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津义久横后厉秣准备死宁九州之时,德川幕府与中华朝方面也没有就此闲着。对于德川幕府来说,只要萨摩藩存在一天,其在倭国的统治就不得稳固。需知而今倒幕派随被驱赶到了九州一隅,但倭国上下的倒幕情绪却并没有就此得到根治。而岛津一族所处的熊本城则俨然成为了不少倭国武士心目中的圣地,面对如此危险,德川幕府当然是打心眼里想要将九州的萨摩藩连根铲除以绝后患。可怎奈中华军却在这个关键当口上停止了进攻。没有中华舰队掩护的幕府军根本无法登陆九州。于是也只能干巴巴地望着海另一边的萨摩藩占占口舌便宜。
其实就中华朝来说,倭国之战时间拖得越长,其在印度洋上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乍一看起来李耀斗部在冬季休战的举动大有延误军机的意味。可换个角度来说,既然中华朝已然出兵倭国,那自然就得善始善终。该得的利益,该达到的目标,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就枉费当初兴师动众地来倭国。抱着这样的想法,中华军方面就此同德川幕府打起了太极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沉得住气的一方将取得先机。虽说中华朝与德川幕府方面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压力。但幕府方面最终还是先一步妥协了下来。说起来这点还是得托了倒幕派的富。岛津义久虽然在九州岛上气焰嚣张,但他在内心深处对中华军、对德川幕府还是心存畏惧的。为了打乱联军的部署,为自己的苟延残喘争取时间,同时亦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岛津义久派出了不少刺客忍者在联军的后方进行暗杀等破坏活动。这些小动作让德川幕府整个新年过得如坐针毡。为此,再也耐不住性子的酒井宗胜只得不断地派人催促中华军早日出兵九州。然而眼看着派去的使节级别一个比一个高。可中华军方面却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在军事上更是半点动静都没有。酒井宗胜原本还想派德川光国前去与李耀斗商量。可怎奈自从冈山一战之后德川光国便回其封地水户养伤去了。虽然他在回信中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为酒井分忧。但其向旁的医师却又一再地劝阻其不要长途奔波以免影响恢复。一来二去之下,瞧出些端倪的酒井宗胜只得亲自出面与中华军商讨起实质性的问题来。
弘武十一年农历二月初七。中倭双方代表就对剿诛倒幕军的进一步军事计划于马关展开了秘密会晤,此次会议中华朝方面由远征军总帅李耀斗及驻倭大使郑琨出面谈判。幕府方面则由关白酒井宗胜与左大臣鹰司教平主持。虽然倭方代表的级别明显要高于中方代表。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中方代表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在番例行公事般的寒暄之后,左大臣鹰司教平率先颤颤微微地向中上方试探道:“李将军,郑大人,这次上国出兵帮助幕府平定内乱,小国上下感激不尽。然则,九州岛上至今还存有叛贼余孽。若不及时将其斩草除根恐日后会卷土重来危害天下。所以天皇陛下连同德川将军都恳切地期望上国能继续帮助小国消灭叛军余孽。”
“鹰司大人言重了。为藩属国维持和平本就我宗主国的义务。更何况叛军与我天朝还有君夫之仇。”坐在对面的郑琨朝天拱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上国忙出兵九州吧。鄙方已经为上国准备好了粮草补给。只要上国的李将军一声令下。幕府立刻就能配合上国大军作战。”鹰司教平迫不及待地应和道。
可谁知一旁的李耀斗却摆了摆手道:“鹰司大人此言差矣。本将军虽是远征军的指挥官,但何时开始实话第二阶段作战却要由本土的总参府决定。毕竟攻打九州还需要帝国海军进行配合。”
“是,是,是。李将军您说得是,却不知上国总参府对我东瀛的战事有何新的打算?”碰了个软钉子的鹰司教平连忙转口道。
“这可就要问咱们的郑大人了。他刚从中原回来,相关的情况可比我这个在前线带兵打仗的要清楚得多。”李耀斗回头身一旁的郑琨笑了笑道。作为一个军人他没兴趣去管那些政客究竟有什么想法,又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在他看来尊崇命令,完成任务,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才是一个军人该做的事。事实上若非军部方面有明确指示,他甚至都不愿意来参加这次的会议。
“哦?这么说来关大人这次是从上国带来了天朝的指示咯。”一直没有开口的酒井宗胜将目光移到了郑琨的身上问道。
“指示倒算不是,只能说是我中原军部及外务部对幕府的一点小小建议罢了。”郑琨说着便从身后侍从的托盘中取下一份文书转交酒井宗胜道:“请关白大人过目。”
或许是早就料到中华朝方面会有这一举动,酒井宗胜面无表情地接过了文书与一旁的鹰司教平一起翻阅起来。然而出乎两人意料的是,这一次文书上并没有罗列出一长条犒军清单。相反却提到了一些在酒井宗胜看来颇为匪夷所思的条件。而当两人将文书翻到最后一页时。上面所书的内容更是让这两个幕府高官脸色为之一变。
鹰司教平当即便向郑琨惊呼道:“郑大人,请恕老夫愚钝。这‘代管’究竟是什么意思?”
“鹰司大人,‘代管’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管理。天朝知道秦津民风彪悍,向来就不服幕府管治。既然历经百年幕府都无法降服九州岛,那就交由我天朝来管理吧。相信我堂堂中华礼仪之邦一定能把这小小的‘秦津’治理得服服帖帖。”郑琨故意加重了“秦津”二字。
--
其实就中华朝来说,倭国之战时间拖得越长,其在印度洋上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乍一看起来李耀斗部在冬季休战的举动大有延误军机的意味。可换个角度来说,既然中华朝已然出兵倭国,那自然就得善始善终。该得的利益,该达到的目标,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就枉费当初兴师动众地来倭国。抱着这样的想法,中华军方面就此同德川幕府打起了太极拳。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沉得住气的一方将取得先机。虽说中华朝与德川幕府方面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压力。但幕府方面最终还是先一步妥协了下来。说起来这点还是得托了倒幕派的富。岛津义久虽然在九州岛上气焰嚣张,但他在内心深处对中华军、对德川幕府还是心存畏惧的。为了打乱联军的部署,为自己的苟延残喘争取时间,同时亦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岛津义久派出了不少刺客忍者在联军的后方进行暗杀等破坏活动。这些小动作让德川幕府整个新年过得如坐针毡。为此,再也耐不住性子的酒井宗胜只得不断地派人催促中华军早日出兵九州。然而眼看着派去的使节级别一个比一个高。可中华军方面却始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在军事上更是半点动静都没有。酒井宗胜原本还想派德川光国前去与李耀斗商量。可怎奈自从冈山一战之后德川光国便回其封地水户养伤去了。虽然他在回信中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为酒井分忧。但其向旁的医师却又一再地劝阻其不要长途奔波以免影响恢复。一来二去之下,瞧出些端倪的酒井宗胜只得亲自出面与中华军商讨起实质性的问题来。
弘武十一年农历二月初七。中倭双方代表就对剿诛倒幕军的进一步军事计划于马关展开了秘密会晤,此次会议中华朝方面由远征军总帅李耀斗及驻倭大使郑琨出面谈判。幕府方面则由关白酒井宗胜与左大臣鹰司教平主持。虽然倭方代表的级别明显要高于中方代表。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中方代表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在番例行公事般的寒暄之后,左大臣鹰司教平率先颤颤微微地向中上方试探道:“李将军,郑大人,这次上国出兵帮助幕府平定内乱,小国上下感激不尽。然则,九州岛上至今还存有叛贼余孽。若不及时将其斩草除根恐日后会卷土重来危害天下。所以天皇陛下连同德川将军都恳切地期望上国能继续帮助小国消灭叛军余孽。”
“鹰司大人言重了。为藩属国维持和平本就我宗主国的义务。更何况叛军与我天朝还有君夫之仇。”坐在对面的郑琨朝天拱了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上国忙出兵九州吧。鄙方已经为上国准备好了粮草补给。只要上国的李将军一声令下。幕府立刻就能配合上国大军作战。”鹰司教平迫不及待地应和道。
可谁知一旁的李耀斗却摆了摆手道:“鹰司大人此言差矣。本将军虽是远征军的指挥官,但何时开始实话第二阶段作战却要由本土的总参府决定。毕竟攻打九州还需要帝国海军进行配合。”
“是,是,是。李将军您说得是,却不知上国总参府对我东瀛的战事有何新的打算?”碰了个软钉子的鹰司教平连忙转口道。
“这可就要问咱们的郑大人了。他刚从中原回来,相关的情况可比我这个在前线带兵打仗的要清楚得多。”李耀斗回头身一旁的郑琨笑了笑道。作为一个军人他没兴趣去管那些政客究竟有什么想法,又打着什么样的算盘。在他看来尊崇命令,完成任务,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才是一个军人该做的事。事实上若非军部方面有明确指示,他甚至都不愿意来参加这次的会议。
“哦?这么说来关大人这次是从上国带来了天朝的指示咯。”一直没有开口的酒井宗胜将目光移到了郑琨的身上问道。
“指示倒算不是,只能说是我中原军部及外务部对幕府的一点小小建议罢了。”郑琨说着便从身后侍从的托盘中取下一份文书转交酒井宗胜道:“请关白大人过目。”
或许是早就料到中华朝方面会有这一举动,酒井宗胜面无表情地接过了文书与一旁的鹰司教平一起翻阅起来。然而出乎两人意料的是,这一次文书上并没有罗列出一长条犒军清单。相反却提到了一些在酒井宗胜看来颇为匪夷所思的条件。而当两人将文书翻到最后一页时。上面所书的内容更是让这两个幕府高官脸色为之一变。
鹰司教平当即便向郑琨惊呼道:“郑大人,请恕老夫愚钝。这‘代管’究竟是什么意思?”
“鹰司大人,‘代管’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代替管理。天朝知道秦津民风彪悍,向来就不服幕府管治。既然历经百年幕府都无法降服九州岛,那就交由我天朝来管理吧。相信我堂堂中华礼仪之邦一定能把这小小的‘秦津’治理得服服帖帖。”郑琨故意加重了“秦津”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