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蒲同仰苍快速交换了一下信息,正欲结束这次沟通时,昌蒲罕见地显出几分犹豫之态来。
仰苍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严肃相问:你不要冒险,再微毫的感觉也不要放过,发生了什么?
昌蒲知道他是想差了,道:不是,我很安全。
她迟疑了一瞬,道:是宫中的一个消息。她觉得这个消息不重要,对他们想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影响,但师父可能会想知道。
余先生说,他从宫中的琴师那听到,隋王亲口承认,宫中的别真人她的内宠
仰苍:
师父师父?昌蒲小心地唤着他。
仰苍的声音有点飘:我知道了。
您没事吧?
没事。仰苍抹了把脸。
他就是没想到,别初年在心焰熄灭后,竟然变得很有献身精神。
要真是这样,事情还有点麻烦了。他们只想对付别初年,没想对付隋王,当然备用计划里也是有关于隋王的布置,以防隋王完全被别初年掌控的情况。他们想过隋王与别初年的关系,无非是欺瞒利用,好一点的话就是隋王对别初年有警惕,差一点的话就是隋王已经对别初年深信不疑,可只要揭开别初年的计划,面对这么个想算计她王位与隋地的人,隋王就算再不靠谱,第一反应也肯定是弄死他。
但他们没想到,隋王可能与别初年有更深一层的关系
爱情这玩意它不讲道理啊!
这种事仰苍两眼放空地想着他对他师父的了解
为了确保他计划的万无一失别初年大概、或许、可能、应该真能做得出来吧?
一旁修行累了正打算歇会儿的石头悄悄把注意力转过来,他看着一动不动的先生,连眼神都是空寂无波的,很佩服地想着,这就是先生所说的心中有定性吧?
梁国。
飞英耐心地等待着。
他对玄清教试探的饵已经撒出去了,现在只需要等待结果。
天色渐晚,暮色是昏沉柔软的。有吉躲在阴影里,把皴裂的手塞进袖子里暖着,脸被寒风刮得生疼。
他现在是玄清教的童子,按照规定现在也该回到住所了,不应在外面乱逛。有吉以前是很听话的,他不想被赶出去,所以他要做个乖孩子。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飞英真人给他的考验!
飞英真人告诉他,如果他能够在天黑之后,到一个地方,放一件东西,回去后就教他修行!有吉高兴坏了,他听说过,高人们教徒弟都是要先经过考验的,他现在就是在经受考验!如果他能够做到飞英真人交给他的事,那他就能跟从真人学习了!
有吉冻得脸色发青,却一直在外面藏到天黑,见街上没有人了之后才开始行动。他不能被别人发现。
天黑之后的外面很恐怖,寒风呜呜地吹,有吉缩着身子,低头一个劲儿地往他之前记住的路上跑。等终于到了地方后,有吉缩着脖子看了看周围,从怀里掏出真人交给他的盒子,悄悄松了口气。他仍然害怕,却也有点欢喜。
只要把东西放下,他就可以回去了。盒子上没有锁,他随时都可以打开,但有吉不会打开的,他虽然好奇,但也知道,那是真人给他的考验。
有吉抻了抻被冻得僵硬地嘴角,弯腰把盒子放在地上,僵冷的指尖有些留恋不舍,那盒子一直揣在他怀里,被他体温捂得暖热。
他准备回去,回去就不冷了,回去有厚厚的纸被。
有吉直起腰,忽然感觉心口一凉。他扑到在地上,地面是濡湿温热的,有着新鲜的血腥气。
好冷啊娘、娘,你在哪里?阿宝好冷啊
他大睁的眼睛里失了神。从他心口拔出来的剑劈开地上的木盒,盒子里是空的。
夜色里传来一声冷嗤。
房间里,飞英突然睁开眼。他没有表情的面目像石头雕琢的一样,哪怕房间里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人,他却连眉梢也没颤动一下。
原来是复大人。飞英道。
复大人眉眼间距生得窄,没有表情时显得阴厉,笑起来时也像是在阴笑:你不知道是我,怎么会送来那么合心意的礼物?
那盒子是个空的,也没有夹层,盒子不是他要送到的东西,有吉才是。
我有所猜测,却不敢确定。复大人的九子鬼母剑早已有了火候,我送的只算是个添头罢了。飞英道。
你眼力不错。复大人意味深长道。
当初就是他把飞英从卢国带过来的,飞英那时虚弱得快要死了,还能看出来他修行的是九子鬼母剑,但飞英眼力更厉害的地方是,他在被丢到梁国的玄清教后,竟然还能自己找过来。
复大人过奖了。飞英舒了口气。
玄清教果然不止他看到的那些,而梁国放在明面上的这些玄清教众,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内里还有一层隐秘的玄清教。现在复大人既然愿意现身见他,就是愿意将他引入真正的玄清教中,那才是他所求的。
既然走出了这一步,那就该了解之后的方向了。如今梁国已将尽落于玄清教之手,但他之前在卢国中的所见,却似乎不那么顺利。飞英向复大人探问。
复大人嗤笑:你以为只在于卢、梁吗?
他阴冷眉眼间舒张开傲慢:我玄清教以国为子。诸国尽为我等之谋!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
隋王宫。
隋王应不负身着凤鸟玄衣,头戴百鸟玉珠冠,于朝堂上,接待大殷来使。
殷使带来了殷天子之命,还有一道讨伐檄文。
讨伐檄文很长,不等殷使念完,殿中大臣已经全变了颜色。
这道檄文倒不是为了讨伐隋的,它是用来讨伐卢的。
殷天子在檄文中痛斥卢国的不逊,说卢国不但愚弄平民,还侮慢神圣。
只这一句就让隋臣坐不住了,殷天子痛斥卢国,檄文却送到了隋国,这其中的含义已经让人不安了。
除此之外,人人都知道,卢国恭敬神庭。神庭是世间皆知的神道正法,殷天子说卢国侮慢神圣,这个神圣指得是谁?
神庭为天下神道修士广传正法,神庭印记遍洒世间,虽然卢国最为恭敬神庭,却不代表只有卢国恭敬神庭,只不过势大势小的分别罢了。神庭之势,称一句遍及天下并不为过。世间修行者,唯有神庭当中的神明与普通人交流最广,故此,世间文章若称神圣,通常指代的就是神庭。
不是说除了神庭其他人都不能用神圣这个词了,而是大家通常不这么空着用,要再加一点形容让人明白这个神圣指得是哪一方,比如说武英殿中的神圣点苍山能通神圣等等。
殷天子说卢国侮慢神圣,不可能说的是卢国侮慢神庭,但这样遣词是要把神庭压下去吗?
隋国中的几位老臣做得还算稳当,给了几个定性不够的人一个眼神,让他们先听下去。
殷使继续往下诵:
殷天子有教化之责,他爱子民就像爱自己的子孙,一直尊崇感念神圣的恩德,如今见到卢倒行逆施,使地裂天哭,山震海涸
这下隋臣中坐不稳当的更多了。地裂天哭、山震海涸,好家伙,这是把大劫的原因直接赖到卢国身上了。
殷使就在隋臣们越来越难看的脸色里继续诵,他的脸色也难看起来,但和隋臣不一样,他脸色难看是为了声情并茂,他说:
由于卢国的事情,殷天子悲痛到连觉都睡不好,忧愤到连饭也吃不下,但是他没有办法啊,因为殷距离卢国实在是太远了,他派人去卢国,苦心孤诣试图教化他们,但卢王残虐,竟然斩杀了殷天子的使臣。
澹台柳暗自叹了口气。卢王有没有杀殷天子的使臣不知道,但殷天子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他清了清嗓子按下满朝扰动的臣子已经有人瞪着殷使飙出杀气来了。
这前来的殷使也是个人物,面对满朝隋臣,他孤身一人气势不改,硬是把整篇檄文诵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接下来的大段内容用不逊不忠踩住了卢,用哀愤无奈托住了殷,又用忠信压住了隋。总结起来无非就一句话:
殷天子闻隋忠信,请隋伐卢。
群臣哗然。
隋自然是不肯的,现在正大劫呢,各方都才开始缓过来,正需要休养生息。更何况他们和卢都各自待得好好的,有淮水相隔,都七百年没有掀起兵戈了。谁愿意为了殷天子的一篇讨檄文就往里添不尽的兵马钱粮?殷天子想要伐卢,却要隋地出血,以坐收渔翁之利。
但这篇讨檄文已经在大义上把隋的路都给堵死了,隋若不从,就是像卢一样不逊不忠,不逊不忠之徒,天下尽可讨之。殷与卢地不相接,却与隋地相接。
殷使念完讨檄文,就看向隋王,准备以殷天子之势逼迫她。殷天子是天下共主,这个名并不是虚的,每年都会从诸国收取供奉,诸国还要派遣人前去朝拜,且大殷确实强盛,殷天子之气也会对诸国之气有所压制。
澹台柳起身打断他,先对隋王行礼,然后对殷使道:卢、隋相接不假,但两地之间淮水相隔,淮水难渡,我隋地多年未兴兵戈,没有能够渡河的大船,也没有擅长河战的水师。天子仁慈,必不忍隋人因战死伤,请赐下船粮,并予以时日练兵。
咱们也不是不同意,不是不忠义于天子。但天子如此仁慈,爱子民就像爱自己的子孙,纵卢国可恨,但隋人无辜,天子必然不忍隋人遭难,所以请赐下钱粮吧,并且多多给予隋人练兵的时间。
隋臣们不闹了。姜还是老的辣。殷天子要以名来压他们,他们就认下这个名嘛,您这么仁慈,都因为卢悲痛难过到吃不好睡不好了,我们怎么忍心再因为自己的缘故让您更难受呢?所以,一面讨要钱粮和大船,另一面慢慢拖着。
澹台柳的话全是依托着刚才那篇讨檄文的内容,殷使有点难辩驳,只好先挑出一条来:不必有大船,今冬岁寒,淮水将结冰,可承载兵马。
澹台柳示意了一下,一个隋臣站出来,对上殷使。
大人久处帝都,没有来过这里,想必不了解情况,隋臣很耐心地给他解释,淮水是大江,水势力大,很难结成厚冰,就算结成了能够承载兵马的厚度,也只能维持数日,再久冰就承受不住了,之后怎么办?粮草怎么运输过去?总不能把兵马运过去就不管了吧?所以大船是必须要有的。
一堆隋臣跟着开口,从各方各面对殷使提出的要求表示不靠谱,殷使一开口,就会先被塞上一句大人久处帝都,不了解情况。
殷使就算再有能耐,一个对上这么一群也力有不逮,他急智抽身,捧天子令喝道:尔等难道想违抗天子令吗?
天子令以五彩锦织,加有大印,其上凝聚着殷天子的赫赫威势。隋臣竟一时被迫得不能开口。
澹台柳缓了缓神,道:不是违抗,只是需要时
王座上的应不负突然开口道:我隋地自然忠于大殷,今年冬月,淮水冻时,隋将伐卢。
澹台柳猛然抬头瞪着眼睛看她。
王上!咱上次见面的时候你不是这样的啊王上!
应不负高坐王位,神情僵木,双眼混沌不清:传我,诏书。
仲冬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
第119章
澹台柳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朝堂上一片忙乱。隋相都被抬进偏殿了,殷使自然也不好再提天子令的事。隋王的传诏被打断,也就没继续下去。
老大人为了隋呕心沥血,现在都九十多了!头发眉毛全白了,现在躺在侧殿里还没醒,周围围着一圈医官,怎么能还要坚持议事呢?那也太冷血了!
医官看过澹台柳的情况,开口前先被侧殿里的大臣们使了一圈眼色。
能当官的都是人精。医官不动如山,心道你们不使眼色我也知道该怎么做。老大人都快到期颐之年了,虽然平日瞧着身子骨还算硬朗,但这个年纪的人,随时都可能出点纰漏。他们做医官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稳,若是他们在老大人这儿说没事,那万一之后没治好呢?
医官稳重得就像没看见周围一圈快抽筋的眼色一样,让人看得着急上火。但他一开口,就以最沉稳的语气表达出了最沉重的意思。他一个不好的字都没说,却偏偏让人觉得情况十分不妙,弄得给他使眼色的大臣自己都怀疑紧张起来,莫非隋相真的不好了?
于是,出兵伐卢的事情就暂时这么搁置下来。
别初年不以为意。澹台柳的手腕在他看来不过是小把戏而已。他刚开始确实因为气急忧疑而晕了一下,但还没等倒地上就清醒了过来,再之后躺在侧殿一直没醒就是装的了。老隋相老而弥坚思维灵活,虽然不知道应不负是怎么回事,但她正要下诏,此事万万不能成,不如先装晕将此事拖延下去。
但隋王要下诏,并不需要隋相啊。
别初年跟在应不负身边。他这些日子常出入宫中见隋王,宫中之人已经习惯了。他们以为他深受隋王信任,但别初年很清楚,应不负一直在警惕着他,而她对他的怀疑,始于有关头痛症的巧合,盛于他拒绝了她的封赏。
他拒绝在隋地出任官职,这在普通人看来,或许会认为他是个一心修行不慕人间富贵的有道之士,但实际上,别初年不在隋地任职,隋王的王气就很难辖制于他。故而应不负对他心生疑虑。
别初年很清楚这一点,但这又如何呢?他不需要为自己套上枷锁来换取隋王微毫的信任,应不负也不得不走上他所安排的路。他给应不负用来抑制头痛的药并没有问题,那就是放在明面上给人看的而已,就像是应不负安排在身边的阿鹿一样,那也只是放在明面上给人看的,真正保护隋王的另有人在,所以应不负才敢让阿鹿离开她身边。
那几个暗中护卫她的人一刻也没有停止关注应不负的情况,但在殷天子之气冲击之时,殿中有片刻的混乱。这正是掌控隋王的好时机。别初年已布置良久,只需要几个呼吸,就再无人能看出应不负的不自然了。之后澹台柳昏倒,应不负使侍卫将他送到侧殿榻上,又唤来医官为他诊治,对他的身体情况担忧不已。这一系列事情下来,都无人发现隋王有什么不对劲。
应不负做的一切都是她本来就会去做的事情,她还是原本的她,只是在别初年想要她做的事情上被改变了思维。如坠梦中,虚以为实。
恋耽美
仰苍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严肃相问:你不要冒险,再微毫的感觉也不要放过,发生了什么?
昌蒲知道他是想差了,道:不是,我很安全。
她迟疑了一瞬,道:是宫中的一个消息。她觉得这个消息不重要,对他们想要做的事没有什么影响,但师父可能会想知道。
余先生说,他从宫中的琴师那听到,隋王亲口承认,宫中的别真人她的内宠
仰苍:
师父师父?昌蒲小心地唤着他。
仰苍的声音有点飘:我知道了。
您没事吧?
没事。仰苍抹了把脸。
他就是没想到,别初年在心焰熄灭后,竟然变得很有献身精神。
要真是这样,事情还有点麻烦了。他们只想对付别初年,没想对付隋王,当然备用计划里也是有关于隋王的布置,以防隋王完全被别初年掌控的情况。他们想过隋王与别初年的关系,无非是欺瞒利用,好一点的话就是隋王对别初年有警惕,差一点的话就是隋王已经对别初年深信不疑,可只要揭开别初年的计划,面对这么个想算计她王位与隋地的人,隋王就算再不靠谱,第一反应也肯定是弄死他。
但他们没想到,隋王可能与别初年有更深一层的关系
爱情这玩意它不讲道理啊!
这种事仰苍两眼放空地想着他对他师父的了解
为了确保他计划的万无一失别初年大概、或许、可能、应该真能做得出来吧?
一旁修行累了正打算歇会儿的石头悄悄把注意力转过来,他看着一动不动的先生,连眼神都是空寂无波的,很佩服地想着,这就是先生所说的心中有定性吧?
梁国。
飞英耐心地等待着。
他对玄清教试探的饵已经撒出去了,现在只需要等待结果。
天色渐晚,暮色是昏沉柔软的。有吉躲在阴影里,把皴裂的手塞进袖子里暖着,脸被寒风刮得生疼。
他现在是玄清教的童子,按照规定现在也该回到住所了,不应在外面乱逛。有吉以前是很听话的,他不想被赶出去,所以他要做个乖孩子。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飞英真人给他的考验!
飞英真人告诉他,如果他能够在天黑之后,到一个地方,放一件东西,回去后就教他修行!有吉高兴坏了,他听说过,高人们教徒弟都是要先经过考验的,他现在就是在经受考验!如果他能够做到飞英真人交给他的事,那他就能跟从真人学习了!
有吉冻得脸色发青,却一直在外面藏到天黑,见街上没有人了之后才开始行动。他不能被别人发现。
天黑之后的外面很恐怖,寒风呜呜地吹,有吉缩着身子,低头一个劲儿地往他之前记住的路上跑。等终于到了地方后,有吉缩着脖子看了看周围,从怀里掏出真人交给他的盒子,悄悄松了口气。他仍然害怕,却也有点欢喜。
只要把东西放下,他就可以回去了。盒子上没有锁,他随时都可以打开,但有吉不会打开的,他虽然好奇,但也知道,那是真人给他的考验。
有吉抻了抻被冻得僵硬地嘴角,弯腰把盒子放在地上,僵冷的指尖有些留恋不舍,那盒子一直揣在他怀里,被他体温捂得暖热。
他准备回去,回去就不冷了,回去有厚厚的纸被。
有吉直起腰,忽然感觉心口一凉。他扑到在地上,地面是濡湿温热的,有着新鲜的血腥气。
好冷啊娘、娘,你在哪里?阿宝好冷啊
他大睁的眼睛里失了神。从他心口拔出来的剑劈开地上的木盒,盒子里是空的。
夜色里传来一声冷嗤。
房间里,飞英突然睁开眼。他没有表情的面目像石头雕琢的一样,哪怕房间里突然出现了另一个人,他却连眉梢也没颤动一下。
原来是复大人。飞英道。
复大人眉眼间距生得窄,没有表情时显得阴厉,笑起来时也像是在阴笑:你不知道是我,怎么会送来那么合心意的礼物?
那盒子是个空的,也没有夹层,盒子不是他要送到的东西,有吉才是。
我有所猜测,却不敢确定。复大人的九子鬼母剑早已有了火候,我送的只算是个添头罢了。飞英道。
你眼力不错。复大人意味深长道。
当初就是他把飞英从卢国带过来的,飞英那时虚弱得快要死了,还能看出来他修行的是九子鬼母剑,但飞英眼力更厉害的地方是,他在被丢到梁国的玄清教后,竟然还能自己找过来。
复大人过奖了。飞英舒了口气。
玄清教果然不止他看到的那些,而梁国放在明面上的这些玄清教众,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内里还有一层隐秘的玄清教。现在复大人既然愿意现身见他,就是愿意将他引入真正的玄清教中,那才是他所求的。
既然走出了这一步,那就该了解之后的方向了。如今梁国已将尽落于玄清教之手,但他之前在卢国中的所见,却似乎不那么顺利。飞英向复大人探问。
复大人嗤笑:你以为只在于卢、梁吗?
他阴冷眉眼间舒张开傲慢:我玄清教以国为子。诸国尽为我等之谋!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
隋王宫。
隋王应不负身着凤鸟玄衣,头戴百鸟玉珠冠,于朝堂上,接待大殷来使。
殷使带来了殷天子之命,还有一道讨伐檄文。
讨伐檄文很长,不等殷使念完,殿中大臣已经全变了颜色。
这道檄文倒不是为了讨伐隋的,它是用来讨伐卢的。
殷天子在檄文中痛斥卢国的不逊,说卢国不但愚弄平民,还侮慢神圣。
只这一句就让隋臣坐不住了,殷天子痛斥卢国,檄文却送到了隋国,这其中的含义已经让人不安了。
除此之外,人人都知道,卢国恭敬神庭。神庭是世间皆知的神道正法,殷天子说卢国侮慢神圣,这个神圣指得是谁?
神庭为天下神道修士广传正法,神庭印记遍洒世间,虽然卢国最为恭敬神庭,却不代表只有卢国恭敬神庭,只不过势大势小的分别罢了。神庭之势,称一句遍及天下并不为过。世间修行者,唯有神庭当中的神明与普通人交流最广,故此,世间文章若称神圣,通常指代的就是神庭。
不是说除了神庭其他人都不能用神圣这个词了,而是大家通常不这么空着用,要再加一点形容让人明白这个神圣指得是哪一方,比如说武英殿中的神圣点苍山能通神圣等等。
殷天子说卢国侮慢神圣,不可能说的是卢国侮慢神庭,但这样遣词是要把神庭压下去吗?
隋国中的几位老臣做得还算稳当,给了几个定性不够的人一个眼神,让他们先听下去。
殷使继续往下诵:
殷天子有教化之责,他爱子民就像爱自己的子孙,一直尊崇感念神圣的恩德,如今见到卢倒行逆施,使地裂天哭,山震海涸
这下隋臣中坐不稳当的更多了。地裂天哭、山震海涸,好家伙,这是把大劫的原因直接赖到卢国身上了。
殷使就在隋臣们越来越难看的脸色里继续诵,他的脸色也难看起来,但和隋臣不一样,他脸色难看是为了声情并茂,他说:
由于卢国的事情,殷天子悲痛到连觉都睡不好,忧愤到连饭也吃不下,但是他没有办法啊,因为殷距离卢国实在是太远了,他派人去卢国,苦心孤诣试图教化他们,但卢王残虐,竟然斩杀了殷天子的使臣。
澹台柳暗自叹了口气。卢王有没有杀殷天子的使臣不知道,但殷天子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他清了清嗓子按下满朝扰动的臣子已经有人瞪着殷使飙出杀气来了。
这前来的殷使也是个人物,面对满朝隋臣,他孤身一人气势不改,硬是把整篇檄文诵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接下来的大段内容用不逊不忠踩住了卢,用哀愤无奈托住了殷,又用忠信压住了隋。总结起来无非就一句话:
殷天子闻隋忠信,请隋伐卢。
群臣哗然。
隋自然是不肯的,现在正大劫呢,各方都才开始缓过来,正需要休养生息。更何况他们和卢都各自待得好好的,有淮水相隔,都七百年没有掀起兵戈了。谁愿意为了殷天子的一篇讨檄文就往里添不尽的兵马钱粮?殷天子想要伐卢,却要隋地出血,以坐收渔翁之利。
但这篇讨檄文已经在大义上把隋的路都给堵死了,隋若不从,就是像卢一样不逊不忠,不逊不忠之徒,天下尽可讨之。殷与卢地不相接,却与隋地相接。
殷使念完讨檄文,就看向隋王,准备以殷天子之势逼迫她。殷天子是天下共主,这个名并不是虚的,每年都会从诸国收取供奉,诸国还要派遣人前去朝拜,且大殷确实强盛,殷天子之气也会对诸国之气有所压制。
澹台柳起身打断他,先对隋王行礼,然后对殷使道:卢、隋相接不假,但两地之间淮水相隔,淮水难渡,我隋地多年未兴兵戈,没有能够渡河的大船,也没有擅长河战的水师。天子仁慈,必不忍隋人因战死伤,请赐下船粮,并予以时日练兵。
咱们也不是不同意,不是不忠义于天子。但天子如此仁慈,爱子民就像爱自己的子孙,纵卢国可恨,但隋人无辜,天子必然不忍隋人遭难,所以请赐下钱粮吧,并且多多给予隋人练兵的时间。
隋臣们不闹了。姜还是老的辣。殷天子要以名来压他们,他们就认下这个名嘛,您这么仁慈,都因为卢悲痛难过到吃不好睡不好了,我们怎么忍心再因为自己的缘故让您更难受呢?所以,一面讨要钱粮和大船,另一面慢慢拖着。
澹台柳的话全是依托着刚才那篇讨檄文的内容,殷使有点难辩驳,只好先挑出一条来:不必有大船,今冬岁寒,淮水将结冰,可承载兵马。
澹台柳示意了一下,一个隋臣站出来,对上殷使。
大人久处帝都,没有来过这里,想必不了解情况,隋臣很耐心地给他解释,淮水是大江,水势力大,很难结成厚冰,就算结成了能够承载兵马的厚度,也只能维持数日,再久冰就承受不住了,之后怎么办?粮草怎么运输过去?总不能把兵马运过去就不管了吧?所以大船是必须要有的。
一堆隋臣跟着开口,从各方各面对殷使提出的要求表示不靠谱,殷使一开口,就会先被塞上一句大人久处帝都,不了解情况。
殷使就算再有能耐,一个对上这么一群也力有不逮,他急智抽身,捧天子令喝道:尔等难道想违抗天子令吗?
天子令以五彩锦织,加有大印,其上凝聚着殷天子的赫赫威势。隋臣竟一时被迫得不能开口。
澹台柳缓了缓神,道:不是违抗,只是需要时
王座上的应不负突然开口道:我隋地自然忠于大殷,今年冬月,淮水冻时,隋将伐卢。
澹台柳猛然抬头瞪着眼睛看她。
王上!咱上次见面的时候你不是这样的啊王上!
应不负高坐王位,神情僵木,双眼混沌不清:传我,诏书。
仲冬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
第119章
澹台柳两眼一闭,晕了过去。
朝堂上一片忙乱。隋相都被抬进偏殿了,殷使自然也不好再提天子令的事。隋王的传诏被打断,也就没继续下去。
老大人为了隋呕心沥血,现在都九十多了!头发眉毛全白了,现在躺在侧殿里还没醒,周围围着一圈医官,怎么能还要坚持议事呢?那也太冷血了!
医官看过澹台柳的情况,开口前先被侧殿里的大臣们使了一圈眼色。
能当官的都是人精。医官不动如山,心道你们不使眼色我也知道该怎么做。老大人都快到期颐之年了,虽然平日瞧着身子骨还算硬朗,但这个年纪的人,随时都可能出点纰漏。他们做医官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稳,若是他们在老大人这儿说没事,那万一之后没治好呢?
医官稳重得就像没看见周围一圈快抽筋的眼色一样,让人看得着急上火。但他一开口,就以最沉稳的语气表达出了最沉重的意思。他一个不好的字都没说,却偏偏让人觉得情况十分不妙,弄得给他使眼色的大臣自己都怀疑紧张起来,莫非隋相真的不好了?
于是,出兵伐卢的事情就暂时这么搁置下来。
别初年不以为意。澹台柳的手腕在他看来不过是小把戏而已。他刚开始确实因为气急忧疑而晕了一下,但还没等倒地上就清醒了过来,再之后躺在侧殿一直没醒就是装的了。老隋相老而弥坚思维灵活,虽然不知道应不负是怎么回事,但她正要下诏,此事万万不能成,不如先装晕将此事拖延下去。
但隋王要下诏,并不需要隋相啊。
别初年跟在应不负身边。他这些日子常出入宫中见隋王,宫中之人已经习惯了。他们以为他深受隋王信任,但别初年很清楚,应不负一直在警惕着他,而她对他的怀疑,始于有关头痛症的巧合,盛于他拒绝了她的封赏。
他拒绝在隋地出任官职,这在普通人看来,或许会认为他是个一心修行不慕人间富贵的有道之士,但实际上,别初年不在隋地任职,隋王的王气就很难辖制于他。故而应不负对他心生疑虑。
别初年很清楚这一点,但这又如何呢?他不需要为自己套上枷锁来换取隋王微毫的信任,应不负也不得不走上他所安排的路。他给应不负用来抑制头痛的药并没有问题,那就是放在明面上给人看的而已,就像是应不负安排在身边的阿鹿一样,那也只是放在明面上给人看的,真正保护隋王的另有人在,所以应不负才敢让阿鹿离开她身边。
那几个暗中护卫她的人一刻也没有停止关注应不负的情况,但在殷天子之气冲击之时,殿中有片刻的混乱。这正是掌控隋王的好时机。别初年已布置良久,只需要几个呼吸,就再无人能看出应不负的不自然了。之后澹台柳昏倒,应不负使侍卫将他送到侧殿榻上,又唤来医官为他诊治,对他的身体情况担忧不已。这一系列事情下来,都无人发现隋王有什么不对劲。
应不负做的一切都是她本来就会去做的事情,她还是原本的她,只是在别初年想要她做的事情上被改变了思维。如坠梦中,虚以为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