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王不悦:“那朴鱼这是什么意思,特地报个无头线索来消遣孤?”
“朴大人当然不敢。”刘公公赔着笑脸,“昨日宣龙卫才审查了庄子上的人,挨个儿细问,都说不知廖红泫去向。但把这些人都放走以后,其中有个婆子今天就悄悄离开庄子往西南去了。按理说她没有亲戚住在西南,所以朴大人亲自前去盯梢,希望可以顺藤摸瓜。”
卫王起来踱了几圈,才沉声道:“这的确像廖老贼会干出来的事。着朴鱼加快进度!再去查查,廖红泫当年到底得了什么病!这回廖家人总该知道了吧?”
“是!“
卫王总觉得事情隐隐有些不对,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又完全说不上来。
只是……心头浮起不祥。
他可是一国之君,什么事办不成,什么人敢不臣服!
卫王想了想,又道:“对了,廖家造反之前,和镇北侯府可有人员往来?”
“并未查到。”刘公公转朴鱼的呈辞,“镇北侯府也一直表现安分。”
卫王嗯了一声,心事重重。
……
过了这么多天,前线的好消息终于传回盛邑,鼓舞人心。
叛军首领茅定胜在青苓城吃了大败仗,不得已带领褐军往南回撤至凤崃山,放弃数月来辛苦拼得的疆土。本地有高山险阻,又是地势崎岖,加上褐军在这里经营许久,尤其芦花城如铁壁一般,镇北侯率领的大军追到这里也难再寸进。
双方再度陷入僵持。要知道十天前还是褐军重兵包围青苓城,现在却成了韩昭兵临芦花城下,风水轮流转。
卫国朝野一片欢呼。
临羡平原有粮仓美誉,卫国三成粮食都产自本地,褐军占住这里也就掐住了卫国的命脉。因此卫廷才不惜耗费一切气力也要将它抢回,甚至千里迢迢把韩昭从东南前线调到这里来作战。毕竟对卫国来说,外患远远比不上内忧。
现在临羡平原回来了,卫国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反观褐军,一仗败退百余里,过去几个月的苦劳都化作泡影,军力和士气遭受沉重打击。有点儿战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褐军再非势不可当,茅定胜还想北上可就难了。
内忧暂时被遏止,卫王又下达停军令,临时停止对攸国的进攻。
消息传出,无论卫国还是攸国,平民皆喜出望外。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燕三郎和贺小鸢这时正在荷香镇,根本不需要怎样费力打听,街头巷尾都在热议两件事:廖家造反、卫攸停战。
他们原该抵达盛邑的,但这个大都正在严查外来户。隔着一个城池,燕三郎仿佛都能感受到卫王的怒火,他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于是在管控尚不严厉的乡下落脚。
第474章 昔日堂上客,今日阶下囚
盛邑方圆二十里内,最好的藕粉就产自荷香镇。
从它名字可知,这个小镇以莲出名,莲子、藕粉品质上佳,已成贡品,但镇民数量不多,也就是二百余户。
燕三郎初来乍到,见人人脸上挂起笑容,前不久廖家造反带来的阴影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但明眼人都知道,此事引起的风波断然不会轻易平息。
现在两人择一间旅栈入住,要了最好的房间,出门就是院子。
这里有人定期打扫,但白猫进院子巡视了一番就跳上大树,甩了甩尾巴:“不干净!柴堆里都是灰,做卫生的实在太草率!”差点就把猫毛弄脏了。
没事儿谁会去清理柴房的落灰?燕三郎不理她的吹毛求疵,只对贺小鸢道:“劳烦你去打探廖家的近况,以及盛邑如今的格局形势。”
贺小鸢点头。
国家上层的变动离平民太遥远,除了一开始的大军入城、天耀宫兵变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随后的腥风血雨、暗流涌动,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了。
百姓只知道,最近有大批贵族被推去斩首。平素高高在上的老爷小姐,颈子里喷出来的血也是红的,临死前一样痛哭流涕,毫无尊贵可言。
廖家的造反逼宫已经被镇压下去,盛邑展开腥风血雨的大清洗,权贵人人自危。但燕三郎注意到,廖家的重要人名几乎没出现在公开行刑的犯人名单里。
为什么呢?
同时,卫王奖赏前线的消息也传播开来,镇北侯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卫王藉着青苓城大胜的契机赏赐韩昭,不过是安抚他,明示廖家之祸不会牵连到镇北侯府,让他安心在南边镇压褐军叛乱。”说起这一点,贺小鸢就冷笑了,“嘿,韩昭但凡有点脑子,都不该以为这是个甜枣儿。”
“你看看卫王给的赏赐,啧啧,想来也是伤透了脑筋。”她不屑道,“看来对于韩昭,卫国实在也是赏无可赏了。”那么这就是个极危险的讯号。
说罢,她就出去了,当晚都没有回来。
双方各司其职,贺小鸢负责打探消息,而燕三郎么……则是挽起袖子,在千岁大人的指指点点下,把她认为不干净的地方重新清理一遍。
入夜,小院终于一尘不染,这时千岁也变回了人形。
燕三郎严重怀疑她算好了时间,不想帮忙清理。按她的话说,阿修罗从来不做这些琐事。
这个季节,小院里栽种的一棵李子树已经硕果累累。千岁亲手摘了一盆洗净,慢悠悠啃了一口,险些吐出来:“咦,好酸,难怪没人来偷摘!”
--
“朴大人当然不敢。”刘公公赔着笑脸,“昨日宣龙卫才审查了庄子上的人,挨个儿细问,都说不知廖红泫去向。但把这些人都放走以后,其中有个婆子今天就悄悄离开庄子往西南去了。按理说她没有亲戚住在西南,所以朴大人亲自前去盯梢,希望可以顺藤摸瓜。”
卫王起来踱了几圈,才沉声道:“这的确像廖老贼会干出来的事。着朴鱼加快进度!再去查查,廖红泫当年到底得了什么病!这回廖家人总该知道了吧?”
“是!“
卫王总觉得事情隐隐有些不对,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又完全说不上来。
只是……心头浮起不祥。
他可是一国之君,什么事办不成,什么人敢不臣服!
卫王想了想,又道:“对了,廖家造反之前,和镇北侯府可有人员往来?”
“并未查到。”刘公公转朴鱼的呈辞,“镇北侯府也一直表现安分。”
卫王嗯了一声,心事重重。
……
过了这么多天,前线的好消息终于传回盛邑,鼓舞人心。
叛军首领茅定胜在青苓城吃了大败仗,不得已带领褐军往南回撤至凤崃山,放弃数月来辛苦拼得的疆土。本地有高山险阻,又是地势崎岖,加上褐军在这里经营许久,尤其芦花城如铁壁一般,镇北侯率领的大军追到这里也难再寸进。
双方再度陷入僵持。要知道十天前还是褐军重兵包围青苓城,现在却成了韩昭兵临芦花城下,风水轮流转。
卫国朝野一片欢呼。
临羡平原有粮仓美誉,卫国三成粮食都产自本地,褐军占住这里也就掐住了卫国的命脉。因此卫廷才不惜耗费一切气力也要将它抢回,甚至千里迢迢把韩昭从东南前线调到这里来作战。毕竟对卫国来说,外患远远比不上内忧。
现在临羡平原回来了,卫国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反观褐军,一仗败退百余里,过去几个月的苦劳都化作泡影,军力和士气遭受沉重打击。有点儿战略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褐军再非势不可当,茅定胜还想北上可就难了。
内忧暂时被遏止,卫王又下达停军令,临时停止对攸国的进攻。
消息传出,无论卫国还是攸国,平民皆喜出望外。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家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燕三郎和贺小鸢这时正在荷香镇,根本不需要怎样费力打听,街头巷尾都在热议两件事:廖家造反、卫攸停战。
他们原该抵达盛邑的,但这个大都正在严查外来户。隔着一个城池,燕三郎仿佛都能感受到卫王的怒火,他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于是在管控尚不严厉的乡下落脚。
第474章 昔日堂上客,今日阶下囚
盛邑方圆二十里内,最好的藕粉就产自荷香镇。
从它名字可知,这个小镇以莲出名,莲子、藕粉品质上佳,已成贡品,但镇民数量不多,也就是二百余户。
燕三郎初来乍到,见人人脸上挂起笑容,前不久廖家造反带来的阴影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但明眼人都知道,此事引起的风波断然不会轻易平息。
现在两人择一间旅栈入住,要了最好的房间,出门就是院子。
这里有人定期打扫,但白猫进院子巡视了一番就跳上大树,甩了甩尾巴:“不干净!柴堆里都是灰,做卫生的实在太草率!”差点就把猫毛弄脏了。
没事儿谁会去清理柴房的落灰?燕三郎不理她的吹毛求疵,只对贺小鸢道:“劳烦你去打探廖家的近况,以及盛邑如今的格局形势。”
贺小鸢点头。
国家上层的变动离平民太遥远,除了一开始的大军入城、天耀宫兵变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随后的腥风血雨、暗流涌动,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了。
百姓只知道,最近有大批贵族被推去斩首。平素高高在上的老爷小姐,颈子里喷出来的血也是红的,临死前一样痛哭流涕,毫无尊贵可言。
廖家的造反逼宫已经被镇压下去,盛邑展开腥风血雨的大清洗,权贵人人自危。但燕三郎注意到,廖家的重要人名几乎没出现在公开行刑的犯人名单里。
为什么呢?
同时,卫王奖赏前线的消息也传播开来,镇北侯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卫王藉着青苓城大胜的契机赏赐韩昭,不过是安抚他,明示廖家之祸不会牵连到镇北侯府,让他安心在南边镇压褐军叛乱。”说起这一点,贺小鸢就冷笑了,“嘿,韩昭但凡有点脑子,都不该以为这是个甜枣儿。”
“你看看卫王给的赏赐,啧啧,想来也是伤透了脑筋。”她不屑道,“看来对于韩昭,卫国实在也是赏无可赏了。”那么这就是个极危险的讯号。
说罢,她就出去了,当晚都没有回来。
双方各司其职,贺小鸢负责打探消息,而燕三郎么……则是挽起袖子,在千岁大人的指指点点下,把她认为不干净的地方重新清理一遍。
入夜,小院终于一尘不染,这时千岁也变回了人形。
燕三郎严重怀疑她算好了时间,不想帮忙清理。按她的话说,阿修罗从来不做这些琐事。
这个季节,小院里栽种的一棵李子树已经硕果累累。千岁亲手摘了一盆洗净,慢悠悠啃了一口,险些吐出来:“咦,好酸,难怪没人来偷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