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格挡啊,总之多注意一点吧,老杨同志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你倒了那我和我妈咋办?”
因为杨爱国上辈子就是不注意这些,才会肺里得了病去世,所以杨晨很在意这一点,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下班了,多花个五分钟打扫又不费劲。”
这儿子教训爹,其他家长恐怕是会觉得被触犯,轻则板着脸说一句「你个小孩懂什么」,重了还得赏个大嘴巴子吃。
但是杨爱国脾气好,也知道儿子是为自己身体考虑,被数落了一通也不恼,乐呵呵地应着。
他也没闲着,去隔壁店又借了扫帚来,跟着杨晨一块儿打扫。
父子俩把地扫干净了,又整了水拖了一遍,拿着抹布把工作台都扫落扫落,擦擦干净,又擦了玻璃,那是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才算完。
这一忙活,已经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杨晨看着焕然一新的工坊,这下算是舒服多了。
杨爱国搬了个小竹凳给他:“来,儿子。坐下歇歇,顺带我带你认识认识家伙什。”
他把东西都搬来了,东西看着倒是挺多,不过细数起来也就笼统那么几样,刀具、洗耳球、砂纸、502胶水、锯刀……
之所以看着多,是因为刀具种类多,因为不同的石头硬度是不一样的,而且雕刻的时候这横、竖、钩、提那用不同的刻刀都是有不一样的效果。
杨晨其实大多都认识,毕竟他生在这么个家庭,小时候也总跑杨爱国的工坊玩,耳濡目染之下也就都了解了。
不过杨爱国还是介绍地很细,每一件工具它的用处是什么,那都得一一给你罗列清楚了。
等到工坊内的东西都介绍了一遍之后,杨爱国又领着杨晨去了工坊外面,也就在工坊后头的一个小巷里。
走得不是正门,这工坊有个窗户,半人来高,一猫腰翻过去也就到了工坊后头了,方便。
工坊后面的小巷,搭着一个小棚子,棚子底下摆放着一台七成新的切割机。
“这是切割机,切石头用的,咱家的。开开给你看看?”
杨爱国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点显摆。
这石雕城里头虽然家家都是干石雕这一行的,不过大多数店里都没有置办切割机,有需要了都是拿去珍宝楼那边三楼去切。
那几台切割机都是公会的,每次去都得付点工本费,贵倒是不贵,但是怪麻烦的。
杨晨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暂时也学不到要用这个的时候。”
他对这台切割机有着敬畏之心,上辈子就是因为它折进去一根手指头,偏偏到最后他也是靠着手吃饭的,那诸多不便可是闹心得很。
杨爱国想想也是,于是带着自家大儿又从窗户翻回了工坊里头。
后面几天,杨晨白天就跟着杨爱国天天去工坊那边,杨爱国忙着手头客户定的雕刻件儿,杨晨就窝在工作台角落练着他的刻字。
每次一天的工作结束时,父子俩脑袋都是白花花,沾满了石粉。
有时候杨爱国忙得比较晚,父子俩就窝在店铺二楼的那个小房间里睡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买包子吃,吃完就继续干活。
这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杨晨的进步却让杨爱国看得都眼皮子直跳。
杨晨是白天学,晚上在系统的梦境培训课里也是不间断的学习,其他人顶多一天努力学个十二个小时顶天了。
他不是,他这是一天学了八十八个小时——白天八个小时,晚上八十小时的梦境培训课。
再加上他本身天赋就好,又下足了工夫,这进步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儿。
这落在杨爱国眼里,直接把他都看愣神了。
这……我家大儿是天才啊!
杨爱国是又喜又愁,喜的自然是儿子对于雕刻方面的天赋异禀,但愁的却是——他没信心雕琢好这块璞玉。
其实在石雕这方面,杨爱国确实是不如同行的俩兄弟,这门手艺做了二十年,省级大师证都没考下来。
再加上他人比较老实木讷,从来就没有带徒弟的经验。
儿子这么好一块璞玉,落在他手里,这不是浪费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不行,得给孩子另外找个师父。
这师父找谁呢?
那最好不过是自家两个兄弟,杨晨是他们亲侄儿,从小各家孩子也都当自家孩子疼。
那杨晨跟着俩叔伯学,那肯定吃不了亏,也不会有「师父留一手」这种事发生。
最好的选择,那自然是二哥杨二光,那毕竟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山水花鸟这一块那是出了名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比赛里都拿过奖的,还上过杂志。
只不过杨二光已经很少自己亲自雕刻了,现如今更像是个商人,而不是个手艺人。杨二光现在也太忙了,三天两头要全国各地四处跑。
杨爱国这时候冷不丁把儿子塞过去,有点开不了口。
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找四弟杨爱民。
第65章 亲嘴上后巷去(二合一大章)
中午,杨晨和杨爱国坐在自家店里吃饭,午饭是王秀芳提早就准备好的饭菜,放在保温瓶里的排骨汤还温着。
不过饭菜已经凉了,得拿到隔壁的小超市里借用下微波炉才行。
吃饭的时候,杨爱国对正在闷头扒饭的杨晨说道:“大儿,下午去你叔店里一趟。”
--
因为杨爱国上辈子就是不注意这些,才会肺里得了病去世,所以杨晨很在意这一点,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下班了,多花个五分钟打扫又不费劲。”
这儿子教训爹,其他家长恐怕是会觉得被触犯,轻则板着脸说一句「你个小孩懂什么」,重了还得赏个大嘴巴子吃。
但是杨爱国脾气好,也知道儿子是为自己身体考虑,被数落了一通也不恼,乐呵呵地应着。
他也没闲着,去隔壁店又借了扫帚来,跟着杨晨一块儿打扫。
父子俩把地扫干净了,又整了水拖了一遍,拿着抹布把工作台都扫落扫落,擦擦干净,又擦了玻璃,那是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才算完。
这一忙活,已经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杨晨看着焕然一新的工坊,这下算是舒服多了。
杨爱国搬了个小竹凳给他:“来,儿子。坐下歇歇,顺带我带你认识认识家伙什。”
他把东西都搬来了,东西看着倒是挺多,不过细数起来也就笼统那么几样,刀具、洗耳球、砂纸、502胶水、锯刀……
之所以看着多,是因为刀具种类多,因为不同的石头硬度是不一样的,而且雕刻的时候这横、竖、钩、提那用不同的刻刀都是有不一样的效果。
杨晨其实大多都认识,毕竟他生在这么个家庭,小时候也总跑杨爱国的工坊玩,耳濡目染之下也就都了解了。
不过杨爱国还是介绍地很细,每一件工具它的用处是什么,那都得一一给你罗列清楚了。
等到工坊内的东西都介绍了一遍之后,杨爱国又领着杨晨去了工坊外面,也就在工坊后头的一个小巷里。
走得不是正门,这工坊有个窗户,半人来高,一猫腰翻过去也就到了工坊后头了,方便。
工坊后面的小巷,搭着一个小棚子,棚子底下摆放着一台七成新的切割机。
“这是切割机,切石头用的,咱家的。开开给你看看?”
杨爱国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点显摆。
这石雕城里头虽然家家都是干石雕这一行的,不过大多数店里都没有置办切割机,有需要了都是拿去珍宝楼那边三楼去切。
那几台切割机都是公会的,每次去都得付点工本费,贵倒是不贵,但是怪麻烦的。
杨晨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暂时也学不到要用这个的时候。”
他对这台切割机有着敬畏之心,上辈子就是因为它折进去一根手指头,偏偏到最后他也是靠着手吃饭的,那诸多不便可是闹心得很。
杨爱国想想也是,于是带着自家大儿又从窗户翻回了工坊里头。
后面几天,杨晨白天就跟着杨爱国天天去工坊那边,杨爱国忙着手头客户定的雕刻件儿,杨晨就窝在工作台角落练着他的刻字。
每次一天的工作结束时,父子俩脑袋都是白花花,沾满了石粉。
有时候杨爱国忙得比较晚,父子俩就窝在店铺二楼的那个小房间里睡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买包子吃,吃完就继续干活。
这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杨晨的进步却让杨爱国看得都眼皮子直跳。
杨晨是白天学,晚上在系统的梦境培训课里也是不间断的学习,其他人顶多一天努力学个十二个小时顶天了。
他不是,他这是一天学了八十八个小时——白天八个小时,晚上八十小时的梦境培训课。
再加上他本身天赋就好,又下足了工夫,这进步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儿。
这落在杨爱国眼里,直接把他都看愣神了。
这……我家大儿是天才啊!
杨爱国是又喜又愁,喜的自然是儿子对于雕刻方面的天赋异禀,但愁的却是——他没信心雕琢好这块璞玉。
其实在石雕这方面,杨爱国确实是不如同行的俩兄弟,这门手艺做了二十年,省级大师证都没考下来。
再加上他人比较老实木讷,从来就没有带徒弟的经验。
儿子这么好一块璞玉,落在他手里,这不是浪费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不行,得给孩子另外找个师父。
这师父找谁呢?
那最好不过是自家两个兄弟,杨晨是他们亲侄儿,从小各家孩子也都当自家孩子疼。
那杨晨跟着俩叔伯学,那肯定吃不了亏,也不会有「师父留一手」这种事发生。
最好的选择,那自然是二哥杨二光,那毕竟是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山水花鸟这一块那是出了名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比赛里都拿过奖的,还上过杂志。
只不过杨二光已经很少自己亲自雕刻了,现如今更像是个商人,而不是个手艺人。杨二光现在也太忙了,三天两头要全国各地四处跑。
杨爱国这时候冷不丁把儿子塞过去,有点开不了口。
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找四弟杨爱民。
第65章 亲嘴上后巷去(二合一大章)
中午,杨晨和杨爱国坐在自家店里吃饭,午饭是王秀芳提早就准备好的饭菜,放在保温瓶里的排骨汤还温着。
不过饭菜已经凉了,得拿到隔壁的小超市里借用下微波炉才行。
吃饭的时候,杨爱国对正在闷头扒饭的杨晨说道:“大儿,下午去你叔店里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