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诗冷冰冰地回答:“你就不怕我卖你骗钱的产品。”
“不怕。”他气定神闲地啜了口茶,“我炒过一段时间的外汇,曾经一夜之间搞到倾家荡产。”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聊起这些事情,仿佛在说“我昨天不小心弄丢了一支笔”那般轻描淡写。
“杠杆拉到最满,一眨眼就全亏完了,真的是一眨眼。”
他说自己本业挣得很多,从来就没有为钱发过愁。直到那一次,所有的积蓄在顷刻间化为乌有,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因此背上债务。
“我倒还好,家里人和工作伙伴气得要死。只能把当时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外汇的书全买了,一刻不停地研究。”
“反正花了段时间,可能是半年,或者一年——把赔掉的钱赚回来了。自此以后就答应别人,再不碰这些了。”
听了这番话,向诗已经不知道是该夸他厉害还是该佩服他胆子大了。炒外汇要看许多图表和指数,而且风险比一般投资品种来得高。向诗平时上班太忙,根本没时间看盘,就算是炒股也更习惯用自动止盈止损,所以就谨慎地没有沾过手。
晴海恹恹地打了个哈欠,“反正我现在过得特别无聊。还是以前好,刺激,连亏钱都亏得痛快。”
看着他笑盈盈的模样,向诗蓦然觉得这人的脑回路恐怕与普通人不太一样。得到与失去在他眼里显得轻如鸿毛,只要他高兴,即使千金散尽也无关痛痒。
一聊到投资相关的话题,向诗的敌意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虽然依旧端着架子,可好歹愿意跟他一来一回地聊天。或许是在蓄意等待着这个空隙,晴海不着痕迹地拉着向诗讲了许多有的没的,比如房地产和税收,比如赌马和赌赛艇——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甚至会误以为两人相谈甚欢。
“那你现在是做什么的。”这是他第一次会主动开口问晴海问题。本人大概并未意识到,但是这样的举动通常就代表着“感兴趣”。
“我呀。”带着得逞的狡黠,坐在面前的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姑且有个自己的品牌,是做首饰的。”
他的右手上仍然戴着那枚黑色的方面磨砂戒指,而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隐约透出一股高级感——对于这个答案,向诗最初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合乎情理。
手帕还回来的时候叠在一个香喷喷的纸盒里,打开以后里面装的就仅仅是那块格纹手帕而已,多余的物件一样也没有。
晴海的适可而止意外地令向诗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假设对方画蛇添足地塞进了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肯定会恶心得当场把盒子扔掉。
·
“向诗,向诗。”
被喊到名字的人从一本画满了各种折线图的书上茫然地抬起了双眼,“怎么了?”
“我要去趟便利店,你有没有要带的东西?”付晶正站在玄关处穿鞋子,习惯性地用脚尖磕了磕地。
“没有。”他又低下了头。
“好,那我出门了。”
“路上小心。”
晚上的气温很凉快,将两只手大大咧咧地揣进衣服兜里,付晶熟门熟路地往靠近车站的方向走去。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在回家的路上。不断与迎面走来的路人们擦肩而过,他逆着人流前行。
结账的时候,看着店员背后那面花花绿绿的墙壁,付晶犹豫了半晌,终于说道:“请给我六十号。”
“身份证明。”
他困惑地眨了眨眼睛。
“你成年了吗?”
边想着哪个未成年会把头发|漂成这样,边摸出自己的驾照递了过去。
“六十没货了,七十一号可以吗?硬壳子的。”
“那就七十一号。”
店员依言从货架上取了个白色的纸壳,一并塞进了塑料袋。
走出感应门,他将纸壳单独挑出来,像塞护身符似的塞进了外套的口袋里,然后面色如常地回去了。
自从向诗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沙利叶的经营以来,付晶整个人就表现得不太对劲。
向诗能来这件事,无疑是令人高兴的。然而等到表面的那层糖衣融化,包裹在内芯的药片便逐渐显露出了真面目。于是欣喜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了无形的压力,而付晶只能默默吞咽下这份苦涩——毕竟如今他所代表的,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了。
前几天,和加京一起在沙利叶租的工作室附近吃午饭时,对方突然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担心地问道:“你最近怎么老是心神不宁的?”
这个问题在他的脑子里缓慢地转过一圈,付晶正欲否认,却发现加京已经吃完了,而自己面前摆着的食物还一口没动过。
不动声色地瞥了眼亮着的手机屏幕,加京又问:“网上有人骂你?”
付晶摇了摇头,这才拾起叉子,慢吞吞地翻搅起了盘子里盛着的意面,“我觉得自己太悠闲了,没什么危机意识。”
过去,他鲜少会去关注外界的评价,甚至连网上的消息都不怎么爱看,只是偶尔翻翻微博评论。而这段时间,居然鬼使神差地迷上了刷手机,一空下来就会神经质地搜索关键字——他开始去留意网络上的声音,留意其它同辈乐队的成绩和动向,留意自己是否在惯性思维的迷惑下变得惰于思考。
记得在去年收到的问卷里,有人写过,说希望他们今年能去一千人的livehouse里办专场,因为在同级别的乐队里沙利叶的人气已经封顶了,不进则退。
--
“不怕。”他气定神闲地啜了口茶,“我炒过一段时间的外汇,曾经一夜之间搞到倾家荡产。”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聊起这些事情,仿佛在说“我昨天不小心弄丢了一支笔”那般轻描淡写。
“杠杆拉到最满,一眨眼就全亏完了,真的是一眨眼。”
他说自己本业挣得很多,从来就没有为钱发过愁。直到那一次,所有的积蓄在顷刻间化为乌有,不幸中的万幸是没有因此背上债务。
“我倒还好,家里人和工作伙伴气得要死。只能把当时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关于外汇的书全买了,一刻不停地研究。”
“反正花了段时间,可能是半年,或者一年——把赔掉的钱赚回来了。自此以后就答应别人,再不碰这些了。”
听了这番话,向诗已经不知道是该夸他厉害还是该佩服他胆子大了。炒外汇要看许多图表和指数,而且风险比一般投资品种来得高。向诗平时上班太忙,根本没时间看盘,就算是炒股也更习惯用自动止盈止损,所以就谨慎地没有沾过手。
晴海恹恹地打了个哈欠,“反正我现在过得特别无聊。还是以前好,刺激,连亏钱都亏得痛快。”
看着他笑盈盈的模样,向诗蓦然觉得这人的脑回路恐怕与普通人不太一样。得到与失去在他眼里显得轻如鸿毛,只要他高兴,即使千金散尽也无关痛痒。
一聊到投资相关的话题,向诗的敌意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虽然依旧端着架子,可好歹愿意跟他一来一回地聊天。或许是在蓄意等待着这个空隙,晴海不着痕迹地拉着向诗讲了许多有的没的,比如房地产和税收,比如赌马和赌赛艇——用第三者的眼光来看,甚至会误以为两人相谈甚欢。
“那你现在是做什么的。”这是他第一次会主动开口问晴海问题。本人大概并未意识到,但是这样的举动通常就代表着“感兴趣”。
“我呀。”带着得逞的狡黠,坐在面前的人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姑且有个自己的品牌,是做首饰的。”
他的右手上仍然戴着那枚黑色的方面磨砂戒指,而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隐约透出一股高级感——对于这个答案,向诗最初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很合乎情理。
手帕还回来的时候叠在一个香喷喷的纸盒里,打开以后里面装的就仅仅是那块格纹手帕而已,多余的物件一样也没有。
晴海的适可而止意外地令向诗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假设对方画蛇添足地塞进了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肯定会恶心得当场把盒子扔掉。
·
“向诗,向诗。”
被喊到名字的人从一本画满了各种折线图的书上茫然地抬起了双眼,“怎么了?”
“我要去趟便利店,你有没有要带的东西?”付晶正站在玄关处穿鞋子,习惯性地用脚尖磕了磕地。
“没有。”他又低下了头。
“好,那我出门了。”
“路上小心。”
晚上的气温很凉快,将两只手大大咧咧地揣进衣服兜里,付晶熟门熟路地往靠近车站的方向走去。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在回家的路上。不断与迎面走来的路人们擦肩而过,他逆着人流前行。
结账的时候,看着店员背后那面花花绿绿的墙壁,付晶犹豫了半晌,终于说道:“请给我六十号。”
“身份证明。”
他困惑地眨了眨眼睛。
“你成年了吗?”
边想着哪个未成年会把头发|漂成这样,边摸出自己的驾照递了过去。
“六十没货了,七十一号可以吗?硬壳子的。”
“那就七十一号。”
店员依言从货架上取了个白色的纸壳,一并塞进了塑料袋。
走出感应门,他将纸壳单独挑出来,像塞护身符似的塞进了外套的口袋里,然后面色如常地回去了。
自从向诗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沙利叶的经营以来,付晶整个人就表现得不太对劲。
向诗能来这件事,无疑是令人高兴的。然而等到表面的那层糖衣融化,包裹在内芯的药片便逐渐显露出了真面目。于是欣喜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了无形的压力,而付晶只能默默吞咽下这份苦涩——毕竟如今他所代表的,不再是自己一个人了。
前几天,和加京一起在沙利叶租的工作室附近吃午饭时,对方突然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担心地问道:“你最近怎么老是心神不宁的?”
这个问题在他的脑子里缓慢地转过一圈,付晶正欲否认,却发现加京已经吃完了,而自己面前摆着的食物还一口没动过。
不动声色地瞥了眼亮着的手机屏幕,加京又问:“网上有人骂你?”
付晶摇了摇头,这才拾起叉子,慢吞吞地翻搅起了盘子里盛着的意面,“我觉得自己太悠闲了,没什么危机意识。”
过去,他鲜少会去关注外界的评价,甚至连网上的消息都不怎么爱看,只是偶尔翻翻微博评论。而这段时间,居然鬼使神差地迷上了刷手机,一空下来就会神经质地搜索关键字——他开始去留意网络上的声音,留意其它同辈乐队的成绩和动向,留意自己是否在惯性思维的迷惑下变得惰于思考。
记得在去年收到的问卷里,有人写过,说希望他们今年能去一千人的livehouse里办专场,因为在同级别的乐队里沙利叶的人气已经封顶了,不进则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