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原地等,等到海枯石烂也等,保持休眠。”
“对,保持休眠。”
目送着这一对祖孙离开,英子看到了菜市场,鬼使神差的,她走了进去。
菜市场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个小摊挤在一起,逛菜场的人挑挑捡捡,人声鼎沸……
英子随口问着菜价,在听说豆芽一块钱一斤的时候咂了咂舌头。
自家五毛钱一斤尚且赚钱,何况是一块钱一斤?她生豆芽卖怎么样?
甫秀花向来是不吝惜指使她的,她生豆芽的手艺很好,反正比这种机器豆芽好。
豆芽摊旁一对似乎是娘俩的人正在吵架,“妈,你可别添乱了,又算错帐了,你这样让我怎么回家生孩子。”说这话的是个孕妇,肚子老大了,另一个人也不算年纪大,四十多岁的样子。
“我搁家里卖菜小帐算得也不错啊,咋到一这儿就乱呢。”
“家里卖那点菜最多的时候才几个人买啊,这里人来人往的,眼睛看不到就丢货,算不到就差帐,行了,我这几个月不干了行了吧。”
“这哪儿行啊!多少老主顾呢,一个月……钱呢。”
英子凑了过去,“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了,大姐,你们看雇我帮你们看摊行不行?”
哪来的骗子啊,生人一个上来就说雇我行不行?娘俩包括旁边卖豆芽的都往这边瞅。
“菜市场里这跟前的人您都认识吧?我光卖菜算帐不管收钱,到晚上咱们合帐,我要是卖差一回您就把我辞了,差多少我补,试用期一个礼拜成不?卖多少您给我提成也行,按月雇我也行,我不要多的,一个月两百块钱,供吃供住就行。”
英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小彩的事她对当服务员有抵触,她对卖菜有兴趣,对卖豆芽兴趣更大。
“我们在菜场旁边租房住,我对象……”女人停了一下,“不瞒你说,我对象前个月前出车祸没了,我还有两个月预产期,我妈过来陪我,顺便帮着看孩子,你要是不嫌弃就跟我们住。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骗子,这菜场里面的人我可都认识,没你好儿。”
第33章 相依为命
菜场的人都知道,老杜家的菜摊子上多了个小能人,看着年纪不大,说话嘴甜极了,记性好,小帐算得快,一毛一厘都不差,干活麻利又干净,还爱帮忙别人。
本来呢,杜家是夫妻店,男人杜老四负责上菜(进货),平时女的张丫负责卖菜,忙的时候两口子一起忙。
谁知道一天早晨杜老四进货的时候被大车给撞了,当时就没了命,张丫在家哭了几天又支撑着出摊了。
没法子,做一天买卖赚一天钱,虽说两口子没少赚钱,杜老四出了车祸又得了些赔偿,但总不能坐吃山空。
张丫肚子渐渐大了,就把娘家妈请来帮忙了,一个农村的老太太,平时卖卖自家产的菜还行,在菜场卖菜就不行了,不是算错帐就是说错话得罪主顾。
大家都在猜张丫八成是要把菜摊子顶出去了,谁想到天上掉下来个生力军,硬是把菜摊给撑起来了。
“大姐,一共十块零六毛,收您十块零五毛。”英子把买菜的四十多岁中年妇女逗得之乐。
“丫头,你多大啊,就叫我大姐?”
“我二十一啊,大姐您二十几?”
“我都四十二了。”
“唉呀,看不出来啊!我瞧您撑死二十七八!”
“你这小丫头嘴可真甜啊。”哪有女人不喜欢被称赞年轻的,女人笑得花枝乱颤的。
“知道丫头嘴甜还不多来几次?”旁边买菜的跟着帮腔。
英子记性还好,遇见了熟客马上就能认出来,“张姨,您又来了,这回要做什么菜啊?”
被称为张姨的看着英子笑,“我正愁吃啥呢,你姨夫总嫌嘴没味儿。”
“张姨,您吃苦瓜不?这是今早新进来的,可新鲜了!我听说这个对血压好,还能防癌。”英子拿出苦瓜道。
“我也听说这玩意儿好,不太会做啊,我怕苦。”
“这东西就是籽和那个白瓤苦,您刚开始吃刮干净点,拿水焯一下,凉拌也行,煎鸡蛋也行,一点儿都不苦。以后要是吃习惯了把白瓤留着点,那地方防癌。”
“行,我买两个尝尝。”
“诶。”
一回生,二回熟,做生意全靠熟客,英子巩固了原来的熟客,又吸引了许多新的熟客,菜摊的生意兴旺了许多。
张丫的妈姓刘,英子叫她刘婶,刘婶天天收钱收到裂嘴笑,她也算出来了,英子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你家里也是做生意的?”
“我家开食杂店的,也带着卖菜。”英子笑着说道。
“你出来家里不担心啊?”
“没事儿,我出来投奔我男人的,谁知道我男人跟同乡去辽宁了,我跟他吵了一架没跟着去,就留这儿了。”
“辽宁好挣钱?”
“是啊,他在大连,钱比这边好赚,我不乐意离家太远。”
“嗯,还是不离家太远的好。”刘婶说道。
卖菜最辛苦的还不是卖,而是每天早上进货,冬天的时候也要三点多种就要去菜市场,抢第一批最新鲜的菜,夏天的时候两点就要出门了。
菜市场夏天的时候六点关门,收拾收拾就得睡觉,在人少的时候还得眯一觉,这才有精神。
--
“对,保持休眠。”
目送着这一对祖孙离开,英子看到了菜市场,鬼使神差的,她走了进去。
菜市场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个小摊挤在一起,逛菜场的人挑挑捡捡,人声鼎沸……
英子随口问着菜价,在听说豆芽一块钱一斤的时候咂了咂舌头。
自家五毛钱一斤尚且赚钱,何况是一块钱一斤?她生豆芽卖怎么样?
甫秀花向来是不吝惜指使她的,她生豆芽的手艺很好,反正比这种机器豆芽好。
豆芽摊旁一对似乎是娘俩的人正在吵架,“妈,你可别添乱了,又算错帐了,你这样让我怎么回家生孩子。”说这话的是个孕妇,肚子老大了,另一个人也不算年纪大,四十多岁的样子。
“我搁家里卖菜小帐算得也不错啊,咋到一这儿就乱呢。”
“家里卖那点菜最多的时候才几个人买啊,这里人来人往的,眼睛看不到就丢货,算不到就差帐,行了,我这几个月不干了行了吧。”
“这哪儿行啊!多少老主顾呢,一个月……钱呢。”
英子凑了过去,“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了,大姐,你们看雇我帮你们看摊行不行?”
哪来的骗子啊,生人一个上来就说雇我行不行?娘俩包括旁边卖豆芽的都往这边瞅。
“菜市场里这跟前的人您都认识吧?我光卖菜算帐不管收钱,到晚上咱们合帐,我要是卖差一回您就把我辞了,差多少我补,试用期一个礼拜成不?卖多少您给我提成也行,按月雇我也行,我不要多的,一个月两百块钱,供吃供住就行。”
英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小彩的事她对当服务员有抵触,她对卖菜有兴趣,对卖豆芽兴趣更大。
“我们在菜场旁边租房住,我对象……”女人停了一下,“不瞒你说,我对象前个月前出车祸没了,我还有两个月预产期,我妈过来陪我,顺便帮着看孩子,你要是不嫌弃就跟我们住。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骗子,这菜场里面的人我可都认识,没你好儿。”
第33章 相依为命
菜场的人都知道,老杜家的菜摊子上多了个小能人,看着年纪不大,说话嘴甜极了,记性好,小帐算得快,一毛一厘都不差,干活麻利又干净,还爱帮忙别人。
本来呢,杜家是夫妻店,男人杜老四负责上菜(进货),平时女的张丫负责卖菜,忙的时候两口子一起忙。
谁知道一天早晨杜老四进货的时候被大车给撞了,当时就没了命,张丫在家哭了几天又支撑着出摊了。
没法子,做一天买卖赚一天钱,虽说两口子没少赚钱,杜老四出了车祸又得了些赔偿,但总不能坐吃山空。
张丫肚子渐渐大了,就把娘家妈请来帮忙了,一个农村的老太太,平时卖卖自家产的菜还行,在菜场卖菜就不行了,不是算错帐就是说错话得罪主顾。
大家都在猜张丫八成是要把菜摊子顶出去了,谁想到天上掉下来个生力军,硬是把菜摊给撑起来了。
“大姐,一共十块零六毛,收您十块零五毛。”英子把买菜的四十多岁中年妇女逗得之乐。
“丫头,你多大啊,就叫我大姐?”
“我二十一啊,大姐您二十几?”
“我都四十二了。”
“唉呀,看不出来啊!我瞧您撑死二十七八!”
“你这小丫头嘴可真甜啊。”哪有女人不喜欢被称赞年轻的,女人笑得花枝乱颤的。
“知道丫头嘴甜还不多来几次?”旁边买菜的跟着帮腔。
英子记性还好,遇见了熟客马上就能认出来,“张姨,您又来了,这回要做什么菜啊?”
被称为张姨的看着英子笑,“我正愁吃啥呢,你姨夫总嫌嘴没味儿。”
“张姨,您吃苦瓜不?这是今早新进来的,可新鲜了!我听说这个对血压好,还能防癌。”英子拿出苦瓜道。
“我也听说这玩意儿好,不太会做啊,我怕苦。”
“这东西就是籽和那个白瓤苦,您刚开始吃刮干净点,拿水焯一下,凉拌也行,煎鸡蛋也行,一点儿都不苦。以后要是吃习惯了把白瓤留着点,那地方防癌。”
“行,我买两个尝尝。”
“诶。”
一回生,二回熟,做生意全靠熟客,英子巩固了原来的熟客,又吸引了许多新的熟客,菜摊的生意兴旺了许多。
张丫的妈姓刘,英子叫她刘婶,刘婶天天收钱收到裂嘴笑,她也算出来了,英子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你家里也是做生意的?”
“我家开食杂店的,也带着卖菜。”英子笑着说道。
“你出来家里不担心啊?”
“没事儿,我出来投奔我男人的,谁知道我男人跟同乡去辽宁了,我跟他吵了一架没跟着去,就留这儿了。”
“辽宁好挣钱?”
“是啊,他在大连,钱比这边好赚,我不乐意离家太远。”
“嗯,还是不离家太远的好。”刘婶说道。
卖菜最辛苦的还不是卖,而是每天早上进货,冬天的时候也要三点多种就要去菜市场,抢第一批最新鲜的菜,夏天的时候两点就要出门了。
菜市场夏天的时候六点关门,收拾收拾就得睡觉,在人少的时候还得眯一觉,这才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