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人,照这么说来下一界内阁东林就只剩下了陈大人、朱大人和沈大人三位了?”紧蹙着眉头的王罡惊讶的问道。
“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下一届内阁的最终名单。”在场的陈子龙点头证实道。
“怎么会这样?!复兴与东林在内阁中的席位不是向来都是六四分的吗。”王罡不甘心的追问。虽然复兴党会继续把持下一届内阁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东林党在内阁中的席位由原来的五个降到三个,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如果真如陈子龙所言下一届内阁只有三个东林党内阁大臣的话,那之前自己与东林党的努力岂不是付诸了东流。
“王副会长,东林这次在国会中虽然抢到了比以往历次国会都要多的议席,但算起来也不过只占了总议席的三成左右。因此复兴党这次便突然转口要求以各党在国会中所占议席的比例来分配内阁大臣的名额。而在这个时候,史可法和张煌言又双双自动提出要离开内阁。弄得现在东林上下颇为被动。所以以目前的情势想挽回此事颇为困难啊。”陈子龙深深地叹了口道。
“史大人和张大人双双提出要离开内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王罡再一次惊讶道。他原本以为东林党会失去两个内阁大臣的职位是出于复兴党的原因。却不想一问下来,竟然还有如此内幕。
“王副会长有所不知。史大人早在数天之前就已经向女皇上书要求告老还乡了。同时提出告老的还有复兴一系的海军尚书陈奇策。而女皇也允了他俩的意愿,还赐予了他俩一笔丰厚的赏赐。虽说以史大人未及花甲的年纪提出告老还乡确实是早了一些。但想来史大人也算是四朝元老了,经历了不少风雨起伏,想要回乡颐养也无可厚非。”许久没有发话的朱舜水感慨万分的说道。在经过了将近两年与复兴党的明争暗夺之后,面对这样的结局,朱舜水越发感觉到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在他看来史可法在这个时候选择功成身退,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之选。
“那陆军部的张大人呢。张大人年纪尚轻,总不成也告老还乡了吧。”王罡不肯相信的追问道。若说本就对东林目前事务存有间隙的史可法选择退出,还情有可原。但要说才三十多岁的张煌言也主动退出内阁,那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再说张煌言虽属东林一系,但身处军方的他却与东林党较少有接触。复兴党就算是要挤也轮不到他啊。
“张大人为什么会突然主动提出退出内阁,老夫等人也不清楚其中的原由。只知前天女皇特别召见了张大人一次。之后张大人便着人告知我等他将不出任下一届内阁大臣。”陈子龙如实的回答道。
王罡一听此事还牵涉到了女皇陛下,当即也只得接受了这一事实。于是他便转了话题道:“这一次有如此多的大臣退出内阁。新一届的内阁一定会有不少新面孔吧?”
“换人是肯定的。不过这几人对你我来说也并不陌生。陈邦彦他们决定让张家玉元帅出任陆军尚书,李海上将出任海军尚书。至于内务部嘛。王副会长以为会由谁来接替史公的位置?”陈子龙卖了道。
给陈子龙这么突然一问,王罡不由低头沉思了一下道:“这…恕在下愚顿。而今京师内似乎没什么复兴一系的官员有这个威望和资历可以接替史公的位置。难道说是南洋的陈总督?”
“王副会长怎么尽往南边想。此公可是由北而来的。”朱舜水摇着头提醒道。
“由北而来?莫非是那燕京的黄府尹。”王罡猛然反应过来道。
“不错,正是黄宗羲。其实复兴党让黄宗羲来出任内务尚书并不令人惊讶。只是大家一时半会儿没能往北边想而已。”陈子龙抚须点头道。
“是啊,说起来黄宗羲也算是开国之臣了。当年组阁之时没有他位置,吾等还曾纳闷过。可而今想来一切早就在陈邦彦等人的算计之中了。听说这五年来他在北边积累了不少的人气和名望。此次复兴党能在北方拉到如此多的席位他更是居功至尾。现在他又被调入内阁顶替史公的职位。看来陈首相对黄太冲的期望可不小呢。”朱舜水跟着分析道。其实他心里更清楚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陈邦彦的意愿,不如说是女皇陛下的意思更为准确一些。因而东林上下才不敢对此安排抱有任何的异议。
“那照两位大人所言此次内阁变动巨大,是否意味着朝廷在日后会有什么新动向呢?”王罡紧跟着追问道。对他来说官场上的党派拉锯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作为一个商人能掌握国家的动态才能做大生意。
而在场的陈子龙等人又何尝不知王罡心中所想。却见陈子龙沉吟了一下,跟着开口道:“内阁这次的变动确实不小,特别是陆海两军。张元帅和李将军都是帝国的宿将。由他二人出任内阁大臣,一定能激励起陆海两军的士气吧。”
“陈大人说得有理。不过军部的事还是军部的人最了解啊。”朱舜水更着符合道。耳听陈、朱二人一唱一达,王罡的眼中很快就闪出了意会的光芒。
第117节 议西局张尚书解惑 窥商机王会长心动
却说那日王罡得了陈子龙与朱舜水的点拨,回府之后自是辗转反侧了整整一夜。他虽然是意会了陈、朱两人有关朝廷日后将会将重点摆放在战事上的暗示。但两人也同时表示此事由军部管辖,他们也是爱莫能助。那如何能搭上军部这条线呢?抱着这样的困扰,王罡最终选择了置身前往陆军尚书府去拜访一下即将卸任的张尚书。因为他始终觉得张煌言的主动退出事有蹊跷。他更想探听女皇究竟向张煌言说了些什么,能让这位而立之年的陆军尚书主动提出卸任。
--
“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下一届内阁的最终名单。”在场的陈子龙点头证实道。
“怎么会这样?!复兴与东林在内阁中的席位不是向来都是六四分的吗。”王罡不甘心的追问。虽然复兴党会继续把持下一届内阁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东林党在内阁中的席位由原来的五个降到三个,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如果真如陈子龙所言下一届内阁只有三个东林党内阁大臣的话,那之前自己与东林党的努力岂不是付诸了东流。
“王副会长,东林这次在国会中虽然抢到了比以往历次国会都要多的议席,但算起来也不过只占了总议席的三成左右。因此复兴党这次便突然转口要求以各党在国会中所占议席的比例来分配内阁大臣的名额。而在这个时候,史可法和张煌言又双双自动提出要离开内阁。弄得现在东林上下颇为被动。所以以目前的情势想挽回此事颇为困难啊。”陈子龙深深地叹了口道。
“史大人和张大人双双提出要离开内阁!这又是怎么一回事?”王罡再一次惊讶道。他原本以为东林党会失去两个内阁大臣的职位是出于复兴党的原因。却不想一问下来,竟然还有如此内幕。
“王副会长有所不知。史大人早在数天之前就已经向女皇上书要求告老还乡了。同时提出告老的还有复兴一系的海军尚书陈奇策。而女皇也允了他俩的意愿,还赐予了他俩一笔丰厚的赏赐。虽说以史大人未及花甲的年纪提出告老还乡确实是早了一些。但想来史大人也算是四朝元老了,经历了不少风雨起伏,想要回乡颐养也无可厚非。”许久没有发话的朱舜水感慨万分的说道。在经过了将近两年与复兴党的明争暗夺之后,面对这样的结局,朱舜水越发感觉到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在他看来史可法在这个时候选择功成身退,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之选。
“那陆军部的张大人呢。张大人年纪尚轻,总不成也告老还乡了吧。”王罡不肯相信的追问道。若说本就对东林目前事务存有间隙的史可法选择退出,还情有可原。但要说才三十多岁的张煌言也主动退出内阁,那就让人难以理解了。再说张煌言虽属东林一系,但身处军方的他却与东林党较少有接触。复兴党就算是要挤也轮不到他啊。
“张大人为什么会突然主动提出退出内阁,老夫等人也不清楚其中的原由。只知前天女皇特别召见了张大人一次。之后张大人便着人告知我等他将不出任下一届内阁大臣。”陈子龙如实的回答道。
王罡一听此事还牵涉到了女皇陛下,当即也只得接受了这一事实。于是他便转了话题道:“这一次有如此多的大臣退出内阁。新一届的内阁一定会有不少新面孔吧?”
“换人是肯定的。不过这几人对你我来说也并不陌生。陈邦彦他们决定让张家玉元帅出任陆军尚书,李海上将出任海军尚书。至于内务部嘛。王副会长以为会由谁来接替史公的位置?”陈子龙卖了道。
给陈子龙这么突然一问,王罡不由低头沉思了一下道:“这…恕在下愚顿。而今京师内似乎没什么复兴一系的官员有这个威望和资历可以接替史公的位置。难道说是南洋的陈总督?”
“王副会长怎么尽往南边想。此公可是由北而来的。”朱舜水摇着头提醒道。
“由北而来?莫非是那燕京的黄府尹。”王罡猛然反应过来道。
“不错,正是黄宗羲。其实复兴党让黄宗羲来出任内务尚书并不令人惊讶。只是大家一时半会儿没能往北边想而已。”陈子龙抚须点头道。
“是啊,说起来黄宗羲也算是开国之臣了。当年组阁之时没有他位置,吾等还曾纳闷过。可而今想来一切早就在陈邦彦等人的算计之中了。听说这五年来他在北边积累了不少的人气和名望。此次复兴党能在北方拉到如此多的席位他更是居功至尾。现在他又被调入内阁顶替史公的职位。看来陈首相对黄太冲的期望可不小呢。”朱舜水跟着分析道。其实他心里更清楚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陈邦彦的意愿,不如说是女皇陛下的意思更为准确一些。因而东林上下才不敢对此安排抱有任何的异议。
“那照两位大人所言此次内阁变动巨大,是否意味着朝廷在日后会有什么新动向呢?”王罡紧跟着追问道。对他来说官场上的党派拉锯并不是他所关心的重点。作为一个商人能掌握国家的动态才能做大生意。
而在场的陈子龙等人又何尝不知王罡心中所想。却见陈子龙沉吟了一下,跟着开口道:“内阁这次的变动确实不小,特别是陆海两军。张元帅和李将军都是帝国的宿将。由他二人出任内阁大臣,一定能激励起陆海两军的士气吧。”
“陈大人说得有理。不过军部的事还是军部的人最了解啊。”朱舜水更着符合道。耳听陈、朱二人一唱一达,王罡的眼中很快就闪出了意会的光芒。
第117节 议西局张尚书解惑 窥商机王会长心动
却说那日王罡得了陈子龙与朱舜水的点拨,回府之后自是辗转反侧了整整一夜。他虽然是意会了陈、朱两人有关朝廷日后将会将重点摆放在战事上的暗示。但两人也同时表示此事由军部管辖,他们也是爱莫能助。那如何能搭上军部这条线呢?抱着这样的困扰,王罡最终选择了置身前往陆军尚书府去拜访一下即将卸任的张尚书。因为他始终觉得张煌言的主动退出事有蹊跷。他更想探听女皇究竟向张煌言说了些什么,能让这位而立之年的陆军尚书主动提出卸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