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一晃两年过去,陶五在外也有了自己的媳妇,听说还是他部队里上级军官的独生女,便就是这回带回来的五弟妹。
陶四劝说了几句,眼见阻止不了弟弟,只好拣了把伞一路撑着送对方出村坐车。
等到了村口车行道旁,只见陶五掏出一大卷钱不容分说塞进陶四的口袋里:“四哥,我岳丈和岳母前不久都过世了,如今玉华大着肚子没人照看,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是不会带她回来麻烦你跟嫂子的……”
陶四推拒不得:“唉,你这是什么话!信不过我?你媳妇就是我亲弟妹,看在你的面上我跟你嫂子也一定会好好照顾的……”
“那我就放心了。”陶老五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嘱托道:“玉华近来心情不大好,夜里总哭,她有了身子,还得劳你跟嫂子多顺着她……”
“那必须,你就放心吧。”陶四连连点头。
陶五这才笑了。
车到村口,他安心地上了车返回前线。
家里多了个长期留宿的外人,哪怕是妯娌,陶四的妻子也就是陶家婶婶姚春梅也满不高兴。
因为得把较好的隔间卧房让出来给人家住,他们夫妻俩只能龟缩在角房门口搭个简易的木头床,没半点隐私不说,还不舒适。
更别提这五弟妹说是心情不好,实则像是神经上有了大问题,每天只呆呆地望着窗流泪,晚上也不大睡觉。
坐在床沿边上那直挺挺望窗的黑影,每每都把起夜的姚春梅和陶四吓一大跳,好在除此以外,也没发生什么其他莫名其妙的事,让两人松了口气。
看在钱,以及陶五月月从外地寄来的补贴份上,他们对照顾弟妹玉华还算用心,尤其是姚春梅也很快发现自己怀孕了以后。
结婚两年无子无女,有孕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望眼欲穿的大喜事,他们觉得是接了玉华孕气,待五弟妹便更加周到。
恰逢战争迭起,外头动乱不已,物资极其匮乏仅供前线,可托了弟妹的福,姚春梅跟在后头也能吃些好的,为肚里的胎儿积攒营养。
这对妯娌腹中孩子相隔的月份仅一月有余,但自从姚春梅显怀后,怀相就慢慢的超过弟妹玉华。
倒不是姚怀双胎的缘故,而是五弟妹日日思念双亲导致心情抑郁,胃口也越发地变小,不愿进食,孕吐期繁复冗长。
“弟妹,这样下去不行啊,你不吃东西就没有营养,到时候小孩会不好生的,多少吃一些吧……”这是陶老四夫妻俩日日都会哄劝的话语。
然而没用,做出来的各种吃食依旧大半便宜了姚春梅。
而陶家老五被困在前线上,直到陶家妯娌由于意外在同一天相继生产,也始终没有回来。
“我记得那天天气很冷,门口结了冰……”陶家婶婶沉浸在回忆里……
接下来应该就是“换孩子”的大戏了,保卫所里所有人都更加打起了精神聆听着。
彼时已是第二年秋冬交接时节,气温一日比一日降得厉害,角房门口的台阶下不知什么时候长了几个小洼,表面布着薄冰,乍看与一般的泥路没什么两样。
陶家的两个孕妇素日里都不大爱出门,陶四就没多注意,径直往地里摘菜去了。
谁曾想就是那天,五弟妹听见外头车响,以为是丈夫回来,痴痴傻傻直接跑了出去,拽都来不及,就这么一脚踩在了湿滑处,连带要去拉她的姚春梅也一同摔在了地上,两个大肚子当场见了红。
乡下的卫生所条件差,环境嘈杂不已,人员也参差不齐,这给两个孕妇的同时生产带来了难度。
最终还是姚春梅先生的,她离预产虽还差二月之久,但平日里身体健壮,连带肚子里的胎也养得好,拼命诞下的女婴平安降生。
对于陶湘来说,也就是原身,她是个意外健康的早产儿。
反倒是五弟妹玉华,虽然几近足月,但她整个孕期都没养好身体,缺乏营养的胎儿先天不足,被产护拉出产道后,只挣扎了半天就没了气息,成了只有丁点大的死婴,交由陶四处理。
谁都没想到陶家烈士夫妻真正的女儿,竟一出生就夭折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这么说那个女婴生下来就死了?”
“那陶兰是哪里来的?”
“有人说看到你们换脚牌又是怎么回事?”
陶家婶婶先前铺垫了那么多,早已说得口干舌燥,便只听陶家叔叔顺口接过话头道:“那孩子确实没了,陶兰……其实是我捡的。”
刚生产完的姚春梅躺在卫生所坐月子,陶五的妻子也因产后昏迷出血被输液观察,许多事都是陶家叔叔在地上跑,自然他知道得更清楚。
“那时我们谁都不知道,弟妹是得了疯病,生下来没看见孩子,她就疯得更厉害了,直嚷嚷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了,无论怎么跟她解释都讲不通……”
陶家叔叔吐露出的事实简直惊人:“因太过闹腾,卫生所的人想把我们赶出去,于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不得已把春梅生下来的孩子抱到了弟妹那……”
“说来也奇怪,自打把孩子抱过去,弟妹的疯病竟就一天天开始慢慢好了起来……”陶家叔叔抬起头看向陶湘。
想起以前短暂却温馨的旧时光,陶家婶婶也同样激动,她握住了陶湘的手:“你那时候就襁褓里小小的一团儿,虽然比只猫也大不了多少,但谁见了都喜欢。”
--
陶四劝说了几句,眼见阻止不了弟弟,只好拣了把伞一路撑着送对方出村坐车。
等到了村口车行道旁,只见陶五掏出一大卷钱不容分说塞进陶四的口袋里:“四哥,我岳丈和岳母前不久都过世了,如今玉华大着肚子没人照看,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是不会带她回来麻烦你跟嫂子的……”
陶四推拒不得:“唉,你这是什么话!信不过我?你媳妇就是我亲弟妹,看在你的面上我跟你嫂子也一定会好好照顾的……”
“那我就放心了。”陶老五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嘱托道:“玉华近来心情不大好,夜里总哭,她有了身子,还得劳你跟嫂子多顺着她……”
“那必须,你就放心吧。”陶四连连点头。
陶五这才笑了。
车到村口,他安心地上了车返回前线。
家里多了个长期留宿的外人,哪怕是妯娌,陶四的妻子也就是陶家婶婶姚春梅也满不高兴。
因为得把较好的隔间卧房让出来给人家住,他们夫妻俩只能龟缩在角房门口搭个简易的木头床,没半点隐私不说,还不舒适。
更别提这五弟妹说是心情不好,实则像是神经上有了大问题,每天只呆呆地望着窗流泪,晚上也不大睡觉。
坐在床沿边上那直挺挺望窗的黑影,每每都把起夜的姚春梅和陶四吓一大跳,好在除此以外,也没发生什么其他莫名其妙的事,让两人松了口气。
看在钱,以及陶五月月从外地寄来的补贴份上,他们对照顾弟妹玉华还算用心,尤其是姚春梅也很快发现自己怀孕了以后。
结婚两年无子无女,有孕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望眼欲穿的大喜事,他们觉得是接了玉华孕气,待五弟妹便更加周到。
恰逢战争迭起,外头动乱不已,物资极其匮乏仅供前线,可托了弟妹的福,姚春梅跟在后头也能吃些好的,为肚里的胎儿积攒营养。
这对妯娌腹中孩子相隔的月份仅一月有余,但自从姚春梅显怀后,怀相就慢慢的超过弟妹玉华。
倒不是姚怀双胎的缘故,而是五弟妹日日思念双亲导致心情抑郁,胃口也越发地变小,不愿进食,孕吐期繁复冗长。
“弟妹,这样下去不行啊,你不吃东西就没有营养,到时候小孩会不好生的,多少吃一些吧……”这是陶老四夫妻俩日日都会哄劝的话语。
然而没用,做出来的各种吃食依旧大半便宜了姚春梅。
而陶家老五被困在前线上,直到陶家妯娌由于意外在同一天相继生产,也始终没有回来。
“我记得那天天气很冷,门口结了冰……”陶家婶婶沉浸在回忆里……
接下来应该就是“换孩子”的大戏了,保卫所里所有人都更加打起了精神聆听着。
彼时已是第二年秋冬交接时节,气温一日比一日降得厉害,角房门口的台阶下不知什么时候长了几个小洼,表面布着薄冰,乍看与一般的泥路没什么两样。
陶家的两个孕妇素日里都不大爱出门,陶四就没多注意,径直往地里摘菜去了。
谁曾想就是那天,五弟妹听见外头车响,以为是丈夫回来,痴痴傻傻直接跑了出去,拽都来不及,就这么一脚踩在了湿滑处,连带要去拉她的姚春梅也一同摔在了地上,两个大肚子当场见了红。
乡下的卫生所条件差,环境嘈杂不已,人员也参差不齐,这给两个孕妇的同时生产带来了难度。
最终还是姚春梅先生的,她离预产虽还差二月之久,但平日里身体健壮,连带肚子里的胎也养得好,拼命诞下的女婴平安降生。
对于陶湘来说,也就是原身,她是个意外健康的早产儿。
反倒是五弟妹玉华,虽然几近足月,但她整个孕期都没养好身体,缺乏营养的胎儿先天不足,被产护拉出产道后,只挣扎了半天就没了气息,成了只有丁点大的死婴,交由陶四处理。
谁都没想到陶家烈士夫妻真正的女儿,竟一出生就夭折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这么说那个女婴生下来就死了?”
“那陶兰是哪里来的?”
“有人说看到你们换脚牌又是怎么回事?”
陶家婶婶先前铺垫了那么多,早已说得口干舌燥,便只听陶家叔叔顺口接过话头道:“那孩子确实没了,陶兰……其实是我捡的。”
刚生产完的姚春梅躺在卫生所坐月子,陶五的妻子也因产后昏迷出血被输液观察,许多事都是陶家叔叔在地上跑,自然他知道得更清楚。
“那时我们谁都不知道,弟妹是得了疯病,生下来没看见孩子,她就疯得更厉害了,直嚷嚷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了,无论怎么跟她解释都讲不通……”
陶家叔叔吐露出的事实简直惊人:“因太过闹腾,卫生所的人想把我们赶出去,于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不得已把春梅生下来的孩子抱到了弟妹那……”
“说来也奇怪,自打把孩子抱过去,弟妹的疯病竟就一天天开始慢慢好了起来……”陶家叔叔抬起头看向陶湘。
想起以前短暂却温馨的旧时光,陶家婶婶也同样激动,她握住了陶湘的手:“你那时候就襁褓里小小的一团儿,虽然比只猫也大不了多少,但谁见了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