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廷内侍监的大太监,是内廷八监之首,不仅掌管内侍监,还掌管其他七监甚至是负责暗杀的梅花内卫,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虽然大晋的内廷不怎么参政,但是除了参与政务以外,内侍监的大太监,可以说是内臣的巅峰了,要知道哪怕是尚书台的宰辅或者是在外征战的大将军,见到了内侍监的大太监,都要客客气气的。
毕竟内廷八监里有一个天目监,还有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梅花卫。
因为参与了朝廷太多秘辛,一旦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一般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随服侍的皇帝而去,另一个就是跟陈矩一样,去郊外守皇陵,不出意外一辈子都不能进京。
陈矩之所以能那样洒脱的抛下大太监的位置,一来是因为太康天子即位的时候已经成年,内廷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二来也是因为他跟了承德天子几十年,主仆情深,再加上年纪已经五十多岁,权欲之心远没有年轻时候旺盛,所以才能那样洒脱的放下内廷大太监的位置,去昭陵守陵。
但是对于萧正来说,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他是承德朝的时候,宫里赏给魏王府的宦官,少年时就在魏王府做事,魏王殿下登基之后,他才一步登天,从一个王府管事,一跃成为内侍监的少监,进而成功执掌内侍监整整十年时间。
哪怕到现在,太康天子病逝了,他也才三十五岁。
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事业心最重的时候,哪怕他只是一个太监。
此时的萧正,在宫里除了天家的主人之外,可以说是说一不二,内廷八监有五个监的太监是他的干儿子,即便是一些未成年的小公主小皇子,多少也要看他的脸色!
让他从一个叱咤京城,位高权重的的大太监,骤然变成一个守一辈子皇陵的宦官,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个落差,萧正自然也接受不了。
而这个时候,能够帮他的人并不多。
按照大晋历来的规矩,天子殡天之后,他身边的大太监理所应当的应该卸任内侍监的位置,毕竟新天子身边需要信得过的新人,很少有人能够打破这个规矩,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两个人有能力帮他。
第一个,自然是元昭天子的生母谢太后,只要太后娘娘在陛下面前说一句话,他就可以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的坐下去。
第二个人,就是眼前的李侯爷了。
李侯爷是元昭天子的老师,更是把元昭天子从小带到大,即便外官不得干涉内廷的事物,但是只要李侯爷替他说几句话,他就有很大机会,可以保住这个大太监的位置。
至不济,也可以继续留在内廷。
事实上,他一早就像要去靖安侯府寻李信的,只是因为内官要避讳外臣,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一次李信亲自来到内侍监,他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李信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这个大太监一眼,随即缓缓开口:“陛下尚且年幼,内廷的事情还不熟悉,萧公公无论如何,也能在宫里继续待上几年,怎么这样着急……”
“总要给自己谋个后路……”
萧正看着李信,微微低头:“陛下再有两年就要亲政,到时候内侍监多半就要换人再来,奴婢必须要……想点法子……”
靖安侯爷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深深地看了萧正一眼。
“萧公公知道,我是一个外臣,外臣插手不了内廷的事情。”
萧正深深低头。
“您还是陛下的老师……”
李信皱眉思索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不急,萧公公最少也还有两年时间,不过萧公公执掌内廷多年,陛下尚且年幼,宫中许多事情还要萧公公帮衬,我想到时候,萧公公是很有机会留在宫里的。”
这个时候,先帝新逝没有多久,李信不可能就这么干巴巴的插手宫中的“人事”,而且外臣勾结内官,也是大罪过。
更重要的是,李信不能确定,萧正是不是那一对母子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一口答应。
不过在朝堂上待了这么多年,他也学会的官老爷们的说话方式,那就是不管是什么事情,不要说绝。
他这么说,既拒绝了萧正的请求,又给他留了一点希望。
萧正从椅子上起身,对着李信深深作揖。
“真到了那个时候,奴婢的前程,就全托付在李侯爷身上了。”
靖安侯爷笑了笑。
“这事萧公公找我其实用处不大,还有两年时间,萧公公不妨多多讨好太后娘娘,陛下年纪不大,只要太后娘娘开口,内廷就还是萧公公的内廷。”
萧正深深低头。
“奴婢……受教了。”
李信从内侍监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萧正拱手告辞,临别之前,他开口问道:“陛下现在在哪?”
此时宫里的事情还是萧正全权负责的,他不假思索的说道:“上午是在尚书台,这会儿应该在未央宫里读书,侯爷要去见陛下?”
李信点了点头,微微叹了口气。
“龙虎山的事情,多少查出了一点端倪,虽然陛下年纪还小,但是这件事事涉先帝,应该由陛下决断。”
萧正低头道:“那奴婢去给李侯爷通报。”
“有劳萧公公。”
…………
片刻之后,李信已经身处未央宫的天子书房。
此时的天子书房里,堆砌了一堆厚厚的文书,都是尚书台的几个行走,从尚书台抄录出来的文书,这两个月时间,天子除了听大儒讲经,授课之外,一般上午就在尚书台里与几位宰相请教国事,下午的时候就让人把尚书台的文书抄送到未央宫里来,自己慢慢琢磨,十分用功。
李信走进来的时候,这位少年天子,还在翻看尚书台已经批复完的奏书。
靖安侯爷垂手走进去,弯身行礼。
“兵部李信,见过陛下。”
大晋的礼仪并不是十分严谨,除了公众场合见皇帝的时候要跪之外,大臣私下里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更何况李信现在是帝师,本来也就不用给天子下跪。
元昭天子听到了李信的声音,立刻从书桌后面跑了出来,亲自把李信扶了起来。
少年皇帝见到李信,很是开心。
“老师您终于进宫看我来了。”
他这时候即位不久,甚至没有登基,因此还没有养成自称“朕”的习惯。
李信抬头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也微微一笑。
“陛下,臣或许已经查出先帝的死因了。”
本来,两个月的时间,元昭天子的丧父之痛已经减弱了许多,此时李信提起父亲,少年人脸上的笑意立刻收敛。
他伸出了手,微微发颤。
“给我看看……”
(未完待续)
虽然大晋的内廷不怎么参政,但是除了参与政务以外,内侍监的大太监,可以说是内臣的巅峰了,要知道哪怕是尚书台的宰辅或者是在外征战的大将军,见到了内侍监的大太监,都要客客气气的。
毕竟内廷八监里有一个天目监,还有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梅花卫。
因为参与了朝廷太多秘辛,一旦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一般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随服侍的皇帝而去,另一个就是跟陈矩一样,去郊外守皇陵,不出意外一辈子都不能进京。
陈矩之所以能那样洒脱的抛下大太监的位置,一来是因为太康天子即位的时候已经成年,内廷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二来也是因为他跟了承德天子几十年,主仆情深,再加上年纪已经五十多岁,权欲之心远没有年轻时候旺盛,所以才能那样洒脱的放下内廷大太监的位置,去昭陵守陵。
但是对于萧正来说,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他是承德朝的时候,宫里赏给魏王府的宦官,少年时就在魏王府做事,魏王殿下登基之后,他才一步登天,从一个王府管事,一跃成为内侍监的少监,进而成功执掌内侍监整整十年时间。
哪怕到现在,太康天子病逝了,他也才三十五岁。
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事业心最重的时候,哪怕他只是一个太监。
此时的萧正,在宫里除了天家的主人之外,可以说是说一不二,内廷八监有五个监的太监是他的干儿子,即便是一些未成年的小公主小皇子,多少也要看他的脸色!
让他从一个叱咤京城,位高权重的的大太监,骤然变成一个守一辈子皇陵的宦官,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个落差,萧正自然也接受不了。
而这个时候,能够帮他的人并不多。
按照大晋历来的规矩,天子殡天之后,他身边的大太监理所应当的应该卸任内侍监的位置,毕竟新天子身边需要信得过的新人,很少有人能够打破这个规矩,算来算去,也就只有两个人有能力帮他。
第一个,自然是元昭天子的生母谢太后,只要太后娘娘在陛下面前说一句话,他就可以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的坐下去。
第二个人,就是眼前的李侯爷了。
李侯爷是元昭天子的老师,更是把元昭天子从小带到大,即便外官不得干涉内廷的事物,但是只要李侯爷替他说几句话,他就有很大机会,可以保住这个大太监的位置。
至不济,也可以继续留在内廷。
事实上,他一早就像要去靖安侯府寻李信的,只是因为内官要避讳外臣,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一次李信亲自来到内侍监,他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李信闻言,有些诧异的看了这个大太监一眼,随即缓缓开口:“陛下尚且年幼,内廷的事情还不熟悉,萧公公无论如何,也能在宫里继续待上几年,怎么这样着急……”
“总要给自己谋个后路……”
萧正看着李信,微微低头:“陛下再有两年就要亲政,到时候内侍监多半就要换人再来,奴婢必须要……想点法子……”
靖安侯爷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深深地看了萧正一眼。
“萧公公知道,我是一个外臣,外臣插手不了内廷的事情。”
萧正深深低头。
“您还是陛下的老师……”
李信皱眉思索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不急,萧公公最少也还有两年时间,不过萧公公执掌内廷多年,陛下尚且年幼,宫中许多事情还要萧公公帮衬,我想到时候,萧公公是很有机会留在宫里的。”
这个时候,先帝新逝没有多久,李信不可能就这么干巴巴的插手宫中的“人事”,而且外臣勾结内官,也是大罪过。
更重要的是,李信不能确定,萧正是不是那一对母子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不可能一口答应。
不过在朝堂上待了这么多年,他也学会的官老爷们的说话方式,那就是不管是什么事情,不要说绝。
他这么说,既拒绝了萧正的请求,又给他留了一点希望。
萧正从椅子上起身,对着李信深深作揖。
“真到了那个时候,奴婢的前程,就全托付在李侯爷身上了。”
靖安侯爷笑了笑。
“这事萧公公找我其实用处不大,还有两年时间,萧公公不妨多多讨好太后娘娘,陛下年纪不大,只要太后娘娘开口,内廷就还是萧公公的内廷。”
萧正深深低头。
“奴婢……受教了。”
李信从内侍监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萧正拱手告辞,临别之前,他开口问道:“陛下现在在哪?”
此时宫里的事情还是萧正全权负责的,他不假思索的说道:“上午是在尚书台,这会儿应该在未央宫里读书,侯爷要去见陛下?”
李信点了点头,微微叹了口气。
“龙虎山的事情,多少查出了一点端倪,虽然陛下年纪还小,但是这件事事涉先帝,应该由陛下决断。”
萧正低头道:“那奴婢去给李侯爷通报。”
“有劳萧公公。”
…………
片刻之后,李信已经身处未央宫的天子书房。
此时的天子书房里,堆砌了一堆厚厚的文书,都是尚书台的几个行走,从尚书台抄录出来的文书,这两个月时间,天子除了听大儒讲经,授课之外,一般上午就在尚书台里与几位宰相请教国事,下午的时候就让人把尚书台的文书抄送到未央宫里来,自己慢慢琢磨,十分用功。
李信走进来的时候,这位少年天子,还在翻看尚书台已经批复完的奏书。
靖安侯爷垂手走进去,弯身行礼。
“兵部李信,见过陛下。”
大晋的礼仪并不是十分严谨,除了公众场合见皇帝的时候要跪之外,大臣私下里见皇帝是不用下跪的,更何况李信现在是帝师,本来也就不用给天子下跪。
元昭天子听到了李信的声音,立刻从书桌后面跑了出来,亲自把李信扶了起来。
少年皇帝见到李信,很是开心。
“老师您终于进宫看我来了。”
他这时候即位不久,甚至没有登基,因此还没有养成自称“朕”的习惯。
李信抬头看了一眼这个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也微微一笑。
“陛下,臣或许已经查出先帝的死因了。”
本来,两个月的时间,元昭天子的丧父之痛已经减弱了许多,此时李信提起父亲,少年人脸上的笑意立刻收敛。
他伸出了手,微微发颤。
“给我看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