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上一句话广为流传:“走路都不会的人,只配吃屁!吃个屁的鸡蛋!”
就这么个练法,是个木头人也会跟着转了。
到了傍晚最后一次演练时,只有一百来个小队出错,他们的蛋没了。
次日早饭,炊事营兑现了皇太孙的承诺,不过,他们许多人都舍不得吃,当宝贝似的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以后所有的训练,无论刀枪剑棒都是这样化整为零,谁一直拖后腿,就会被淘汰——经常出错,实在不是从军这块料的人会发放路费,遣散回乡。
当然,这个遣散费也是皇太孙从私账上支出。
朱瞻基是小队长,他带着小队又赢了蛋。再次和胡善祥密谈之前,他把鸡蛋壳敲碎了,一口一口的吃掉,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鸡蛋。
胡善祥把一纸公文递给他,“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京城各个卫所要在护城河比划龙舟,幼军也有份,这是兵部发来的告示。这也太着急了,明知幼军还在筹备,没有正式成立卫所,他们还要邀请幼军。”
朱瞻基拿起公文看了看,“他们迫不及待的想看幼军出丑而已。先给一个下马威。”
胡善祥说道:“时间太过仓促,离五月初五端午节只有十天了。明明可以早告诉我们,拖到现在才突然告知,分明就是乘着幼军措手不及。”
朱瞻基说道:“不要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四万幼军找出十八个会划龙舟的不难。”最近已经遣散劝退了一万滥竽充数的人,五万变四万。
胡善祥把账本拿出来,“殿下最近花钱如流水,就是金山银山也沟壑难填,再这样下去,端敬宫怕是快要喝西北风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瞻基看私库里能够动用的现银断崖一样下降,已是捉襟见肘了。
第33章 搞钱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么会?这才不到半个月。”
胡善祥摆出算盘,拨动算珠,“这半个月来,被淘汰的、还有实在混不下去主动离开幼军的有一万人,你可怜他们背井离乡来京城参军不容易,空着手回家,无产无业的,误入歧途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每人发二两银子的遣散费,自力更生,这一下两万两银子就没了。”
“遣散的数目还在随着训练的难度越来越大、幼军越来越不好混而日益增加,照这样下去,幼军成立之日,至少有一半人,也就是两万五千人被遣散,费用需要五万两。”
胡善祥拿出一本带着油烟味的账本,“还有,幼军的伙食是全军最好的,遣散了一万,还有四万张嘴要喂,你以己之力抬高了京城鸡蛋和肉的价格。遣散费加吃的,进项少,坐吃山空,就像把银票放在火堆里烧,半个月就烧没了。”
朱瞻基指着账本,“这里还有一百万贯,能撑一阵子。”
胡善祥说道:“这是大明宝钞,商家不收的,形同废纸。”
大明宝钞是洪武帝开始就推行的纸钞,最开始是给官员们发俸禄用的,但印的太多了,不能兑现,被商家拒收,不能流通,如今大明宝钞厂已经改行做擦屁股用的草纸,销路还不错。
朱瞻基心里装着天下,平日对庶务金钱并不关心,他又从未缺过钱,为了安置唐赛儿的白莲教,他把积年累月的财富随手拿出来给她,目前这些产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绝对见不到回头钱的,本来私库就不剩多少了,还要养无底洞般的幼军,可不就捉襟见肘了吗。
朱瞻基问:“我的私库里除了那些不能变卖的赏赐之物,能够立刻拿出来的金银有多少?”
胡善祥伸出一个巴掌。
朱瞻基:“五万?”
胡善祥摇头。想得美!
朱瞻基:“五千?”
“五百。”胡善祥残忍的打破了朱瞻基的乐观,“私库的现银马上就要见底了,现在是四月底,夏粮还没丰收,殿下的皇庄远水解不了近渴。用来加餐的肉蛋顶多撑到端午,二两银子的遣散费到月底就拿不出来了。除非殿下停止用私库贴补这两项开支。实在不行,先舍弃一项。”
“不行,两边都不能省。”朱瞻基说道:“会影响军心和我在军中的名声。我连自己的亲兵都养不起,真是笑话。以后谁会为我卖命。”
胡善祥晓得朱瞻基好面子,“你要撑住这个排场,没钱可撑不起来,得想法子搞钱。你要不找爹娘要点?”
反正胡善祥在闺中时,和小姐妹办诗会、游湖赏荷花等聚会,私房钱不够了就找亲爹胡荣要,要多少给多少,还问她够不够,不够再添点。
胡善祥觉得,太子在应天府监国,应该能帮到儿子度过难关——把幼军的遣散费解决了也行,皇太孙尚未成婚,在家靠父母,天经地义嘛。
朱瞻基想都没想就立刻否了,“不行。太子监国,殚精竭虑,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盼着他出错,我不能给他添乱。”
其实东宫过的紧巴巴,并不是监国就能搞到钱。东宫最艰难的时候,太子妃张氏甚至找了小姑子永平公主借钱,以解燃眉之急。
这种尴尬事,爱面子的朱瞻基绝对不会和胡善祥明说的。
“那怎么办?”胡善祥说道:“私库里的宝物器皿都是有标记的,进出皆有记录,我问过唐赛儿,她说宫里的东西就是拿出去典当变卖,商人轻易不敢接手,怕万一事泄掉脑袋。”
--
就这么个练法,是个木头人也会跟着转了。
到了傍晚最后一次演练时,只有一百来个小队出错,他们的蛋没了。
次日早饭,炊事营兑现了皇太孙的承诺,不过,他们许多人都舍不得吃,当宝贝似的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以后所有的训练,无论刀枪剑棒都是这样化整为零,谁一直拖后腿,就会被淘汰——经常出错,实在不是从军这块料的人会发放路费,遣散回乡。
当然,这个遣散费也是皇太孙从私账上支出。
朱瞻基是小队长,他带着小队又赢了蛋。再次和胡善祥密谈之前,他把鸡蛋壳敲碎了,一口一口的吃掉,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鸡蛋。
胡善祥把一纸公文递给他,“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京城各个卫所要在护城河比划龙舟,幼军也有份,这是兵部发来的告示。这也太着急了,明知幼军还在筹备,没有正式成立卫所,他们还要邀请幼军。”
朱瞻基拿起公文看了看,“他们迫不及待的想看幼军出丑而已。先给一个下马威。”
胡善祥说道:“时间太过仓促,离五月初五端午节只有十天了。明明可以早告诉我们,拖到现在才突然告知,分明就是乘着幼军措手不及。”
朱瞻基说道:“不要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四万幼军找出十八个会划龙舟的不难。”最近已经遣散劝退了一万滥竽充数的人,五万变四万。
胡善祥把账本拿出来,“殿下最近花钱如流水,就是金山银山也沟壑难填,再这样下去,端敬宫怕是快要喝西北风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瞻基看私库里能够动用的现银断崖一样下降,已是捉襟见肘了。
第33章 搞钱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么会?这才不到半个月。”
胡善祥摆出算盘,拨动算珠,“这半个月来,被淘汰的、还有实在混不下去主动离开幼军的有一万人,你可怜他们背井离乡来京城参军不容易,空着手回家,无产无业的,误入歧途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每人发二两银子的遣散费,自力更生,这一下两万两银子就没了。”
“遣散的数目还在随着训练的难度越来越大、幼军越来越不好混而日益增加,照这样下去,幼军成立之日,至少有一半人,也就是两万五千人被遣散,费用需要五万两。”
胡善祥拿出一本带着油烟味的账本,“还有,幼军的伙食是全军最好的,遣散了一万,还有四万张嘴要喂,你以己之力抬高了京城鸡蛋和肉的价格。遣散费加吃的,进项少,坐吃山空,就像把银票放在火堆里烧,半个月就烧没了。”
朱瞻基指着账本,“这里还有一百万贯,能撑一阵子。”
胡善祥说道:“这是大明宝钞,商家不收的,形同废纸。”
大明宝钞是洪武帝开始就推行的纸钞,最开始是给官员们发俸禄用的,但印的太多了,不能兑现,被商家拒收,不能流通,如今大明宝钞厂已经改行做擦屁股用的草纸,销路还不错。
朱瞻基心里装着天下,平日对庶务金钱并不关心,他又从未缺过钱,为了安置唐赛儿的白莲教,他把积年累月的财富随手拿出来给她,目前这些产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绝对见不到回头钱的,本来私库就不剩多少了,还要养无底洞般的幼军,可不就捉襟见肘了吗。
朱瞻基问:“我的私库里除了那些不能变卖的赏赐之物,能够立刻拿出来的金银有多少?”
胡善祥伸出一个巴掌。
朱瞻基:“五万?”
胡善祥摇头。想得美!
朱瞻基:“五千?”
“五百。”胡善祥残忍的打破了朱瞻基的乐观,“私库的现银马上就要见底了,现在是四月底,夏粮还没丰收,殿下的皇庄远水解不了近渴。用来加餐的肉蛋顶多撑到端午,二两银子的遣散费到月底就拿不出来了。除非殿下停止用私库贴补这两项开支。实在不行,先舍弃一项。”
“不行,两边都不能省。”朱瞻基说道:“会影响军心和我在军中的名声。我连自己的亲兵都养不起,真是笑话。以后谁会为我卖命。”
胡善祥晓得朱瞻基好面子,“你要撑住这个排场,没钱可撑不起来,得想法子搞钱。你要不找爹娘要点?”
反正胡善祥在闺中时,和小姐妹办诗会、游湖赏荷花等聚会,私房钱不够了就找亲爹胡荣要,要多少给多少,还问她够不够,不够再添点。
胡善祥觉得,太子在应天府监国,应该能帮到儿子度过难关——把幼军的遣散费解决了也行,皇太孙尚未成婚,在家靠父母,天经地义嘛。
朱瞻基想都没想就立刻否了,“不行。太子监国,殚精竭虑,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盼着他出错,我不能给他添乱。”
其实东宫过的紧巴巴,并不是监国就能搞到钱。东宫最艰难的时候,太子妃张氏甚至找了小姑子永平公主借钱,以解燃眉之急。
这种尴尬事,爱面子的朱瞻基绝对不会和胡善祥明说的。
“那怎么办?”胡善祥说道:“私库里的宝物器皿都是有标记的,进出皆有记录,我问过唐赛儿,她说宫里的东西就是拿出去典当变卖,商人轻易不敢接手,怕万一事泄掉脑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