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多尔博说,他在一开始时并没有一眼就认出自己的父亲与哥哥。直到他被多尔衮带上前来与多铎和多尼相认之时,他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两个人是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这倒并不是因为多尔博忘记了父亲与兄长的长相。而是他真的很难将这个挽有发髻,身着汉服的男子,同他那曾经叱诧沙场的阿玛联系在一起。不过骨肉亲情最终替代了因易副服带来的惊愕。年少的多尔博还是只不住激动的心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与亲生父亲和哥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来。如此感人的情景自然是引来了周围众人的一阵唏嘘。而在感叹的同时,人们也不忘记适时地赞美一番中华朝的宽宏大量。而这一切当然也都被在场的蒙古人都看在了眼里。
不过作为主角之一的多尔衮却并没有沉浸在骨肉团圆的欣喜与哀伤之中。就其他人忙着认亲之时他却信步走到女皇面前道:“陛下,我们好久不见了。”
“是啊,自从牧野之战后,朕与睿王便再没有碰面过。不过算起来,我们每一次的对峙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次我们总算是见着各自的庐山真面了。”面对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孙露的语气也异常的平静。正如其所言,她与多尔衮虽斗了十多年,今日却还是第一次见面。出于好奇,孙露曾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位传奇人物的尊容。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此刻进距离端详下来,也并不觉得有所么帅气。对方的给她的感觉更多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睿智老者。
而对多尔衮而言孙露似乎没有脱离他之前的想象。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一种久违的释然让他彻底轻松了下来,坦然面对女皇询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这些人?”
“睿王不是已经做出决定了吗。”出于尊敬孙露依旧称呼着多尔衮之前的封号。
“我不是指孩子们。而是说我们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多尔衮沉声问道。
“从那个年代沙场上过来的人没几个手上不沾血的。朕手上的血也不少。如果睿王愿意像令弟一样诚心归顺我朝的话。那杭爱山一战就算是睿王折功补过了。”孙露大度的说道。
多尔衮听罢,回头望了望已然一身汉人打扮的多铎,缓缓开口道:“这么说来是要我们蓄发易服。”
“这个头是你们开的。朕不能不给朕的百姓一个交代。”孙露直言不讳道。相比汉、唐两朝,明朝人的胸襟本就算不上宽广。加之又有宋朝的耻辱记忆在前,以及被强制剃发一事在后,因此为了尊严和面子绝大多数的中华朝百姓在满人蓄发易服一事的问题上都显得极为固执。
听完了女皇的回答,多尔衮沉默了好一会儿。正当众人以为他默认了这个结果之时,他却又突然语气坚定的开口道:“我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我不能这么做。”
多尔衮的回答显然让在场的众人吃了一惊。先前还在人亲的满人也跟着一起围了上来,静静地看着多尔衮和弘武女皇。反倒是孙露还是一脸的镇定,想都没多想就直接反问道:“那睿王要朕怎么做?”
多尔衮一字一顿的说道:“请陛下准许我出家为僧。”
第175节 满州残部就地出家 蒙古王公献贡归顺
“我等也要出家。”
岳乐与多铎双双箭步上前陪同多尔衮一起请命道。后面紧跟着的还有数名郡王以及一直以来效忠追随于他们的家奴。见此情形孙露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已然蓄发的多铎问道:“难道将军也要跟着一起出家吗?”
然而面对女皇的询问,以及一旁长子多尼疑惑不解的目光,多铎不为所动地斩钉截铁道:“请陛下成全。”
“请陛下成全!”说着其他几人也随之一起齐刷刷地跪地请求道。
“明白了。朕准你们的请求。”在环视一了番眼前跪着的满洲贵族后,孙露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她知道遁入空门对于多尔衮等人来说是唯一能保住尊严的归宿,也同样是中华百姓所能接受的结果。
多尔衮感激地望了孙露一眼,随即又拱手恳求道:“陛下,我还有一个不请之请。”
“睿王请说。”孙露礼貌的回应道。
“请陛下开恩准许他们回辽东故土。”多尔衮望了望身后的多尔博等人恳切地说道:“至于我等罪人还是留在归化出家算了。”
“也罢,睿王放心。朝廷会将你们的族人妥善安排回辽东定居。那尔等就在于归化无量寺出家吧。”孙露听罢爽快地建议道。
“谢陛下。”多尔衮深深地作了个揖道。此刻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是多尔博等人可以落叶归根。至于他本人则早已打消了回乡的念头。或许在他与多铎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颜面再回到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去面对长眠于下列祖列宗。
面对父亲的选择,一旁的东莪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刚认完亲的她十分希望父亲能和她一起去南京。或是与其他人一同回辽东老家。但既然父亲决定了出家,东莪还是打从心眼里由衷地为他祝福。因为对于信奉喇嘛教的满人来说,能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佛祖同样是件值得庆祝的事。然而一旁多博尔显然不能接受生父与养父同时出家的结果。却见他当即激动地冲上前下跪道:“阿玛,我不走。我和你们一起留在归化出家。”
“多尔博,你胡闹什么呢!快给我下去!”多尔衮板起脸呵斥道。但这一次多尔博的态度显得异常的坚定,无论多尔衮怎么叱呵,他就是死活不起身。引得一旁的孙露不禁微笑着开口道:“这位想必就是睿王的公子吧。”
--
不过作为主角之一的多尔衮却并没有沉浸在骨肉团圆的欣喜与哀伤之中。就其他人忙着认亲之时他却信步走到女皇面前道:“陛下,我们好久不见了。”
“是啊,自从牧野之战后,朕与睿王便再没有碰面过。不过算起来,我们每一次的对峙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一次我们总算是见着各自的庐山真面了。”面对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孙露的语气也异常的平静。正如其所言,她与多尔衮虽斗了十多年,今日却还是第一次见面。出于好奇,孙露曾不止一次想象过这位传奇人物的尊容。可能是年龄的原因,此刻进距离端详下来,也并不觉得有所么帅气。对方的给她的感觉更多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睿智老者。
而对多尔衮而言孙露似乎没有脱离他之前的想象。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一种久违的释然让他彻底轻松了下来,坦然面对女皇询问道:“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这些人?”
“睿王不是已经做出决定了吗。”出于尊敬孙露依旧称呼着多尔衮之前的封号。
“我不是指孩子们。而是说我们这些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多尔衮沉声问道。
“从那个年代沙场上过来的人没几个手上不沾血的。朕手上的血也不少。如果睿王愿意像令弟一样诚心归顺我朝的话。那杭爱山一战就算是睿王折功补过了。”孙露大度的说道。
多尔衮听罢,回头望了望已然一身汉人打扮的多铎,缓缓开口道:“这么说来是要我们蓄发易服。”
“这个头是你们开的。朕不能不给朕的百姓一个交代。”孙露直言不讳道。相比汉、唐两朝,明朝人的胸襟本就算不上宽广。加之又有宋朝的耻辱记忆在前,以及被强制剃发一事在后,因此为了尊严和面子绝大多数的中华朝百姓在满人蓄发易服一事的问题上都显得极为固执。
听完了女皇的回答,多尔衮沉默了好一会儿。正当众人以为他默认了这个结果之时,他却又突然语气坚定的开口道:“我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孙,我不能这么做。”
多尔衮的回答显然让在场的众人吃了一惊。先前还在人亲的满人也跟着一起围了上来,静静地看着多尔衮和弘武女皇。反倒是孙露还是一脸的镇定,想都没多想就直接反问道:“那睿王要朕怎么做?”
多尔衮一字一顿的说道:“请陛下准许我出家为僧。”
第175节 满州残部就地出家 蒙古王公献贡归顺
“我等也要出家。”
岳乐与多铎双双箭步上前陪同多尔衮一起请命道。后面紧跟着的还有数名郡王以及一直以来效忠追随于他们的家奴。见此情形孙露不由地将目光投向了已然蓄发的多铎问道:“难道将军也要跟着一起出家吗?”
然而面对女皇的询问,以及一旁长子多尼疑惑不解的目光,多铎不为所动地斩钉截铁道:“请陛下成全。”
“请陛下成全!”说着其他几人也随之一起齐刷刷地跪地请求道。
“明白了。朕准你们的请求。”在环视一了番眼前跪着的满洲贵族后,孙露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她知道遁入空门对于多尔衮等人来说是唯一能保住尊严的归宿,也同样是中华百姓所能接受的结果。
多尔衮感激地望了孙露一眼,随即又拱手恳求道:“陛下,我还有一个不请之请。”
“睿王请说。”孙露礼貌的回应道。
“请陛下开恩准许他们回辽东故土。”多尔衮望了望身后的多尔博等人恳切地说道:“至于我等罪人还是留在归化出家算了。”
“也罢,睿王放心。朝廷会将你们的族人妥善安排回辽东定居。那尔等就在于归化无量寺出家吧。”孙露听罢爽快地建议道。
“谢陛下。”多尔衮深深地作了个揖道。此刻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是多尔博等人可以落叶归根。至于他本人则早已打消了回乡的念头。或许在他与多铎看来自己根本就没有颜面再回到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去面对长眠于下列祖列宗。
面对父亲的选择,一旁的东莪也是感慨万千。虽然刚认完亲的她十分希望父亲能和她一起去南京。或是与其他人一同回辽东老家。但既然父亲决定了出家,东莪还是打从心眼里由衷地为他祝福。因为对于信奉喇嘛教的满人来说,能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佛祖同样是件值得庆祝的事。然而一旁多博尔显然不能接受生父与养父同时出家的结果。却见他当即激动地冲上前下跪道:“阿玛,我不走。我和你们一起留在归化出家。”
“多尔博,你胡闹什么呢!快给我下去!”多尔衮板起脸呵斥道。但这一次多尔博的态度显得异常的坚定,无论多尔衮怎么叱呵,他就是死活不起身。引得一旁的孙露不禁微笑着开口道:“这位想必就是睿王的公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