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被软禁在定北侯府里的、旧朝的靖王江随舟,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名正言顺的新帝。
那靖王……抛开身份不谈,可是个天下闻名的断袖啊!
立时,朝野哗然,满朝文武蠢蠢欲动,大有推翻江氏、拱立霍无咎为帝的意思。
但却在这个时候,霍无咎站了出来。
他手握重兵,站出来却不为登基为帝,而是为了拥兵捍卫先皇遗嘱、拱卫江氏新帝。
名正言顺的强权之下,即便满朝文武心中有再大的不服,在霍无咎面前,也无法再表露分毫了。
靖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坐上了伫立在邺城皇都里的龙椅。
——
当年的靖王、如今的新帝,因感念昭元帝忠心,并没有修改梁的国号。
如今的大梁,官员结构本就很复杂。除了梁朝原本的朝臣,还有一些南景留下的旧臣。于是,江随舟登基之后,朝中的各方势力,倒是形成了一种颇为微妙的平衡。
一时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些许时日下来,这新朝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病中的昭元帝在世时,还要太平富庶。
这不仅归功于江随舟的勤谨,也全因着霍无咎的镇压。故而,一段时日下来,那些即便心里蠢蠢欲动的朝臣,也渐渐歇了心思。
毕竟有江随舟坐镇,而今的朝堂,确实称得上万象一新、风清气正。官员们虽心下不甘,却也乐见这番盛景。
于是,谋逆造反的心思歇了,他们旁的心思,便渐渐地起了。
皇上的后宫还空着呢。
朝臣们即便都知道皇上是断袖,却也谁都没当过断袖。纸上谈兵得来的些理论知识,并不牢靠。
在他们看来,皇上喜欢男子,和他娶女子未妃为后,并不冲突。渐渐的,待到朝局平地、四海安稳时,劝皇上广开后宫的折子,便一封一封地递了上来。
江随舟看着头疼不已,只得挨个回复,说自己没有半点充盈后宫的心思。
但这群朝臣最是锲而不舍,即便皇上拒绝,也堵不住他们规劝的嘴。这折子的数量多了,即便江随舟有心隐瞒,却还是没有躲过整日赖在宫中过夜的霍将军的眼睛。
霍将军发现了那些折子,铁青着脸,将它们从头至尾地统统看了一遍。
“好,好得很。”他咬牙切齿,将最后一封请求江随舟娶亲的折子抛回桌上,冷脸道。“还真是一帮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东西。”
江随舟听到这话,不由得觉得好笑:“怎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了?”
霍无咎皱眉看向他,理所应当地开口道:“平日里对着我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背地里挖我墙角,难道还不算两面三刀?”
江随舟笑着劝哄他:“他们又不知道咱们两个是什么关系。”
霍无咎听到这话,想反驳,却又有些哑口无言。
片刻后,他咬牙出了口气,挤到了江随舟的龙椅上,将他整个儿搂住了。
“那皇上什么时候让他们开开眼?”他问道。
江随舟看向他,一巴掌拍在了霍无咎搂在自己腰间的手上。
“开什么眼。”他温声道。“朝政大事,不能儿戏的。”
“你答应了让我做皇后的,忘了?”霍无咎不依不饶。
“没忘。”江随舟哄道。“只是我才登基没多久,根基不稳的,还是要找个合适的法子,让他们接受得了。”
“谁敢不接受我?”霍无咎眉眼一横,活像个土霸王。
江随舟笑起来,边笑边温声劝他。霍无咎禁不住他的糖衣炮弹,被哄得晕头转向,干脆将那满案堆着的让他烦心的奏折一并推到了地上,将他满心满眼的皇帝陛下抱了上去。
也算是霍无咎妥协,让江随舟哄好了。
但是没几天,大朝会上,那群朝臣们竟然得寸进尺了。
议事完毕,他们竟将请求江随舟充盈后宫的事,写成了折子,当面奏呈给了江随舟。
“皇上,您而今虽为鼎盛之年,但不可不为后嗣考虑啊!”跪下说话的,是大梁原本的一个文官,昭元帝在时,便是掌管朝中礼仪之事的。
江随舟坐在龙椅上,低头看向他,便见那朝臣叩头请求道。
“子嗣不丰,国本不立,陛下,为后世千秋万代考虑,还请陛下在宫中册几位娘娘吧!”
江随舟目光顿了顿,扫过满殿沉默着的朝臣,看向了站在武将第一列的霍无咎。
嘶……那副神情,已然难看到了极点,侧目瞥向地上那朝臣时,眼光已经分外不善了。
江随舟视线一颤,连忙收回了目光。
“张爱卿,朝会之上,还是以朝中大事为重。这些朕的家事,便不必你来操心了。”他提醒那大臣道。
“陛下,后宫虽为您的家事,但子嗣之事,却是国之根本啊!”
那大臣想必是因为跪伏在地上,看不到霍无咎的表情,才敢这般大胆,又反驳了江随舟。
旁边,在江随舟登基之后,从临安赶来邺城的齐旻,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搭腔。
江随舟有些头疼地按了按额角。
他正要说话,却在这时,又有几个官员陆续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张大人所言不错,还请皇上三思啊!”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稀稀落落地跪下了七八个,大有一副要长跪不起地要挟江随舟的意思。
--
那靖王……抛开身份不谈,可是个天下闻名的断袖啊!
立时,朝野哗然,满朝文武蠢蠢欲动,大有推翻江氏、拱立霍无咎为帝的意思。
但却在这个时候,霍无咎站了出来。
他手握重兵,站出来却不为登基为帝,而是为了拥兵捍卫先皇遗嘱、拱卫江氏新帝。
名正言顺的强权之下,即便满朝文武心中有再大的不服,在霍无咎面前,也无法再表露分毫了。
靖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坐上了伫立在邺城皇都里的龙椅。
——
当年的靖王、如今的新帝,因感念昭元帝忠心,并没有修改梁的国号。
如今的大梁,官员结构本就很复杂。除了梁朝原本的朝臣,还有一些南景留下的旧臣。于是,江随舟登基之后,朝中的各方势力,倒是形成了一种颇为微妙的平衡。
一时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些许时日下来,这新朝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病中的昭元帝在世时,还要太平富庶。
这不仅归功于江随舟的勤谨,也全因着霍无咎的镇压。故而,一段时日下来,那些即便心里蠢蠢欲动的朝臣,也渐渐歇了心思。
毕竟有江随舟坐镇,而今的朝堂,确实称得上万象一新、风清气正。官员们虽心下不甘,却也乐见这番盛景。
于是,谋逆造反的心思歇了,他们旁的心思,便渐渐地起了。
皇上的后宫还空着呢。
朝臣们即便都知道皇上是断袖,却也谁都没当过断袖。纸上谈兵得来的些理论知识,并不牢靠。
在他们看来,皇上喜欢男子,和他娶女子未妃为后,并不冲突。渐渐的,待到朝局平地、四海安稳时,劝皇上广开后宫的折子,便一封一封地递了上来。
江随舟看着头疼不已,只得挨个回复,说自己没有半点充盈后宫的心思。
但这群朝臣最是锲而不舍,即便皇上拒绝,也堵不住他们规劝的嘴。这折子的数量多了,即便江随舟有心隐瞒,却还是没有躲过整日赖在宫中过夜的霍将军的眼睛。
霍将军发现了那些折子,铁青着脸,将它们从头至尾地统统看了一遍。
“好,好得很。”他咬牙切齿,将最后一封请求江随舟娶亲的折子抛回桌上,冷脸道。“还真是一帮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东西。”
江随舟听到这话,不由得觉得好笑:“怎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了?”
霍无咎皱眉看向他,理所应当地开口道:“平日里对着我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背地里挖我墙角,难道还不算两面三刀?”
江随舟笑着劝哄他:“他们又不知道咱们两个是什么关系。”
霍无咎听到这话,想反驳,却又有些哑口无言。
片刻后,他咬牙出了口气,挤到了江随舟的龙椅上,将他整个儿搂住了。
“那皇上什么时候让他们开开眼?”他问道。
江随舟看向他,一巴掌拍在了霍无咎搂在自己腰间的手上。
“开什么眼。”他温声道。“朝政大事,不能儿戏的。”
“你答应了让我做皇后的,忘了?”霍无咎不依不饶。
“没忘。”江随舟哄道。“只是我才登基没多久,根基不稳的,还是要找个合适的法子,让他们接受得了。”
“谁敢不接受我?”霍无咎眉眼一横,活像个土霸王。
江随舟笑起来,边笑边温声劝他。霍无咎禁不住他的糖衣炮弹,被哄得晕头转向,干脆将那满案堆着的让他烦心的奏折一并推到了地上,将他满心满眼的皇帝陛下抱了上去。
也算是霍无咎妥协,让江随舟哄好了。
但是没几天,大朝会上,那群朝臣们竟然得寸进尺了。
议事完毕,他们竟将请求江随舟充盈后宫的事,写成了折子,当面奏呈给了江随舟。
“皇上,您而今虽为鼎盛之年,但不可不为后嗣考虑啊!”跪下说话的,是大梁原本的一个文官,昭元帝在时,便是掌管朝中礼仪之事的。
江随舟坐在龙椅上,低头看向他,便见那朝臣叩头请求道。
“子嗣不丰,国本不立,陛下,为后世千秋万代考虑,还请陛下在宫中册几位娘娘吧!”
江随舟目光顿了顿,扫过满殿沉默着的朝臣,看向了站在武将第一列的霍无咎。
嘶……那副神情,已然难看到了极点,侧目瞥向地上那朝臣时,眼光已经分外不善了。
江随舟视线一颤,连忙收回了目光。
“张爱卿,朝会之上,还是以朝中大事为重。这些朕的家事,便不必你来操心了。”他提醒那大臣道。
“陛下,后宫虽为您的家事,但子嗣之事,却是国之根本啊!”
那大臣想必是因为跪伏在地上,看不到霍无咎的表情,才敢这般大胆,又反驳了江随舟。
旁边,在江随舟登基之后,从临安赶来邺城的齐旻,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搭腔。
江随舟有些头疼地按了按额角。
他正要说话,却在这时,又有几个官员陆续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张大人所言不错,还请皇上三思啊!”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稀稀落落地跪下了七八个,大有一副要长跪不起地要挟江随舟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