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符晓勤等人使出吃奶的劲向明军大营逃跑时。大西军营中一个身材魁梧,面容俊朗的青年将军正神色凝重的看着底下逃跑着的老百姓。那道原本英气十足的剑眉此刻却紧紧的拧着。眼前的这个青年将军正是“大西四大将军”之一的安西将军李定国。李定国虽然只有二十五岁却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十岁开始从军的他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勇不可当。军中人称“小尉迟”。十七岁时,他便已经成为张献忠手下的第二号大将。二十一岁的时候更是立下了奇袭襄阳,擒获明亲藩襄王大功。这次张献忠在成都即位称帝,李定国受封安西将军。地位仅次于孙可望,可以说是大西朝的第三号人物。但他并没有象孙可望那样留在张献忠身边。而是被调到了东南边境同明军的赤旗军对峙。谁都知道这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之一。
如今四川大多数的州府还是归顺了大西。只剩下石柱的秦良玉部以及一些小土司还在附隅顽抗。可以说在蜀中大西已经大势已定了。对于立国蜀中的大西来说以为蜀中躯,关中,荆州为两翼。两翼各出兵便可夹击洛阳以图中原。因此关中、荆州二地对大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惜目前关中在清军手中,而荆州乃至整个湖广则在明军手中。最近秦良玉部又同荆州的赤旗军连成了一线对大西的东南边境形成了一道弧行的对峙屏障。而附近各个苗家、土家、侗家的土司受总兵秦良玉的影响也站在了明军一边。在万州到石柱一线清出了一大片无人区来对付大西军以战养战的劫掠手段。再加上对方再武器上的优势,因此李定国兵力虽多却占不了任何的优势。南明的清壁更是使得李定国部的粮饷问题日益的严重起来。大西的朝廷已经很久没向李定国发放足够的粮饷了。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大西军向来都是向敌人要粮饷的。如果在敌人那里夺不到的话就只能向老百姓抢了。李定国并不想这么做无论怎样他们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入川的。他不想就此滋扰百姓。为了解决粮饷他的一部分部队不得不就地屯垦开荒。但其他的大西各部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草杀”、掳掠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李定国清楚他们现在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杀人魔王。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定国也很无奈。
现在大西的情况类似于当年的蜀汉。但张献忠毕竟不是刘备,而他手下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治世能臣。历来他们都是占领一个地方然后再放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地杀戮。这才使张献忠麾下的人马有存在下去的活力。如今固守一地的张献忠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可效果并不好。“免三年租赋”说起来好听。但是没了赋税大西朝哪儿来钱粮供养军队。哪儿来的钱供养皇帝舒适的生活。只好不断的抄家,大户抄干净了再抄小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穿越无人区逃往对面的南明。虽然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严禁民户南逃。一经发现格杀勿论。但李定国对此始终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对那些“逃户”边境上大西士兵一般只放箭不出击。至于射不射得中那就是士兵水平的问题了。
或许这也是李定国现在唯一能为那些个百姓做的好事。其实李定国的人马在大西军中是纪律最好的一支。他亲自定立的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在大西军中实数异类。但在这一点上对面明军做的比他还要彻底。那赤旗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让周围所谓的义军黯然失色。也由此让李定国对对面的赤旗军佩服不已。“希望这次吴大人和谈能成功吧,”看着符晓勤他们逃入了对面的树林李定国不由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第11节 石柱义庄
阳光下符晓勤抱着包裹小心翼翼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特殊的营地。周围长长的木栅栏将整个营地一层一层的包围了起来。耸立的哨所上几个军爷正满脸煞气的盯着他们。(至少符晓勤是这么认为的。)营地的西侧一排排的木房子整齐的排列着。而在一旁一块较大的空地上支着好几个白色的帐篷。里头的老百姓穿着都挺干净的,头发也很整齐。女人们晾晒着浆洗干净的衣物。几个老人坐在木屋外若无其是的晒着太阳,几个孩童饶着水槽天真的嬉闹着。完全没有不像符晓勤他们的落魄与紧张。那些孩童还好奇的向他们招着手。但饶是如此也不能安抚符晓勤他们紧张的心。若不是他们身旁还跟着五个拿着火枪的士兵估计他们早就逃离此地了。
昨天当满心喜悦的符晓勤他们好不容易逃到了明军大营时。以为万事大吉的他们绝没想到在对面的树林里一群荷枪实弹的军爷早就在那里恭候多时了。而黄阿爹他们丝毫没有惊讶恐惧的样子。竟然还主动上去和那些军爷打招呼。之后黄阿爹一再的安慰他们说这些军爷只是例行公事的对他们进行核查。只要证明他们不是对面派来的奸细就会放了他们的。但所有的人在这一刻心情都跌到了谷底。真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啊。这些老百姓哪儿敢有什么反抗与不满啊。只好老老实实的被明军押上马车送到了一个临时休息处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夜。不过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军爷给他们免费提供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餐。对他们也还算客气。于是一大清早,喝完粥的符晓勤和鲁誉便同其他难民一起上了两辆马车被带到了这里。在进入营地时符晓勤下意识的抬了下头只见大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着“石柱义庄”四个大字。
--
如今四川大多数的州府还是归顺了大西。只剩下石柱的秦良玉部以及一些小土司还在附隅顽抗。可以说在蜀中大西已经大势已定了。对于立国蜀中的大西来说以为蜀中躯,关中,荆州为两翼。两翼各出兵便可夹击洛阳以图中原。因此关中、荆州二地对大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惜目前关中在清军手中,而荆州乃至整个湖广则在明军手中。最近秦良玉部又同荆州的赤旗军连成了一线对大西的东南边境形成了一道弧行的对峙屏障。而附近各个苗家、土家、侗家的土司受总兵秦良玉的影响也站在了明军一边。在万州到石柱一线清出了一大片无人区来对付大西军以战养战的劫掠手段。再加上对方再武器上的优势,因此李定国兵力虽多却占不了任何的优势。南明的清壁更是使得李定国部的粮饷问题日益的严重起来。大西的朝廷已经很久没向李定国发放足够的粮饷了。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大西军向来都是向敌人要粮饷的。如果在敌人那里夺不到的话就只能向老百姓抢了。李定国并不想这么做无论怎样他们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入川的。他不想就此滋扰百姓。为了解决粮饷他的一部分部队不得不就地屯垦开荒。但其他的大西各部可就没那么客气了。“草杀”、掳掠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李定国清楚他们现在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杀人魔王。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定国也很无奈。
现在大西的情况类似于当年的蜀汉。但张献忠毕竟不是刘备,而他手下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治世能臣。历来他们都是占领一个地方然后再放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地杀戮。这才使张献忠麾下的人马有存在下去的活力。如今固守一地的张献忠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可效果并不好。“免三年租赋”说起来好听。但是没了赋税大西朝哪儿来钱粮供养军队。哪儿来的钱供养皇帝舒适的生活。只好不断的抄家,大户抄干净了再抄小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穿越无人区逃往对面的南明。虽然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严禁民户南逃。一经发现格杀勿论。但李定国对此始终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对那些“逃户”边境上大西士兵一般只放箭不出击。至于射不射得中那就是士兵水平的问题了。
或许这也是李定国现在唯一能为那些个百姓做的好事。其实李定国的人马在大西军中是纪律最好的一支。他亲自定立的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在大西军中实数异类。但在这一点上对面明军做的比他还要彻底。那赤旗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让周围所谓的义军黯然失色。也由此让李定国对对面的赤旗军佩服不已。“希望这次吴大人和谈能成功吧,”看着符晓勤他们逃入了对面的树林李定国不由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第11节 石柱义庄
阳光下符晓勤抱着包裹小心翼翼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特殊的营地。周围长长的木栅栏将整个营地一层一层的包围了起来。耸立的哨所上几个军爷正满脸煞气的盯着他们。(至少符晓勤是这么认为的。)营地的西侧一排排的木房子整齐的排列着。而在一旁一块较大的空地上支着好几个白色的帐篷。里头的老百姓穿着都挺干净的,头发也很整齐。女人们晾晒着浆洗干净的衣物。几个老人坐在木屋外若无其是的晒着太阳,几个孩童饶着水槽天真的嬉闹着。完全没有不像符晓勤他们的落魄与紧张。那些孩童还好奇的向他们招着手。但饶是如此也不能安抚符晓勤他们紧张的心。若不是他们身旁还跟着五个拿着火枪的士兵估计他们早就逃离此地了。
昨天当满心喜悦的符晓勤他们好不容易逃到了明军大营时。以为万事大吉的他们绝没想到在对面的树林里一群荷枪实弹的军爷早就在那里恭候多时了。而黄阿爹他们丝毫没有惊讶恐惧的样子。竟然还主动上去和那些军爷打招呼。之后黄阿爹一再的安慰他们说这些军爷只是例行公事的对他们进行核查。只要证明他们不是对面派来的奸细就会放了他们的。但所有的人在这一刻心情都跌到了谷底。真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啊。这些老百姓哪儿敢有什么反抗与不满啊。只好老老实实的被明军押上马车送到了一个临时休息处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夜。不过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那些军爷给他们免费提供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餐。对他们也还算客气。于是一大清早,喝完粥的符晓勤和鲁誉便同其他难民一起上了两辆马车被带到了这里。在进入营地时符晓勤下意识的抬了下头只见大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着“石柱义庄”四个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