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狱是什么样的?
大概就是此时的陕西吧。
于瑛彬望着一眼望不到尽头宛如蝗虫过境的灾民队伍,油然而生一股巨大且荒谬的绝望,他多想睁开眼后发现这只是一个梦啊!!
在来这里之前,他一直还很乐观。他觉得虽然有灾民,但是他们有那么多粮食!再加上当地政府和民间的赈灾粮,一定可以解陕省之困。
可是当他真正站在黄土高坡之上,恐惧的凝望着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的灾民时,庞大的绝望立刻把他压垮了。
十万石粮食听起来数量很多,换算起来就是八千吨粮食,听起来是一个很响亮的数字。
可是单就陕西一省就有一千多万人在饿着肚子!
他们哪怕一人一天只吃一两粮食,一天也至少要消耗五十万斤粮食!他们的十万石粮食不过将将能吃一个月!
政府呢?政府在干什么?还有当地的乡绅富户,他们怎么不施粥啊???
前来招待他们的是省长身边的秘书,听到他的质问就开始打太极,说什么天旱当地赋税都收不上来了哪里有钱赈灾?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多亏了有像谢先生和于先生这样的善心人士捐钱捐粮,我替全省一千多万百姓谢过两位了!”秘书说:“我等下就派人把两位先生的粮食发下去,一定让百姓们第一时间吃到你们捐的粮食。”
秘书话说的漂亮,但是哪怕是于瑛彬都能看出来他的虚伪和眼中赤裸裸的贪欲。
他们的粮食如果给了他,根本不可能送到百姓手里!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陕省的一家报纸上很快就多了一条新闻。
陕省某县的县太爷想出了致富妙招。他派小舅子把守夏阳渡查人贩子。别误会,县太爷可不是想严厉打击人口买卖,他是从人贩子那里收人头税,一个妇女要交10块至20块钱过路费呢!这可是稳赚不赔的无本生意哦!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报纸上同时刊登的又一件事:礼泉县有个姓王的灾民,和妻子带着儿子和女儿逃荒。一天晚上,他们和其他灾民共同在一个破庙里休息。半夜的时候,妻子为了一口吃的,把自己卖给了其他灾民,偷偷跟着人跑走了。第二天早上王某找不到妻子,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已经被妻子抛弃了。儿子和女儿找不到母亲,嚎啕大哭,王某在极度悲愤中,一手抱儿子,一手抱女儿,一同跳入野外枯井自杀了。②
两则新闻挂在同一版面上,说不尽的荒谬和讽刺。
而这些不过是陕省数不尽惨剧中不起眼的一条,王某虽然悲惨,但是在满眼的易子而食、全家暴毙新闻里,他的遭遇似乎并不是最悲惨的那一个。
直到现在,于瑛彬都特别害怕看报纸。
所以他们摒弃了官方渠道,自己亲力亲为在民间分发粮食。当然,这并不是免费的。谢听澜搞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法子,让灾民去打井,然后他再给他们发粮食。
说起发粮,于瑛彬当初还和谢听澜吵过一架。
因为乐景竟然让灾民吃糟糠!他明明买了那么多白米,却只给灾民吃糟糠!除了糟糠,他甚至还不知道从那里弄来了马的饲料,也拿给灾民吃!
他愤怒且失望的对谢听澜吼道:“他们人,不是畜生!”
谢听澜当时的表情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他有气无力的闭上眼睛,惨笑道:“你不懂,人被饿到这种份上,已经和畜生没什么区别了。”
他当时太生气了,骂了他很多难听话。
谢听澜没有试图解释,他沉默着领着他去了一家肉铺。
直到现在,于瑛彬还经常做噩梦,梦中永远是那间肉铺,肉铺的房梁上挂着风干的人腿和胳膊。
“我们的粮食不够。”谢听澜虚弱且疲惫的说,“只能换成糟糠和饲料,这样才能吃更久,救更多人。”
于瑛彬从回忆中醒过神,望着眼前丝毫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饥民队伍,竟然生出不知所措的茫然。
灾民打了那么久井,可是一直没有出水。
这场干旱究竟要持续多久?他们的粮食又可以支撑多久?
等他们粮食发完后,这些现在还淳朴温顺咀嚼糟糠的百姓会不会立刻露出獠牙,化作吃人的群狼?
他太出神了,都没注意到谢听澜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
“隐锋,我们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了。”
他吓了一跳,这才发现了身旁的谢听澜。
“……没关系,我还有钱,我回去求求家里,总能再要来十万八万。”
“十万八万够干什么呢?”乐景摇了摇头,做出了决断,“我回京筹粮,你留在这里。”
于瑛彬一愣,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你打算怎么筹粮?”
“我是导演,当然是靠拍电影了。”乐景举了举手里的摄影机,“我拍了不少素材,几乎不需要怎么剪辑。”
作者有话要说: ②都是当年旱灾时真实发生的事,当时的报纸也有报道。
第135章 民国之大导演(48)
再次踏入北平时,乐景油然而生恍然隔世之感。
北方八省的大饥荒似乎一点也没影响到北平人民的生活。
大街小巷行人络绎不绝,货郎卖力的沿街叫卖,几个孩子尖笑着闹成一团,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鲜明生动的表情,空气中飘来不知名点心的甜香,悠长嘹亮的声音响起:“卖冰糖葫芦喽!”
--
地狱是什么样的?
大概就是此时的陕西吧。
于瑛彬望着一眼望不到尽头宛如蝗虫过境的灾民队伍,油然而生一股巨大且荒谬的绝望,他多想睁开眼后发现这只是一个梦啊!!
在来这里之前,他一直还很乐观。他觉得虽然有灾民,但是他们有那么多粮食!再加上当地政府和民间的赈灾粮,一定可以解陕省之困。
可是当他真正站在黄土高坡之上,恐惧的凝望着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的灾民时,庞大的绝望立刻把他压垮了。
十万石粮食听起来数量很多,换算起来就是八千吨粮食,听起来是一个很响亮的数字。
可是单就陕西一省就有一千多万人在饿着肚子!
他们哪怕一人一天只吃一两粮食,一天也至少要消耗五十万斤粮食!他们的十万石粮食不过将将能吃一个月!
政府呢?政府在干什么?还有当地的乡绅富户,他们怎么不施粥啊???
前来招待他们的是省长身边的秘书,听到他的质问就开始打太极,说什么天旱当地赋税都收不上来了哪里有钱赈灾?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多亏了有像谢先生和于先生这样的善心人士捐钱捐粮,我替全省一千多万百姓谢过两位了!”秘书说:“我等下就派人把两位先生的粮食发下去,一定让百姓们第一时间吃到你们捐的粮食。”
秘书话说的漂亮,但是哪怕是于瑛彬都能看出来他的虚伪和眼中赤裸裸的贪欲。
他们的粮食如果给了他,根本不可能送到百姓手里!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陕省的一家报纸上很快就多了一条新闻。
陕省某县的县太爷想出了致富妙招。他派小舅子把守夏阳渡查人贩子。别误会,县太爷可不是想严厉打击人口买卖,他是从人贩子那里收人头税,一个妇女要交10块至20块钱过路费呢!这可是稳赚不赔的无本生意哦!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报纸上同时刊登的又一件事:礼泉县有个姓王的灾民,和妻子带着儿子和女儿逃荒。一天晚上,他们和其他灾民共同在一个破庙里休息。半夜的时候,妻子为了一口吃的,把自己卖给了其他灾民,偷偷跟着人跑走了。第二天早上王某找不到妻子,意识到自己和孩子已经被妻子抛弃了。儿子和女儿找不到母亲,嚎啕大哭,王某在极度悲愤中,一手抱儿子,一手抱女儿,一同跳入野外枯井自杀了。②
两则新闻挂在同一版面上,说不尽的荒谬和讽刺。
而这些不过是陕省数不尽惨剧中不起眼的一条,王某虽然悲惨,但是在满眼的易子而食、全家暴毙新闻里,他的遭遇似乎并不是最悲惨的那一个。
直到现在,于瑛彬都特别害怕看报纸。
所以他们摒弃了官方渠道,自己亲力亲为在民间分发粮食。当然,这并不是免费的。谢听澜搞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法子,让灾民去打井,然后他再给他们发粮食。
说起发粮,于瑛彬当初还和谢听澜吵过一架。
因为乐景竟然让灾民吃糟糠!他明明买了那么多白米,却只给灾民吃糟糠!除了糟糠,他甚至还不知道从那里弄来了马的饲料,也拿给灾民吃!
他愤怒且失望的对谢听澜吼道:“他们人,不是畜生!”
谢听澜当时的表情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他有气无力的闭上眼睛,惨笑道:“你不懂,人被饿到这种份上,已经和畜生没什么区别了。”
他当时太生气了,骂了他很多难听话。
谢听澜没有试图解释,他沉默着领着他去了一家肉铺。
直到现在,于瑛彬还经常做噩梦,梦中永远是那间肉铺,肉铺的房梁上挂着风干的人腿和胳膊。
“我们的粮食不够。”谢听澜虚弱且疲惫的说,“只能换成糟糠和饲料,这样才能吃更久,救更多人。”
于瑛彬从回忆中醒过神,望着眼前丝毫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饥民队伍,竟然生出不知所措的茫然。
灾民打了那么久井,可是一直没有出水。
这场干旱究竟要持续多久?他们的粮食又可以支撑多久?
等他们粮食发完后,这些现在还淳朴温顺咀嚼糟糠的百姓会不会立刻露出獠牙,化作吃人的群狼?
他太出神了,都没注意到谢听澜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
“隐锋,我们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了。”
他吓了一跳,这才发现了身旁的谢听澜。
“……没关系,我还有钱,我回去求求家里,总能再要来十万八万。”
“十万八万够干什么呢?”乐景摇了摇头,做出了决断,“我回京筹粮,你留在这里。”
于瑛彬一愣,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你打算怎么筹粮?”
“我是导演,当然是靠拍电影了。”乐景举了举手里的摄影机,“我拍了不少素材,几乎不需要怎么剪辑。”
作者有话要说: ②都是当年旱灾时真实发生的事,当时的报纸也有报道。
第135章 民国之大导演(48)
再次踏入北平时,乐景油然而生恍然隔世之感。
北方八省的大饥荒似乎一点也没影响到北平人民的生活。
大街小巷行人络绎不绝,货郎卖力的沿街叫卖,几个孩子尖笑着闹成一团,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鲜明生动的表情,空气中飘来不知名点心的甜香,悠长嘹亮的声音响起:“卖冰糖葫芦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