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王在京,今年的中秋宫宴需好生筹备,不巧辅佐六宫事宜的太子妃染上风寒,婉太后昨夜将礼食单、节目、守备等诸事落定,安置不到三个时辰,天色才堪蒙亮毓璋宫便喧闹起来。
起初是下头负责监视摄政王的人回报昨夜有异动,摄政王出西城十里,后又带聿国公千金上了瞻星台,而今日一早暗梢发现,留宿华府的稷中学宫诸人,不等天明便出了城去。
宫嬷嬷觉得这不是什么急事,心疼娘娘自太子离京后夜间便少眠,想着太后娘娘好不容易睡实了,多睡一会儿天也塌不下来,便令传报官先在殿外候着。
不想没一刻,芭蕉喜的头领单于郎亲至,婉凌华醒来头饰未整,便听见银绯二军围宫的消息。
“什么,禁卫军何在?右相何在?!”
婉凌华心中先于恐慌之前闪过了一丝荒谬,容裔在这个时候动作,实属没有道理。
太子此时不在宫中,他此时谋篡岂非竹篮打水?况且三位藩王如今都在京城,身边皆带亲兵,尤其临安王作为昔日先帝最器重的皇子,面南之心不死,有多方势力浑水摸鱼,容裔能得到什么好处?
东宫的禁卫严阵以待于凌霄门前,一道道报进的消息和传出的指令搅碎珠帘。
婉太后心中隐隐有一股凉意,觉得自己漏算了什么,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却又抓不住那桩扎在她心底的事。
即使如此,做了二十年皇后十年太后的婉凌华迅速镇定下来,一面梳妆一面集兵护驾,同时派芭蕉喜想办法潜出宫门向长公主府、北大营、西北将军府、以及三位藩王送信。
安排未已,大总管王福祥面无血色地从殿外跌跌撞撞跑进来,“娘、娘娘,摄政王说要送娘娘一份中秋礼,银衣军占了凌霄门外御道,那、那个人是……”
婉凌华眼梢猛地一跳:“是谁?”
中秋意团圆,向来不是别离的好时机。
梦华京城外的短亭却有一行将离之人。
云裳昨夜睡迷了,不知怎么梦见满天的星斗一颗颗陨落,不停的往她身上砸,梦还没做完,便被窃蓝慌张叫醒,说亚圣他们不见了。
云裳赶忙起来,前一晚压下去的心慌又续上了,问遍府里上下,竟无一人看见他们是何时离开的,还是凌宵派人在城中寻踪觅迹,方知亚圣等已然出京。
“老师!师兄师姐!”
云裳马不停蹄赶到城外短亭,一见那身披厚袍、白须及膝的老人便红了眼。
她下马请罪,踉跄了一下险些栽倒,被有琴颜“呀”地一声伸手扶住,鼻音哝重道:“学生何处做得不好,请老师责罚。老师与师兄师姐们如此不告而别,教云儿良心何安呢?”
“师妹误会了。”
“不是,小师叔你先别急。”湛让嘴快,像不认识自己胳膊腿儿似的低头往自己身上踅摸,“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到这儿来的,明明我记得我还做梦来着,一睁眼就露天席地了……”
其余人脸上也有相似迷茫,云裳捺下满腔愁绪,方问清楚,原来大家不是自行离京,而是睡着睡着,睁眼便身在这城外离亭了,连车马行李也都不是自备的。
那车厢内宽敞温暖,周到地铺着厚实的絮垫,而亚圣身上还格外多了件御风的披风。
谁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将他们“请”出京城?
云裳看见老师身上的一色黑底无纹披风,唇色发白,仿佛感到了梦里星子砸在肉上的疼。
有琴颜与蔺清对视一眼,皆想到了一人身上。蔺清认真地问云裳:“师妹,昨天摄政王对你说了什么?”
“他……”云裳尚未回答,凌宵忽然从城门方向过来道:“姑娘,城里好像出事了,守城吏正在关外城门!”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除了亚圣外脸色皆变。
众所周知京城的外城门有瓮城三层,城外又临护城河,深壕宽广,非战乱不关。如今城外太平无事,却要关城门,无异是城中出了变故。
师从稷中学宫的人哪有不机警的,且昨日又都亲耳听到了摄政王的“问鼎”之言,黄晴径先反应过来,带着担忧看云裳一眼,掺扶亚圣道:“师伯,两位师兄,云师妹,安全起见咱们这便动身吧,先回江南再作打算。”
容裔有意将他们刨出去,便是不想让他们掺和,也算给稷中的人留了一条生路。
虽然黄晴不懂明明他们已经赢下了辩礼,摄政王在这个时候发什么疯,但自古读书人心中对待文道的分量高于皇权,藏之名山也好过在乱世里头趟浑水。
云裳心头发慌,父亲不在京城中,而她敬爱的师长同窗此时都在面前,按理说何去何从一目了然,都算不上是个“抉择”。
可在她身后依旧像有条看不见的绳索拉着她,让云裳脚下生根,去留两难。
她在不舍什么?
是留在华府的人,是京中还有她的朋友,还是她忘记带走父亲送她的及笄礼,抑或舍不下那把蛾眉剑上早已干涸的血迹?
可即使城内生变也与华府扯不上干系,而宋金苔有奚家庇佑,白皎皎有大公主护着,至于父亲送她的蛾眉剑,再珍贵也是物件而已,哪里比得性命要紧?
所以,这些理由都不足够。
“别回头。”只有记忆中这道低沉的声音,恍若真实而且挥之不去。
--
三王在京,今年的中秋宫宴需好生筹备,不巧辅佐六宫事宜的太子妃染上风寒,婉太后昨夜将礼食单、节目、守备等诸事落定,安置不到三个时辰,天色才堪蒙亮毓璋宫便喧闹起来。
起初是下头负责监视摄政王的人回报昨夜有异动,摄政王出西城十里,后又带聿国公千金上了瞻星台,而今日一早暗梢发现,留宿华府的稷中学宫诸人,不等天明便出了城去。
宫嬷嬷觉得这不是什么急事,心疼娘娘自太子离京后夜间便少眠,想着太后娘娘好不容易睡实了,多睡一会儿天也塌不下来,便令传报官先在殿外候着。
不想没一刻,芭蕉喜的头领单于郎亲至,婉凌华醒来头饰未整,便听见银绯二军围宫的消息。
“什么,禁卫军何在?右相何在?!”
婉凌华心中先于恐慌之前闪过了一丝荒谬,容裔在这个时候动作,实属没有道理。
太子此时不在宫中,他此时谋篡岂非竹篮打水?况且三位藩王如今都在京城,身边皆带亲兵,尤其临安王作为昔日先帝最器重的皇子,面南之心不死,有多方势力浑水摸鱼,容裔能得到什么好处?
东宫的禁卫严阵以待于凌霄门前,一道道报进的消息和传出的指令搅碎珠帘。
婉太后心中隐隐有一股凉意,觉得自己漏算了什么,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却又抓不住那桩扎在她心底的事。
即使如此,做了二十年皇后十年太后的婉凌华迅速镇定下来,一面梳妆一面集兵护驾,同时派芭蕉喜想办法潜出宫门向长公主府、北大营、西北将军府、以及三位藩王送信。
安排未已,大总管王福祥面无血色地从殿外跌跌撞撞跑进来,“娘、娘娘,摄政王说要送娘娘一份中秋礼,银衣军占了凌霄门外御道,那、那个人是……”
婉凌华眼梢猛地一跳:“是谁?”
中秋意团圆,向来不是别离的好时机。
梦华京城外的短亭却有一行将离之人。
云裳昨夜睡迷了,不知怎么梦见满天的星斗一颗颗陨落,不停的往她身上砸,梦还没做完,便被窃蓝慌张叫醒,说亚圣他们不见了。
云裳赶忙起来,前一晚压下去的心慌又续上了,问遍府里上下,竟无一人看见他们是何时离开的,还是凌宵派人在城中寻踪觅迹,方知亚圣等已然出京。
“老师!师兄师姐!”
云裳马不停蹄赶到城外短亭,一见那身披厚袍、白须及膝的老人便红了眼。
她下马请罪,踉跄了一下险些栽倒,被有琴颜“呀”地一声伸手扶住,鼻音哝重道:“学生何处做得不好,请老师责罚。老师与师兄师姐们如此不告而别,教云儿良心何安呢?”
“师妹误会了。”
“不是,小师叔你先别急。”湛让嘴快,像不认识自己胳膊腿儿似的低头往自己身上踅摸,“其实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到这儿来的,明明我记得我还做梦来着,一睁眼就露天席地了……”
其余人脸上也有相似迷茫,云裳捺下满腔愁绪,方问清楚,原来大家不是自行离京,而是睡着睡着,睁眼便身在这城外离亭了,连车马行李也都不是自备的。
那车厢内宽敞温暖,周到地铺着厚实的絮垫,而亚圣身上还格外多了件御风的披风。
谁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将他们“请”出京城?
云裳看见老师身上的一色黑底无纹披风,唇色发白,仿佛感到了梦里星子砸在肉上的疼。
有琴颜与蔺清对视一眼,皆想到了一人身上。蔺清认真地问云裳:“师妹,昨天摄政王对你说了什么?”
“他……”云裳尚未回答,凌宵忽然从城门方向过来道:“姑娘,城里好像出事了,守城吏正在关外城门!”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除了亚圣外脸色皆变。
众所周知京城的外城门有瓮城三层,城外又临护城河,深壕宽广,非战乱不关。如今城外太平无事,却要关城门,无异是城中出了变故。
师从稷中学宫的人哪有不机警的,且昨日又都亲耳听到了摄政王的“问鼎”之言,黄晴径先反应过来,带着担忧看云裳一眼,掺扶亚圣道:“师伯,两位师兄,云师妹,安全起见咱们这便动身吧,先回江南再作打算。”
容裔有意将他们刨出去,便是不想让他们掺和,也算给稷中的人留了一条生路。
虽然黄晴不懂明明他们已经赢下了辩礼,摄政王在这个时候发什么疯,但自古读书人心中对待文道的分量高于皇权,藏之名山也好过在乱世里头趟浑水。
云裳心头发慌,父亲不在京城中,而她敬爱的师长同窗此时都在面前,按理说何去何从一目了然,都算不上是个“抉择”。
可在她身后依旧像有条看不见的绳索拉着她,让云裳脚下生根,去留两难。
她在不舍什么?
是留在华府的人,是京中还有她的朋友,还是她忘记带走父亲送她的及笄礼,抑或舍不下那把蛾眉剑上早已干涸的血迹?
可即使城内生变也与华府扯不上干系,而宋金苔有奚家庇佑,白皎皎有大公主护着,至于父亲送她的蛾眉剑,再珍贵也是物件而已,哪里比得性命要紧?
所以,这些理由都不足够。
“别回头。”只有记忆中这道低沉的声音,恍若真实而且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