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皇贵妃也不跟他绕弯子,开门见山的说道:关于熹姑姑的事。
胤祐的小脸立时崩了起来:关于熹姑姑的什么事?
皇贵妃四村半晌,希望能能找到一些最缓和的词句来同他说这件事情,却发现,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李熹要走了,胤祐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皇贵妃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一想到那时候儿子崩溃大哭的情景,她真恨不得自己能替他伤伤心心的哭一场。
这时候,儿子却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的叫她:额娘,是不是熹姑姑就要出宫了?
这话最后竟然是从胤祐嘴里说出来的,并且他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哭没有闹,显得异常安静。
皇贵妃点点头:是,她已经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
小家伙继续问道:所以,上次她去慈宁宫也不是为了给乌库玛嬷送点心。
皇贵妃再次点了点头:她是慈宁宫的人,是老祖宗惦记着她,问问她的想法。
胤祐毕竟是个孩子,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么现在,他已经可以肯定,从自己记事开始,就一直陪伴自己照顾自己的熹姑姑,就要离开了。
小家伙抬起胳膊,胡乱的抹了一把自己的眼睛:那很好呀,回到家,她也是个主子,有别人照顾她,她也不用照顾别人了。
这话听得皇贵妃倒是有些诧异,从来没有人跟他讲过这些,他怎么知道?
小家伙很快就主动解答了额娘的疑问:上次去郭罗玛法家知道的,舜安颜身边不也有许多人照顾他吗?
皇贵妃惊叹于儿子敏锐的洞察力,又心疼他的懂事。
她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温柔的在他耳边说道:宝宝,要是实在难过就哭出来吧。
小家伙身子软在额娘温暖的怀抱中,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不难过,我知道熹姑姑一直都在等着这一天,只要她高兴就好啦!
可是她出宫之后,就不能在你身边照顾你了。
没关系,我还有额娘,孙嬷嬷、赵诚,还有白姑姑。
皇贵妃忍不住低头亲了亲他的脸蛋儿:宝宝,额娘永远不会离开你,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小家伙环抱住她的脖子,也亲了亲她的脸:我也会一直一直陪着额娘。
母子俩抱在一起,皇贵妃仍是担心他会难过,又说了些话宽他的心,哄他高兴。
没过一会儿,小家伙便自己提出来:我要回房读书了。
去吧。
等胤祐走后,皇贵妃还是放心不下。她的儿子她最了解,这小家伙极为重感情。他虽然是真心实意愿意放李熹离开,但肯定要难过一阵。
过了片刻,皇贵妃便站起身,走出正殿往偏殿去。
康熙前些日子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件事情。老祖宗坚持要把李熹指婚给曹寅。
他着实不太理解,除了曹寅没有妻妾之外,老祖宗这么执着于撮合他俩,究竟是为什么。
太皇太后总说,曹寅是她老人家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熹丫头又是她宫里最聪明能干,也是最让她记挂的,必须得为她找个好归宿,曹寅就最合适。
临到现在,李熹即将年满出宫,太皇太后才跟康熙说了实话。
前些年曹寅还在康熙身边做侍卫的时候,时常跟着皇上出入慈宁宫,那个时候太皇太后就看出来了,李熹对曹寅有那个意思。
但这丫头是个本分的人,做事情干练又勤快。别的宫女和侍卫赠个手帕,送个信物什么的时有发生,但李熹从未有过。
李熹在慈宁宫伺候了十年,一开始伺候太皇太后,后来又伺候七阿哥,眼看要走了,老祖宗想要了解她一桩心愿。
皇祖母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这件事康熙不答应恐怕是不行的。
他来承乾宫,正是打算跟皇贵妃商量这事儿。
哪知道刚一进门,就看皇贵妃鬼鬼祟祟往偏殿去。
太监正要高声唱皇上驾到,被康熙挥手拦下来,自己也跟着来到了偏殿门前。
皇贵妃感受到身后过来个人,回头一看是皇上来了。
她竖起手指,在唇边做了个静声的手势。康熙便把要问的话咽了回去,两个人站在门边,一起向里张望,偷窥儿子。
胤祐坐在书桌后面,书本拿在手里,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不一会儿,眼泪就留了下来,难过的哭了起来。
哭了一会儿,小家伙又摸了摸眼泪,坐在那里发呆。
皇贵妃看得攥紧了手帕,紧抿双唇,难过的神色比儿子好不了多少。
康熙看了看胤祐,又看了看她。一时间没弄明白这母子俩是怎回事?
他拍了拍皇贵妃的肩膀,一推门,带着她走进了屋子。
胤祐本是望着雕花窗外的梧桐发呆,秋天到了,叶子黄灿灿的一片,风一吹簌簌的往下落。
他听见动静回过头来,看到阿玛和额娘已经走进了屋里。
康熙问他:怎么又哭了?
小家伙讷讷的坐在那里,既忘了擦眼泪,也忘了给阿玛请安。
皇贵妃走过去,捧着儿子的头,擦掉他的眼泪:没关系,额娘知道你舍不得熹姑姑,这是应该的。
康熙一听就明白了,原来又是为了李熹的事。
他背着手在屋里踱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要是舍不得,让她留在宫里便是了。
本以为儿子听到这话会很高兴,可是胤祐却只是摇了摇头:她又不想留在宫里。
这事儿还轮不到她做主。
宫里的女人,没有出宫,那就是皇上的女人。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命运。
皇贵妃说:人家到了该出宫的年纪,强留下来不合规矩。
胤祐却忽然说:就像放风筝一样,到了时候就应该把线扯断,给他们自由。
康熙没跟他一起放过风筝,不知道他有扯断风筝线的爱好。但这话听起来颇有些耐人寻味,康熙也不由得愣了愣。
可是胤祐想起那些漂亮的风筝,却没有将其中任何一支想象成他的熹姑姑。
风筝飞走了,他一点也不难过,可是熹姑姑走了,他会难过好久。
看到儿子那么难过,又想到老祖宗的嘱咐,康熙难得有些烦躁。
这时候,胤祐却重新拿起书本,低下头:我真的要读书了。
皇贵妃推着康熙出了门,两个人还依依不舍的站在窗户边往里看了一阵。看到胤祐果然在专心读书,这才放下心来。
回到正殿,康熙想起刚才儿子难过的样子,就不难想到他在得知李熹要出宫时闹成什么样子。
老父亲心情更加烦躁,问道:他闹了多久?
皇贵妃摇摇头:一点也没闹,特别懂事。
越是这么说,两个人的心情就越是沉重,相对无言坐了很久,最后康熙实在受不了,也没说赐婚的事情,起身回了乾清宫。
李煦找到曹寅的时候,对方正在酒楼里跟纳兰喝酒。
两个人坐在雅间,一边数着花生米,一边听曲儿。
房间另一头坐了个年轻姑娘,抱着琵琶咿咿呀呀的唱着。
李熹听了一耳朵,曲子听过,词倒是挺新鲜,头一回听到。
曹寅拍了拍身旁的位置,招呼他坐。外面候着的小二送上碗筷和酒杯,安静的来,安静的去,并没有打扰。
驼酥马湩飧,白草黄榆路,恨琵琶幽怨千载胡语,画图识面春风远,环佩归魂夜月孤。
情难诉,牛眠马鬣谁表泉垆,只凭着一痕青,点破了塞外燕支土。
和亲事卿休苦,看汉史芳名注,可我文姬呵,扰攮遇兵戈身被拘俘。悲愤填膺似子卿降虏,伤心薄命如朝露,倒不如伴明妃泉下安居。【《续琵琶》曹寅】
这像是个昆曲选段,是蔡文姬在王昭君墓前哀叹自己的身世。
一曲终了,李煦确定自己没有听过,便问道: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人唱过?
纳兰嗤笑一声:你当然没听过,这一段是曹郎中刚写出来的,还新鲜着呢。
李煦问:怎么想起写这个?
纳兰笑着打趣道:他自诩曹孟德的后人,这是打算给曹公翻案。
这是句玩笑话,曹寅本就爱好这些诗词、戏曲,业余爱好就是高点创作。
他喝了口酒,问李煦:你找我?
李熹这才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我有个妹妹在宫里当差。
纳兰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曹寅,笑道熹姑娘,荔轩认识的。
曹寅瞪他一眼:喝你的酒!
李煦接着说道:我这妹子今年正好二十五,到了出宫的年纪。太皇太后怜惜她,要给她赐婚。
说到这里,李煦看着曹寅笑了笑:我妹妹自小就与别人不同,她刚进宫就有机会当主子,是自己提出要做宫女,就是为了出宫这一天。我也不拐弯抹角,太皇太后要给你俩赐婚,就问你愿不愿意。我妹妹说了,你要是不愿意,她便去回太皇太后,放她出宫便是,不敢叫她老人家劳神操心她的婚事。
单身狗一个人晃荡了这么些年,天上忽然掉了个媳妇下来,还是个品貌才学俱佳的媳妇,把曹子清砸得有点懵。
纳兰在一旁笑死了,赶紧替曹寅接口道:愿意,怎么不愿意?求之不得!
曹寅忍不住推了他一把,脸上的笑容都有点按捺不住:去去去,又没问你,你激动个什么劲儿,一边儿呆着去。
纳兰这个起哄的说了不算,李煦得从曹寅嘴里要个准信儿。
曹寅又给自己灌了杯酒,这才笑道:若是皇上和太皇太后赐婚,我也不敢不从。
纳兰一脸嫌弃的看着他:荔轩,你这话说得可有些不要脸了。
曹寅忽然站了起来,向李煦一拱手:能娶熹姑娘为妻是曹某高攀了,就算太皇太后不赐婚,等她出宫之后,我一定挑个良辰吉日,到旭东府上下聘。
有他这句话,李煦便放下心来,也躬身回了他一礼,这便走了。
曹寅和纳兰重新坐下来,两个人碰了碰杯,人逢喜事,笑得十分开怀。
纳兰放下酒杯给自己夹了口菜,还不忘泼他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想想怎么跟七阿哥交代吧。
曹寅摸了摸脑门,怎么把这小家伙给忘了。李熹那可是他身边离不了的贴身大宫女。
这要是被小主子知道了,他的熹姑姑出宫是为了嫁人,还是嫁给他曹子清
思及此,他又给纳兰和自己斟了杯酒:我会跟他解释。
两个人喝完酒,各自回府。曹寅刚到家,丫鬟给他端来一碗醒酒茶,还没喝进嘴里,小厮就火急火燎的进来传话:宫里来人了,说是万岁爷让您去一趟。
这什么时辰了,皇上竟然召他进宫?
曹寅来到昭仁殿,康熙还没就寝,正坐在炕上翻书。见他进来,便屏退了太监。
他问曹寅:太皇太后要给你赐婚的事情,你知道吗?
刚知道。
说说吧,帝王把最后一个字的音节拖得有点长,你什么想法?
曹寅的嘴角还有一丝笑容,立刻跪了下来:谢太皇太后恩典。
康熙凉凉的扫他一眼:朕下午去了趟承乾宫,小七知道了这事儿,一直在哭,皇贵妃也跟着他难受。
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他心疼儿子,见不得小东西难过,但这话又不能说出来,只能靠曹寅自己体会。
曹寅跟他那交情可深了去了,别说是他的弦外之音,就算是他皱一皱眉头,曹寅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皇上的意思是
朕打算封她个答应,让她留在宫里,还住在承乾宫里。
曹寅一听就傻了,他这高兴了还没俩时辰,皇上就要来横刀夺爱?
他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往殿外走,康熙在他身后压着嗓子怒斥:回来!
朕有什么办法,那是朕的儿子,为了他,留下个宫女在宫里又算得了什么?李士桢也得跪在朕的跟前谢恩。
说这话的时候,他都有点不敢去看曹寅。
曹寅站在那里,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久,旁边的烛台上发出啪的一声灯花爆裂的声音,两个人才回过神来。
康熙有些艰难的开口,语气中难得带了点讨好的意思:你若是想要续弦,朕再给你挑个好的。
全凭皇上安排,臣告退!
他说完就走,都没等皇上发话,十分大逆不道,可以治罪那种。
但皇上跟他感情甚笃,舍不得治他的罪,只能由他去了。
第二日,康熙来到承乾宫,把这事和皇贵妃说了说:虽说封了答应,但还是让她在承乾宫里,继续照顾小七。
帝王想要封个宫女做答应,那是宫女的福分,这事儿搁在哪个人身上,那必须是全家都得叩首谢恩的。
但李熹志不在此,皇贵妃觉得这事儿属实强人所难了。为了他儿子,耽误人姑娘一辈子,或许在皇上眼里算不得什么,但是皇贵妃心里却过意不去。
那太皇太后那里皇上打算如何交代?
康熙叹了口气:这也是个问题,但朕也是为了小七,老祖宗最疼的就是他,应该能理解的。
不要!这时候,胤祐从外面走进来。
今天下午本是学习骑射,但忽然下雨了,谙达便提前让他们下课。
胤祐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康熙的话。
小家伙可不怕他阿玛,走进来,站到康熙和皇贵妃跟前,直接了当的说道:阿玛你不能这样,熹姑姑才不想做什么答应,他只想出宫!
小家伙咬了咬下唇,接着说道:她又不喜欢阿玛,她喜欢的是子清!
!!!
第91章
唉皇贵妃又在心里叹气, 大人总是以为小孩子天真无邪,只要不告诉他们,他们就什么也不懂。
恋耽美
胤祐的小脸立时崩了起来:关于熹姑姑的什么事?
皇贵妃四村半晌,希望能能找到一些最缓和的词句来同他说这件事情,却发现,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李熹要走了,胤祐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皇贵妃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一想到那时候儿子崩溃大哭的情景,她真恨不得自己能替他伤伤心心的哭一场。
这时候,儿子却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的叫她:额娘,是不是熹姑姑就要出宫了?
这话最后竟然是从胤祐嘴里说出来的,并且他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哭没有闹,显得异常安静。
皇贵妃点点头:是,她已经到了可以出宫的年纪。
小家伙继续问道:所以,上次她去慈宁宫也不是为了给乌库玛嬷送点心。
皇贵妃再次点了点头:她是慈宁宫的人,是老祖宗惦记着她,问问她的想法。
胤祐毕竟是个孩子,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么现在,他已经可以肯定,从自己记事开始,就一直陪伴自己照顾自己的熹姑姑,就要离开了。
小家伙抬起胳膊,胡乱的抹了一把自己的眼睛:那很好呀,回到家,她也是个主子,有别人照顾她,她也不用照顾别人了。
这话听得皇贵妃倒是有些诧异,从来没有人跟他讲过这些,他怎么知道?
小家伙很快就主动解答了额娘的疑问:上次去郭罗玛法家知道的,舜安颜身边不也有许多人照顾他吗?
皇贵妃惊叹于儿子敏锐的洞察力,又心疼他的懂事。
她一把将儿子搂进怀里,温柔的在他耳边说道:宝宝,要是实在难过就哭出来吧。
小家伙身子软在额娘温暖的怀抱中,轻轻的摇了摇头:我不难过,我知道熹姑姑一直都在等着这一天,只要她高兴就好啦!
可是她出宫之后,就不能在你身边照顾你了。
没关系,我还有额娘,孙嬷嬷、赵诚,还有白姑姑。
皇贵妃忍不住低头亲了亲他的脸蛋儿:宝宝,额娘永远不会离开你,会一直一直陪着你。
小家伙环抱住她的脖子,也亲了亲她的脸:我也会一直一直陪着额娘。
母子俩抱在一起,皇贵妃仍是担心他会难过,又说了些话宽他的心,哄他高兴。
没过一会儿,小家伙便自己提出来:我要回房读书了。
去吧。
等胤祐走后,皇贵妃还是放心不下。她的儿子她最了解,这小家伙极为重感情。他虽然是真心实意愿意放李熹离开,但肯定要难过一阵。
过了片刻,皇贵妃便站起身,走出正殿往偏殿去。
康熙前些日子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件事情。老祖宗坚持要把李熹指婚给曹寅。
他着实不太理解,除了曹寅没有妻妾之外,老祖宗这么执着于撮合他俩,究竟是为什么。
太皇太后总说,曹寅是她老人家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熹丫头又是她宫里最聪明能干,也是最让她记挂的,必须得为她找个好归宿,曹寅就最合适。
临到现在,李熹即将年满出宫,太皇太后才跟康熙说了实话。
前些年曹寅还在康熙身边做侍卫的时候,时常跟着皇上出入慈宁宫,那个时候太皇太后就看出来了,李熹对曹寅有那个意思。
但这丫头是个本分的人,做事情干练又勤快。别的宫女和侍卫赠个手帕,送个信物什么的时有发生,但李熹从未有过。
李熹在慈宁宫伺候了十年,一开始伺候太皇太后,后来又伺候七阿哥,眼看要走了,老祖宗想要了解她一桩心愿。
皇祖母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这件事康熙不答应恐怕是不行的。
他来承乾宫,正是打算跟皇贵妃商量这事儿。
哪知道刚一进门,就看皇贵妃鬼鬼祟祟往偏殿去。
太监正要高声唱皇上驾到,被康熙挥手拦下来,自己也跟着来到了偏殿门前。
皇贵妃感受到身后过来个人,回头一看是皇上来了。
她竖起手指,在唇边做了个静声的手势。康熙便把要问的话咽了回去,两个人站在门边,一起向里张望,偷窥儿子。
胤祐坐在书桌后面,书本拿在手里,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不一会儿,眼泪就留了下来,难过的哭了起来。
哭了一会儿,小家伙又摸了摸眼泪,坐在那里发呆。
皇贵妃看得攥紧了手帕,紧抿双唇,难过的神色比儿子好不了多少。
康熙看了看胤祐,又看了看她。一时间没弄明白这母子俩是怎回事?
他拍了拍皇贵妃的肩膀,一推门,带着她走进了屋子。
胤祐本是望着雕花窗外的梧桐发呆,秋天到了,叶子黄灿灿的一片,风一吹簌簌的往下落。
他听见动静回过头来,看到阿玛和额娘已经走进了屋里。
康熙问他:怎么又哭了?
小家伙讷讷的坐在那里,既忘了擦眼泪,也忘了给阿玛请安。
皇贵妃走过去,捧着儿子的头,擦掉他的眼泪:没关系,额娘知道你舍不得熹姑姑,这是应该的。
康熙一听就明白了,原来又是为了李熹的事。
他背着手在屋里踱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要是舍不得,让她留在宫里便是了。
本以为儿子听到这话会很高兴,可是胤祐却只是摇了摇头:她又不想留在宫里。
这事儿还轮不到她做主。
宫里的女人,没有出宫,那就是皇上的女人。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命运。
皇贵妃说:人家到了该出宫的年纪,强留下来不合规矩。
胤祐却忽然说:就像放风筝一样,到了时候就应该把线扯断,给他们自由。
康熙没跟他一起放过风筝,不知道他有扯断风筝线的爱好。但这话听起来颇有些耐人寻味,康熙也不由得愣了愣。
可是胤祐想起那些漂亮的风筝,却没有将其中任何一支想象成他的熹姑姑。
风筝飞走了,他一点也不难过,可是熹姑姑走了,他会难过好久。
看到儿子那么难过,又想到老祖宗的嘱咐,康熙难得有些烦躁。
这时候,胤祐却重新拿起书本,低下头:我真的要读书了。
皇贵妃推着康熙出了门,两个人还依依不舍的站在窗户边往里看了一阵。看到胤祐果然在专心读书,这才放下心来。
回到正殿,康熙想起刚才儿子难过的样子,就不难想到他在得知李熹要出宫时闹成什么样子。
老父亲心情更加烦躁,问道:他闹了多久?
皇贵妃摇摇头:一点也没闹,特别懂事。
越是这么说,两个人的心情就越是沉重,相对无言坐了很久,最后康熙实在受不了,也没说赐婚的事情,起身回了乾清宫。
李煦找到曹寅的时候,对方正在酒楼里跟纳兰喝酒。
两个人坐在雅间,一边数着花生米,一边听曲儿。
房间另一头坐了个年轻姑娘,抱着琵琶咿咿呀呀的唱着。
李熹听了一耳朵,曲子听过,词倒是挺新鲜,头一回听到。
曹寅拍了拍身旁的位置,招呼他坐。外面候着的小二送上碗筷和酒杯,安静的来,安静的去,并没有打扰。
驼酥马湩飧,白草黄榆路,恨琵琶幽怨千载胡语,画图识面春风远,环佩归魂夜月孤。
情难诉,牛眠马鬣谁表泉垆,只凭着一痕青,点破了塞外燕支土。
和亲事卿休苦,看汉史芳名注,可我文姬呵,扰攮遇兵戈身被拘俘。悲愤填膺似子卿降虏,伤心薄命如朝露,倒不如伴明妃泉下安居。【《续琵琶》曹寅】
这像是个昆曲选段,是蔡文姬在王昭君墓前哀叹自己的身世。
一曲终了,李煦确定自己没有听过,便问道: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未听人唱过?
纳兰嗤笑一声:你当然没听过,这一段是曹郎中刚写出来的,还新鲜着呢。
李煦问:怎么想起写这个?
纳兰笑着打趣道:他自诩曹孟德的后人,这是打算给曹公翻案。
这是句玩笑话,曹寅本就爱好这些诗词、戏曲,业余爱好就是高点创作。
他喝了口酒,问李煦:你找我?
李熹这才说明来意:是这样的,我有个妹妹在宫里当差。
纳兰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曹寅,笑道熹姑娘,荔轩认识的。
曹寅瞪他一眼:喝你的酒!
李煦接着说道:我这妹子今年正好二十五,到了出宫的年纪。太皇太后怜惜她,要给她赐婚。
说到这里,李煦看着曹寅笑了笑:我妹妹自小就与别人不同,她刚进宫就有机会当主子,是自己提出要做宫女,就是为了出宫这一天。我也不拐弯抹角,太皇太后要给你俩赐婚,就问你愿不愿意。我妹妹说了,你要是不愿意,她便去回太皇太后,放她出宫便是,不敢叫她老人家劳神操心她的婚事。
单身狗一个人晃荡了这么些年,天上忽然掉了个媳妇下来,还是个品貌才学俱佳的媳妇,把曹子清砸得有点懵。
纳兰在一旁笑死了,赶紧替曹寅接口道:愿意,怎么不愿意?求之不得!
曹寅忍不住推了他一把,脸上的笑容都有点按捺不住:去去去,又没问你,你激动个什么劲儿,一边儿呆着去。
纳兰这个起哄的说了不算,李煦得从曹寅嘴里要个准信儿。
曹寅又给自己灌了杯酒,这才笑道:若是皇上和太皇太后赐婚,我也不敢不从。
纳兰一脸嫌弃的看着他:荔轩,你这话说得可有些不要脸了。
曹寅忽然站了起来,向李煦一拱手:能娶熹姑娘为妻是曹某高攀了,就算太皇太后不赐婚,等她出宫之后,我一定挑个良辰吉日,到旭东府上下聘。
有他这句话,李煦便放下心来,也躬身回了他一礼,这便走了。
曹寅和纳兰重新坐下来,两个人碰了碰杯,人逢喜事,笑得十分开怀。
纳兰放下酒杯给自己夹了口菜,还不忘泼他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想想怎么跟七阿哥交代吧。
曹寅摸了摸脑门,怎么把这小家伙给忘了。李熹那可是他身边离不了的贴身大宫女。
这要是被小主子知道了,他的熹姑姑出宫是为了嫁人,还是嫁给他曹子清
思及此,他又给纳兰和自己斟了杯酒:我会跟他解释。
两个人喝完酒,各自回府。曹寅刚到家,丫鬟给他端来一碗醒酒茶,还没喝进嘴里,小厮就火急火燎的进来传话:宫里来人了,说是万岁爷让您去一趟。
这什么时辰了,皇上竟然召他进宫?
曹寅来到昭仁殿,康熙还没就寝,正坐在炕上翻书。见他进来,便屏退了太监。
他问曹寅:太皇太后要给你赐婚的事情,你知道吗?
刚知道。
说说吧,帝王把最后一个字的音节拖得有点长,你什么想法?
曹寅的嘴角还有一丝笑容,立刻跪了下来:谢太皇太后恩典。
康熙凉凉的扫他一眼:朕下午去了趟承乾宫,小七知道了这事儿,一直在哭,皇贵妃也跟着他难受。
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他心疼儿子,见不得小东西难过,但这话又不能说出来,只能靠曹寅自己体会。
曹寅跟他那交情可深了去了,别说是他的弦外之音,就算是他皱一皱眉头,曹寅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
皇上的意思是
朕打算封她个答应,让她留在宫里,还住在承乾宫里。
曹寅一听就傻了,他这高兴了还没俩时辰,皇上就要来横刀夺爱?
他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往殿外走,康熙在他身后压着嗓子怒斥:回来!
朕有什么办法,那是朕的儿子,为了他,留下个宫女在宫里又算得了什么?李士桢也得跪在朕的跟前谢恩。
说这话的时候,他都有点不敢去看曹寅。
曹寅站在那里,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久,旁边的烛台上发出啪的一声灯花爆裂的声音,两个人才回过神来。
康熙有些艰难的开口,语气中难得带了点讨好的意思:你若是想要续弦,朕再给你挑个好的。
全凭皇上安排,臣告退!
他说完就走,都没等皇上发话,十分大逆不道,可以治罪那种。
但皇上跟他感情甚笃,舍不得治他的罪,只能由他去了。
第二日,康熙来到承乾宫,把这事和皇贵妃说了说:虽说封了答应,但还是让她在承乾宫里,继续照顾小七。
帝王想要封个宫女做答应,那是宫女的福分,这事儿搁在哪个人身上,那必须是全家都得叩首谢恩的。
但李熹志不在此,皇贵妃觉得这事儿属实强人所难了。为了他儿子,耽误人姑娘一辈子,或许在皇上眼里算不得什么,但是皇贵妃心里却过意不去。
那太皇太后那里皇上打算如何交代?
康熙叹了口气:这也是个问题,但朕也是为了小七,老祖宗最疼的就是他,应该能理解的。
不要!这时候,胤祐从外面走进来。
今天下午本是学习骑射,但忽然下雨了,谙达便提前让他们下课。
胤祐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康熙的话。
小家伙可不怕他阿玛,走进来,站到康熙和皇贵妃跟前,直接了当的说道:阿玛你不能这样,熹姑姑才不想做什么答应,他只想出宫!
小家伙咬了咬下唇,接着说道:她又不喜欢阿玛,她喜欢的是子清!
!!!
第91章
唉皇贵妃又在心里叹气, 大人总是以为小孩子天真无邪,只要不告诉他们,他们就什么也不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