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宾已经将祝词言毕,几名身着喜庆礼服的宫人代替皇帝相送。
百官行叩拜礼,拥储君,誓忠心。
然太子的眸光却忽然一凝。
就在这个时候礼官走到人前,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
那是太子所择定的,经由皇帝首肯太子妃人选的旨意。
他清了一下嗓子,刚刚张了口,声音还没冒出来,就听见他的上方传来一声极冷的命令。
“慢着。”
礼官一愣,拿着圣旨立在阶下,不知所措地往上抬眼。
百官亦是茫茫然,左顾右看。
他们都早已得了消息,太子会在冠礼后择定太子妃,这礼官都已经开始宣旨,怎会忽然就被叫停了。
他们离得较远,看不太清楚。
只见宣旨的礼官已垂下了手,而一直随侍太子身边的常喜公公则被叫了过去。
也不知道他说了句什么话,紧接着就在太子脚前俯身跪了下去。
太子冕冠上的垂珠本是保持着静垂的状态,却在这一刻忽然晃动起来。
他往右边一侧头,旋即很快又摆回原位。
可就是这一转头侧脸的动作,那珠帘互撞,发出激烈的叮叮当当的声响。
“太子,是有何处不妥?”皇帝原本在上方懒洋洋坐着,此时也不由坐起身,倾身朝他询问。
即便是坐在太子身后的高台之上,看不到太子此刻的面容,但也能轻易通过他方才的举动,看出太子此刻是少见的方寸大乱。
李景淮转过身,紧抿的唇半响才张开,他声音发沉,像是没有润油的齿轮,生涩地回道:“儿臣忽然想起还有件要事,冠礼就到此。”
他一言毕,礼官大惊失色。
这不符合冠礼的规章。
他手捏着圣旨,往台阶的方向,仰头低呼道:“殿下!”
可是太子没有理会他的呼唤。
“常喜。”
太子的任性妄为并不少见,可是却少见他在如此庄重的大礼,也如此一意孤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何等紧要的大事。
众臣都不由紧张地望向上首的皇帝。
可皇帝并无任何异常的表态。
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十二折琉璃屏风。
那道屏风后有一道身影趔趄地往前跨出了一步,像是险些摔倒,好在及时被身边的人扶稳。
如此之下那道屏风也险些倒塌在人前。
无论是百官的议论还是屏风后的异样,这一切都不在李景淮的眼中。
无人能看清他白玉珠帘后的神情,只看见他一挥袖子折返身,大步就往旁边的玉阶而下。
摇晃的珠帘依稀可以看见他紧抿的唇,和绷得发紧的下颚。
莫名有种难堪到落荒而逃的紧迫。
常喜忙不迭朝着皇帝叩了个头,慌忙爬起来跟上太子。
常喜是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犹如脱缰野马,完全朝着他无法预知的方向狂奔而去。
其一沈离枝全不顾及事态紧急。
对于他这自作聪明、突然宣告的‘恩典’,完全也没有在慌乱中妥协的意思。
她只是柔声对他说道:“无论公公是早一日、两日来说,我也是这样的答案。”
常喜投机的心思被一言戳穿,当即无地自容。
这才让他看清,沈离枝温柔起来可以包容旁人的折辱和污蔑,但是她心狠起来也可以心如磐石。
她就像是那两面开刃的刀,必要的时候即便是伤己之事,也绝不会妥协。
其二是太子当真会在冠礼纳妃这样的大事上忽然就变卦了。
就好像对先前费心费力择定的太子妃,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
弄成这不上不下的局面,常喜也是悔恨莫及。
李景淮回到东宫时天色已经渐昏。
他默不作声走在东宫笔直的主道上,步伐很快,几乎让人跟不上。
“她竟然,这么不愿意待在孤身边吗?”他的声音被冷风吹来,轻得好像不过他突然醒悟过来的一声自语。
竟然拿他昔日一诺,在这个时候将他一军。
太子忽然意识到的事让常喜心猛一跳,他声音发紧,小心翼翼地回答:“沈、沈大人想必还未能懂得太子的良苦用心。”
“你还骗孤?”李景淮一停步,回头看常喜一眼。
“老奴不、不敢!”常喜被太子这一眼的戾气弄得惶恐不安,差点又膝盖一软跪下了。
就如同他先前所说,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太子的怒已经抑不住要拿人开刀了。
李景淮又对着身后稀稀拉拉跟在他身后面的宫人,冷斥道:“都退下!”
他还身穿着大礼的冕服,厚重的衣裳压在肩头,好像扛着一座大山,让他喘不上气。
而晃在眼前的珠帘让人影都变成了重影,让人心烦意乱。
宫人们谁也不敢出声,很快就犹如一窝蜂四散而去。
通往三重殿的大道是笔直往前,一览无余。
两旁的石灯亮着暖黄的光,被秋风一吹就齐齐摇曳舞动。
一道绯色的身影缓缓从一旁乔木后走出来,几片枯黄的叶片飞旋飘下,在她衣服上一沾而离,落在脚边。
李景淮静静驻足,隔着珠帘遥遥看见那道丰神绰约的身影慢慢走近。
沈离枝迎着他缓步走来,在他身前五步之外就停下了。
--
百官行叩拜礼,拥储君,誓忠心。
然太子的眸光却忽然一凝。
就在这个时候礼官走到人前,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
那是太子所择定的,经由皇帝首肯太子妃人选的旨意。
他清了一下嗓子,刚刚张了口,声音还没冒出来,就听见他的上方传来一声极冷的命令。
“慢着。”
礼官一愣,拿着圣旨立在阶下,不知所措地往上抬眼。
百官亦是茫茫然,左顾右看。
他们都早已得了消息,太子会在冠礼后择定太子妃,这礼官都已经开始宣旨,怎会忽然就被叫停了。
他们离得较远,看不太清楚。
只见宣旨的礼官已垂下了手,而一直随侍太子身边的常喜公公则被叫了过去。
也不知道他说了句什么话,紧接着就在太子脚前俯身跪了下去。
太子冕冠上的垂珠本是保持着静垂的状态,却在这一刻忽然晃动起来。
他往右边一侧头,旋即很快又摆回原位。
可就是这一转头侧脸的动作,那珠帘互撞,发出激烈的叮叮当当的声响。
“太子,是有何处不妥?”皇帝原本在上方懒洋洋坐着,此时也不由坐起身,倾身朝他询问。
即便是坐在太子身后的高台之上,看不到太子此刻的面容,但也能轻易通过他方才的举动,看出太子此刻是少见的方寸大乱。
李景淮转过身,紧抿的唇半响才张开,他声音发沉,像是没有润油的齿轮,生涩地回道:“儿臣忽然想起还有件要事,冠礼就到此。”
他一言毕,礼官大惊失色。
这不符合冠礼的规章。
他手捏着圣旨,往台阶的方向,仰头低呼道:“殿下!”
可是太子没有理会他的呼唤。
“常喜。”
太子的任性妄为并不少见,可是却少见他在如此庄重的大礼,也如此一意孤行。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何等紧要的大事。
众臣都不由紧张地望向上首的皇帝。
可皇帝并无任何异常的表态。
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十二折琉璃屏风。
那道屏风后有一道身影趔趄地往前跨出了一步,像是险些摔倒,好在及时被身边的人扶稳。
如此之下那道屏风也险些倒塌在人前。
无论是百官的议论还是屏风后的异样,这一切都不在李景淮的眼中。
无人能看清他白玉珠帘后的神情,只看见他一挥袖子折返身,大步就往旁边的玉阶而下。
摇晃的珠帘依稀可以看见他紧抿的唇,和绷得发紧的下颚。
莫名有种难堪到落荒而逃的紧迫。
常喜忙不迭朝着皇帝叩了个头,慌忙爬起来跟上太子。
常喜是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犹如脱缰野马,完全朝着他无法预知的方向狂奔而去。
其一沈离枝全不顾及事态紧急。
对于他这自作聪明、突然宣告的‘恩典’,完全也没有在慌乱中妥协的意思。
她只是柔声对他说道:“无论公公是早一日、两日来说,我也是这样的答案。”
常喜投机的心思被一言戳穿,当即无地自容。
这才让他看清,沈离枝温柔起来可以包容旁人的折辱和污蔑,但是她心狠起来也可以心如磐石。
她就像是那两面开刃的刀,必要的时候即便是伤己之事,也绝不会妥协。
其二是太子当真会在冠礼纳妃这样的大事上忽然就变卦了。
就好像对先前费心费力择定的太子妃,突然就觉得索然无味。
弄成这不上不下的局面,常喜也是悔恨莫及。
李景淮回到东宫时天色已经渐昏。
他默不作声走在东宫笔直的主道上,步伐很快,几乎让人跟不上。
“她竟然,这么不愿意待在孤身边吗?”他的声音被冷风吹来,轻得好像不过他突然醒悟过来的一声自语。
竟然拿他昔日一诺,在这个时候将他一军。
太子忽然意识到的事让常喜心猛一跳,他声音发紧,小心翼翼地回答:“沈、沈大人想必还未能懂得太子的良苦用心。”
“你还骗孤?”李景淮一停步,回头看常喜一眼。
“老奴不、不敢!”常喜被太子这一眼的戾气弄得惶恐不安,差点又膝盖一软跪下了。
就如同他先前所说,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太子的怒已经抑不住要拿人开刀了。
李景淮又对着身后稀稀拉拉跟在他身后面的宫人,冷斥道:“都退下!”
他还身穿着大礼的冕服,厚重的衣裳压在肩头,好像扛着一座大山,让他喘不上气。
而晃在眼前的珠帘让人影都变成了重影,让人心烦意乱。
宫人们谁也不敢出声,很快就犹如一窝蜂四散而去。
通往三重殿的大道是笔直往前,一览无余。
两旁的石灯亮着暖黄的光,被秋风一吹就齐齐摇曳舞动。
一道绯色的身影缓缓从一旁乔木后走出来,几片枯黄的叶片飞旋飘下,在她衣服上一沾而离,落在脚边。
李景淮静静驻足,隔着珠帘遥遥看见那道丰神绰约的身影慢慢走近。
沈离枝迎着他缓步走来,在他身前五步之外就停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