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染青松(胤祯) 作者:林雪原
第 51 章
老太医惊讶的摇头道:“难怪如此,难怪如此。”
“朕给他派了马车,他为什么要骑马回来。”
来保讥笑着对康熙身边的梁九功道:“梁公公,倘若你一坐进马车里,就有十几个侍卫将你围住,一刻不停的盯着你,你是选择坐车,还是选择骑马。”
那些侍卫正是康熙派去的,来保每一句话都是对着别人说的,康熙却觉得他质问是自己。
梁九功小心翼翼道:“大概……骑马吧……”他偷瞄了康熙一眼,下令道,“来人,这奴才对皇上不敬,把他带下去。”
来保死死看着胤祯,被侍卫往外推搡。
“梁九功,你们都出去。”康熙已经没有任何心情去计较奴才的不敬了。
“曹顒,你说,身为将军,去击败入侵国土的敌人,难道错了吗?”来保不知在说给谁听。
曹顒苦笑在侍卫的目光下后退,像是在感慨:“我不知道啊。”
梁九功劝二人道:“你们就别说了。”
“将军带着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难道错了吗……”
康熙背对着他们,耳边传来的凌乱的声音渐小。
其实道理大家不是不懂。
这道理来保懂,曹顒懂,胤祯懂,只要在官场上走过一趟的人都懂。京城要把握军权,将军在外,只能听令。国内的权势稳定,远比外敌的一时入侵重要。帝王永远要掌握权柄,把住平衡。
可是,你就算是皇帝,你也是他阿玛呀,你就不能多信信他吗。
来保就是不甘心。为自己不甘心,为胤祯不甘心,为帐篷上的破洞,空荡荡的粮仓,为战士身上越来越抵御不了寒风的冬衣,为每夜每夜映在帐篷上,伏案执笔的那个剪影不甘心。
康熙等外面再也没有一丝声音了,才放任后悔和心疼在心尖蔓延。他坐在床沿,摸了摸胤祯的脸,掀开衣襟,年轻的身躯上是斑斑伤痕。
他轻触一道还没愈合的伤,淡淡的色泽很快变作深红,似要渗血。
胤祯脸上的痛苦让康熙一惊,拿开手,自责将胤祯搂在怀里,又被他一身的骨头硌的生疼。他将脸埋进胤祯的肩窝。
也许他该庆幸,胤祯没有死,也没有受重伤,只是太累了而已。
他一直在猜忌自己的儿子,把胤祯想的思虑深沉,老谋深算。这段时间,他给胤祯的不是信任,不是援助,不是思念。
他没有想过,这只是一个刚出宫就玩疯了的少年,撒着欢,尥着蹶子,挥洒汗水,飞扬青春,想着打一个漂漂亮亮的仗,回来向兄弟们炫耀,回来等阿玛夸奖。
却被他使出种种手段,举全京城之力,像对待敌人一样来反对,来制衡,来控制,来防范。以至于那少年不得不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帮助自己。
他整日念着十四阿哥,十四阿哥,却从没念入心里。他忘了那是自己的儿子,血脉相连的儿子。而又从什么时候起,习惯了用权势左右天下人的他同样忘记了,自己不仅是个皇帝,还是个父亲。
他怎么能忘了呢。
他紧紧拥着胤祯。
他怎么能忘了呢。
康熙一直坐到下午,梁九功几次想进去不敢进去,直到宗人府的宗令来了才敢通报。
“皇上,宗令大人求见。”
里面没有声音。
宗令觉得梁九功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
“皇上,宗令大人求见。”梁九功又说了一遍。
“不见,让他走。”康熙烦躁的说。
宗令自然没走。他站在门口,想从梁九功身上看出点什么,最后还是放弃,没话找话道:“刚才我去街上看将军入城,结果和老百姓一起大眼瞪小眼了老半天,哪儿都找不到十四阿哥,就看见一匹白马了。他才回京就闹脾气,拿匹白马顶替自己,你说这像话吗。”
那是康熙下的令,梁九功可不敢置啄,他假装没听到,转过身子看里边。
半晌,里面打开门,康熙漠然出来。
“皇上,奴才前来带十四阿哥进宗人府。”
“进什么宗人府,滚,给朕滚。”康熙道。
宗令莫名其妙,这不是你让我来的吗。前几天宗人府接了不知哪个阿哥悄悄投的状子,我来请示你这事管不管,你说等十四阿哥游了街,百姓高兴了,再把他关进去,好好教训教训,让他知道听话,现在怎么责怪起我来了。
“皇上不可心软,十四阿哥犯了错,的确需要惩治一番,否则将来就更难改了。”宗令很大度的宽容了康熙的反复无常。
他是宗室之人,和康熙是平辈,并没被康熙吓到。
康熙沉默了许久,耳边似乎回响起那稚嫩的童声:“皇阿玛,准噶尔离京城有多远?皇阿玛儿臣也要一起去。”这么多年了,他以为自己早就忘了。
“十四阿哥还病着,等他病好了,你们来拿人吧。”
他一脸疲倦。
第35章 缘生缘死(三)
十二月底,喜迎新春。
大雪覆盖了光秃秃的树枝、青石板街道、以及高低连绵的房瓦。
京城里灯笼高挂,爆竹声声,救火的官差们东跑西跑,不亦乐乎。
暗沉的天空让紫禁城朱红的宫墙,青碧的雕廊的色彩变得陈旧而浓艳,厚重的一层洁白仿佛为它披上一袭雍容的华裘。
十四阿哥府里同样张灯结彩。
第 51 章
恋耽美
第 51 章
老太医惊讶的摇头道:“难怪如此,难怪如此。”
“朕给他派了马车,他为什么要骑马回来。”
来保讥笑着对康熙身边的梁九功道:“梁公公,倘若你一坐进马车里,就有十几个侍卫将你围住,一刻不停的盯着你,你是选择坐车,还是选择骑马。”
那些侍卫正是康熙派去的,来保每一句话都是对着别人说的,康熙却觉得他质问是自己。
梁九功小心翼翼道:“大概……骑马吧……”他偷瞄了康熙一眼,下令道,“来人,这奴才对皇上不敬,把他带下去。”
来保死死看着胤祯,被侍卫往外推搡。
“梁九功,你们都出去。”康熙已经没有任何心情去计较奴才的不敬了。
“曹顒,你说,身为将军,去击败入侵国土的敌人,难道错了吗?”来保不知在说给谁听。
曹顒苦笑在侍卫的目光下后退,像是在感慨:“我不知道啊。”
梁九功劝二人道:“你们就别说了。”
“将军带着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难道错了吗……”
康熙背对着他们,耳边传来的凌乱的声音渐小。
其实道理大家不是不懂。
这道理来保懂,曹顒懂,胤祯懂,只要在官场上走过一趟的人都懂。京城要把握军权,将军在外,只能听令。国内的权势稳定,远比外敌的一时入侵重要。帝王永远要掌握权柄,把住平衡。
可是,你就算是皇帝,你也是他阿玛呀,你就不能多信信他吗。
来保就是不甘心。为自己不甘心,为胤祯不甘心,为帐篷上的破洞,空荡荡的粮仓,为战士身上越来越抵御不了寒风的冬衣,为每夜每夜映在帐篷上,伏案执笔的那个剪影不甘心。
康熙等外面再也没有一丝声音了,才放任后悔和心疼在心尖蔓延。他坐在床沿,摸了摸胤祯的脸,掀开衣襟,年轻的身躯上是斑斑伤痕。
他轻触一道还没愈合的伤,淡淡的色泽很快变作深红,似要渗血。
胤祯脸上的痛苦让康熙一惊,拿开手,自责将胤祯搂在怀里,又被他一身的骨头硌的生疼。他将脸埋进胤祯的肩窝。
也许他该庆幸,胤祯没有死,也没有受重伤,只是太累了而已。
他一直在猜忌自己的儿子,把胤祯想的思虑深沉,老谋深算。这段时间,他给胤祯的不是信任,不是援助,不是思念。
他没有想过,这只是一个刚出宫就玩疯了的少年,撒着欢,尥着蹶子,挥洒汗水,飞扬青春,想着打一个漂漂亮亮的仗,回来向兄弟们炫耀,回来等阿玛夸奖。
却被他使出种种手段,举全京城之力,像对待敌人一样来反对,来制衡,来控制,来防范。以至于那少年不得不自己证明自己,自己帮助自己。
他整日念着十四阿哥,十四阿哥,却从没念入心里。他忘了那是自己的儿子,血脉相连的儿子。而又从什么时候起,习惯了用权势左右天下人的他同样忘记了,自己不仅是个皇帝,还是个父亲。
他怎么能忘了呢。
他紧紧拥着胤祯。
他怎么能忘了呢。
康熙一直坐到下午,梁九功几次想进去不敢进去,直到宗人府的宗令来了才敢通报。
“皇上,宗令大人求见。”
里面没有声音。
宗令觉得梁九功看自己的眼神很奇怪。
“皇上,宗令大人求见。”梁九功又说了一遍。
“不见,让他走。”康熙烦躁的说。
宗令自然没走。他站在门口,想从梁九功身上看出点什么,最后还是放弃,没话找话道:“刚才我去街上看将军入城,结果和老百姓一起大眼瞪小眼了老半天,哪儿都找不到十四阿哥,就看见一匹白马了。他才回京就闹脾气,拿匹白马顶替自己,你说这像话吗。”
那是康熙下的令,梁九功可不敢置啄,他假装没听到,转过身子看里边。
半晌,里面打开门,康熙漠然出来。
“皇上,奴才前来带十四阿哥进宗人府。”
“进什么宗人府,滚,给朕滚。”康熙道。
宗令莫名其妙,这不是你让我来的吗。前几天宗人府接了不知哪个阿哥悄悄投的状子,我来请示你这事管不管,你说等十四阿哥游了街,百姓高兴了,再把他关进去,好好教训教训,让他知道听话,现在怎么责怪起我来了。
“皇上不可心软,十四阿哥犯了错,的确需要惩治一番,否则将来就更难改了。”宗令很大度的宽容了康熙的反复无常。
他是宗室之人,和康熙是平辈,并没被康熙吓到。
康熙沉默了许久,耳边似乎回响起那稚嫩的童声:“皇阿玛,准噶尔离京城有多远?皇阿玛儿臣也要一起去。”这么多年了,他以为自己早就忘了。
“十四阿哥还病着,等他病好了,你们来拿人吧。”
他一脸疲倦。
第35章 缘生缘死(三)
十二月底,喜迎新春。
大雪覆盖了光秃秃的树枝、青石板街道、以及高低连绵的房瓦。
京城里灯笼高挂,爆竹声声,救火的官差们东跑西跑,不亦乐乎。
暗沉的天空让紫禁城朱红的宫墙,青碧的雕廊的色彩变得陈旧而浓艳,厚重的一层洁白仿佛为它披上一袭雍容的华裘。
十四阿哥府里同样张灯结彩。
第 5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