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甄甚至怀疑,这就是一场梦。那个跟她要苹果,背她回家,在大冷天穿短袖跟了她一路的男生都是她幻想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
她用手背盖在眼睛上,盖了良久才拿下来。
冷静安慰自己道,这其实也不算失恋,就是短暂的相互喜欢了一下,然后他一声不响离开,留她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不公平。
想着想着她猛地坐起来,打开书包,拿出作业笔盒卷子。放在书桌上,逼着自己当无事发生一样,陷入学习中。
她一遍遍转笔,在英语阅读题上用黑笔勾出题干,中心句,线索句。
却是看了文章忘题目,看了题目忘记文章,来来回回,往往复复。
光洁干净的桌面上,一张放在角落的纸条不经意映入视野,她抬腕拿了过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是他的笔迹。
我爱你。
她看到后,先是扯着嘴角,嘲意的笑,笑了两声就停住了。
眼眶不知不觉变得湿红。
他还没吃到许妈的糖醋排骨。还没和她一起过年,就走了。
像从没喜欢过她一样。即使有这张纸条。
那年的冬天比往年都短。
因为补了课的缘故,寒假短短二十几天就结束。
再开学时,不过两三星期,一场大雨连绵着下了好几天,雨停后。气温就升了起来,初春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
她像从前一样,听课,刷题,考试,排满了所有的行程表。
高三最苦的那段时候,盛夏时节,江城炎热,每天早上到教室里,八个风扇全部打开,后背也开始冒热汗,空气又闷又湿,呼吸都喘不过。
晚自习上之前的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她常去顶楼的楼梯间,那里窗子开得很低,能看见大片大片粉紫,或者金红的火烧云。
每天晚晚自习下了回家,耳机里放的是那天晚自习上课前做的英语听力题。
门廊的灯始终都是亮着的,陈欣算好了时间在门口接她。饭桌上,也永远是她最喜欢吃的菜。
时间一天天过去,写在教室小黑板上的时间也一天天减少。
高考前一周,放假前,大家把考过的卷子,不用的练习册撕成一页一页的从顶楼上扔下去,白纸页在空中跌宕,像夏天里下的一场白雪。
这年高考没有下雨,太阳毒辣得吓人,烤在人脸上,像无数记耳光。考场里空调打到了二十六度,因为前后门都开着,郁热的风踱步进来,人们仍然热得人手心出汗,汗打湿了后背的衣服。毕业照半个月前就照完了,那天她最后一次穿江城四中的校服。
两天的高考结束。
最后一场考试完,她从聚集的家长群里穿行出来,一个人走到江边,坐了回家的十八路公交车。
公交车在沿江大道上奔跑,滨江公园门口,有拉着水果的大货车,爽朗的叫卖声通过大喇叭席卷过来。
她很愣神。
一场大考后,头脑风暴结束,脑袋里空空荡荡,心里面也空空荡荡。她想填点什么把它充满。
就这样撑着窗框,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冬季雪夜离开的人。
一个再没和她有一丁点联系的人。
她觉得那个在江边收到一袋子苹果,连洗都没洗拿在手里啃的人。
那个背着吉他在灯柱旁往她的窗户望的人。
那个在烟花下,偷吻她的人。
虽然连背影都没留下。
却隐隐约约,无声向她诉说一句话。我会去找你的。会吗。
第31章 重逢
北城广播台三楼, 穿行的人流杂乱无章,像荒野中长过膝盖的野草,又密又乱, 不时夹杂有虫鸣,人语。
许甄侧了一下身, 和迎面走过来的人错身而过,单手把红色带子的工作牌证挂在了脖子上, 一路往前。
吊牌上的照片是她刚上大学的时候照的,北城大学中区左侧有一条小街,学校要交蓝底一寸照, 她就和三个室友一起去照了。
当时大家都刚刚军训完, 晒得黑黢黢的, 只有许甄像一面镜子一样白得发亮, 黑色长直发梳成丸子头, 白净清秀的鹅蛋脸完全露出来,纯净空灵。这几张照片,也就这样从刚入校用到了她初上大四, 到公司实习。
许甄推开307广播室大门。
外间内已经聚集了有上十个人, 内间是操作机器的导播室,导播室对面是录音室。
许甄学的是新闻专业,大学时候有在校广播台工作过一段时间。做过编辑也当过播音。
所以, 大三结束的暑假,她第一个实习就选择了北城广播台。
黄笙看见许甄进来了, 放下咖啡杯,小弧度地冲她打了个招呼,又朝她的方向弯了几次手掌,意思是让她过来。
许甄冲着立在外间的几位干部礼貌颔首微笑, 走到了黄笙那里。
最靠近边角的地方,三把塑料小椅子,廉价的黄颜色,一般是用来放杂物的,而不是坐人。
许甄还是坐下了,她转了几次车,走了上里路的脚很痛。
北城租房子太贵,北城广播台又在市中心的位置就更贵。她暑假留在这边工作,实习期也没多少工资,只好住在五环之外,每天上个班跟长征一样。
黄笙翘着二郎腿,压着脑袋小声说:“咱这节目还从没这么热闹过呢?”
她说的是邂逅星空下,北城广播台的一档晚间情感类节目,每晚八点准时开播。节目通常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话,念抒情类的稿件,偶尔过节的时候会和听众连线互动。
--
她用手背盖在眼睛上,盖了良久才拿下来。
冷静安慰自己道,这其实也不算失恋,就是短暂的相互喜欢了一下,然后他一声不响离开,留她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不公平。
想着想着她猛地坐起来,打开书包,拿出作业笔盒卷子。放在书桌上,逼着自己当无事发生一样,陷入学习中。
她一遍遍转笔,在英语阅读题上用黑笔勾出题干,中心句,线索句。
却是看了文章忘题目,看了题目忘记文章,来来回回,往往复复。
光洁干净的桌面上,一张放在角落的纸条不经意映入视野,她抬腕拿了过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是他的笔迹。
我爱你。
她看到后,先是扯着嘴角,嘲意的笑,笑了两声就停住了。
眼眶不知不觉变得湿红。
他还没吃到许妈的糖醋排骨。还没和她一起过年,就走了。
像从没喜欢过她一样。即使有这张纸条。
那年的冬天比往年都短。
因为补了课的缘故,寒假短短二十几天就结束。
再开学时,不过两三星期,一场大雨连绵着下了好几天,雨停后。气温就升了起来,初春已经悄无声息地到来。
她像从前一样,听课,刷题,考试,排满了所有的行程表。
高三最苦的那段时候,盛夏时节,江城炎热,每天早上到教室里,八个风扇全部打开,后背也开始冒热汗,空气又闷又湿,呼吸都喘不过。
晚自习上之前的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她常去顶楼的楼梯间,那里窗子开得很低,能看见大片大片粉紫,或者金红的火烧云。
每天晚晚自习下了回家,耳机里放的是那天晚自习上课前做的英语听力题。
门廊的灯始终都是亮着的,陈欣算好了时间在门口接她。饭桌上,也永远是她最喜欢吃的菜。
时间一天天过去,写在教室小黑板上的时间也一天天减少。
高考前一周,放假前,大家把考过的卷子,不用的练习册撕成一页一页的从顶楼上扔下去,白纸页在空中跌宕,像夏天里下的一场白雪。
这年高考没有下雨,太阳毒辣得吓人,烤在人脸上,像无数记耳光。考场里空调打到了二十六度,因为前后门都开着,郁热的风踱步进来,人们仍然热得人手心出汗,汗打湿了后背的衣服。毕业照半个月前就照完了,那天她最后一次穿江城四中的校服。
两天的高考结束。
最后一场考试完,她从聚集的家长群里穿行出来,一个人走到江边,坐了回家的十八路公交车。
公交车在沿江大道上奔跑,滨江公园门口,有拉着水果的大货车,爽朗的叫卖声通过大喇叭席卷过来。
她很愣神。
一场大考后,头脑风暴结束,脑袋里空空荡荡,心里面也空空荡荡。她想填点什么把它充满。
就这样撑着窗框,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在冬季雪夜离开的人。
一个再没和她有一丁点联系的人。
她觉得那个在江边收到一袋子苹果,连洗都没洗拿在手里啃的人。
那个背着吉他在灯柱旁往她的窗户望的人。
那个在烟花下,偷吻她的人。
虽然连背影都没留下。
却隐隐约约,无声向她诉说一句话。我会去找你的。会吗。
第31章 重逢
北城广播台三楼, 穿行的人流杂乱无章,像荒野中长过膝盖的野草,又密又乱, 不时夹杂有虫鸣,人语。
许甄侧了一下身, 和迎面走过来的人错身而过,单手把红色带子的工作牌证挂在了脖子上, 一路往前。
吊牌上的照片是她刚上大学的时候照的,北城大学中区左侧有一条小街,学校要交蓝底一寸照, 她就和三个室友一起去照了。
当时大家都刚刚军训完, 晒得黑黢黢的, 只有许甄像一面镜子一样白得发亮, 黑色长直发梳成丸子头, 白净清秀的鹅蛋脸完全露出来,纯净空灵。这几张照片,也就这样从刚入校用到了她初上大四, 到公司实习。
许甄推开307广播室大门。
外间内已经聚集了有上十个人, 内间是操作机器的导播室,导播室对面是录音室。
许甄学的是新闻专业,大学时候有在校广播台工作过一段时间。做过编辑也当过播音。
所以, 大三结束的暑假,她第一个实习就选择了北城广播台。
黄笙看见许甄进来了, 放下咖啡杯,小弧度地冲她打了个招呼,又朝她的方向弯了几次手掌,意思是让她过来。
许甄冲着立在外间的几位干部礼貌颔首微笑, 走到了黄笙那里。
最靠近边角的地方,三把塑料小椅子,廉价的黄颜色,一般是用来放杂物的,而不是坐人。
许甄还是坐下了,她转了几次车,走了上里路的脚很痛。
北城租房子太贵,北城广播台又在市中心的位置就更贵。她暑假留在这边工作,实习期也没多少工资,只好住在五环之外,每天上个班跟长征一样。
黄笙翘着二郎腿,压着脑袋小声说:“咱这节目还从没这么热闹过呢?”
她说的是邂逅星空下,北城广播台的一档晚间情感类节目,每晚八点准时开播。节目通常都是一个人自言自话,念抒情类的稿件,偶尔过节的时候会和听众连线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