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后汉族就一直缺少应有的血性以及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这同汉家历来以是否接受儒学为标准来判断一个民族是否为“华”有关。接受儒学便是“华”,不接受的便是“夷”。从五胡闹中原,到后来的辽、金、蒙古的入侵。无数汉人都是用“蛮夷接受我华夏礼法”来自我安慰并接受异族统治的。这对一个“封建国家”来说能使所统治的臣民带有奴性更容易统治。可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则是危险的。如果一个“民族国家”中最大种族都没独立的“民族意识”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将失去灵魂。没有“民族意识”何来“爱国主义”!明帝国若想成为一个民族国家,首先占这个国家最多人口的汉族就必须恢复其血缘上的民族意识。
果然,孙露的回答让萧云不由一楞。等他反应过来后才以坚定的语气回答道:“我是一个汉人。我身上流淌的是汉家的血。我们是华夏的正统。这同是否符合三纲五常那些鬼条例无关。”
孙露满意的看着萧云点头道:“是的,我们之所以是华夏正统。首先是我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汉家的血液,其次才是我们是否符合汉家的礼法。而礼法是人定的。至于如何驳斥范文程等汉奸的谬论相信史大人他们比我们在行。”
孙露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就连萧云刚才听到“南夷”二字都忍不住变脸。何况是自诩“儒学正宗”的江南儒林呢?满清的言论在拉拢北方儒林同时也在刺激着南方儒林。特别是范文程等人声称“明”是蛮夷国家,明人是“南夷”。这两点让江南的儒生们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顿时整个江南都为之沸腾。无论是接受新学的学者,还是死抱着祖宗家法不放的腐儒。现在都有了一种同仇敌忾的味道。纷纷奋起口诛笔伐,引经俱典的证明对北方言论的荒谬。与此同时也不断为隆武内阁的所作所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以证明“明”才中华正统。北方的都是歪曲圣人教化的“胡虏”。颇有“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的味道。于是整个中原大地在地理上分裂成两半的同时其文化与思想也在不断的冲击当中逐渐的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着。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而已。
孙露则以一个上位者的身份看待着这种思想上的冲击。现在的明和清不但是一种军事上的南北对立,更是一种文化思想上的南北对立。如何利用这样的对立让舆论顺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是孙露这个上位者最需要考虑的事。这种对立不但能使隆武内阁的改革在理论上得到本土化的支持。还能进一步的巩固孙露在明的地位。这使得孙露在心理上越来越倾向于南北对立的态势了。
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臣子。她清楚的知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目前的局势是靠着军队强硬压制以及众人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恐惧才能维持这种微妙而又稳定的局面。一旦失去了外部威胁孙露将要面对的是封建势力疯狂的反扑。两年无论对孙露,还是对那些财阀来说都太短了。他们的根基未稳,还未真正成为主导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于是为了保住自己和自己所代表势力的利益孙露要极力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孙露内心的雄心壮志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追随者更关心的是怎样能在海上取得更大的贸易分额。那些已经踏入海上贸易的财阀脑子里除了贸易还是贸易。国家、民族、国土、荣誉都不能抑制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他们和同一时期的欧洲同行一样认为:“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重商主义”在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所伴随着的却是道德的沦丧。作为一个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举措。许多人在叫嚷着要发展商业,释放资本的同时,并不明白资本主义是一头怪兽。一旦解开栓在其脖子上的锁链便很难再驾御它了。因为资本主义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每一寸毛孔都散发着血腥与罪恶。而孙露的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与取舍中渐渐缩小成一块小小的坚硬的石头。
这世界上没有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道路。孙露知道自己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毫不犹豫的走下去。只听孙露以赞赏的语气向萧云说道:“这次参谋府制定的《陆军作战条例》以及最新绘制的作战地图我都看了,很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了。”
“回首相,这是属下的职责。”萧云谦逊的回答道。新成立的参谋府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新奇的部门。对加入参谋府的军官来说更是如此。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幕僚或军师。参谋府主要有四项职能一是负责军需安排;二是绘制作战地图;三是研究军史,参谋府专门负责研究当代和以往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战争的规律;四是收集各国情报,加以分析,然后想定各种情况,制定针对各国的战争计划。
“不过你好象将这次吏部派来兵部的几个官吏架去兵营了?”孙露突然抬头问道。这件事史可法已经亲自跑来向孙露抗议过了。那几个官吏是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和举子,各个年轻有为。结果到兵部报告的第一天据说就被几个大兵架去了兵营。
“是的,是我下达的命令。他们不象士兵。”萧云冷静的回答道。那天他在兵部只看了那些官吏一眼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将他们送去新兵训练营的决定。
--
果然,孙露的回答让萧云不由一楞。等他反应过来后才以坚定的语气回答道:“我是一个汉人。我身上流淌的是汉家的血。我们是华夏的正统。这同是否符合三纲五常那些鬼条例无关。”
孙露满意的看着萧云点头道:“是的,我们之所以是华夏正统。首先是我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汉家的血液,其次才是我们是否符合汉家的礼法。而礼法是人定的。至于如何驳斥范文程等汉奸的谬论相信史大人他们比我们在行。”
孙露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就连萧云刚才听到“南夷”二字都忍不住变脸。何况是自诩“儒学正宗”的江南儒林呢?满清的言论在拉拢北方儒林同时也在刺激着南方儒林。特别是范文程等人声称“明”是蛮夷国家,明人是“南夷”。这两点让江南的儒生们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顿时整个江南都为之沸腾。无论是接受新学的学者,还是死抱着祖宗家法不放的腐儒。现在都有了一种同仇敌忾的味道。纷纷奋起口诛笔伐,引经俱典的证明对北方言论的荒谬。与此同时也不断为隆武内阁的所作所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以证明“明”才中华正统。北方的都是歪曲圣人教化的“胡虏”。颇有“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的味道。于是整个中原大地在地理上分裂成两半的同时其文化与思想也在不断的冲击当中逐渐的朝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着。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而已。
孙露则以一个上位者的身份看待着这种思想上的冲击。现在的明和清不但是一种军事上的南北对立,更是一种文化思想上的南北对立。如何利用这样的对立让舆论顺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是孙露这个上位者最需要考虑的事。这种对立不但能使隆武内阁的改革在理论上得到本土化的支持。还能进一步的巩固孙露在明的地位。这使得孙露在心理上越来越倾向于南北对立的态势了。
作为一个女子,作为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臣子。她清楚的知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目前的局势是靠着军队强硬压制以及众人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恐惧才能维持这种微妙而又稳定的局面。一旦失去了外部威胁孙露将要面对的是封建势力疯狂的反扑。两年无论对孙露,还是对那些财阀来说都太短了。他们的根基未稳,还未真正成为主导这个国家的中坚力量。于是为了保住自己和自己所代表势力的利益孙露要极力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势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孙露内心的雄心壮志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追随者更关心的是怎样能在海上取得更大的贸易分额。那些已经踏入海上贸易的财阀脑子里除了贸易还是贸易。国家、民族、国土、荣誉都不能抑制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他们和同一时期的欧洲同行一样认为:“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重商主义”在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所伴随着的却是道德的沦丧。作为一个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举措。许多人在叫嚷着要发展商业,释放资本的同时,并不明白资本主义是一头怪兽。一旦解开栓在其脖子上的锁链便很难再驾御它了。因为资本主义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它的每一寸毛孔都散发着血腥与罪恶。而孙露的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与取舍中渐渐缩小成一块小小的坚硬的石头。
这世界上没有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道路。孙露知道自己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毫不犹豫的走下去。只听孙露以赞赏的语气向萧云说道:“这次参谋府制定的《陆军作战条例》以及最新绘制的作战地图我都看了,很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了。”
“回首相,这是属下的职责。”萧云谦逊的回答道。新成立的参谋府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个新奇的部门。对加入参谋府的军官来说更是如此。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幕僚或军师。参谋府主要有四项职能一是负责军需安排;二是绘制作战地图;三是研究军史,参谋府专门负责研究当代和以往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战争的规律;四是收集各国情报,加以分析,然后想定各种情况,制定针对各国的战争计划。
“不过你好象将这次吏部派来兵部的几个官吏架去兵营了?”孙露突然抬头问道。这件事史可法已经亲自跑来向孙露抗议过了。那几个官吏是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和举子,各个年轻有为。结果到兵部报告的第一天据说就被几个大兵架去了兵营。
“是的,是我下达的命令。他们不象士兵。”萧云冷静的回答道。那天他在兵部只看了那些官吏一眼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将他们送去新兵训练营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