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你,想念咱俩一起在村子里疯跑,想念和你一起看落日,想念和你一起上学,也想念和你一起捡粪,虽然你身上臭臭的,但是我可从没告诉你~
有太多的话想和你说,希望这封信你能收到吧。
陈汐】
妙瞳用手细细地摩挲着信纸,看着上面那字里行间带着一点小脾气又满是思念的字,她笑了起来,可眼泪又不听话地流个不停。
两个人重新取得了联络。
这再次的联系仿佛就像12岁那年,两个女孩因为递过来的糖豆而成为了朋友,慢慢成为彼此的牵挂,紧紧连在了一起。
她们信里有说不完的话,有分享不完的心情。
妙瞳向陈汐说了吕成生的过世,也告诉她自己正在以前两个人读书的盘河八中当了老师。
她也从陈汐的信里得知,陈汐妈妈方彩云找了一位钢琴老师,现在陈汐的钢琴学的非常好,离当一名音乐老师的梦想又近了一些。
想到陈汐当初问过妙瞳长大后想做什么,当时妙瞳对于工作并没有概念,只以为工作就是爸妈那种种地挣工分。可如今因为读过了书,得以留在学校,可以每日和知识为伴。
如果当时没有陈家来插队,没有和自己同龄读书的陈汐,又怎么能有妙瞳的现在呢。
想到这,妙瞳想到了那个词——命运。
在她这个年纪,她不太理解命运是什么,只是以前听妈妈黄三妹总是叹息着说着某些事情都是命。
那陈汐的出现,是不是自己的命呢?自己对于陈汐,是否也是这样?
这些话妙瞳并没有问,而是藏在了心里。
第十五章
75年的秋天,比妙瞳大三岁的姐姐妙莹结婚了。
找人说亲的时候,黄三妹跟人家说自家有文化,二丫头和儿子都是读书的人,那家居然因此多给了一头猪的彩礼,这可乐得黄三妹和李大成合不拢嘴。
李妙莹嫁的那户是镇上张家的小儿子,叫张立峰。
张家老爹没念过书,但是有一个本事是会给牛马看病,这本事在这年头可是个大能耐。
每个生产队的牛马并不多,能混上牛马队的活那都是肥差。
小儿子张立峰念了小学后就开始跟老张头在牛马队干活,人老实也肯干,大家都对他有着不错的评价,将来也大有可能接了他爹老张头的班。
这门亲事让李家非常满意,而这年妙瞳也17周岁了,姐姐成亲的那天,邻里邻居的女人们凑在一起,就有人说着要给妙瞳物色个好人家。
“俺家妙瞳那可得嫁的更好,她这多有能耐呢,不用下地出力,挣得还多,脑子可灵着呢。”
黄三妹说完后,身旁的婶子们都点头应着。
妙瞳坐在对面,只是默默地看着。
—
每次邮差的到来都让妙瞳开心不已。
与陈汐的书信往来是她快乐的源泉,她通过文字了解陈汐经历的事情,了解陈汐的心情。
有时,她会闭上眼,让自己好像就在陈汐身边,和陈汐一同去面对那些有趣的或者惊险的事。
而睁开眼,看着眼前破旧的书桌,泛黄的缺角的图书,她又不得不回到现实。
我以后会不会到陈汐的城市,会不会到她的身边?妙瞳想。
她把这个想法写进了信里,很快便收到了回信。
陈汐非常开心妙瞳会这么想,回信中陈汐故意说了好多城里的好玩的好吃的。妙瞳读着信,微笑着幻想她和陈汐去吃去玩,想着陈汐的这些小心思。
而在信里,陈汐说的更多的,则是告诉妙瞳一定要坚持读书。
她引用了方彩云的话,告诉妙瞳读书是改变人的命运的唯一出路,在古代是这样,在现在也会是这样,千万不能放弃。
妙瞳只读完了九年级,陈汐便把她能找到的借到的高中课本都给妙瞳寄了过来,或者是寄来一些其他的课外读物。两个人看着同样的书,再写信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就好像两个人在彼此身边一样。
—
1977年的夏天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天气热的不早不晚。
姐姐妙莹随丈夫去了一趟省城盛京,回来的时候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而送给妙瞳的则是一件的确良白衬衣。
拥有一件又硬挺又耐穿的的确良衣服是当时每个人的心愿,所以当妙瞳穿上白衬衣的时候,她乐地原地转了好几圈,然后十分开心地拥抱了姐姐。
这个夏天好像将因为这么一件好看的白衬衣而明艳了起来,而真正带来明艳消息的,则是陈汐的一封信。
在信里,陈汐告诉妙瞳,可能要恢复高考了。
陈汐说,听身边很多人都在说,城里的很多学校也在讨论,有可能今年或者明年就要恢复高考。她告诉妙瞳可以通过高考继续学习,也可以离开农村到城里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消息。
十年了,停滞了十年的高考,没有学生进入大学,而是涌向了农村。
而在农村的知青们每天都在想着回到城里。
如果真的能通过高考考出去,那陈汐说的靠读书改变一切便成了真。
妙瞳看着陈汐的字,心里已经开始向往起离开这片黄土而站在陈汐面前的日子。
可没高兴几天,她就自卑了起来。
城里的学生那么多,这些来到乡下的知青也都跃跃欲试,她这一农村人,高中也没念过,拿什么和人家比呢。
--
有太多的话想和你说,希望这封信你能收到吧。
陈汐】
妙瞳用手细细地摩挲着信纸,看着上面那字里行间带着一点小脾气又满是思念的字,她笑了起来,可眼泪又不听话地流个不停。
两个人重新取得了联络。
这再次的联系仿佛就像12岁那年,两个女孩因为递过来的糖豆而成为了朋友,慢慢成为彼此的牵挂,紧紧连在了一起。
她们信里有说不完的话,有分享不完的心情。
妙瞳向陈汐说了吕成生的过世,也告诉她自己正在以前两个人读书的盘河八中当了老师。
她也从陈汐的信里得知,陈汐妈妈方彩云找了一位钢琴老师,现在陈汐的钢琴学的非常好,离当一名音乐老师的梦想又近了一些。
想到陈汐当初问过妙瞳长大后想做什么,当时妙瞳对于工作并没有概念,只以为工作就是爸妈那种种地挣工分。可如今因为读过了书,得以留在学校,可以每日和知识为伴。
如果当时没有陈家来插队,没有和自己同龄读书的陈汐,又怎么能有妙瞳的现在呢。
想到这,妙瞳想到了那个词——命运。
在她这个年纪,她不太理解命运是什么,只是以前听妈妈黄三妹总是叹息着说着某些事情都是命。
那陈汐的出现,是不是自己的命呢?自己对于陈汐,是否也是这样?
这些话妙瞳并没有问,而是藏在了心里。
第十五章
75年的秋天,比妙瞳大三岁的姐姐妙莹结婚了。
找人说亲的时候,黄三妹跟人家说自家有文化,二丫头和儿子都是读书的人,那家居然因此多给了一头猪的彩礼,这可乐得黄三妹和李大成合不拢嘴。
李妙莹嫁的那户是镇上张家的小儿子,叫张立峰。
张家老爹没念过书,但是有一个本事是会给牛马看病,这本事在这年头可是个大能耐。
每个生产队的牛马并不多,能混上牛马队的活那都是肥差。
小儿子张立峰念了小学后就开始跟老张头在牛马队干活,人老实也肯干,大家都对他有着不错的评价,将来也大有可能接了他爹老张头的班。
这门亲事让李家非常满意,而这年妙瞳也17周岁了,姐姐成亲的那天,邻里邻居的女人们凑在一起,就有人说着要给妙瞳物色个好人家。
“俺家妙瞳那可得嫁的更好,她这多有能耐呢,不用下地出力,挣得还多,脑子可灵着呢。”
黄三妹说完后,身旁的婶子们都点头应着。
妙瞳坐在对面,只是默默地看着。
—
每次邮差的到来都让妙瞳开心不已。
与陈汐的书信往来是她快乐的源泉,她通过文字了解陈汐经历的事情,了解陈汐的心情。
有时,她会闭上眼,让自己好像就在陈汐身边,和陈汐一同去面对那些有趣的或者惊险的事。
而睁开眼,看着眼前破旧的书桌,泛黄的缺角的图书,她又不得不回到现实。
我以后会不会到陈汐的城市,会不会到她的身边?妙瞳想。
她把这个想法写进了信里,很快便收到了回信。
陈汐非常开心妙瞳会这么想,回信中陈汐故意说了好多城里的好玩的好吃的。妙瞳读着信,微笑着幻想她和陈汐去吃去玩,想着陈汐的这些小心思。
而在信里,陈汐说的更多的,则是告诉妙瞳一定要坚持读书。
她引用了方彩云的话,告诉妙瞳读书是改变人的命运的唯一出路,在古代是这样,在现在也会是这样,千万不能放弃。
妙瞳只读完了九年级,陈汐便把她能找到的借到的高中课本都给妙瞳寄了过来,或者是寄来一些其他的课外读物。两个人看着同样的书,再写信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就好像两个人在彼此身边一样。
—
1977年的夏天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天气热的不早不晚。
姐姐妙莹随丈夫去了一趟省城盛京,回来的时候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而送给妙瞳的则是一件的确良白衬衣。
拥有一件又硬挺又耐穿的的确良衣服是当时每个人的心愿,所以当妙瞳穿上白衬衣的时候,她乐地原地转了好几圈,然后十分开心地拥抱了姐姐。
这个夏天好像将因为这么一件好看的白衬衣而明艳了起来,而真正带来明艳消息的,则是陈汐的一封信。
在信里,陈汐告诉妙瞳,可能要恢复高考了。
陈汐说,听身边很多人都在说,城里的很多学校也在讨论,有可能今年或者明年就要恢复高考。她告诉妙瞳可以通过高考继续学习,也可以离开农村到城里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消息。
十年了,停滞了十年的高考,没有学生进入大学,而是涌向了农村。
而在农村的知青们每天都在想着回到城里。
如果真的能通过高考考出去,那陈汐说的靠读书改变一切便成了真。
妙瞳看着陈汐的字,心里已经开始向往起离开这片黄土而站在陈汐面前的日子。
可没高兴几天,她就自卑了起来。
城里的学生那么多,这些来到乡下的知青也都跃跃欲试,她这一农村人,高中也没念过,拿什么和人家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