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孙竟成又回:“上午出门前为什么给我吃鸡蛋?”
周渔想了想,不能说怕浪费,回了个:“补。”
第14章 ——太把婚姻当儿戏——
孙竟成没等傍晚下班,他趁午饭就回了家属院,蹭了一碗饭后,载着冯逸群和奶奶回了婚房。他担心晚上洗澡冷,下午洗了能晒会太阳。
周渔一点不感激他的自作主张。大长一下午,她怎么跟冯逸群相处。况且上周母女俩也不是很愉快。她不承认自己是对孙竟成有意才结婚,结婚只是单纯地想离开家属院。换言之,就是不想跟冯逸群同一个屋檐下了。
冯逸群对此不置可否。
孙竟成把人接过来,则又回了新区办公。周渔去主卧浴缸放水,冯逸群听见动静过来说:“奶奶快乏了,等她午睡醒了再洗吧。”
周渔关了水龙头。
冯逸群看了眼主卧,回客厅照顾奶奶。她老人家出门少,换个环境看什么都新鲜,摸摸这儿,看看那儿。
主卧床上原本有两床被子,一个小时前周渔收了一床。两三个月前冯逸群来家里,也不知她从哪看出的端倪,坚定地认为她跟孙竟成出了问题。
后来她猜,估计是九月初刚开学那会学校忙,家里乱了些,恰好冯逸群那天又是晚上来,餐桌上还摆着早上没洗的碗。那时孙竟成也不在家,正跟人川藏线上自驾。
冯逸群对某些事很偏执,无论再累,她都不吃外卖。下班多晚,她都要给自己煮碗面。如果用现代的价值看,她就是所谓对生活有讲究的人。
从中学开始,冯逸群就教她厨艺,有空教一点,有空教一点,不为别的,会点厨艺总归能照顾好自己。她观念里的烟火气是一日三餐;是饭点厨房里的切菜和炒菜声;是围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家人。因为这些话姥姥常说,说女孩子会厨艺是件了不起的事。由此可见姥姥也没少灌输冯逸群。
在周渔的记忆里,姥姥厨艺很差,常年就会烧那两样菜,且那两样菜还是在她最艰难的岁月里学的。她少时在作文里写过《我的姥姥》,她写姥姥是一个有修养与和善的人,她高贵但不娇气,能温声细语地教孩子们怎么写诗歌,也能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里,挽着裤腿在院子里打煤球。
奶奶在偏卧睡下了,周渔为了不让自己闲着,开始挂从干洗店拿回来的窗帘。明天就小年了,一个礼拜后就是除夕。
当她听见厨房的动静过去,冯逸群正帮她洗碗,那些碗是她好不容易攒一块,准备用洗碗机洗的。孙竟成个白痴,家里就俩人,他买了最大套的洗碗机。
冯逸群洗着碗温声说:“嫌那个大,买个小洗碗机就好了。”
周渔说:“主要没地放。”
冯逸群俯身把碗碟放橱柜,擦擦手说:“你把这个大的搬去诊所就解决了。”随后打量客厅,夸她贴的窗花好看,夸新买的沙发巾也同客厅风格搭。周渔拿了护手霜给她,说都是在网上买的。
冯逸群涂好手霜在沙发上坐下,顺手拿了茶几上的书翻。周渔给她泡了杯红茶,也洗了水果,随后打开电视坐那儿看。
冯逸群翻了会合上书,说这版译本一般,少了点意境和美感。她那儿有一本台湾作家翻译的。
“我觉得还不错。”周渔回。
“也不错。”冯逸群不强求,“有空的话可以两本都看看。”
“嗯。”周渔应了声。
“竟成还经常弹钢琴?”冯逸群看向钢琴。
“弹。最近每天都会弹。”
“这习惯挺好的。”
母女俩无话,隔了有两分钟,周渔请她喝桌上的红茶。冯逸群端起小口地品。也就在这间隙,奶奶醒了,周渔借机去浴室放水。然后望着浴缸里的水发呆,再也没回去客厅。
帮奶奶洗完澡孙竟成也下班了,他顺道买好了菜,回来被冯逸群接过去厨房煮。周渔拿着洗好的衣服出去晾,客厅沙发上奶奶跟孙竟成聊天,说她以前跟阎西山是邻居,饿死人的时候,她还去他家灶屋偷过粮食。
孙竟成听得瞠目结舌,问她,“奶奶,您说的阎锡山是民国……”
“不是民国是建国前,后来打败仗跑去台湾了。”奶奶说的有鼻子有眼,“他逃跑前还朝我交待了,要我多帮顾他家小。”
……
孙竟成去主卧找周渔求证,周渔回:“对啊,我奶奶确实跟阎西山是邻居,他是国民党那一派人,后来逃台湾了。”
“你是说阎锡山?”
“嗯,我是说阎西山。”
“他不是山西人?”
“那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奶奶跟他就是邻居。”
“亏你是老师,怎么学的历史……”孙竟成看见床上就一床被子,愣了下,随后嘟囔,“也不问问我意见。”说完也不给她回话,心情愉悦地出去了。
……
等饭后把冯逸群和奶奶送回家属院,回来准备洗个香喷喷的澡时,床上已经多了另一条被子。他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也没说话,心情失落地去洗漱。
周渔把厨房里洗刷好,又去客厅大扫除。当收拾到阳台上,看见角落里的几个空花盆,统统装了个大袋子扔出去。
孙竟成洗漱好出来,蜷着腿特别老实地卧在沙发上,眼神四处游移,完全不看弓着腰拖地的人。为了显得自己有在干正事,拿了一本书认真地看。
--
周渔想了想,不能说怕浪费,回了个:“补。”
第14章 ——太把婚姻当儿戏——
孙竟成没等傍晚下班,他趁午饭就回了家属院,蹭了一碗饭后,载着冯逸群和奶奶回了婚房。他担心晚上洗澡冷,下午洗了能晒会太阳。
周渔一点不感激他的自作主张。大长一下午,她怎么跟冯逸群相处。况且上周母女俩也不是很愉快。她不承认自己是对孙竟成有意才结婚,结婚只是单纯地想离开家属院。换言之,就是不想跟冯逸群同一个屋檐下了。
冯逸群对此不置可否。
孙竟成把人接过来,则又回了新区办公。周渔去主卧浴缸放水,冯逸群听见动静过来说:“奶奶快乏了,等她午睡醒了再洗吧。”
周渔关了水龙头。
冯逸群看了眼主卧,回客厅照顾奶奶。她老人家出门少,换个环境看什么都新鲜,摸摸这儿,看看那儿。
主卧床上原本有两床被子,一个小时前周渔收了一床。两三个月前冯逸群来家里,也不知她从哪看出的端倪,坚定地认为她跟孙竟成出了问题。
后来她猜,估计是九月初刚开学那会学校忙,家里乱了些,恰好冯逸群那天又是晚上来,餐桌上还摆着早上没洗的碗。那时孙竟成也不在家,正跟人川藏线上自驾。
冯逸群对某些事很偏执,无论再累,她都不吃外卖。下班多晚,她都要给自己煮碗面。如果用现代的价值看,她就是所谓对生活有讲究的人。
从中学开始,冯逸群就教她厨艺,有空教一点,有空教一点,不为别的,会点厨艺总归能照顾好自己。她观念里的烟火气是一日三餐;是饭点厨房里的切菜和炒菜声;是围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家人。因为这些话姥姥常说,说女孩子会厨艺是件了不起的事。由此可见姥姥也没少灌输冯逸群。
在周渔的记忆里,姥姥厨艺很差,常年就会烧那两样菜,且那两样菜还是在她最艰难的岁月里学的。她少时在作文里写过《我的姥姥》,她写姥姥是一个有修养与和善的人,她高贵但不娇气,能温声细语地教孩子们怎么写诗歌,也能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里,挽着裤腿在院子里打煤球。
奶奶在偏卧睡下了,周渔为了不让自己闲着,开始挂从干洗店拿回来的窗帘。明天就小年了,一个礼拜后就是除夕。
当她听见厨房的动静过去,冯逸群正帮她洗碗,那些碗是她好不容易攒一块,准备用洗碗机洗的。孙竟成个白痴,家里就俩人,他买了最大套的洗碗机。
冯逸群洗着碗温声说:“嫌那个大,买个小洗碗机就好了。”
周渔说:“主要没地放。”
冯逸群俯身把碗碟放橱柜,擦擦手说:“你把这个大的搬去诊所就解决了。”随后打量客厅,夸她贴的窗花好看,夸新买的沙发巾也同客厅风格搭。周渔拿了护手霜给她,说都是在网上买的。
冯逸群涂好手霜在沙发上坐下,顺手拿了茶几上的书翻。周渔给她泡了杯红茶,也洗了水果,随后打开电视坐那儿看。
冯逸群翻了会合上书,说这版译本一般,少了点意境和美感。她那儿有一本台湾作家翻译的。
“我觉得还不错。”周渔回。
“也不错。”冯逸群不强求,“有空的话可以两本都看看。”
“嗯。”周渔应了声。
“竟成还经常弹钢琴?”冯逸群看向钢琴。
“弹。最近每天都会弹。”
“这习惯挺好的。”
母女俩无话,隔了有两分钟,周渔请她喝桌上的红茶。冯逸群端起小口地品。也就在这间隙,奶奶醒了,周渔借机去浴室放水。然后望着浴缸里的水发呆,再也没回去客厅。
帮奶奶洗完澡孙竟成也下班了,他顺道买好了菜,回来被冯逸群接过去厨房煮。周渔拿着洗好的衣服出去晾,客厅沙发上奶奶跟孙竟成聊天,说她以前跟阎西山是邻居,饿死人的时候,她还去他家灶屋偷过粮食。
孙竟成听得瞠目结舌,问她,“奶奶,您说的阎锡山是民国……”
“不是民国是建国前,后来打败仗跑去台湾了。”奶奶说的有鼻子有眼,“他逃跑前还朝我交待了,要我多帮顾他家小。”
……
孙竟成去主卧找周渔求证,周渔回:“对啊,我奶奶确实跟阎西山是邻居,他是国民党那一派人,后来逃台湾了。”
“你是说阎锡山?”
“嗯,我是说阎西山。”
“他不是山西人?”
“那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奶奶跟他就是邻居。”
“亏你是老师,怎么学的历史……”孙竟成看见床上就一床被子,愣了下,随后嘟囔,“也不问问我意见。”说完也不给她回话,心情愉悦地出去了。
……
等饭后把冯逸群和奶奶送回家属院,回来准备洗个香喷喷的澡时,床上已经多了另一条被子。他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也没说话,心情失落地去洗漱。
周渔把厨房里洗刷好,又去客厅大扫除。当收拾到阳台上,看见角落里的几个空花盆,统统装了个大袋子扔出去。
孙竟成洗漱好出来,蜷着腿特别老实地卧在沙发上,眼神四处游移,完全不看弓着腰拖地的人。为了显得自己有在干正事,拿了一本书认真地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