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这两个字用的真是霸气。
只是在以往大唐国与越国的大战中,均是大唐国退败收场,这次大唐国征南攻打越国,能获胜吗?
再者,征南大军用的都是湘军,湘城年老的人都知道二十六年前两万湘军围剿苗寨大败,死了一万六千多人!(见307章)
那可是湘军的正规军,竟然敌不过苗寨的六千人,那次湘军的主帅在一万六千多湘军的墓牌前自尽谢罪。
这些年老的人忍不住忧心忡忡的想:湘军连苗寨都攻不破,能攻破越国的城门,能占领越国的国土吗?
负面的舆论传到了湘王府后,赵安采纳吴应海的建议,放出一条
消息:苗寨千人军队加入征南大军。
这次,湘军与苗寨联手攻打越国!
这件事传开,湘城年老的人们均是拍手叫好。
“听闻苗寨的人会巫术,他们在很多年前打败湘军,肯定也能在这回打败越**队。”
“越**队有擅长用毒的人,苗寨的人也会用毒。哈哈,这下好了,王爷以毒攻毒,到时,咱们看看苗毒、越毒,哪个更毒。”
又过了半日,老百姓听说此次苗寨千人军队的主官是年仅十七岁的湘王侧妃--黎艳红!
这下,老百姓很是疑惑不解。
打仗是男人的事,怎么湘王赵安舍得让刚纳的侧妃去前线打仗?
苗寨那么多的男人,非得让已经进入湘王府当侧妃的黎艳红去前线吗?
苗军、湘王侧妃黎艳红吸引了老百姓的大部分注意力,只有小部分人留意到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参加了征南大军。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军医司的医疗救护队!
医疗救护队共有四十八人,由军医司的官员及首届医疗救护队培训班的学员组成。
军医司代理司长海平富担任医疗救护队的队长。
他将带领军医司的医疗救护队上前线战场,救护将士。
军医司成立不到百日,就冲向战场,而成立多年的太医分院却一人未出。
湘城大小药铺的名医、郎中、药徒得知此事后,纷纷主动向前来看病的病人宣扬军医司参战的事迹。
“之前太医分院的人还嫉妒军医司海司长
官职升的太快,到处说海司长医术差,资历少,不配当军医司的司长。
这次,海司长亲自奔赴战场,直接用事实证明比太医分院的人爱国,比太医分院强多了!”
“听闻海司长是李神医的弟子,海司长已得到李神医的亲传医术,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
“这下好了,有了军医司参战,我们的将士就能减少牺牲。”
“军医司的人参战上前线不怕死,乃是我辈楷模。”
“我们杏林中人就应该向军医司的军医学习。”
……
几十里外的和县王家,正在举行拜师仪式。
李青青又收徒弟了。
这回一下子收了两个徒弟,他们就是青鱼镇丁郎中、太镇的邓郎中!
两位郎中均已是不惑之龄,能当李青青的爹,此时却跪在地上向李青青磕头,激动无比的大声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腆着肚子的李青青微微弯腰,虚扶起新收的两个徒儿,道:“祝你们凯旋而归!”
原来,丁郎中、邓郎中都是首届医疗救护队培训班的学员,在通过考核后,拿到了进入军营当军官的资格,而后响应军医司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征南大军的医疗救护队,要冲上前线救护大唐国的将士。
他们年龄大,天赋低,一直恳求拜李青青为师,又拥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李青青终于被他们感动,破例收他们为弟子。
仪式结束后,李青青设宴给他们送行。
李青青的侄女
兼弟子的李欢激动的道:“好羡慕两位师兄能去前线!我想去前线,可是我姑姑、我爹、我娘都不同意,说我年龄太小。”
第504章 征兵五万
李欢今年十岁。从去年开始,因为吃的好,个子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眉眼也长开了,现在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穿着浅绿色的裙子,眼睛亮晶晶,仿佛有星星。
不得不说,李家人的容貌生的好看。
站在李欢旁边的王桔一脸的敬佩,道:“两位师兄敢上战场是真英雄!”
王桔的胆子比较小,跟着李青青学了一年多医术,终于练到见血不再蹙眉头了,不过,还没有练到敢上前线战场。
其实,按照大唐国的风俗,王桔与李欢这两个小姑娘比丁郎中、邓郎中拜在李青青的门下早,后者应该叫前者师姐。
但是王桔与李欢认为丁郎中、邓郎中从医多年,年龄只比康氏、王老头夫妻小几岁,所以就称他们师兄。
三月六日,征南大军还未出发,湘城、株城、衡城等城府及所有县城衙门张贴征徭役--兵役的告示。
大唐国的徭役分为力役、兵役。
力役就是老百姓出力气修官道、城墙什么的。
兵役就是老百姓去军队当兵,上战场打仗。
上面两种徭役都是针对成年男子,且是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的家庭。
那些家里只有一个成年男子,就是李大头这样的情况,李大头是独苗,他就不用服徭役。
还有家里的男子身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或是当官,比如王浩已是军官,哪怕王亮成年了,也不用服徭役。
若家里成年的男人多,却不想参加徭役,那就
交银子抵徭役。
一般力役要交三两银子。兵役则交五两银子。
许多富贵人家不愿意参加徭役,就出银子抵徭役。
此次,湘王赵安将在半个月之内在属地征兵五万人。
五万人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湘王赵安封地所有的人口才一千余万。
这几年湘王府下令各大城府守军、湘军征兵的人数合起来才三千人。
前年湘军平乱死了不少人,湘王府也没有增加征兵的人数。
这回竟是一下子征兵五万人,是这几年每年的十几倍!
消息传遍各大城府及各县镇村,老百姓纷纷议论。
“湘军都去边境打越国,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此次湘王府征兵应是为了补充湘军。”
“唉,这仗还没打,就开始征兵?”
“我夫君今年三十五,我儿子今年刚成年还没成亲,唉,湘王府征兵,我夫君、我儿子必须有一人参军才行。”
“听说这次征的新兵都要打越国。”
“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怎么能上战场?怎么杀得了越国狗?”
“幸好我家做买卖刚赚了一笔银子,足够交兵役银子,不然我那四个儿子就得有一人去当兵。”
“为了打越国狗,我愿意去军队当兵!”
天降细雨。
在和县衙门听完洪县令传达服兵役告示的王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官道的路边大步流星的前行。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一定要让一个儿子参加服徭役进军队当兵,一定要给族人、村民做表率。
如果家里的老婆娘风氏敢阻止,那他就只能跟风氏再次分开过。
雨越小越大,天空还刮起风,把豆大的雨珠吹打到王七的脸上。
王七走一会,就得伸手抹掉眼皮的雨珠,不然看不清路。
他的蓑衣也有些漏雨。
好在现在的天气不冷,被雨水淋湿不会冻着生病。
等他走到王村,回到家里,外面不但下起倾盆大雨,还电闪雷鸣。
天色一下子暗了,明明是午时,却像是在傍晚。
王七摘了斗笠,脱了蓑衣,发觉外衣外裤都湿了,叫风氏去弄热水。
王七可不敢在这个时候生病倒下去。
风氏在与王七和离一年里无数次反思,已经被王七治过来了,现在基本上都听王七的。
这不,风氏那么扣门的人,也舍得做好吃的。
锅里煮着米饭,米饭的上面蒸着半碗腊肉,还打算用昨天炼出油的油渣炒一个青菜,凑成两个菜吃呢。
王七喝了热水,又用热水洗了脸、手、脚,换了干净的衣裤,与风氏一起吃午饭。
从王村到和县来回近三十里路,回来时又是雨中行路,王七累了,便大口吃饭菜,到吃了五分饱时,有力气说话,便跟风氏说了征兵的事,道:“老婆子,这回洪县令给了我们村八个名额,是上次征兵的两倍。上次是七年前,王浩就是上次征兵进的军队。”
风氏跟王七当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自是知道王七心里想什么。
这若是在以前,风氏肯定不
同意任何一个儿子去军队,可是经过去年后,风氏知道要是再不听王七的话,王七会立刻把她赶出门。
风氏直接问道:“你想老大还是老三进军队?”
这一年,风氏终于发现三个儿子当中就二儿子王年孝顺她。
这次她不想让王年进军队当兵。
王七咦了一声,盯着风氏的老脸,笑道:“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是我听错了。你这是同意儿子参军?”
只是在以往大唐国与越国的大战中,均是大唐国退败收场,这次大唐国征南攻打越国,能获胜吗?
再者,征南大军用的都是湘军,湘城年老的人都知道二十六年前两万湘军围剿苗寨大败,死了一万六千多人!(见307章)
那可是湘军的正规军,竟然敌不过苗寨的六千人,那次湘军的主帅在一万六千多湘军的墓牌前自尽谢罪。
这些年老的人忍不住忧心忡忡的想:湘军连苗寨都攻不破,能攻破越国的城门,能占领越国的国土吗?
负面的舆论传到了湘王府后,赵安采纳吴应海的建议,放出一条
消息:苗寨千人军队加入征南大军。
这次,湘军与苗寨联手攻打越国!
这件事传开,湘城年老的人们均是拍手叫好。
“听闻苗寨的人会巫术,他们在很多年前打败湘军,肯定也能在这回打败越**队。”
“越**队有擅长用毒的人,苗寨的人也会用毒。哈哈,这下好了,王爷以毒攻毒,到时,咱们看看苗毒、越毒,哪个更毒。”
又过了半日,老百姓听说此次苗寨千人军队的主官是年仅十七岁的湘王侧妃--黎艳红!
这下,老百姓很是疑惑不解。
打仗是男人的事,怎么湘王赵安舍得让刚纳的侧妃去前线打仗?
苗寨那么多的男人,非得让已经进入湘王府当侧妃的黎艳红去前线吗?
苗军、湘王侧妃黎艳红吸引了老百姓的大部分注意力,只有小部分人留意到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参加了征南大军。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军医司的医疗救护队!
医疗救护队共有四十八人,由军医司的官员及首届医疗救护队培训班的学员组成。
军医司代理司长海平富担任医疗救护队的队长。
他将带领军医司的医疗救护队上前线战场,救护将士。
军医司成立不到百日,就冲向战场,而成立多年的太医分院却一人未出。
湘城大小药铺的名医、郎中、药徒得知此事后,纷纷主动向前来看病的病人宣扬军医司参战的事迹。
“之前太医分院的人还嫉妒军医司海司长
官职升的太快,到处说海司长医术差,资历少,不配当军医司的司长。
这次,海司长亲自奔赴战场,直接用事实证明比太医分院的人爱国,比太医分院强多了!”
“听闻海司长是李神医的弟子,海司长已得到李神医的亲传医术,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
“这下好了,有了军医司参战,我们的将士就能减少牺牲。”
“军医司的人参战上前线不怕死,乃是我辈楷模。”
“我们杏林中人就应该向军医司的军医学习。”
……
几十里外的和县王家,正在举行拜师仪式。
李青青又收徒弟了。
这回一下子收了两个徒弟,他们就是青鱼镇丁郎中、太镇的邓郎中!
两位郎中均已是不惑之龄,能当李青青的爹,此时却跪在地上向李青青磕头,激动无比的大声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腆着肚子的李青青微微弯腰,虚扶起新收的两个徒儿,道:“祝你们凯旋而归!”
原来,丁郎中、邓郎中都是首届医疗救护队培训班的学员,在通过考核后,拿到了进入军营当军官的资格,而后响应军医司号召,积极报名参加征南大军的医疗救护队,要冲上前线救护大唐国的将士。
他们年龄大,天赋低,一直恳求拜李青青为师,又拥有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李青青终于被他们感动,破例收他们为弟子。
仪式结束后,李青青设宴给他们送行。
李青青的侄女
兼弟子的李欢激动的道:“好羡慕两位师兄能去前线!我想去前线,可是我姑姑、我爹、我娘都不同意,说我年龄太小。”
第504章 征兵五万
李欢今年十岁。从去年开始,因为吃的好,个子一下子长高了很多,眉眼也长开了,现在是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
她穿着浅绿色的裙子,眼睛亮晶晶,仿佛有星星。
不得不说,李家人的容貌生的好看。
站在李欢旁边的王桔一脸的敬佩,道:“两位师兄敢上战场是真英雄!”
王桔的胆子比较小,跟着李青青学了一年多医术,终于练到见血不再蹙眉头了,不过,还没有练到敢上前线战场。
其实,按照大唐国的风俗,王桔与李欢这两个小姑娘比丁郎中、邓郎中拜在李青青的门下早,后者应该叫前者师姐。
但是王桔与李欢认为丁郎中、邓郎中从医多年,年龄只比康氏、王老头夫妻小几岁,所以就称他们师兄。
三月六日,征南大军还未出发,湘城、株城、衡城等城府及所有县城衙门张贴征徭役--兵役的告示。
大唐国的徭役分为力役、兵役。
力役就是老百姓出力气修官道、城墙什么的。
兵役就是老百姓去军队当兵,上战场打仗。
上面两种徭役都是针对成年男子,且是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的家庭。
那些家里只有一个成年男子,就是李大头这样的情况,李大头是独苗,他就不用服徭役。
还有家里的男子身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或是当官,比如王浩已是军官,哪怕王亮成年了,也不用服徭役。
若家里成年的男人多,却不想参加徭役,那就
交银子抵徭役。
一般力役要交三两银子。兵役则交五两银子。
许多富贵人家不愿意参加徭役,就出银子抵徭役。
此次,湘王赵安将在半个月之内在属地征兵五万人。
五万人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湘王赵安封地所有的人口才一千余万。
这几年湘王府下令各大城府守军、湘军征兵的人数合起来才三千人。
前年湘军平乱死了不少人,湘王府也没有增加征兵的人数。
这回竟是一下子征兵五万人,是这几年每年的十几倍!
消息传遍各大城府及各县镇村,老百姓纷纷议论。
“湘军都去边境打越国,不知道会死伤多少人,此次湘王府征兵应是为了补充湘军。”
“唉,这仗还没打,就开始征兵?”
“我夫君今年三十五,我儿子今年刚成年还没成亲,唉,湘王府征兵,我夫君、我儿子必须有一人参军才行。”
“听说这次征的新兵都要打越国。”
“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怎么能上战场?怎么杀得了越国狗?”
“幸好我家做买卖刚赚了一笔银子,足够交兵役银子,不然我那四个儿子就得有一人去当兵。”
“为了打越国狗,我愿意去军队当兵!”
天降细雨。
在和县衙门听完洪县令传达服兵役告示的王七,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官道的路边大步流星的前行。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一定要让一个儿子参加服徭役进军队当兵,一定要给族人、村民做表率。
如果家里的老婆娘风氏敢阻止,那他就只能跟风氏再次分开过。
雨越小越大,天空还刮起风,把豆大的雨珠吹打到王七的脸上。
王七走一会,就得伸手抹掉眼皮的雨珠,不然看不清路。
他的蓑衣也有些漏雨。
好在现在的天气不冷,被雨水淋湿不会冻着生病。
等他走到王村,回到家里,外面不但下起倾盆大雨,还电闪雷鸣。
天色一下子暗了,明明是午时,却像是在傍晚。
王七摘了斗笠,脱了蓑衣,发觉外衣外裤都湿了,叫风氏去弄热水。
王七可不敢在这个时候生病倒下去。
风氏在与王七和离一年里无数次反思,已经被王七治过来了,现在基本上都听王七的。
这不,风氏那么扣门的人,也舍得做好吃的。
锅里煮着米饭,米饭的上面蒸着半碗腊肉,还打算用昨天炼出油的油渣炒一个青菜,凑成两个菜吃呢。
王七喝了热水,又用热水洗了脸、手、脚,换了干净的衣裤,与风氏一起吃午饭。
从王村到和县来回近三十里路,回来时又是雨中行路,王七累了,便大口吃饭菜,到吃了五分饱时,有力气说话,便跟风氏说了征兵的事,道:“老婆子,这回洪县令给了我们村八个名额,是上次征兵的两倍。上次是七年前,王浩就是上次征兵进的军队。”
风氏跟王七当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自是知道王七心里想什么。
这若是在以前,风氏肯定不
同意任何一个儿子去军队,可是经过去年后,风氏知道要是再不听王七的话,王七会立刻把她赶出门。
风氏直接问道:“你想老大还是老三进军队?”
这一年,风氏终于发现三个儿子当中就二儿子王年孝顺她。
这次她不想让王年进军队当兵。
王七咦了一声,盯着风氏的老脸,笑道:“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是我听错了。你这是同意儿子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