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非逼着你给老子明确表态不可
卜思源见卓有德不吭声,不回答,他内心不高兴,他知道卓有德这个人为人做事很圆滑,简直圆滑得像条滑鲶鱼。也正因为如此,春柳湖渔人送了他一个外号“鲶鱼嘴”。
这决不仅仅因为他那张嘴巴长得像鲶鱼的嘴巴,又大又扁,又宽又薄,全部张开,一口吞得一个水鱼下去。特别是他下嘴唇右下角还长着一根两三公分长的黄色痣毛。他多次奉劝他剪掉,免得难看死了。
卓有德则高低不肯,坚持说这是先天带来的一根富毛。他还振振有词地解释说,菩萨管的事多,管的人多,为了把所有的人都管理到位,给每个人配了一副绝然不同的面孔,世界上没有绝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菩萨对那些特别需要关照的人,又加配了一些特殊的标记。像他卓有德,菩萨把他打发下凡以后,不可能时时事事都直接关照到他。菩萨便对手下诸神交代,见到那个下嘴唇右下角长有一根黄色痣毛的人就要给予特殊关照,需要什么就要满足什么。所以他那根痣毛是千万千万剪不得的。一旦剪了这根痣毛,菩萨手下的各路神仙就不会降富贵于他了。
卜思源听了卓有德的这些话,又生气又好笑,越发觉得他这个人太圆滑。平时春柳湖渔人叫他鲶鱼嘴,更多的成分是指他圆滑的本性。
此时,卜思源认为卓有德对他提出的问话假装气脉不和,摆出一副没有听见的样子,不吭声,不回应,不表态,是无视他的权力和存在。卜思源心里暗骂道:你狗日的鲶鱼嘴,竟敢在鲁班面前弄斧,关公面前耍刀,你再圆滑也滑不过老子卜思源吧!他昨天交代你做的事,你没有给回音,他就给你记了一笔账在那里。
昨天,卜思源悄悄交代卓有德要通过多条渠道,摸准黄春江的情报信息,出湖打鱼前他干什么,出湖打鱼拢岸后,是他亲自去交售鱼货,还是打发他堂客梅秋华去交售鱼货,如果他亲自去交售鱼货,他会走哪条线路,是走北正街,还是走观音港,或是走西套。
他身边会跟着哪些人,他鱼筐里除了鲜鱼还放没放别的什么东西,等等,每个时间段要摸准,每个小时、每一刻钟、每一分钟都要掌握准。每条路线都要卡到位,几点几分,黄春江和什么人一起出现在哪条路上。
黄春江到位于西正街的县肉食水产公司交售鱼货之后的行动是要掌握的重中之重,他是直接回停靠在北门码头的渔船上,还是拐进临江阁茶馆里,如果他黄春江这两个地方都不现身,就足以肯定他去水产局为难刘局长去了。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务必采取各种手段,利用一切办法,把黄春江阻止在县水产局大门外。如果让他顺利地走进了县水产局机关大门,那就会给刘国池局长造成很大的麻烦,给县委、县政府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刘局长的仕途就会到此止步。眼看到手的副县长官帽就会落到他的竞争对手头上。
卜思源对卓有德强调: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考察刘国池是否副县长的最佳人选这一特殊时期,不能让黄春江去水产局瞎闹腾,不能让黄春江往刘国池脸上抹半点黑。
这些,他卜思源对卓有德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卓有德也答应得慰慰帖帖,牢牢靠靠。可是今天渔船靠拢北门码头,却找不见他卓有德的人影子,好像被大水冲进龙宫去了似的。你看气人不气人。如今在这茶馆里见了面,他卓有德也根本不提昨天对他安排交代的任务,好像从来没有过那回事似的。你看怄人不怄人。
卜思源越想越气愤,你卓有德在老子面前耍滑头,老子今天就要点你的正穴位,不让你轻易滑过去。非逼着你就是否愿意在黄春江提出的连改定居报告上签名盖章给老子明确表态不可。
卜思源对着卓有德敲了敲桌子,问道:
“卓有德我问你话呢?你没有听见?”
卓有德回答:
“卜支书你问我什么啦?我没有听见呀!”
卜思源说:
“我问你祖宗是人渣,还是鲶鱼精?”
卓有德刷地满脸通红,不满地反问:
“卜支书你怎么能骂人呢?你怎么能骂我祖宗呢?我祖宗在阴槽地府没有得罪你呀!”
卜思源哈哈一笑说:
“我不是骂你祖宗。”
卓有德反问:
“那你是为什么?”
卜思源回答:
“我是测试你的耳朵到底聋,还是不聋?”
卓有德明白卜思源是逼他就前面签名盖章的问题明确作出答复。天啦!他怎么能明确答复呢?眼前这两个人,一个是黄春江的岳老子,一个是黄春江的姐夫,尽管他们有矛盾,经常窝里斗,但他们毕竟是一家人呀!打脱骨头连着筋呀!他俩很容易把他的表态传到黄春江的耳里去的。
对黄春江的性格为人他卓有德是根熟饭熟的。黄春江一旦晓得你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表态不跟着他划一条船,他不仅会撤销你的生产队长,还会把你往死里整。不被他搞死,也会被他搞脱一层皮。卜思源逼他表的这个态,他千万表不得。表了这个态,他往后就是死阵。但又如何应付卜思源眼前这一关呢?
恰好,这时卓有德见一群春柳湖的渔民说说笑笑地走进门来了。走在前头的是赵海南,后头跟着邹河清、匡世宏、彭月仿、周永新、周正春、黎少军、陈腊庭等人。进门就七嘴八舌地朝里喊道:
“喝茶哟,美女老板!”
“一人一碗,喝了给钱。”
“葵花子、西瓜子,来两包啰。”
卓有德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站起身向走进茶馆的渔人打招呼:
“海南!河清!来来来!快坐到这边来!卜支书、历师傅都在这里等你们呢!位置早就给你们预留好了。快过来吧!”
卜思源看着他的表演,心里暗骂:
“你个狗日的家伙,真的是一条滑鲶鱼!你现在耍我一把,老子以后要耍你十把,直到把你耍得在老子面前服服帖帖为止。这点我卜思源如果做不到,就枉为了这一世人,这代理党支部书记也就白当了,也就不当了。你以为蒙混过了眼前这一关,你鲶鱼嘴就会有好日子过。你驾船看戏,走着瞧吧!看我卜思源如何一点一滴地收拾你。”
渔人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霎时间,小小的茶馆沸腾起来了,就像那茶壶里煮开的水一般。郑华丰是个屁股后头挂熨斗,爱热闹的人。她先不收钱,忙站起身,帮着跑堂斟茶的服务员擦碗,拿碟子,抓茶叶,提开水,手里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热情的春风。
刚进来的渔人们发现了早坐在这里的3个人。
有的说:“你们来得好早呀!”
有的说:“他们是飞毛腿,当然跑在前面嘛。”
有的说:“洞庭湖的水都被你们几个龙肚皮喝干哒!”
随着一阵哈哈的笑声,在历崇德两边的桌子旁坐下来。
一顶顶斗笠,一只只篮子,丢到了桌子底下。
大家都快活的喝着香甜的金牛山茶。
坐茶馆,这是成年渔民的生活习惯。他们长年生活在水上,住在狭窄的船舱,很少有伸腰昂头,端端正正,舒舒服服喝茶享受的时间。
他们每天的休闲时间,就是在交了鱼货,清理好网具钓钩,驾着空船返回春柳湖之前的这个空档里。这一时间段里,他们习惯地来到茶馆里喝茶扯谈。这座茶馆是春柳湖渔民常来常往的地方,所以熟人熟事,格外地放肆随便。
渔人们喝茶,扯谈,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机敏的赵海南发现隔壁桌上的历崇德、卜思源闷声不响,满脸怒容。卓有德则是一副尴尬的样子。这里头必定是发生了不痛快的事。
他起身走过去,伏在历崇德耳边,轻轻地问:“三伯,您今朝怎么啦?”
历崇德没有回音,脸上也看不出丝毫的感情变化。
赵海南熟知老人脾气倔强,不宜多问。
他又走到卜思源身后,低下头,嘴贴着卜思源的耳朵问:
“卜支书,是什么事不顺心呀?”
卜思源想起了卓有德刚走进茶馆,对他和老丈人说的简短的那两句话,他从中受到了启示。他想,难怪人们常说,聪明人,要提醒。是的,是要广泛团结群众,激怒群众,抓住群众,孤立黄春江,让绝大多数人结成一条阵线,反对搞连改、反对搞定居。
卜思源对眼前这群渔人的出现,感到十分满意,因为他起眼一看,这些渔人都是不赞成连改、定居的。只不过反对的态度有轻有重。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把群众发动一下。怎么发动呢?他想出了自认为绝妙的主意。所以,脸上仍然保持着异常愤怒的神色。当赵海南走拢来问他的时候,觉得正是施展自己预定计谋的时机到了。
卜思源见卓有德不吭声,不回答,他内心不高兴,他知道卓有德这个人为人做事很圆滑,简直圆滑得像条滑鲶鱼。也正因为如此,春柳湖渔人送了他一个外号“鲶鱼嘴”。
这决不仅仅因为他那张嘴巴长得像鲶鱼的嘴巴,又大又扁,又宽又薄,全部张开,一口吞得一个水鱼下去。特别是他下嘴唇右下角还长着一根两三公分长的黄色痣毛。他多次奉劝他剪掉,免得难看死了。
卓有德则高低不肯,坚持说这是先天带来的一根富毛。他还振振有词地解释说,菩萨管的事多,管的人多,为了把所有的人都管理到位,给每个人配了一副绝然不同的面孔,世界上没有绝对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菩萨对那些特别需要关照的人,又加配了一些特殊的标记。像他卓有德,菩萨把他打发下凡以后,不可能时时事事都直接关照到他。菩萨便对手下诸神交代,见到那个下嘴唇右下角长有一根黄色痣毛的人就要给予特殊关照,需要什么就要满足什么。所以他那根痣毛是千万千万剪不得的。一旦剪了这根痣毛,菩萨手下的各路神仙就不会降富贵于他了。
卜思源听了卓有德的这些话,又生气又好笑,越发觉得他这个人太圆滑。平时春柳湖渔人叫他鲶鱼嘴,更多的成分是指他圆滑的本性。
此时,卜思源认为卓有德对他提出的问话假装气脉不和,摆出一副没有听见的样子,不吭声,不回应,不表态,是无视他的权力和存在。卜思源心里暗骂道:你狗日的鲶鱼嘴,竟敢在鲁班面前弄斧,关公面前耍刀,你再圆滑也滑不过老子卜思源吧!他昨天交代你做的事,你没有给回音,他就给你记了一笔账在那里。
昨天,卜思源悄悄交代卓有德要通过多条渠道,摸准黄春江的情报信息,出湖打鱼前他干什么,出湖打鱼拢岸后,是他亲自去交售鱼货,还是打发他堂客梅秋华去交售鱼货,如果他亲自去交售鱼货,他会走哪条线路,是走北正街,还是走观音港,或是走西套。
他身边会跟着哪些人,他鱼筐里除了鲜鱼还放没放别的什么东西,等等,每个时间段要摸准,每个小时、每一刻钟、每一分钟都要掌握准。每条路线都要卡到位,几点几分,黄春江和什么人一起出现在哪条路上。
黄春江到位于西正街的县肉食水产公司交售鱼货之后的行动是要掌握的重中之重,他是直接回停靠在北门码头的渔船上,还是拐进临江阁茶馆里,如果他黄春江这两个地方都不现身,就足以肯定他去水产局为难刘局长去了。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务必采取各种手段,利用一切办法,把黄春江阻止在县水产局大门外。如果让他顺利地走进了县水产局机关大门,那就会给刘国池局长造成很大的麻烦,给县委、县政府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刘局长的仕途就会到此止步。眼看到手的副县长官帽就会落到他的竞争对手头上。
卜思源对卓有德强调: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考察刘国池是否副县长的最佳人选这一特殊时期,不能让黄春江去水产局瞎闹腾,不能让黄春江往刘国池脸上抹半点黑。
这些,他卜思源对卓有德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卓有德也答应得慰慰帖帖,牢牢靠靠。可是今天渔船靠拢北门码头,却找不见他卓有德的人影子,好像被大水冲进龙宫去了似的。你看气人不气人。如今在这茶馆里见了面,他卓有德也根本不提昨天对他安排交代的任务,好像从来没有过那回事似的。你看怄人不怄人。
卜思源越想越气愤,你卓有德在老子面前耍滑头,老子今天就要点你的正穴位,不让你轻易滑过去。非逼着你就是否愿意在黄春江提出的连改定居报告上签名盖章给老子明确表态不可。
卜思源对着卓有德敲了敲桌子,问道:
“卓有德我问你话呢?你没有听见?”
卓有德回答:
“卜支书你问我什么啦?我没有听见呀!”
卜思源说:
“我问你祖宗是人渣,还是鲶鱼精?”
卓有德刷地满脸通红,不满地反问:
“卜支书你怎么能骂人呢?你怎么能骂我祖宗呢?我祖宗在阴槽地府没有得罪你呀!”
卜思源哈哈一笑说:
“我不是骂你祖宗。”
卓有德反问:
“那你是为什么?”
卜思源回答:
“我是测试你的耳朵到底聋,还是不聋?”
卓有德明白卜思源是逼他就前面签名盖章的问题明确作出答复。天啦!他怎么能明确答复呢?眼前这两个人,一个是黄春江的岳老子,一个是黄春江的姐夫,尽管他们有矛盾,经常窝里斗,但他们毕竟是一家人呀!打脱骨头连着筋呀!他俩很容易把他的表态传到黄春江的耳里去的。
对黄春江的性格为人他卓有德是根熟饭熟的。黄春江一旦晓得你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表态不跟着他划一条船,他不仅会撤销你的生产队长,还会把你往死里整。不被他搞死,也会被他搞脱一层皮。卜思源逼他表的这个态,他千万表不得。表了这个态,他往后就是死阵。但又如何应付卜思源眼前这一关呢?
恰好,这时卓有德见一群春柳湖的渔民说说笑笑地走进门来了。走在前头的是赵海南,后头跟着邹河清、匡世宏、彭月仿、周永新、周正春、黎少军、陈腊庭等人。进门就七嘴八舌地朝里喊道:
“喝茶哟,美女老板!”
“一人一碗,喝了给钱。”
“葵花子、西瓜子,来两包啰。”
卓有德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站起身向走进茶馆的渔人打招呼:
“海南!河清!来来来!快坐到这边来!卜支书、历师傅都在这里等你们呢!位置早就给你们预留好了。快过来吧!”
卜思源看着他的表演,心里暗骂:
“你个狗日的家伙,真的是一条滑鲶鱼!你现在耍我一把,老子以后要耍你十把,直到把你耍得在老子面前服服帖帖为止。这点我卜思源如果做不到,就枉为了这一世人,这代理党支部书记也就白当了,也就不当了。你以为蒙混过了眼前这一关,你鲶鱼嘴就会有好日子过。你驾船看戏,走着瞧吧!看我卜思源如何一点一滴地收拾你。”
渔人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霎时间,小小的茶馆沸腾起来了,就像那茶壶里煮开的水一般。郑华丰是个屁股后头挂熨斗,爱热闹的人。她先不收钱,忙站起身,帮着跑堂斟茶的服务员擦碗,拿碟子,抓茶叶,提开水,手里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热情的春风。
刚进来的渔人们发现了早坐在这里的3个人。
有的说:“你们来得好早呀!”
有的说:“他们是飞毛腿,当然跑在前面嘛。”
有的说:“洞庭湖的水都被你们几个龙肚皮喝干哒!”
随着一阵哈哈的笑声,在历崇德两边的桌子旁坐下来。
一顶顶斗笠,一只只篮子,丢到了桌子底下。
大家都快活的喝着香甜的金牛山茶。
坐茶馆,这是成年渔民的生活习惯。他们长年生活在水上,住在狭窄的船舱,很少有伸腰昂头,端端正正,舒舒服服喝茶享受的时间。
他们每天的休闲时间,就是在交了鱼货,清理好网具钓钩,驾着空船返回春柳湖之前的这个空档里。这一时间段里,他们习惯地来到茶馆里喝茶扯谈。这座茶馆是春柳湖渔民常来常往的地方,所以熟人熟事,格外地放肆随便。
渔人们喝茶,扯谈,洋溢着快活的气氛。
机敏的赵海南发现隔壁桌上的历崇德、卜思源闷声不响,满脸怒容。卓有德则是一副尴尬的样子。这里头必定是发生了不痛快的事。
他起身走过去,伏在历崇德耳边,轻轻地问:“三伯,您今朝怎么啦?”
历崇德没有回音,脸上也看不出丝毫的感情变化。
赵海南熟知老人脾气倔强,不宜多问。
他又走到卜思源身后,低下头,嘴贴着卜思源的耳朵问:
“卜支书,是什么事不顺心呀?”
卜思源想起了卓有德刚走进茶馆,对他和老丈人说的简短的那两句话,他从中受到了启示。他想,难怪人们常说,聪明人,要提醒。是的,是要广泛团结群众,激怒群众,抓住群众,孤立黄春江,让绝大多数人结成一条阵线,反对搞连改、反对搞定居。
卜思源对眼前这群渔人的出现,感到十分满意,因为他起眼一看,这些渔人都是不赞成连改、定居的。只不过反对的态度有轻有重。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把群众发动一下。怎么发动呢?他想出了自认为绝妙的主意。所以,脸上仍然保持着异常愤怒的神色。当赵海南走拢来问他的时候,觉得正是施展自己预定计谋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