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孙露厉声回复,三个清使早就吓得不知所措了。倒是周围的议员和百官们被孙露的话语煽动得群情激昂。但此时的孙露并未一再的陶醉在这种激昂的气氛当中。却见她朝皇帝跪请道:“臣恳请陛下,准臣率大军北伐!”
“好!朕就顺应民心封孙爱卿为征夷大元帅统领三军扫平叛逆胡酋!”被现场气氛感染的朱聿键上前扶起孙露道:“孙爱卿,朕这次虽不能御驾亲征。但朕会在此等待着爱卿燕然勒石,凯旋而归!”
第25节 孟津渡口
隆武五年十一月。冬季的脚步已然临近,从北方遥远的高原吹来的寒风,很快地就越过了数万里的旷野,越过长城,一路刮到了黄河的孟津渡。孟津渡扼黄河渡口,乃是河内与河南之间的攻守要点。过了黄河就是鲁翼防线最西端的怀庆要塞了。从隆武二年起此地就成了明、清双方对峙的重要据点。双方在黄河两岸均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和工事。放眼望去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营。只不过南岸是旌旗流转,锦衣怒马;北岸则是偃旗息鼓,一片萧瑟。历来南岸驻扎的明军在数量上一直都逊与对面的清军。但碍于明军犀利的火器与威名,清军亦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然而这些日子以来黄河南岸的明军大营突然兵力大增。不但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开进孟津渡。更让人侧目的是这支部队鲜亮的衣着与犀利的武器。甚至还不时得有一队队英姿飒爽的女骑兵飞驰而过。惹得对面驻守的清军又是心惊,又是好奇的。究竟是谁的人马能有如此的排场?
这个问题对于明军来说不难回答。在明帝国数十万大军中能有这样配制的自然是我们首相大人的直属近卫师。此时此刻,在明军老营的大帐之中,周围方圆百里团级以上的军官均聚集在了一起。在他们面前站着的正是隆武王朝的女首相孙露。却见她身着一身白色的戎装,脚踏擦得锃亮的马靴,一头秀发干净利落地盘在了脑后。在一旁的萧云正认真地介绍着对面怀庆要塞的情况。
“首相大人,正如这沙盘所示,我军现在面对的是敌两蓝旗阿哈尼堪部、佟图赖部、伊拜部以及汉奸刘之渊部和沈永忠部。据悉盘踞在孟津至怀庆一线的满蒙八旗总兵力约为5000余人,汉军约两万余人。不过为了防止汉军倒戈,八旗军大多与汉军混编。因此兵力分布得较散,一个营往往仅配置四、五百人。刘之渊部和沈永忠部的汉军也多为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唯有沁阳县驻扎的正红旗岳托部建制还算完整,拥有2000骑兵。除此之外叛军在怀庆府及其周遍建立了四个要塞,并配有十门要塞炮。总的来说,以我军目前兵力拿下怀庆府并无大的悬念。”萧云边说边特意指了一下沙盘上的几个红色据点。
听得萧云这么一番讲解,周围的将官们的脸上各个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此之前他们的部队与清军对峙少说也有一年半载了。对于清军的布防与士气的情况他们比萧云还要清楚。若不是以前自己个儿的兵力不够充足,又有兵部的命令挟制不敢贸然行动。孟津渡的明军早就二话不说冲过黄河教训鞑子去了。如今连首相大人都亲自到了前线。那渡河北伐还不是眼皮子底下的事。当下就有几个将官抱拳向孙露请战起来。
“首相大人,渡河北伐就让我们团打头阵吧!”
“首相大人,我们团熟悉河北,让我们团上吧!”
“首相大人,我们团能打着呢!”
面对底下部将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请战,孙露却显得异常冷静。却见她还是站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地图默不作声。难道首相大人又改变主意了吗?正当众人纳闷之时,从大帐外突然有人朗声说道:“我看我军要收拾怀庆府的那点叛军自然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多尔衮那斯要知道咱们首相大人大驾光临。那还不象嗅到花香的蜜蜂蜂拥而至啊。”
“哦?这不是咱们的张大军长吗。进来怎么也不通报一声。”孙露寻声回头欣然地向同样一身戎装的张家玉嫣然一笑道。
“我可不敢打扰咱们首相大人运筹帷幄,思考大计呢。”张家玉说罢信步走向前,恭敬地朝孙露敬了个军礼道。这次在完成了陕西全境攻势的张家玉并为趁胜追击一路西进收复河套地区。在受到兵部北伐通令后,张家玉便立即收拢了战线。并亲自带着第二军团的两个师会河南同孙露的近卫师回合。
“我那点‘大计’还能逃过咱张军长的眼睛?既然是花嘛,就要老老实实待在哪儿等蜜蜂光顾。至于接下来的是就交给螳螂解决了。”孙露同样潇洒地回了个军礼,打趣的说道。
“怕就怕后面还有黄雀跟着咯。”张家玉边说边用手中的马鞭朝着沙盘西北方向上划了一个圈。明眼人都知道那是蒙古诸部的势力范围。
“那里,你这只螳螂现在肥得比黄雀还大。还用得着怕黄雀吗?王兴说你张家玉肥得都快走不动路了。今日一见还算可以嘛。至少这门还是进得了的嘛。”孙露的一番玩笑立即引得众人一阵轰笑。
“不是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嘛。我张家玉的胃口可比过黄闯子他们哦。整个辽东都给他们吞了,连个饱嗝都没打。不过今天我倒要向首相大人引见一个人。”张家玉说罢回头吩咐道:“吴将军,你进来吧。”
吴将军?该不会是吴三桂吧。孙露在心中好奇的想到。可还未等孙露开口询问。就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将领低着头一进大帐便刷地向她下跪道:“罪臣吴三桂叩见首相大人。”
--
“好!朕就顺应民心封孙爱卿为征夷大元帅统领三军扫平叛逆胡酋!”被现场气氛感染的朱聿键上前扶起孙露道:“孙爱卿,朕这次虽不能御驾亲征。但朕会在此等待着爱卿燕然勒石,凯旋而归!”
第25节 孟津渡口
隆武五年十一月。冬季的脚步已然临近,从北方遥远的高原吹来的寒风,很快地就越过了数万里的旷野,越过长城,一路刮到了黄河的孟津渡。孟津渡扼黄河渡口,乃是河内与河南之间的攻守要点。过了黄河就是鲁翼防线最西端的怀庆要塞了。从隆武二年起此地就成了明、清双方对峙的重要据点。双方在黄河两岸均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和工事。放眼望去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营。只不过南岸是旌旗流转,锦衣怒马;北岸则是偃旗息鼓,一片萧瑟。历来南岸驻扎的明军在数量上一直都逊与对面的清军。但碍于明军犀利的火器与威名,清军亦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然而这些日子以来黄河南岸的明军大营突然兵力大增。不但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开进孟津渡。更让人侧目的是这支部队鲜亮的衣着与犀利的武器。甚至还不时得有一队队英姿飒爽的女骑兵飞驰而过。惹得对面驻守的清军又是心惊,又是好奇的。究竟是谁的人马能有如此的排场?
这个问题对于明军来说不难回答。在明帝国数十万大军中能有这样配制的自然是我们首相大人的直属近卫师。此时此刻,在明军老营的大帐之中,周围方圆百里团级以上的军官均聚集在了一起。在他们面前站着的正是隆武王朝的女首相孙露。却见她身着一身白色的戎装,脚踏擦得锃亮的马靴,一头秀发干净利落地盘在了脑后。在一旁的萧云正认真地介绍着对面怀庆要塞的情况。
“首相大人,正如这沙盘所示,我军现在面对的是敌两蓝旗阿哈尼堪部、佟图赖部、伊拜部以及汉奸刘之渊部和沈永忠部。据悉盘踞在孟津至怀庆一线的满蒙八旗总兵力约为5000余人,汉军约两万余人。不过为了防止汉军倒戈,八旗军大多与汉军混编。因此兵力分布得较散,一个营往往仅配置四、五百人。刘之渊部和沈永忠部的汉军也多为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唯有沁阳县驻扎的正红旗岳托部建制还算完整,拥有2000骑兵。除此之外叛军在怀庆府及其周遍建立了四个要塞,并配有十门要塞炮。总的来说,以我军目前兵力拿下怀庆府并无大的悬念。”萧云边说边特意指了一下沙盘上的几个红色据点。
听得萧云这么一番讲解,周围的将官们的脸上各个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在此之前他们的部队与清军对峙少说也有一年半载了。对于清军的布防与士气的情况他们比萧云还要清楚。若不是以前自己个儿的兵力不够充足,又有兵部的命令挟制不敢贸然行动。孟津渡的明军早就二话不说冲过黄河教训鞑子去了。如今连首相大人都亲自到了前线。那渡河北伐还不是眼皮子底下的事。当下就有几个将官抱拳向孙露请战起来。
“首相大人,渡河北伐就让我们团打头阵吧!”
“首相大人,我们团熟悉河北,让我们团上吧!”
“首相大人,我们团能打着呢!”
面对底下部将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请战,孙露却显得异常冷静。却见她还是站在那里静静地望着地图默不作声。难道首相大人又改变主意了吗?正当众人纳闷之时,从大帐外突然有人朗声说道:“我看我军要收拾怀庆府的那点叛军自然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多尔衮那斯要知道咱们首相大人大驾光临。那还不象嗅到花香的蜜蜂蜂拥而至啊。”
“哦?这不是咱们的张大军长吗。进来怎么也不通报一声。”孙露寻声回头欣然地向同样一身戎装的张家玉嫣然一笑道。
“我可不敢打扰咱们首相大人运筹帷幄,思考大计呢。”张家玉说罢信步走向前,恭敬地朝孙露敬了个军礼道。这次在完成了陕西全境攻势的张家玉并为趁胜追击一路西进收复河套地区。在受到兵部北伐通令后,张家玉便立即收拢了战线。并亲自带着第二军团的两个师会河南同孙露的近卫师回合。
“我那点‘大计’还能逃过咱张军长的眼睛?既然是花嘛,就要老老实实待在哪儿等蜜蜂光顾。至于接下来的是就交给螳螂解决了。”孙露同样潇洒地回了个军礼,打趣的说道。
“怕就怕后面还有黄雀跟着咯。”张家玉边说边用手中的马鞭朝着沙盘西北方向上划了一个圈。明眼人都知道那是蒙古诸部的势力范围。
“那里,你这只螳螂现在肥得比黄雀还大。还用得着怕黄雀吗?王兴说你张家玉肥得都快走不动路了。今日一见还算可以嘛。至少这门还是进得了的嘛。”孙露的一番玩笑立即引得众人一阵轰笑。
“不是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嘛。我张家玉的胃口可比过黄闯子他们哦。整个辽东都给他们吞了,连个饱嗝都没打。不过今天我倒要向首相大人引见一个人。”张家玉说罢回头吩咐道:“吴将军,你进来吧。”
吴将军?该不会是吴三桂吧。孙露在心中好奇的想到。可还未等孙露开口询问。就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将领低着头一进大帐便刷地向她下跪道:“罪臣吴三桂叩见首相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