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康熙没说话,气氛陡然变得尴尬。宜妃也很尴尬,硬着头皮在这里死撑。皇贵妃都有些心疼她。
但宜妃是个有本事有手段的人,她能给康熙生下三个儿子,就足以证明,她对这个男人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地位的。
她只是需要一个空间发挥。
皇贵妃有点想逃,这氛围让她能就地用脚趾再抠出一座皇宫来。
但很显然,康熙并不想让她走。否则,宜妃也不会找到清宁宫来。
皇贵妃侧头看了一眼儿子,小家伙在一旁看戏呢,丝毫不觉得尴尬。
最后她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正要行礼,找个借口出去。哪知道康熙也站了起来,拉起她就往外走:朕差点忘了,今日还没去给皇祖母请安,皇贵妃怎么也不提醒朕。
???
皇贵妃顺着他的话往下接:是臣妾疏忽了,还请皇上恕罪。
下次治你的罪。说完他拉着皇贵妃已经出了门,还不忘回过头来吩咐道,宜妃身体不适,早些回去休息。
胤祐看了看阿玛和额娘的背影,又看了看宜妃,最后目光落到了她手里那盅人参鸡汤上。
宜妃好像暗自松了口气,把鸡汤递到胤祐跟前:七阿哥又饿了?
什么叫又饿了,七阿哥就没吃饱过。
胤祐摆了摆手:我今日跟着乌库玛嬷吃素。
一旁的宫人听得新鲜,七阿哥还有吃素的时候。
康熙来到盛京主要是拜谒祖宗陵寝,一个是葬着努尔哈赤的福陵,一个是葬着皇太极的昭陵,还有葬着先祖的永陵。
康熙带着众皇子、宗室、大臣,行礼、祭酒、举哀。又亲自到隆恩殿致祭。
出来之后,康熙赏赐守陵官兵执事人等隐蔽布匹。
一路上看到盛京周围的农田收成并不理想,便谕户部赈济米豆粮食,务必张贴告示令家喻户晓,均沾实惠。
住在盛京皇宫的时候,正逢皇太后圣寿节。康熙率众人在行宫前行礼。皇太后下了懿旨:不可铺张,不摆宴席。
于是,当天中午,他们就小范围的在永福宫太皇太后那里吃了个饭。
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和皇贵妃以外,就是五阿哥,五公主和胤祐三个小孩子。
五公主只要跟胤祐坐一桌吃饭就高兴,一屁股就坐在了他的旁边。亲亲热热的喊:七哥,你要不要喝茶,我给你倒。
五妹妹如此热情,胤祐欣然点头:那就喝点儿。
五公主又说:七哥,我最近背了好多诗词,咱们来玩儿飞花令。
胤祐正要拒绝,太后却笑道:对,找你七哥跟你一起玩儿,他看的书多。
反正到用午膳的时辰还早,那就玩玩吧。
题目都是太后出的,什么最常见的风花雪月,几轮游戏下来,五公主喝水都喝饱了,一会儿还怎么吃饭?
太后大笑着摆了摆手:别玩了别玩了,一会儿吃饭了。
用过午膳,康熙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聊天,说起宜妃的事情,胤祐这才听到了事件全部。
上次康熙来盛京,康熙来到盛京也住在郭络罗氏宅邸。那是宜妃圣眷正浓的时候,刚生了五阿哥,又怀了九阿哥,不过没跟着康熙出行。
这次来,宜妃也跟着来了,她的父母自然高兴,就以为她还受宠,便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要她去求皇上,让她的兄弟到京城做官。
这可把宜妃为难死了,虽然她诞下三位皇子,但皇上对她早就不复当年。更何况康熙最讨厌后宫嫔妃干政,她要是开了这个口,那不是上赶着惹皇上不快吗?
但父母年岁大了,就想着给儿子谋一个好前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她这个在宫里做娘娘的女儿。
两位老人已经是满鬓斑白,还要跪在她面前求她,宜妃也是真狠不下这个心来拒绝。
从皇太后口中说出来,就成了宜妃既不想让皇上为难,也不想叫父母失望,这才愁得生了场病。
康熙听了没表态,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皇太后圣寿节,专程替宜妃说话,他就算要拒绝也不能是这个时候。
回到清宁宫就关起门来跟皇贵妃讨论了一番,主要是他一个人在说,皇贵妃不置可否的听着,也不表态,并不想掺和这些事情。
最后,康熙还是应允了宜妃一家的请求,把她的弟弟一并带回京城,给了个内务府的司库职位,官不大,也只是个内臣,但总比呆在盛京有前途。
他问皇贵妃:你怎么就从来不求朕做点儿什么?
求过,皇上忘了。
康熙没往,都给她一件一件记着呢:求朕给老四开蒙,让小七回承乾宫,让老大和太子,成婚之后再封侧福晋都是孩子们的事情,你自己就没有什么事要求朕?
皇贵妃略微思索片刻,实话实说:没有。
说完她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表示自己激情陪聊这么久,属实困了。
她的弟弟那不就是皇上的表弟,个个都有官做,都是近臣,有什么可求的?就算无官可做,那一定是康熙考察直之后认为不合适,那她又何必去多这个嘴。
这天已经聊死了,康熙半眯着眼看了她半晌,一拍大腿:行吧,睡觉。
第二天天气不错,康熙想要去盛京街头逛逛去,换了身常服,带上几个年纪稍长的阿哥随行。
本来只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奈何出门的时候一不留神让胤祐那个小崽子撞见了。
他可不比老五老六他们几个,皇父一个眼神,就乖乖地不敢吭声。
这小崽子死缠烂打是把好手,打小就不怕他阿玛。
大哥、三哥,哥哥,你们出门不带上我吗?
三位阿哥不敢啃声,用眼神示意他做主的人就站在他跟前。
胤祐好像这才看到康熙:阿玛,你也要上街去吗?
不然呢?
那你上街怎么不叫我?
康熙冷哼一声:叫你做什么?
我陪着你一起去呀。
不需要,有他们三个陪着我就够了。说完康熙就径直往外走,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赶紧跟上去。
四阿哥还回头朝胤祐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没办法。
胤祐赶紧三两步跟上去: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今天要上街去吗?
上午已经请过安了。
胤祐点点头,随即发出灵魂拷问: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上街不带我吗?
康熙脚步一顿,活像是生怕他回去告状,招了招手:跟上!
第137章
胤祐出门还是很乖的, 紧紧的贴在阿玛跟前。
康熙对这个粘人精没有办法:靠这么近做什么?
三阿哥摸摸弟弟的脑袋:小七是怕走丢了吧!
胤祐恨不得贴在他阿玛身上:这里和京城不一样。
这里和京城自然是不一样的,说话不一样,风土人情也不一样, 连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胤祐看得稀奇, 不一会儿就放下了对陌生地方的戒备, 开始到处张望。
他东走西看, 四阿哥就跟在他旁边, 喜欢什么买什么,反正有人帮他付钱。
大阿哥和三阿哥陪着康熙走在后面,看着他左顾右盼就是一种乐趣。
因为天气太冷了, 沿街的店铺门口挂着厚重的帘子,路旁摆摊做小买卖的也不多,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 行人倒是不少, 从一家店铺,到另一家店铺。
胤祐进了一家文墨轩,文房瓷器自然是比不上宫里的, 不过他看中了一方砚台, 于是买了下来。
然后又进了一家古董店,老板看他们衣着不俗,当成冤大头,拿了个赝品当汝窑忽悠他们,要卖上千两银子。
胤祐时常出入乾清宫, 康熙素来喜欢赏玩瓷器, 对各个时期的官窑都颇有研究,胤祐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
他拿起那个汝窑瓷瓶, 手往瓶底一摸就发现了端倪:假的。
随后他就把瓶子放回到架子上,哪知道一转身就听见哗的一声,瓶子就从架子上掉了下来,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三阿哥和四阿哥对望一眼,这一看就知道有问题,两人回过头去看康熙。康熙却气定神闲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迷说。
店里还有别的客人,一听这动静就回过头来,望向这边。
掌柜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目光凌厉的看向胤祐,冷声道:这位小公子,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胤祐哪里会怕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这就是假的。
小公子摔了我们店的宝贝,现在又说是假的,莫不是不想陪吧。
胤祐皱眉:东西不是我摔的,我为什么要陪。就算要陪,那也不是按汝窑的价赔,你这就是假的。
他又转过头去,看向几位兄长,问道:真的是什么价?假的又是什么价?我也没花过银子,不懂这些。
店里面好几个伙计听见动静就围了上来,一看这身形和架势就不想普通打杂的。
看来这勒索碰瓷的伎俩不是第一次用,还是惯犯。
掌柜听他这话就知道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心说今儿更不能放了他:空口无凭,你说这瓶子是假的,可有证据。
胤祐弯腰从地上捡了一片碎瓷片,只拿到康熙跟前展示给他看:如同香燃尽之后掉落的灰尘一样,白中带一点点灰色,触感细腻,这就是汝窑的香灰胎,香灰胎是汝窑瓷器的本质和中继特征,宋代各大窑口争相模仿,但也做不到汝窑的极致。
他又低头看了一眼那瓶子:这瓶子我家就有一个,你这什么破玩意儿,砸了让大家听个响,也比瓶子本身的价值高。
他这哪里是砸瓶子,分明是砸场子,几个店伙计又往前逼近一步。
胤祐眼睛一瞪:要动手?店都给你砸了。
掌柜被他这嚣张的气焰威慑住,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他们这儿店大欺客是常事,以次充好,赝品当真品卖,或者干脆制造意外让人赔钱,他们可没少干。
现在倒好,来了个比他们更横的,看到瓶子摔了倒是一点也不惊慌,当场拆穿是赝品,说他们家有真品,还扬言要砸店。
掌柜露出一个狞笑:你也不去打听打听,这条街,谁做主。
胤祐问:谁做主?
胤祐顺手从架子上又拿了个赝品定窑盘子,哐当一声砸地上。
你把做主那个叫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掌柜磨着后槽牙喊道:砸了我店里的东西,要么赔钱,要么挨揍
他话音未落,就感觉眼眶一疼,随即眼睛就睁不开了。
胤祐出拳的速度很快,旁边围了一圈伙计,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掌柜是怎么挨得揍,胤祐人已经站回原位。
揍完了,我们可以走了吗?
掌柜捂着眼睛,恼羞成怒:给我打,一个也不许放走,狠狠地打。
随从都在外面,康熙身旁只跟了一个魏珠,然后就是四个儿子。
这眼看就要打起来了,魏珠着急,正要喊一句大胆,先发声的却是康熙。
瞒着。儿子虽然又找事,但谁叫老父亲宠着他。
他看了胤祐一眼:过来。
胤祐回到阿玛身旁,康熙抬手搭在他的肩头:要砸也不用你亲自动手,叫人进来砸了便是。
他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外面立时就涌进来几名侍卫,不一会儿奉天府尹就带着人过来了。
这时候,康熙早就带着儿子们离开了,只留下一个人传旨:人全部抓回去审问,把背后的张三爷揪出来,三日之内,呈上案情。
众人走了一段,康熙非但没有对刚才的事情生气,反而笑着对一旁的三阿哥说道:你看,朕就说不能带这小崽子出门,一出门就惹事。
三阿哥看了一眼胤祐,半开玩笑的说道:阿玛英明!
大阿哥从后面点了点胤祐的脑门:只要跟你出门,就总得出点幺蛾子,没有哪次是顺利的。
胤祐耸了耸肩:这也不能怪我,他那个架子是斜的,一开始那瓶子下面点了东西,拿起来再放回去,就会往下滑。
四阿哥笑道:这样的奸商不知道坑害了多少老百姓,小七这是惩恶扬善,为民除害。
胤祐挽着哥哥的手,骄傲的扬了扬下巴:没错,为民除害。
几个人边走边聊,走着走着胤祐就停下了脚步,猛地回过头去。
他们身后跟着侍卫和太监,众人见他回头颇有些奇怪,还左右看了看。
胤祐偏头,往他们身后看去,众人也跟着他往后面看。
身后人来人往的,都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半张脸遮在厚重的毛领里面,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胤祐又回过神去走了几步,忽然转身,径直走向远处的一个人。
那人站在墙角,腋下夹着一卷纸,肩背挺得笔直。他虽然穿着臃肿的棉袄,但从他露在外面的脸颊就不难看出,这个人十分清瘦。
众人见他往回走,也纷纷回过头来。
康熙倒是没有靠近,只眯着眼看他要做什么。
胤祐对那人说:我记得你,刚才在那个古董店门前,你也在人群中看热闹。
那人仿佛在听他说话,又仿佛没有,目光只盯着康熙的方向。
还没等胤祐再开口,那人便走上前,在距离康熙几步之遥的地方跪了下来:罪臣陈梦雷参见皇上。
康熙大概是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陈梦雷是谁:摘下你的帽子。
那人依言将帽子围脖摘下来,露出全脸。
胤祐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的确很瘦,看着就是那种文人的清减。
康熙又问:你拿的什么?
陈梦雷将腋下那卷纸双手举过头顶:是是罪臣的诗稿。
恋耽美
但宜妃是个有本事有手段的人,她能给康熙生下三个儿子,就足以证明,她对这个男人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地位的。
她只是需要一个空间发挥。
皇贵妃有点想逃,这氛围让她能就地用脚趾再抠出一座皇宫来。
但很显然,康熙并不想让她走。否则,宜妃也不会找到清宁宫来。
皇贵妃侧头看了一眼儿子,小家伙在一旁看戏呢,丝毫不觉得尴尬。
最后她终于坐不住了,站起来正要行礼,找个借口出去。哪知道康熙也站了起来,拉起她就往外走:朕差点忘了,今日还没去给皇祖母请安,皇贵妃怎么也不提醒朕。
???
皇贵妃顺着他的话往下接:是臣妾疏忽了,还请皇上恕罪。
下次治你的罪。说完他拉着皇贵妃已经出了门,还不忘回过头来吩咐道,宜妃身体不适,早些回去休息。
胤祐看了看阿玛和额娘的背影,又看了看宜妃,最后目光落到了她手里那盅人参鸡汤上。
宜妃好像暗自松了口气,把鸡汤递到胤祐跟前:七阿哥又饿了?
什么叫又饿了,七阿哥就没吃饱过。
胤祐摆了摆手:我今日跟着乌库玛嬷吃素。
一旁的宫人听得新鲜,七阿哥还有吃素的时候。
康熙来到盛京主要是拜谒祖宗陵寝,一个是葬着努尔哈赤的福陵,一个是葬着皇太极的昭陵,还有葬着先祖的永陵。
康熙带着众皇子、宗室、大臣,行礼、祭酒、举哀。又亲自到隆恩殿致祭。
出来之后,康熙赏赐守陵官兵执事人等隐蔽布匹。
一路上看到盛京周围的农田收成并不理想,便谕户部赈济米豆粮食,务必张贴告示令家喻户晓,均沾实惠。
住在盛京皇宫的时候,正逢皇太后圣寿节。康熙率众人在行宫前行礼。皇太后下了懿旨:不可铺张,不摆宴席。
于是,当天中午,他们就小范围的在永福宫太皇太后那里吃了个饭。
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康熙和皇贵妃以外,就是五阿哥,五公主和胤祐三个小孩子。
五公主只要跟胤祐坐一桌吃饭就高兴,一屁股就坐在了他的旁边。亲亲热热的喊:七哥,你要不要喝茶,我给你倒。
五妹妹如此热情,胤祐欣然点头:那就喝点儿。
五公主又说:七哥,我最近背了好多诗词,咱们来玩儿飞花令。
胤祐正要拒绝,太后却笑道:对,找你七哥跟你一起玩儿,他看的书多。
反正到用午膳的时辰还早,那就玩玩吧。
题目都是太后出的,什么最常见的风花雪月,几轮游戏下来,五公主喝水都喝饱了,一会儿还怎么吃饭?
太后大笑着摆了摆手:别玩了别玩了,一会儿吃饭了。
用过午膳,康熙陪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聊天,说起宜妃的事情,胤祐这才听到了事件全部。
上次康熙来盛京,康熙来到盛京也住在郭络罗氏宅邸。那是宜妃圣眷正浓的时候,刚生了五阿哥,又怀了九阿哥,不过没跟着康熙出行。
这次来,宜妃也跟着来了,她的父母自然高兴,就以为她还受宠,便向她提出一个要求,要她去求皇上,让她的兄弟到京城做官。
这可把宜妃为难死了,虽然她诞下三位皇子,但皇上对她早就不复当年。更何况康熙最讨厌后宫嫔妃干政,她要是开了这个口,那不是上赶着惹皇上不快吗?
但父母年岁大了,就想着给儿子谋一个好前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她这个在宫里做娘娘的女儿。
两位老人已经是满鬓斑白,还要跪在她面前求她,宜妃也是真狠不下这个心来拒绝。
从皇太后口中说出来,就成了宜妃既不想让皇上为难,也不想叫父母失望,这才愁得生了场病。
康熙听了没表态,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皇太后圣寿节,专程替宜妃说话,他就算要拒绝也不能是这个时候。
回到清宁宫就关起门来跟皇贵妃讨论了一番,主要是他一个人在说,皇贵妃不置可否的听着,也不表态,并不想掺和这些事情。
最后,康熙还是应允了宜妃一家的请求,把她的弟弟一并带回京城,给了个内务府的司库职位,官不大,也只是个内臣,但总比呆在盛京有前途。
他问皇贵妃:你怎么就从来不求朕做点儿什么?
求过,皇上忘了。
康熙没往,都给她一件一件记着呢:求朕给老四开蒙,让小七回承乾宫,让老大和太子,成婚之后再封侧福晋都是孩子们的事情,你自己就没有什么事要求朕?
皇贵妃略微思索片刻,实话实说:没有。
说完她还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表示自己激情陪聊这么久,属实困了。
她的弟弟那不就是皇上的表弟,个个都有官做,都是近臣,有什么可求的?就算无官可做,那一定是康熙考察直之后认为不合适,那她又何必去多这个嘴。
这天已经聊死了,康熙半眯着眼看了她半晌,一拍大腿:行吧,睡觉。
第二天天气不错,康熙想要去盛京街头逛逛去,换了身常服,带上几个年纪稍长的阿哥随行。
本来只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奈何出门的时候一不留神让胤祐那个小崽子撞见了。
他可不比老五老六他们几个,皇父一个眼神,就乖乖地不敢吭声。
这小崽子死缠烂打是把好手,打小就不怕他阿玛。
大哥、三哥,哥哥,你们出门不带上我吗?
三位阿哥不敢啃声,用眼神示意他做主的人就站在他跟前。
胤祐好像这才看到康熙:阿玛,你也要上街去吗?
不然呢?
那你上街怎么不叫我?
康熙冷哼一声:叫你做什么?
我陪着你一起去呀。
不需要,有他们三个陪着我就够了。说完康熙就径直往外走,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赶紧跟上去。
四阿哥还回头朝胤祐耸了耸肩,示意自己也没办法。
胤祐赶紧三两步跟上去: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今天要上街去吗?
上午已经请过安了。
胤祐点点头,随即发出灵魂拷问:那乌库玛嬷知道你们上街不带我吗?
康熙脚步一顿,活像是生怕他回去告状,招了招手:跟上!
第137章
胤祐出门还是很乖的, 紧紧的贴在阿玛跟前。
康熙对这个粘人精没有办法:靠这么近做什么?
三阿哥摸摸弟弟的脑袋:小七是怕走丢了吧!
胤祐恨不得贴在他阿玛身上:这里和京城不一样。
这里和京城自然是不一样的,说话不一样,风土人情也不一样, 连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胤祐看得稀奇, 不一会儿就放下了对陌生地方的戒备, 开始到处张望。
他东走西看, 四阿哥就跟在他旁边, 喜欢什么买什么,反正有人帮他付钱。
大阿哥和三阿哥陪着康熙走在后面,看着他左顾右盼就是一种乐趣。
因为天气太冷了, 沿街的店铺门口挂着厚重的帘子,路旁摆摊做小买卖的也不多,零零星星就那么几个, 行人倒是不少, 从一家店铺,到另一家店铺。
胤祐进了一家文墨轩,文房瓷器自然是比不上宫里的, 不过他看中了一方砚台, 于是买了下来。
然后又进了一家古董店,老板看他们衣着不俗,当成冤大头,拿了个赝品当汝窑忽悠他们,要卖上千两银子。
胤祐时常出入乾清宫, 康熙素来喜欢赏玩瓷器, 对各个时期的官窑都颇有研究,胤祐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
他拿起那个汝窑瓷瓶, 手往瓶底一摸就发现了端倪:假的。
随后他就把瓶子放回到架子上,哪知道一转身就听见哗的一声,瓶子就从架子上掉了下来,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三阿哥和四阿哥对望一眼,这一看就知道有问题,两人回过头去看康熙。康熙却气定神闲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迷说。
店里还有别的客人,一听这动静就回过头来,望向这边。
掌柜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目光凌厉的看向胤祐,冷声道:这位小公子,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胤祐哪里会怕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这就是假的。
小公子摔了我们店的宝贝,现在又说是假的,莫不是不想陪吧。
胤祐皱眉:东西不是我摔的,我为什么要陪。就算要陪,那也不是按汝窑的价赔,你这就是假的。
他又转过头去,看向几位兄长,问道:真的是什么价?假的又是什么价?我也没花过银子,不懂这些。
店里面好几个伙计听见动静就围了上来,一看这身形和架势就不想普通打杂的。
看来这勒索碰瓷的伎俩不是第一次用,还是惯犯。
掌柜听他这话就知道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心说今儿更不能放了他:空口无凭,你说这瓶子是假的,可有证据。
胤祐弯腰从地上捡了一片碎瓷片,只拿到康熙跟前展示给他看:如同香燃尽之后掉落的灰尘一样,白中带一点点灰色,触感细腻,这就是汝窑的香灰胎,香灰胎是汝窑瓷器的本质和中继特征,宋代各大窑口争相模仿,但也做不到汝窑的极致。
他又低头看了一眼那瓶子:这瓶子我家就有一个,你这什么破玩意儿,砸了让大家听个响,也比瓶子本身的价值高。
他这哪里是砸瓶子,分明是砸场子,几个店伙计又往前逼近一步。
胤祐眼睛一瞪:要动手?店都给你砸了。
掌柜被他这嚣张的气焰威慑住,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他们这儿店大欺客是常事,以次充好,赝品当真品卖,或者干脆制造意外让人赔钱,他们可没少干。
现在倒好,来了个比他们更横的,看到瓶子摔了倒是一点也不惊慌,当场拆穿是赝品,说他们家有真品,还扬言要砸店。
掌柜露出一个狞笑:你也不去打听打听,这条街,谁做主。
胤祐问:谁做主?
胤祐顺手从架子上又拿了个赝品定窑盘子,哐当一声砸地上。
你把做主那个叫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掌柜磨着后槽牙喊道:砸了我店里的东西,要么赔钱,要么挨揍
他话音未落,就感觉眼眶一疼,随即眼睛就睁不开了。
胤祐出拳的速度很快,旁边围了一圈伙计,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掌柜是怎么挨得揍,胤祐人已经站回原位。
揍完了,我们可以走了吗?
掌柜捂着眼睛,恼羞成怒:给我打,一个也不许放走,狠狠地打。
随从都在外面,康熙身旁只跟了一个魏珠,然后就是四个儿子。
这眼看就要打起来了,魏珠着急,正要喊一句大胆,先发声的却是康熙。
瞒着。儿子虽然又找事,但谁叫老父亲宠着他。
他看了胤祐一眼:过来。
胤祐回到阿玛身旁,康熙抬手搭在他的肩头:要砸也不用你亲自动手,叫人进来砸了便是。
他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外面立时就涌进来几名侍卫,不一会儿奉天府尹就带着人过来了。
这时候,康熙早就带着儿子们离开了,只留下一个人传旨:人全部抓回去审问,把背后的张三爷揪出来,三日之内,呈上案情。
众人走了一段,康熙非但没有对刚才的事情生气,反而笑着对一旁的三阿哥说道:你看,朕就说不能带这小崽子出门,一出门就惹事。
三阿哥看了一眼胤祐,半开玩笑的说道:阿玛英明!
大阿哥从后面点了点胤祐的脑门:只要跟你出门,就总得出点幺蛾子,没有哪次是顺利的。
胤祐耸了耸肩:这也不能怪我,他那个架子是斜的,一开始那瓶子下面点了东西,拿起来再放回去,就会往下滑。
四阿哥笑道:这样的奸商不知道坑害了多少老百姓,小七这是惩恶扬善,为民除害。
胤祐挽着哥哥的手,骄傲的扬了扬下巴:没错,为民除害。
几个人边走边聊,走着走着胤祐就停下了脚步,猛地回过头去。
他们身后跟着侍卫和太监,众人见他回头颇有些奇怪,还左右看了看。
胤祐偏头,往他们身后看去,众人也跟着他往后面看。
身后人来人往的,都穿着棉袄,戴着帽子,半张脸遮在厚重的毛领里面,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胤祐又回过神去走了几步,忽然转身,径直走向远处的一个人。
那人站在墙角,腋下夹着一卷纸,肩背挺得笔直。他虽然穿着臃肿的棉袄,但从他露在外面的脸颊就不难看出,这个人十分清瘦。
众人见他往回走,也纷纷回过头来。
康熙倒是没有靠近,只眯着眼看他要做什么。
胤祐对那人说:我记得你,刚才在那个古董店门前,你也在人群中看热闹。
那人仿佛在听他说话,又仿佛没有,目光只盯着康熙的方向。
还没等胤祐再开口,那人便走上前,在距离康熙几步之遥的地方跪了下来:罪臣陈梦雷参见皇上。
康熙大概是一瞬间没有反应过来陈梦雷是谁:摘下你的帽子。
那人依言将帽子围脖摘下来,露出全脸。
胤祐一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的确很瘦,看着就是那种文人的清减。
康熙又问:你拿的什么?
陈梦雷将腋下那卷纸双手举过头顶:是是罪臣的诗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