外又下旨让北静王总理沿海事务,着重强调了开放通商的事情。
北静王大为惊喜,他知道,能有这份差事,那就说明前面的救灾工作他做的让皇帝很满意,否则绝不可能再继续用他的。
之后赵载桓又建议皇帝搞了个南方沿海发展工作组,组长就交给了北静王,另外陈景书与南方沿海各省的总督,为副组长,统筹相关事务。
皇帝当然瞧出了赵载桓的小心思。
这是把陈景书与封疆大吏放在一个水平线上,若是其他时候,这样自然不行,各省总督就不会答应。
但偏偏陈景书刚在这方面做出了成效来,很多事情又是他一手策划,仅仅是在这一件事情上说陈景书有资格,陈景书当然就是有资格,谁都不能说他没资格。
可若是这事成了,那么陈景书日后回京,皇帝必定是要给他一个大官的。
否则看起来多可笑啊。
不过皇帝虽然看穿赵载桓这点小心思,却也不戳破,反而是满足了他。
如此,陈景书在南海第二年的时候,南海已经颇有起色,几乎看不到之前那副遭逢大灾,一片废墟的样子了,给朝廷的税收虽说不算多,但作为一个重灾区恢复第二年的成绩来说,足可以称得上是优秀。
陈景书则在这一年给李岩写了信。
陈景书两年前见李岩,与他相谈,要李岩好好读书,不过李岩读的却不是科举的圣贤书,而是陈景书大力推广的新学。
两年之后,陈景书请他到南海,此时陈景书正在松江府暂留,陈景书见了李岩,便问他愿不愿意出海。
李岩根本没有犹豫就点头了。
这反而让陈景书迟疑起来:“李兄,我也不说虚话,这条航线是我家里船队走惯了的,虽说很少出意外,但海上风云变幻,不到回来的那一天,会遇上什么事情都不好说,因此你若要去,也是有风险的。”
他多年以前就跟黛玉说想自己组船队出海,那会儿黛玉还支持他来着。
如今这条航线经过多年往返,已经走得熟练了,但陈景书对这个时代的航海条件依旧是不大放心的。
李岩却笑道:“两年前你要我读书,我就知道你日后必有事情托付于我,思来想去,也只能是与洋人有关的事情,我若是不愿意,也不会苦读这两年的书了。”
陈景书注意到,他上回见李岩,觉得对方似乎是看开了一些事情,这回李岩的气质却与他在旸兴与对方初见时完全不同了,想来李岩说愿意出海的话也不是虚的。
既如此,陈景书便道:“我请李兄走一趟,不为其他,而是确实有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想请你帮忙。”
李岩道:“你想请我去看看那些国家到底如何,去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自然,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书,是不是?”
这倒是让陈景书惊讶了:“李兄如何得知?”
李岩道:“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问自己,陈家缺少能为你出海的人吗?答案是必定不缺的,那么我又有什么优势呢?”
李岩对陈景书露出个笑容:“我读过书,考过功名,这就和那些人不一样,是不是?”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想,倒是很容易猜出陈景书想要他做什么了。
陈景书此时不得不感慨,他当年就觉得李岩聪慧又具有才华,是旸兴那一年的童生之最,后来的事情只能说时代如此,世事弄人,如今李岩放开之后,又静心读书两年,果然是大不相同了。
李岩作为一个读过四书五经,而且读的相当好,又考过功名的人,他的眼光和那些行商的自然不同,再加上他本就聪慧,如今看来也不算死板,那么自然就成了好人选。
其实除了李岩,陈景书觉得大部分从小苦读,走科举路子又有了些成效的人,都不会愿意去海外的。
如他所说,海上风云变化无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意外,还不如留下做官老爷自在。
但李岩显然不喜欢做官老爷。
他当年想做官是因为不甘心想报复,也想给自己和母亲求一个公正,如今却觉得,若这世上无大变革,就算他做了官老爷又能带来多少改变呢?不过就是给自己出一口气,然后继续蒙着眼睛自欺欺人罢了。
将出海的事情托付给李岩之后,陈景书便继续忙碌。
之后几年陈景书觉得自己的经历异常丰富。
他在南海诸省干了三年,之后又迁其他地方,皇帝也不知是不是故意,总是哪里穷就让他去哪里,但又不像是故意折腾他。
因为五年后,陈景书受封建安省总督。
不到三十岁的总督!
这圣旨一下,可以说整个官场都要翻过来了。
陈景书自己也是一脸懵逼。
他最初是四品,后来干了两年提了从三品,但官场向来是越到高层越难走的,多少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耗在四品三品的位子上不得升迁?
陈景书本以为自己也得熬个资历,怎么说也得在三品的位置上待个十来年吧?
他如今不过二十几岁,待个十来年也没什么。
哪知道不过前后不过五年,皇帝就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不,说是惊吓还更加贴切一点。
吓得陈景书连忙给京城写信,请各亲戚好友打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大家比陈景书更懵逼,压根没什么有价值的回答。
直到这时候,赵载桓的一封信让陈景书觉得自己似乎摸着点头脑了。
赵载桓言近些年皇帝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衰败的很快,朝中不少事务都交给他处理,尽心培养他,去年又给他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竟也是家中颇有权势的,之后又陆陆续续重用了不少赵载桓的人,想必是皇帝有所打算。
有所打算?
陈景书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帝这是打算给太子铺路了。
而作为如今赵载桓最看重的人之一,陈景书自然也是皇帝着重培养的人。
这些年可劲儿的折腾他,其实也是一种磨练。
如今皇帝皇帝给了他一个总督,只要皇帝能撑住几年,那么几年后陈景书再回京,那就足可以在朝堂上成为太子的依靠。
就
分卷阅读232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