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艰难啊1
在蒂娅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终于得偿所愿,同自己的爱人相聚了。
这一刻的喜悦虽然还掺杂着苦涩的泪水,但对她来说,却已足够。
接着,她就倒了下去,带着人生中最后一点儿同爱人相聚的美好回忆,把头轻轻地靠在格温普兰的怀中,呼吸一点点儿地消失,两只手也慢慢地垂下去
年迈的老人于苏斯哭喊着。
他在接连不断地打击下,终于昏了过去。
而可怜的格温普兰呢?
他刚刚还沉浸在同家人团聚的幸福中,下一刻就要陷入爱人死去的痛苦中。
命运的捉弄让他筋疲力竭。
他无力地跪倒在死去的蒂娅的面前,呼唤着她的名字,周身被绝望所笼罩
此时,
舞台上的场景构图也达到了极致的唯美。
为了营造这一幕的场景,幕后的工作人员花费了不少心思,甚至不惜在舞台上挖出一个小型蓄水池。
于是,在海浪涌动的配乐声中,整个舞台一片黑暗,只有几束不同颜色的灯光,静静地照耀在这悲惨的一家人身上。
在他们的四周,蓝色水面波光粼粼,代表着着深不可测的大海,而格温普兰、盲女蒂娅和于苏斯姿态各异,以或跪、或躺、或昏倒的静态姿势,待在那条小船的破旧甲板上,画面定格。
这像是一个奇迹!
音乐、故事、灯光、背景
在这一刻,全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人类的死亡,音乐的力量,美丽的消逝,永恒的沉眠
所有的一切都被勾勒在这简单的构图之中,真实、美丽,又令人扼腕、落泪。
在这样的场景中,兰迪完成了角色的最后的一首歌[终曲]。
或者说[格温普兰的归处]。
他的嗓子这时候还是沙哑的。
但这首歌已经不需要什么独特的嗓音,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它更近似于一曲安魂曲,悲凉却又安详地吟唱着[是时候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舞台的幕后
阿尔也模糊着泪眼,在喃喃地重复着这句歌词:[是时候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伴随着这样悲伤的旋律,格温普兰抱起蒂娅,沿着甲板,慢慢朝前走着。
他脸上还挂着那样人为所造成的古怪、狰狞笑容,眼神却已经绝望到麻木。最终,他朝着大海纵身一跃,扑通响起的落水声,仿佛是对残酷世界的一声控诉,也预示着他从此终于可以逃离命运的反复捉弄和折磨了。
死亡带走了一切。
昏迷的老人终于醒来,他孤零零地坐在甲板上,身体随着船一晃一晃
夜色中,有一声狼的嚎叫响起
大幕落了下来。
全剧终。
观众们着了魔一般地拼命鼓掌。
他们一边流着泪,一边喊着角色的名字,希望能再次看到演员们出现在台前,以此来安慰自己被剧情搞得难受的心情。
制片人安德鲁斯先生不适应这种热闹的场景,尽管面前是一场巨大的成功,他还是习惯性地躲了起来,并不想参与什么庆祝;科斯塔导演截然相反,他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在幕后兴奋地去拥抱每一个人;总算不用紧绷着表演的演员们也很高兴,大家放松地聊着天,三三两两地聚到了一起,彼此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可阿尔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面,心里想的却是曲终人散。
他还是忍不住地回头了,转身向之前和卢克谈话的方向怔怔望了过去但他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兄弟已经离开。
阿尔!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这个晚上最大的功臣,整个舞台最光辉璀璨的歌手,刚刚才勉强擦拭了一下因跳水而湿透的衣服后,就顶着一脸乱七八糟的妆容,迫不及待地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朝他跑过来。
兰迪张开双臂,热情地紧紧抱住他,在他耳边轻轻说:在舞台上,我一直在想你。
于是,厚厚的云层降下了圣光,之前的眼泪被擦干,阿尔又能看清这个世界了。
是的,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可人生就是这样,有一些人会离开,有一些人会留下。
但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
只要情谊不变,只要耐心等待,终有相聚一日。
第172章 阿尔:祝愿大家有朝一日, 梦想成真
到了谢幕的时候,观众们依旧热情。
在乐队的音乐声中,一些群演、伴舞, 还有剧组重要的工作人员都陆陆续续地上了台,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整出剧能被演绎的如此完美, 少不了他们无声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所以, 观众们同样给出了一阵阵的掌声。
接着是剧中重要角色的演员。
如约瑟安娜的扮演者克莉斯, 大卫爵士的扮演者, 女王陛下的扮演者
见到他们,观众们就更来劲儿了。
他们拼命鼓掌,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喜爱是好了, 干脆疯狂地将一些亮晶晶的小饰物和一束束的鲜花朝着舞台扔去那些漂亮的花朵几乎盖满了整个舞台,搞得重新走上舞台的演员们好像是站在花丛中一般。
然后,观众们齐声喊着笑面人的名字。
他们用期盼的目光, 在舞台上搜寻兰迪的身影。
还在后台和兰迪聊天的阿尔听到后,忙推了推他, 催促着说:别磨蹭了。去呀, 去享受你应得的荣耀吧。
可是
兰迪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的荣耀不正是你吗?
阿尔朝他微笑道:你是惯会说好话的。
是真话。兰迪强调着。
外头观众们的喊声越来越大的, 他也不好再耽搁下去,便一边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卸妆纸巾, 将已经花掉的笑面人特效妆用力地擦了几下, 一边不忘笑嘻嘻地扑过去,搂住阿尔亲一口,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 一路小跑地上了舞台。
观众们一看到他上台,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
此时,兰迪摘掉假发,卸掉妆容,脸上也没了格温普兰的那种忧郁,金发蓝眼,笑容灿烂又阳光开朗,人们一见他这么俊俏的样子,立刻就又爱上了他。而之所以要用又,是因为大家之前爱的还只是角色,现在却是爱上他本人了。
兰迪!
一个大抵是他以前歌迷,所以认识他的观众站起来,边喊着他的名字,边将一大束玫瑰朝着他掷了过去。
兰迪便一把接住玫瑰,笑着亲了下花瓣,以示感谢。
然后,在乐队的伴奏下,他开始带头唱起了谢幕的歌曲。
基于整个晚上的悲伤已经给得足够了。
所以,最后一刻谢幕的歌曲没有选那些或激烈,或哀伤的曲调,而是选择了成年的笑面人格温普兰、于苏斯还有盲女蒂娅第一次出场,一起在街头卖艺时用的那首相对欢快的歌。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好些抹着眼泪的观众们听着歌声,也慢慢对剧情释怀,开始笑起来,虽然那又哭又笑的样子有些狼狈,可总归还是有了笑容。他们跟着演员们一起唱着歌,也许荒腔走板地跑调了,可每个人都是快乐的。
后来的日子里,阿尔时不时地也会回想起这一天。
兰迪沙哑又充满感情的献唱,空气中飘荡着的美妙音符,观众们火焰一般的热情他闭上眼睛,那个曾在梦里想像过的世界,竟然已经悄悄地降临到了现实!
等到演出彻底结束。
兰迪下台的时候,还借花献佛地将那束玫瑰送到了阿尔的手里。
哟~!克莉斯打趣地发出了声音。
剧组的大家也在后头起哄地拍起了手。
没有过分的好奇,没有嘲笑,更不可能有什么歧视
所有人都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关系,并很乐意地给出了自己的祝福。
晚上的宴会无需多谈。
与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纯聊天,都会觉得没有虚度时光。
然后,阿尔想结婚了。
他以前也提过这事,但多数是嘴上说说。
可如今,在最好的朋友卢克选择离开的这个晚上
他迫切地想留住点儿什么。
而结婚虽然目前没有两个男人能去登记的地方,可稍微搞一个仪式,向周围亲朋好友宣告一番,应该也算是缔结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契约了。
兰迪对此毫无异议,还颇为兴奋。
在此之前,由于那位珊妮小姐的爆料,他俩也有过关于公开恋情的讨论。
那时候,兰迪就曾表示很无所谓,当不了歌手、演员,还能去做个好厨师;
只是阿尔他总是习惯性地想太多。
不过,说句不怎么中听的,作为舞台幕后人员,一个编剧所能获得关注度,甚至远远不如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
所以,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担忧始终是在兰迪的身上,哪怕兰迪相当洒脱,从不把自己的舞台演绎生涯当回事,可万一处理不当,让这么一个天才歌手、优秀演员从此退出舞台,想想就觉得罪过。
但也许是卢克离去的刺激
阿尔决定自私点儿。
也可能是庆功宴的酒喝得有点儿多了。
反正在这个晚上,阿尔先告知了兰迪自己决定结婚的决定后,就毫不犹豫地打电话通知报社,让他们不用再压着那些自己和兰迪间的绯闻不报道了,甚至不介意他们到时候派个记者过来参加婚礼当然啦,该给的支票还是要提前给,哪怕是同样的一则新闻,好还是坏,具体从哪个角度去报道,还是要靠这些无冕之王的笔杆子呢。
接下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
首映之后,自然是广受好评。
这一点儿从首映现场就能看出来了。
尤其是面对着这部剧庞大的票房数据,没人能睁眼瞎地说胡话。
在席卷整个城市的那段时间里,连最挑剔的评论家都要表示这么一句:[嗯,这是一部人民的戏剧。好吧,如剧中笑面人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嘴巴,是人民借他的嘴发出了声音所有人都该去看看这部剧,听听那些人民的声音。]
除此以外,琼斯夫人的丈夫那位加里琼斯议员还精明地借着这部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主张,并号召社会各界人士为一些底层人民捐款。
这一善行带来的好名声,间接帮助他赢得了一笔珍贵的政治资本,同时,也算是为这部剧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在演出前,大家完全预料不到的热度。
阿尔还参加了这次捐款活动。
他将一部分票房收入捐了出去,又主动帮活动做了些宣传。
正如他对卢克所说的那样,有过穷日子,但从不曾吝啬过。
更何况,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始终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除了金钱和声誉外,这部剧还迎来了一场丰收。
最先获得的最佳剧评人奖仿佛只是个小小的热身,一个胜利的预兆,之后便是在戏剧界最著名的奖项,相当于电影届奥斯卡的托尼奖上,这部剧狂揽了七项大奖,最佳音乐、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布景、最佳灯光名副其实地载誉而归!
直到这个时候,阿尔才算是在这一行彻底站稳了脚。
没有人可以再攻讦他的剧没有格局,没有大场面,只是小打小闹了。
这里有个小插曲是最初想给他们下绊子、恶心人的那位费尔曼先生制作的《明星罗曼史》同样参加了这次的奖项评选。
很遗憾,颗粒无收!
没什么比这样的回击更有力了。
爱憎分明的科斯塔导演专门找阿尔庆祝了一番,虽没能如他所说的那样,将这个坏蛋浇上油,插在烧烤签子上,一直烤到两面金黄但这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算是被烤焦了。
演出成功。
获得的奖项也很多。
可供媒体报道的题材更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新闻的时机往往很重要,这么一来,阿尔和兰迪的恋情啊、婚约啊什么的,逐渐就变成了无数个新闻消息中微不足道的一条,人们稍不留意就会忽略出去再者说,当一个人具备绝对的实力时,人们对他私生活的要求也会相应的降低,显然,比起和谁谈恋爱,绝大部分观众还是更关注演员的舞台表现,至于编剧?请问编剧上舞台吗?不上是吗,那没事了。
这样也挺好的。
虽然已经提前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但暴风雨没来,也不失为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
只是那个叫珊妮的女演员应该会更失望吧。
她之前那么自鸣得意,还做出了这般破釜沉舟的举动,将阿尔他们得罪了个遍,琢磨着戏剧界不待也罢,从此是要去做个电影明星的!
可惜,自那以后,阿尔也没有在电影中看到过她。
当然了,也没什么人会关注她,慢慢的,这姑娘在圈子里就渐渐查无此人了。
此外,出乎阿尔意料的一件事是这部剧居然很长寿。
在这一年的演出后,它还在好些城市巡演了一轮又一轮,可这竟然不是结束,它后来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十五年,真的是年年都演,一演还要演好多场次,演的兰迪快烦死。
这时候,格温普兰已经成了他的代表角色。
人们只要一提起那个白昼一般漂亮,却惨遭儿童贩子毒手的可怜笑面人时,眼前浮现出的形象便是他在舞台上的那个经典形象。
于是,连续不断地上演,兰迪就也得连续不断地去表演。
到了后面那几年,他把剧里所有的歌全唱得滚瓜烂熟,几乎成了本能,哪怕说梦话,别人随便提一下剧中歌的开头几句歌词,他都能熟练地接下去后面的歌词实在是太熟、太熟了!
也因此,他无师自通地领悟了怎么在唱歌中节省力气。
这样一来,等他再次登台唱那首比较激烈的[格温普兰的预言]时,就已经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累得自己躺倒在地上,趁着没什么戏份,偷个空子悄悄歇一口气了。
可没想到的是,观众们对此并不买账。
他们把兰迪曾经临场发挥的偷懒动作视为这部剧的经典一幕,当格温普兰唱完歌,站在那里的时候,前排热心的老观众们齐齐在底下焦急地提醒着:[错了,错了!哎呀,兰迪,你该躺下!该躺下了呀!]
恋耽美
在蒂娅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终于得偿所愿,同自己的爱人相聚了。
这一刻的喜悦虽然还掺杂着苦涩的泪水,但对她来说,却已足够。
接着,她就倒了下去,带着人生中最后一点儿同爱人相聚的美好回忆,把头轻轻地靠在格温普兰的怀中,呼吸一点点儿地消失,两只手也慢慢地垂下去
年迈的老人于苏斯哭喊着。
他在接连不断地打击下,终于昏了过去。
而可怜的格温普兰呢?
他刚刚还沉浸在同家人团聚的幸福中,下一刻就要陷入爱人死去的痛苦中。
命运的捉弄让他筋疲力竭。
他无力地跪倒在死去的蒂娅的面前,呼唤着她的名字,周身被绝望所笼罩
此时,
舞台上的场景构图也达到了极致的唯美。
为了营造这一幕的场景,幕后的工作人员花费了不少心思,甚至不惜在舞台上挖出一个小型蓄水池。
于是,在海浪涌动的配乐声中,整个舞台一片黑暗,只有几束不同颜色的灯光,静静地照耀在这悲惨的一家人身上。
在他们的四周,蓝色水面波光粼粼,代表着着深不可测的大海,而格温普兰、盲女蒂娅和于苏斯姿态各异,以或跪、或躺、或昏倒的静态姿势,待在那条小船的破旧甲板上,画面定格。
这像是一个奇迹!
音乐、故事、灯光、背景
在这一刻,全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人类的死亡,音乐的力量,美丽的消逝,永恒的沉眠
所有的一切都被勾勒在这简单的构图之中,真实、美丽,又令人扼腕、落泪。
在这样的场景中,兰迪完成了角色的最后的一首歌[终曲]。
或者说[格温普兰的归处]。
他的嗓子这时候还是沙哑的。
但这首歌已经不需要什么独特的嗓音,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它更近似于一曲安魂曲,悲凉却又安详地吟唱着[是时候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舞台的幕后
阿尔也模糊着泪眼,在喃喃地重复着这句歌词:[是时候了,是离开的时候了]。
伴随着这样悲伤的旋律,格温普兰抱起蒂娅,沿着甲板,慢慢朝前走着。
他脸上还挂着那样人为所造成的古怪、狰狞笑容,眼神却已经绝望到麻木。最终,他朝着大海纵身一跃,扑通响起的落水声,仿佛是对残酷世界的一声控诉,也预示着他从此终于可以逃离命运的反复捉弄和折磨了。
死亡带走了一切。
昏迷的老人终于醒来,他孤零零地坐在甲板上,身体随着船一晃一晃
夜色中,有一声狼的嚎叫响起
大幕落了下来。
全剧终。
观众们着了魔一般地拼命鼓掌。
他们一边流着泪,一边喊着角色的名字,希望能再次看到演员们出现在台前,以此来安慰自己被剧情搞得难受的心情。
制片人安德鲁斯先生不适应这种热闹的场景,尽管面前是一场巨大的成功,他还是习惯性地躲了起来,并不想参与什么庆祝;科斯塔导演截然相反,他像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在幕后兴奋地去拥抱每一个人;总算不用紧绷着表演的演员们也很高兴,大家放松地聊着天,三三两两地聚到了一起,彼此分享着成功的喜悦。
可阿尔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面,心里想的却是曲终人散。
他还是忍不住地回头了,转身向之前和卢克谈话的方向怔怔望了过去但他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兄弟已经离开。
阿尔!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这个晚上最大的功臣,整个舞台最光辉璀璨的歌手,刚刚才勉强擦拭了一下因跳水而湿透的衣服后,就顶着一脸乱七八糟的妆容,迫不及待地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朝他跑过来。
兰迪张开双臂,热情地紧紧抱住他,在他耳边轻轻说:在舞台上,我一直在想你。
于是,厚厚的云层降下了圣光,之前的眼泪被擦干,阿尔又能看清这个世界了。
是的,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可人生就是这样,有一些人会离开,有一些人会留下。
但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
只要情谊不变,只要耐心等待,终有相聚一日。
第172章 阿尔:祝愿大家有朝一日, 梦想成真
到了谢幕的时候,观众们依旧热情。
在乐队的音乐声中,一些群演、伴舞, 还有剧组重要的工作人员都陆陆续续地上了台,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整出剧能被演绎的如此完美, 少不了他们无声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所以, 观众们同样给出了一阵阵的掌声。
接着是剧中重要角色的演员。
如约瑟安娜的扮演者克莉斯, 大卫爵士的扮演者, 女王陛下的扮演者
见到他们,观众们就更来劲儿了。
他们拼命鼓掌,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喜爱是好了, 干脆疯狂地将一些亮晶晶的小饰物和一束束的鲜花朝着舞台扔去那些漂亮的花朵几乎盖满了整个舞台,搞得重新走上舞台的演员们好像是站在花丛中一般。
然后,观众们齐声喊着笑面人的名字。
他们用期盼的目光, 在舞台上搜寻兰迪的身影。
还在后台和兰迪聊天的阿尔听到后,忙推了推他, 催促着说:别磨蹭了。去呀, 去享受你应得的荣耀吧。
可是
兰迪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的荣耀不正是你吗?
阿尔朝他微笑道:你是惯会说好话的。
是真话。兰迪强调着。
外头观众们的喊声越来越大的, 他也不好再耽搁下去,便一边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卸妆纸巾, 将已经花掉的笑面人特效妆用力地擦了几下, 一边不忘笑嘻嘻地扑过去,搂住阿尔亲一口,这才心满意足地转身, 一路小跑地上了舞台。
观众们一看到他上台,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
此时,兰迪摘掉假发,卸掉妆容,脸上也没了格温普兰的那种忧郁,金发蓝眼,笑容灿烂又阳光开朗,人们一见他这么俊俏的样子,立刻就又爱上了他。而之所以要用又,是因为大家之前爱的还只是角色,现在却是爱上他本人了。
兰迪!
一个大抵是他以前歌迷,所以认识他的观众站起来,边喊着他的名字,边将一大束玫瑰朝着他掷了过去。
兰迪便一把接住玫瑰,笑着亲了下花瓣,以示感谢。
然后,在乐队的伴奏下,他开始带头唱起了谢幕的歌曲。
基于整个晚上的悲伤已经给得足够了。
所以,最后一刻谢幕的歌曲没有选那些或激烈,或哀伤的曲调,而是选择了成年的笑面人格温普兰、于苏斯还有盲女蒂娅第一次出场,一起在街头卖艺时用的那首相对欢快的歌。
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好些抹着眼泪的观众们听着歌声,也慢慢对剧情释怀,开始笑起来,虽然那又哭又笑的样子有些狼狈,可总归还是有了笑容。他们跟着演员们一起唱着歌,也许荒腔走板地跑调了,可每个人都是快乐的。
后来的日子里,阿尔时不时地也会回想起这一天。
兰迪沙哑又充满感情的献唱,空气中飘荡着的美妙音符,观众们火焰一般的热情他闭上眼睛,那个曾在梦里想像过的世界,竟然已经悄悄地降临到了现实!
等到演出彻底结束。
兰迪下台的时候,还借花献佛地将那束玫瑰送到了阿尔的手里。
哟~!克莉斯打趣地发出了声音。
剧组的大家也在后头起哄地拍起了手。
没有过分的好奇,没有嘲笑,更不可能有什么歧视
所有人都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关系,并很乐意地给出了自己的祝福。
晚上的宴会无需多谈。
与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纯聊天,都会觉得没有虚度时光。
然后,阿尔想结婚了。
他以前也提过这事,但多数是嘴上说说。
可如今,在最好的朋友卢克选择离开的这个晚上
他迫切地想留住点儿什么。
而结婚虽然目前没有两个男人能去登记的地方,可稍微搞一个仪式,向周围亲朋好友宣告一番,应该也算是缔结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契约了。
兰迪对此毫无异议,还颇为兴奋。
在此之前,由于那位珊妮小姐的爆料,他俩也有过关于公开恋情的讨论。
那时候,兰迪就曾表示很无所谓,当不了歌手、演员,还能去做个好厨师;
只是阿尔他总是习惯性地想太多。
不过,说句不怎么中听的,作为舞台幕后人员,一个编剧所能获得关注度,甚至远远不如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
所以,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担忧始终是在兰迪的身上,哪怕兰迪相当洒脱,从不把自己的舞台演绎生涯当回事,可万一处理不当,让这么一个天才歌手、优秀演员从此退出舞台,想想就觉得罪过。
但也许是卢克离去的刺激
阿尔决定自私点儿。
也可能是庆功宴的酒喝得有点儿多了。
反正在这个晚上,阿尔先告知了兰迪自己决定结婚的决定后,就毫不犹豫地打电话通知报社,让他们不用再压着那些自己和兰迪间的绯闻不报道了,甚至不介意他们到时候派个记者过来参加婚礼当然啦,该给的支票还是要提前给,哪怕是同样的一则新闻,好还是坏,具体从哪个角度去报道,还是要靠这些无冕之王的笔杆子呢。
接下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
首映之后,自然是广受好评。
这一点儿从首映现场就能看出来了。
尤其是面对着这部剧庞大的票房数据,没人能睁眼瞎地说胡话。
在席卷整个城市的那段时间里,连最挑剔的评论家都要表示这么一句:[嗯,这是一部人民的戏剧。好吧,如剧中笑面人所说的那样,他只是一个嘴巴,是人民借他的嘴发出了声音所有人都该去看看这部剧,听听那些人民的声音。]
除此以外,琼斯夫人的丈夫那位加里琼斯议员还精明地借着这部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权利的政治主张,并号召社会各界人士为一些底层人民捐款。
这一善行带来的好名声,间接帮助他赢得了一笔珍贵的政治资本,同时,也算是为这部剧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在演出前,大家完全预料不到的热度。
阿尔还参加了这次捐款活动。
他将一部分票房收入捐了出去,又主动帮活动做了些宣传。
正如他对卢克所说的那样,有过穷日子,但从不曾吝啬过。
更何况,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始终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除了金钱和声誉外,这部剧还迎来了一场丰收。
最先获得的最佳剧评人奖仿佛只是个小小的热身,一个胜利的预兆,之后便是在戏剧界最著名的奖项,相当于电影届奥斯卡的托尼奖上,这部剧狂揽了七项大奖,最佳音乐、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布景、最佳灯光名副其实地载誉而归!
直到这个时候,阿尔才算是在这一行彻底站稳了脚。
没有人可以再攻讦他的剧没有格局,没有大场面,只是小打小闹了。
这里有个小插曲是最初想给他们下绊子、恶心人的那位费尔曼先生制作的《明星罗曼史》同样参加了这次的奖项评选。
很遗憾,颗粒无收!
没什么比这样的回击更有力了。
爱憎分明的科斯塔导演专门找阿尔庆祝了一番,虽没能如他所说的那样,将这个坏蛋浇上油,插在烧烤签子上,一直烤到两面金黄但这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算是被烤焦了。
演出成功。
获得的奖项也很多。
可供媒体报道的题材更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说,新闻的时机往往很重要,这么一来,阿尔和兰迪的恋情啊、婚约啊什么的,逐渐就变成了无数个新闻消息中微不足道的一条,人们稍不留意就会忽略出去再者说,当一个人具备绝对的实力时,人们对他私生活的要求也会相应的降低,显然,比起和谁谈恋爱,绝大部分观众还是更关注演员的舞台表现,至于编剧?请问编剧上舞台吗?不上是吗,那没事了。
这样也挺好的。
虽然已经提前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但暴风雨没来,也不失为一件省时省力的好事。
只是那个叫珊妮的女演员应该会更失望吧。
她之前那么自鸣得意,还做出了这般破釜沉舟的举动,将阿尔他们得罪了个遍,琢磨着戏剧界不待也罢,从此是要去做个电影明星的!
可惜,自那以后,阿尔也没有在电影中看到过她。
当然了,也没什么人会关注她,慢慢的,这姑娘在圈子里就渐渐查无此人了。
此外,出乎阿尔意料的一件事是这部剧居然很长寿。
在这一年的演出后,它还在好些城市巡演了一轮又一轮,可这竟然不是结束,它后来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十五年,真的是年年都演,一演还要演好多场次,演的兰迪快烦死。
这时候,格温普兰已经成了他的代表角色。
人们只要一提起那个白昼一般漂亮,却惨遭儿童贩子毒手的可怜笑面人时,眼前浮现出的形象便是他在舞台上的那个经典形象。
于是,连续不断地上演,兰迪就也得连续不断地去表演。
到了后面那几年,他把剧里所有的歌全唱得滚瓜烂熟,几乎成了本能,哪怕说梦话,别人随便提一下剧中歌的开头几句歌词,他都能熟练地接下去后面的歌词实在是太熟、太熟了!
也因此,他无师自通地领悟了怎么在唱歌中节省力气。
这样一来,等他再次登台唱那首比较激烈的[格温普兰的预言]时,就已经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累得自己躺倒在地上,趁着没什么戏份,偷个空子悄悄歇一口气了。
可没想到的是,观众们对此并不买账。
他们把兰迪曾经临场发挥的偷懒动作视为这部剧的经典一幕,当格温普兰唱完歌,站在那里的时候,前排热心的老观众们齐齐在底下焦急地提醒着:[错了,错了!哎呀,兰迪,你该躺下!该躺下了呀!]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