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怀瑾自然是知道的,前汉时,匈奴人围困汉人城池,汉兵弹尽粮绝,煮铠甲战弩上的皮革来充饥,甚至吃了匈奴使者。在缺水缺食的极端状况下,守军坚守了数月,回玉门关时仅剩十三人。
那老将叹口气道:咱们的粮糙本就勉qiáng,尤其战事紧迫时,士兵们会生出食胡人ròu的念头,也是为了打赢这场仗,为了夺回咱们晋国的城塞。如果主帅不喜,就请允许士兵把那些战俘杀了,以免放在军中弄生乱。
慈不掌兵。
这四个字有点重,那老将没有说出口。但柳不辞的决定,将反映出他的心xing是坚狠还是慈软,他们都等待着。
然而柳不辞又否了他,摇摇头:不必杀,他们自有他们的用处。
不给饭吃,又不让杀,留着一群大老爷们儿到底要gān什么?是要拿来欣赏吗?!要是美女他留下还能想通,八百糙老爷们留着gān嘛?
众将领不禁猜测纷纭,难道军中太久没见荤,柳不辞是想把这群俘虏拿来当军jì?呃可是这口味也太重了吧,他们身形比晋军还五大三粗,个个长满了胸毛,谁上啊!
有人粗声粗气地问道:那依将军的意思?
萧怀瑾扫了眼外面的战俘,伸手把屠眉拎了出来,一脚踹去门口:你,去gān你的老本行去。
屠眉被踹出来,愣愣地看着他,对视半天,才忽然灵窍一开:哦!你,想拿他们来换钱?!
众人又哗然起来,谢令鸢倍感意外。她依然等着萧怀瑾接下来的打算。
我要钱做什么,我要换粮食。萧怀瑾拍了拍手,那表qíng不似认真。
屠眉嗤了一声,觉得这想法十分荒谬:咱们要拿战俘去换粮食,西魏就肯换吗?打仗的时候吃饭有多重要,换了的话军中哗变怎么办?拓跋乌又不是傻子!
其他部将也纷纷蹙眉,本以为柳不辞拦着他们不杀战俘,是有什么惊才绝艳感天动地的用意呢,结果居然是
拿去换口粮,这也太儿戏了。
你看,你们都知道不能换。萧怀瑾有点累,往席子上盘腿一坐,嘴角微翘:拓跋乌当然不是傻子,他只要脑袋不坏,就不会换。
只要不换,就有文章可做。
他虽然未明说这话,众部将却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
拓跋乌不会答应晋军以粮换俘的条件。
可是城头上的西魏士兵站不了那样的高度,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只能看着被俘的战友饿死在敌人的军营中。
两军对阵的高压之下,军心是最复杂且难以掌控,也是最容易发生变故,一旦产生不满和质疑,就再难以收拢,越发动摇。
原本处理战俘的选择权在晋军手中,兴许拓跋乌更想看到晋军饥餐胡虏ròu,让西魏士兵们在哀兵之下,悲愤化为杀意,和晋军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萧怀瑾却将这个选择权,推给了拓跋乌
以战俘来换粮食,换的不是粮食,而是动摇对方的意志。无论换不换,这都在所难免,可谓有些毒。拓跋乌自然也看得懂,此乃阳谋,可无论如何应对,都是败局。
萧怀瑾道:西魏和汉人的士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他们的家国归属感比晋国士兵还要低,他们崇尚勇士,走上沙场更多的是彰显勇武,而非汉军所崇尚的忠诚。
他忍不住想,所以当年开互市,实在是可惜,如果按着宋逸修原本定的政策,逐渐会有西魏的年轻人来晋国当雇佣兵。可惜互市被打断了,也就无缘得见。
但糙原民族的军心,无疑更容易生乱,滋生不满、焦躁、同命相怜。
。
屠眉听着柳不辞讲拓跋乌可能会有的反应,不禁乐了。
难怪当初和她打个平手,看不出来,这人也是个土匪习xing!一个流民帅主帅,一个土匪头子副将,耍起流氓来还挺默契。
第一百三十八章
萧怀瑾讲完了他的谋划, 帐子里安静片刻, 众将领都在心中盘算得失利害。
所以说,柳大将军此番打算,可谓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带领我们以智取胜,如此远见卓识, 令我等叹服!谢令鸢起身鼓掌三声, 赶紧给他带带节奏。
我那出身于诗书大家的爱妃啊, 朕怎么觉得高屋建瓴用的有点不对劲?
萧怀瑾的关注点默默歪向基础教育, 却见德妃神色凛然, 看向他的目光饱含着敬仰。
他jī皮疙瘩起了一身, 慡的。
这辈子除了流民, 他还没被哪个妃子这么崇拜地仰望, 登时感觉十分良好, 仿佛每一根毛孔都舒张,于是唇角一翘, 也就不说什么了,心下满意地想,果然,还是德妃明事知礼!封赏, 回长安厚赏!
见姓谢的中书舍人都在带头鼓掌, 其他将领们也不敢唱反调,遂稀稀拉拉跟着点头称好。屠眉叫得最是响亮,她并非被柳不辞的智慧折服, 只是因为被点名去当土匪,重拾老本行,心生喜悦。
帐子里原本躁动的气氛逐渐平息,众人不再质疑战俘的处决,话锋一转,谈起了当下关头最紧要的事,关于接下来的作战。
他做的很好。谢令鸢微笑着想。
倘若今天军营里发生的事传回长安,也不知太后会不会为他的改变而诧异和欣慰?
长生殿的灯火心惊胆战地跳跃着。
奏章从尚书台过手,转送长生殿,此刻,何太后平静地看着桌子上的奏章,并没有很意外。
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别置尚书并州大行台。
意料中的,他既然出宫,就必须给自己封一个能号令文武官的权柄,没有什么比这三个头衔和行尚书台更好了。
如今她气也气过了,萧怀瑾起名柳不辞把她恶心了个透,还得捏着鼻子替他镇压大局,眼下得了他设行台的消息,一时间都没了气的心qíng。
督粮参军何赐学她拿起奏章,意味深长地盯着对面的何道庚,韦无默在一旁心惊胆战看着,担心这堂兄妹又要起争执。如今太后与何家的关系微妙,不能再因何贵妃的事打破了彼此的平衡。
结果何太后倒笑不笑的,将奏章扔到了何道庚的头上:送自己的侄女去并州,可如愿矣?
何道庚本以为她要大发雷霆,却见她没追究,不禁松了口气。
他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好嘛,够胆儿!居然带着huáng钺,自封都督中外军事,在jiāo战边境设了个尚书台!真是小看他了!
当然尚书台运作起来不容易,哪怕临时尚书台,人事分工上传下达都很复杂,并州这尚书台能顺利运转,还是靠了他一贯明理懂事的侄女何韵致。
所以他刚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是五雷轰顶,一时间找不回魂儿来。
是该惊诧于侄女儿处理政务居然有条不紊、颇有天分;还是该惊诧于她明明有机会把皇帝请回来,却没有这样做,反而用她哥哥的名义,留在并州当参军?
仿佛世界都为之坍塌,何道庚也是醉了。他看不懂他的侄女,也看不懂皇帝,看不懂德妃、看不懂武修仪啊!!!!!
他看不懂的太多了,他觉得自己两眼被泥糊了!
啊!!!!!
什么何赐学,骗骗并州那群土包子就罢了,好侄女啊,你有想过我们在长安多被动吗?长安人,长着眼的啊!你哥哥何赐学他前天还在长安城转悠呢!
这种事真是该打断谁的腿?
何道庚气得急得胡子一夜长了三尺。
朝廷里不乏明眼人,陛下因皇后难产而死伤心得数月不朝,转头在西北边境冒出个并州大行台和柳不辞大将军,仔细想想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天子不在宫里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了。
尴尬的也不仅仅是何赐学。君不见谢二公子谢庭显,每天都兢兢业业、往返于紫宸殿和尚书台,结果奏章里,转眼就跑去了并州当督战参军?
逗啊,他爬得上军马吗他?他cha翅膀飞过去的啊??
翌日朝堂上,当韩御史刚问出这句话,谢令鸢的大伯谢节擦着冷汗,何道庚就急吼吼地跳了出来,好像他家祖坟被踩了一样:韩御史此言差矣!!
韩御史差点以为自己眼花耳鸣,他揉了揉眼睛。只见何道庚义愤填膺道:并州大行台,分明是陛下和太后深谋远虑、高屋建瓴,为的就是打西魏人出其不意,如此是暗度陈仓之计,谢舍人的行踪又怎么会让你我知道!
唯何家马首是瞻的官员们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平素无甚jiāo集的汝宁侯与谢家,咳,何道庚居然会站出来,替谢家作掩护?吃错药了吧?
--
那老将叹口气道:咱们的粮糙本就勉qiáng,尤其战事紧迫时,士兵们会生出食胡人ròu的念头,也是为了打赢这场仗,为了夺回咱们晋国的城塞。如果主帅不喜,就请允许士兵把那些战俘杀了,以免放在军中弄生乱。
慈不掌兵。
这四个字有点重,那老将没有说出口。但柳不辞的决定,将反映出他的心xing是坚狠还是慈软,他们都等待着。
然而柳不辞又否了他,摇摇头:不必杀,他们自有他们的用处。
不给饭吃,又不让杀,留着一群大老爷们儿到底要gān什么?是要拿来欣赏吗?!要是美女他留下还能想通,八百糙老爷们留着gān嘛?
众将领不禁猜测纷纭,难道军中太久没见荤,柳不辞是想把这群俘虏拿来当军jì?呃可是这口味也太重了吧,他们身形比晋军还五大三粗,个个长满了胸毛,谁上啊!
有人粗声粗气地问道:那依将军的意思?
萧怀瑾扫了眼外面的战俘,伸手把屠眉拎了出来,一脚踹去门口:你,去gān你的老本行去。
屠眉被踹出来,愣愣地看着他,对视半天,才忽然灵窍一开:哦!你,想拿他们来换钱?!
众人又哗然起来,谢令鸢倍感意外。她依然等着萧怀瑾接下来的打算。
我要钱做什么,我要换粮食。萧怀瑾拍了拍手,那表qíng不似认真。
屠眉嗤了一声,觉得这想法十分荒谬:咱们要拿战俘去换粮食,西魏就肯换吗?打仗的时候吃饭有多重要,换了的话军中哗变怎么办?拓跋乌又不是傻子!
其他部将也纷纷蹙眉,本以为柳不辞拦着他们不杀战俘,是有什么惊才绝艳感天动地的用意呢,结果居然是
拿去换口粮,这也太儿戏了。
你看,你们都知道不能换。萧怀瑾有点累,往席子上盘腿一坐,嘴角微翘:拓跋乌当然不是傻子,他只要脑袋不坏,就不会换。
只要不换,就有文章可做。
他虽然未明说这话,众部将却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
拓跋乌不会答应晋军以粮换俘的条件。
可是城头上的西魏士兵站不了那样的高度,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只能看着被俘的战友饿死在敌人的军营中。
两军对阵的高压之下,军心是最复杂且难以掌控,也是最容易发生变故,一旦产生不满和质疑,就再难以收拢,越发动摇。
原本处理战俘的选择权在晋军手中,兴许拓跋乌更想看到晋军饥餐胡虏ròu,让西魏士兵们在哀兵之下,悲愤化为杀意,和晋军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萧怀瑾却将这个选择权,推给了拓跋乌
以战俘来换粮食,换的不是粮食,而是动摇对方的意志。无论换不换,这都在所难免,可谓有些毒。拓跋乌自然也看得懂,此乃阳谋,可无论如何应对,都是败局。
萧怀瑾道:西魏和汉人的士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他们的家国归属感比晋国士兵还要低,他们崇尚勇士,走上沙场更多的是彰显勇武,而非汉军所崇尚的忠诚。
他忍不住想,所以当年开互市,实在是可惜,如果按着宋逸修原本定的政策,逐渐会有西魏的年轻人来晋国当雇佣兵。可惜互市被打断了,也就无缘得见。
但糙原民族的军心,无疑更容易生乱,滋生不满、焦躁、同命相怜。
。
屠眉听着柳不辞讲拓跋乌可能会有的反应,不禁乐了。
难怪当初和她打个平手,看不出来,这人也是个土匪习xing!一个流民帅主帅,一个土匪头子副将,耍起流氓来还挺默契。
第一百三十八章
萧怀瑾讲完了他的谋划, 帐子里安静片刻, 众将领都在心中盘算得失利害。
所以说,柳大将军此番打算,可谓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带领我们以智取胜,如此远见卓识, 令我等叹服!谢令鸢起身鼓掌三声, 赶紧给他带带节奏。
我那出身于诗书大家的爱妃啊, 朕怎么觉得高屋建瓴用的有点不对劲?
萧怀瑾的关注点默默歪向基础教育, 却见德妃神色凛然, 看向他的目光饱含着敬仰。
他jī皮疙瘩起了一身, 慡的。
这辈子除了流民, 他还没被哪个妃子这么崇拜地仰望, 登时感觉十分良好, 仿佛每一根毛孔都舒张,于是唇角一翘, 也就不说什么了,心下满意地想,果然,还是德妃明事知礼!封赏, 回长安厚赏!
见姓谢的中书舍人都在带头鼓掌, 其他将领们也不敢唱反调,遂稀稀拉拉跟着点头称好。屠眉叫得最是响亮,她并非被柳不辞的智慧折服, 只是因为被点名去当土匪,重拾老本行,心生喜悦。
帐子里原本躁动的气氛逐渐平息,众人不再质疑战俘的处决,话锋一转,谈起了当下关头最紧要的事,关于接下来的作战。
他做的很好。谢令鸢微笑着想。
倘若今天军营里发生的事传回长安,也不知太后会不会为他的改变而诧异和欣慰?
长生殿的灯火心惊胆战地跳跃着。
奏章从尚书台过手,转送长生殿,此刻,何太后平静地看着桌子上的奏章,并没有很意外。
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别置尚书并州大行台。
意料中的,他既然出宫,就必须给自己封一个能号令文武官的权柄,没有什么比这三个头衔和行尚书台更好了。
如今她气也气过了,萧怀瑾起名柳不辞把她恶心了个透,还得捏着鼻子替他镇压大局,眼下得了他设行台的消息,一时间都没了气的心qíng。
督粮参军何赐学她拿起奏章,意味深长地盯着对面的何道庚,韦无默在一旁心惊胆战看着,担心这堂兄妹又要起争执。如今太后与何家的关系微妙,不能再因何贵妃的事打破了彼此的平衡。
结果何太后倒笑不笑的,将奏章扔到了何道庚的头上:送自己的侄女去并州,可如愿矣?
何道庚本以为她要大发雷霆,却见她没追究,不禁松了口气。
他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皇帝居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好嘛,够胆儿!居然带着huáng钺,自封都督中外军事,在jiāo战边境设了个尚书台!真是小看他了!
当然尚书台运作起来不容易,哪怕临时尚书台,人事分工上传下达都很复杂,并州这尚书台能顺利运转,还是靠了他一贯明理懂事的侄女何韵致。
所以他刚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是五雷轰顶,一时间找不回魂儿来。
是该惊诧于侄女儿处理政务居然有条不紊、颇有天分;还是该惊诧于她明明有机会把皇帝请回来,却没有这样做,反而用她哥哥的名义,留在并州当参军?
仿佛世界都为之坍塌,何道庚也是醉了。他看不懂他的侄女,也看不懂皇帝,看不懂德妃、看不懂武修仪啊!!!!!
他看不懂的太多了,他觉得自己两眼被泥糊了!
啊!!!!!
什么何赐学,骗骗并州那群土包子就罢了,好侄女啊,你有想过我们在长安多被动吗?长安人,长着眼的啊!你哥哥何赐学他前天还在长安城转悠呢!
这种事真是该打断谁的腿?
何道庚气得急得胡子一夜长了三尺。
朝廷里不乏明眼人,陛下因皇后难产而死伤心得数月不朝,转头在西北边境冒出个并州大行台和柳不辞大将军,仔细想想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天子不在宫里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了。
尴尬的也不仅仅是何赐学。君不见谢二公子谢庭显,每天都兢兢业业、往返于紫宸殿和尚书台,结果奏章里,转眼就跑去了并州当督战参军?
逗啊,他爬得上军马吗他?他cha翅膀飞过去的啊??
翌日朝堂上,当韩御史刚问出这句话,谢令鸢的大伯谢节擦着冷汗,何道庚就急吼吼地跳了出来,好像他家祖坟被踩了一样:韩御史此言差矣!!
韩御史差点以为自己眼花耳鸣,他揉了揉眼睛。只见何道庚义愤填膺道:并州大行台,分明是陛下和太后深谋远虑、高屋建瓴,为的就是打西魏人出其不意,如此是暗度陈仓之计,谢舍人的行踪又怎么会让你我知道!
唯何家马首是瞻的官员们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平素无甚jiāo集的汝宁侯与谢家,咳,何道庚居然会站出来,替谢家作掩护?吃错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