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虽为吾岳父,然其征伐天下的本事,与国公相比,差距甚大。至于世子所言的吃素甚至都难,在吾看来,吃土便是极限了。”
话音刚落,船舱内的张灵凤便挑开帘子弯腰走了出来,远远的狠狠的瞪了朱振一眼。
朱振赶忙一脸堆笑,样子很没尊严。
朱标不忍直视,这厮惧内到了极点。
待张灵凤退回舟中,朱振又恢复常态,对于朱元璋一脸崇拜不说,口中更是满是溢美之词。
对于朱元璋,朱振早就崇拜到了极点。
他不是没有想过朱标类似的问题,但是他身心,只要朱元璋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没有人能拦得住!
只要朱元璋想要干掉张士诚,便是张士诚拼尽全力,那也没有用。
开局一个碗,目标打江山。
这种垃圾号,最后风风雨雨打下江山来,便是不开挂的某点作者,都不敢这样写。
可是在朱振的记忆中,历史中的朱元璋就完成了这种地狱模式的操作。
跟刘邦,国朝太祖并列,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帝。
这可不是吹的。
他冷笑着继续说道:“所以你刚才说的很不对,你以为你父亲真的是吃素的?”
那是少年时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雄主,他身边跟随着无数精兵悍将,那是未来统一华夏大地的大明皇帝陛下。
只要朱元璋下定了决心,张士诚算个屁。
甚至朱振很清楚,别看自己的军山现在那么强悍,真的跟朱元璋闹掰了,最后自己想赢,也很难。
眼下自己出兵了,朱元璋会念自己的好吗?
这是抢风头。
自己跟他争风头,在貌似他危险的时局,打破他的谋划,贸然出兵虽然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是抢了朱元璋的面子,让朱元璋怎么想?
自己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了。
再跟朱元璋抢?
朱元璋很记仇的好吗?
朱振哂笑的看了朱标一眼,任凭宛娘斟了杯茶,轻轻呷饮。
其实,他今日与朱标谈论的话题,本身就很是忌讳。因为朱标如果不出意外,早晚要坐上这个位置的。
跟他谈论这个问题,等朱标坐了龙椅,他就会考虑眼前这位是否事事跟自己动心思。
那自己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是朱振是穿越者,他知道太多的历史走向,也知道这位年轻的世子很可能中道死掉,而朱元璋的一切努力,也会化为乌有。
然后一个来自北平的黝黑的帅小伙再次带领大明走向辉煌。
所以对于朱标,朱振的心思很复杂。他是自己的兄弟不假,但是他不知道他是否会成为一代明君。因为历史上的朱棣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要改变历史的进程,阻止这位年轻的世子殿下,英
年早逝。
毫无疑问,朱标确实非常优秀,他的品德,他的智慧,他的仁慈,被朱元璋阵营的每个人称赞。
甚至连朱振都被他的随和、义气、勇敢等多个品质感染。
知道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的男子汉。
但这未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所以朱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必要提升朱标,让朱标的大局观得到改变,让他更加的优秀。
朱振轻叹了一声,说道:“在下之所以不出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才是决定性的。”
顿了顿,他继续沉声说道:“军山若是出兵,对于整个时局有何影响?”
朱标一脸不屑,“张士诚虽然势大,但是在军山的精锐面前,不堪一击。而我们双方合兵一处,甚至有可能短时间内覆灭姑苏。”
这话说的没错,在见识到军山庞大的实力之后,就算是朱标认可张士诚的实力,但是也绝对不可能跟军山是一个层次的。
只要军山从姑苏的后方偷袭姑苏的大本营,姑苏在调离了大半精锐之后,根本没有实力抵抗军山。
可以说,张士诚也没有想到,朱振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军山之困。
“在下再问一句,就算姑苏覆灭,应天可短时间吸收地盘的实力?”
朱标皱了皱眉,这事儿,他也拿不准。因为他没有镇守地方的经验。
不过他在军山也有一段时间了,在他的认识里,军山想要彻底消化一片区域,需要的时间真的是非常长久的。
官员的行政规划,地方区域的划分,军队的训练,物资的仓储,教育,民意的招抚这都是问题。
“想要消化张士诚,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张士诚虽然不及陈友谅那般强大,但是却颇懂得假仁假义,在民间风评不错。”
朱振又问:“那天下各大势力又如何看待应天和军山呢?”朱标不悦的摆摆手,似乎嫌弃朱振的问题很傻,“北元残虐,天下豪杰并起,打成一锅粥,别说是应天,便是其他诸侯之间,本身便是仇敌,大不了他们心底忌惮军山罢了
。但仅仅也是忌惮,我们覆灭了张士诚,谁还敢对我们动手?”
朱振轻轻的叹了口气,说了那么半天,这个家伙还是终究年轻了一些,领悟不到自己的意思,想了想自己已经说了这么多,不妨再直接一点。
他问道:“我们有短时间覆灭姑苏的能力,那么天下英豪是不是认为,我们有短时间内夺取天下的能力呢?
届时天下英豪真的只是忌惮我们吗?
那些正处于争权夺利的北元贵族军阀,真的会任凭我们做大吗?
世子殿下,莫非忘记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了吗?
连年的征战,应天不经过休养生息,继续打仗的话,仓库里还有粮食吗?”
“本世子……”
只是开口,朱标猛然顿住,满脸羞愧的看着朱振。
朱振抿了抿杯中的姜茶,轻声道:“世子殿下,明白了?”
只是一瞬间,小脸黝黑的朱标,再看向朱振脸上越是敬佩,而对于自己则是满满的羞愧。
无地自容。
朱标的脑海里,全都是羞愧,“步子大了扯着蛋!”朱标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知道一旦朱振出兵,绝对会对整个时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是朱元璋,还是他手下的将领,亦或是朱振手下的将领,都很难面对戳手可得的胜
利而不顾。接着便是整个局势的连锁反应。
不论是朱振,还是朱元璋都不可能压制手下的将领,让他们不去立功。
可是这一动,便是连原定下的策略都得动。
而眼下的应天,经不起这般的折腾。
胜利对应天不一定有利,可僵持也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朱振看着呆滞的朱标,忍不住问了一句,“世子殿下,是不是还想问一句,为什么我不控制下形势,只是打败张士诚,终结战事,而不是覆灭张士诚?”
这一次不仅仅是朱标,便是不远处的郭英都忍不住看了一眼。
朱标讪讪道:“你怎么知道,我想怎么说?” 朱振深深的看了惊讶的朱标一眼说道:“这种事情太难操作了,若是我们不能迅速灭掉张士诚,而是打败或者僵持,那么见识到我们实力的北元,很有可能借道陈海平,直
接南下给我们沉重的打击。
所以问题又回来了,要么不动,要么摧枯拉朽,不然军山和应天都无法承担这个后果。因为军山的兵力震慑四方足矣,出兵却是万万不够的。”
朱标呆愣无言。
“我若是在军山之主这个位置,我能否能喝朱振一般,将事情考虑的如此周全?”
最后朱标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要么自己倒向张士诚,要么倒向自己的父亲,不论如何在眼下如此好的形势里,自己一定会出兵的。
那么大的功劳,谁能忍得住呢?
而自己手下的将领,是不是会想着扩大战果?
接下来整个东南大地势必会打成一锅粥。
只要东南乱成一锅粥,北元会不会给自己闪电一般的打击,陈友谅会不会在西边儿继续扩大战果?
想到此处,朱标浑身颤栗,身上的衣服已被冷汗湿透。
他觉得心头像是压了一块万载寒冰,堵的他透不过气,冻的他寒透骨髓!
他一直心里碎碎念,获取如此大胜的军山不作为,是多么不堪。可是现在想来,换做是自己做了军山之主,作为是有作为了,但是却很有可能将应天和军山带向覆灭。
恍恍惚惚之中,朱标的耳朵里传来了朱振压抑的声音。
“所以啊,世子殿下,你明白了吗?很多事情,要通盘考虑,要考虑好大局,不然会有无数人陪你去死。你真的以为身为军山之主,每日陪你嘻嘻哈哈便足够了吗?”
郭英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他总是感觉眼前这个爵爷是在忽悠,可自己又看不出这通忽悠哪里不对。
转头望向喝茶正沉醉的叶兑老先生。
叶兑知道郭英跟赵德胜都是那种固执的死的人,自己不给他解惑,肯定会烦死自己。
便笑着说道:“若是真的撑不住了,亦或是国公有心眼下便覆灭张士诚,国公为何不下令?”郭英恍然。
话音刚落,船舱内的张灵凤便挑开帘子弯腰走了出来,远远的狠狠的瞪了朱振一眼。
朱振赶忙一脸堆笑,样子很没尊严。
朱标不忍直视,这厮惧内到了极点。
待张灵凤退回舟中,朱振又恢复常态,对于朱元璋一脸崇拜不说,口中更是满是溢美之词。
对于朱元璋,朱振早就崇拜到了极点。
他不是没有想过朱标类似的问题,但是他身心,只要朱元璋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没有人能拦得住!
只要朱元璋想要干掉张士诚,便是张士诚拼尽全力,那也没有用。
开局一个碗,目标打江山。
这种垃圾号,最后风风雨雨打下江山来,便是不开挂的某点作者,都不敢这样写。
可是在朱振的记忆中,历史中的朱元璋就完成了这种地狱模式的操作。
跟刘邦,国朝太祖并列,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帝。
这可不是吹的。
他冷笑着继续说道:“所以你刚才说的很不对,你以为你父亲真的是吃素的?”
那是少年时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雄主,他身边跟随着无数精兵悍将,那是未来统一华夏大地的大明皇帝陛下。
只要朱元璋下定了决心,张士诚算个屁。
甚至朱振很清楚,别看自己的军山现在那么强悍,真的跟朱元璋闹掰了,最后自己想赢,也很难。
眼下自己出兵了,朱元璋会念自己的好吗?
这是抢风头。
自己跟他争风头,在貌似他危险的时局,打破他的谋划,贸然出兵虽然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是抢了朱元璋的面子,让朱元璋怎么想?
自己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了。
再跟朱元璋抢?
朱元璋很记仇的好吗?
朱振哂笑的看了朱标一眼,任凭宛娘斟了杯茶,轻轻呷饮。
其实,他今日与朱标谈论的话题,本身就很是忌讳。因为朱标如果不出意外,早晚要坐上这个位置的。
跟他谈论这个问题,等朱标坐了龙椅,他就会考虑眼前这位是否事事跟自己动心思。
那自己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是朱振是穿越者,他知道太多的历史走向,也知道这位年轻的世子很可能中道死掉,而朱元璋的一切努力,也会化为乌有。
然后一个来自北平的黝黑的帅小伙再次带领大明走向辉煌。
所以对于朱标,朱振的心思很复杂。他是自己的兄弟不假,但是他不知道他是否会成为一代明君。因为历史上的朱棣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要改变历史的进程,阻止这位年轻的世子殿下,英
年早逝。
毫无疑问,朱标确实非常优秀,他的品德,他的智慧,他的仁慈,被朱元璋阵营的每个人称赞。
甚至连朱振都被他的随和、义气、勇敢等多个品质感染。
知道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的男子汉。
但这未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所以朱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必要提升朱标,让朱标的大局观得到改变,让他更加的优秀。
朱振轻叹了一声,说道:“在下之所以不出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才是决定性的。”
顿了顿,他继续沉声说道:“军山若是出兵,对于整个时局有何影响?”
朱标一脸不屑,“张士诚虽然势大,但是在军山的精锐面前,不堪一击。而我们双方合兵一处,甚至有可能短时间内覆灭姑苏。”
这话说的没错,在见识到军山庞大的实力之后,就算是朱标认可张士诚的实力,但是也绝对不可能跟军山是一个层次的。
只要军山从姑苏的后方偷袭姑苏的大本营,姑苏在调离了大半精锐之后,根本没有实力抵抗军山。
可以说,张士诚也没有想到,朱振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军山之困。
“在下再问一句,就算姑苏覆灭,应天可短时间吸收地盘的实力?”
朱标皱了皱眉,这事儿,他也拿不准。因为他没有镇守地方的经验。
不过他在军山也有一段时间了,在他的认识里,军山想要彻底消化一片区域,需要的时间真的是非常长久的。
官员的行政规划,地方区域的划分,军队的训练,物资的仓储,教育,民意的招抚这都是问题。
“想要消化张士诚,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张士诚虽然不及陈友谅那般强大,但是却颇懂得假仁假义,在民间风评不错。”
朱振又问:“那天下各大势力又如何看待应天和军山呢?”朱标不悦的摆摆手,似乎嫌弃朱振的问题很傻,“北元残虐,天下豪杰并起,打成一锅粥,别说是应天,便是其他诸侯之间,本身便是仇敌,大不了他们心底忌惮军山罢了
。但仅仅也是忌惮,我们覆灭了张士诚,谁还敢对我们动手?”
朱振轻轻的叹了口气,说了那么半天,这个家伙还是终究年轻了一些,领悟不到自己的意思,想了想自己已经说了这么多,不妨再直接一点。
他问道:“我们有短时间覆灭姑苏的能力,那么天下英豪是不是认为,我们有短时间内夺取天下的能力呢?
届时天下英豪真的只是忌惮我们吗?
那些正处于争权夺利的北元贵族军阀,真的会任凭我们做大吗?
世子殿下,莫非忘记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了吗?
连年的征战,应天不经过休养生息,继续打仗的话,仓库里还有粮食吗?”
“本世子……”
只是开口,朱标猛然顿住,满脸羞愧的看着朱振。
朱振抿了抿杯中的姜茶,轻声道:“世子殿下,明白了?”
只是一瞬间,小脸黝黑的朱标,再看向朱振脸上越是敬佩,而对于自己则是满满的羞愧。
无地自容。
朱标的脑海里,全都是羞愧,“步子大了扯着蛋!”朱标的嘴唇微微颤抖,他知道一旦朱振出兵,绝对会对整个时局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是朱元璋,还是他手下的将领,亦或是朱振手下的将领,都很难面对戳手可得的胜
利而不顾。接着便是整个局势的连锁反应。
不论是朱振,还是朱元璋都不可能压制手下的将领,让他们不去立功。
可是这一动,便是连原定下的策略都得动。
而眼下的应天,经不起这般的折腾。
胜利对应天不一定有利,可僵持也绝对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朱振看着呆滞的朱标,忍不住问了一句,“世子殿下,是不是还想问一句,为什么我不控制下形势,只是打败张士诚,终结战事,而不是覆灭张士诚?”
这一次不仅仅是朱标,便是不远处的郭英都忍不住看了一眼。
朱标讪讪道:“你怎么知道,我想怎么说?” 朱振深深的看了惊讶的朱标一眼说道:“这种事情太难操作了,若是我们不能迅速灭掉张士诚,而是打败或者僵持,那么见识到我们实力的北元,很有可能借道陈海平,直
接南下给我们沉重的打击。
所以问题又回来了,要么不动,要么摧枯拉朽,不然军山和应天都无法承担这个后果。因为军山的兵力震慑四方足矣,出兵却是万万不够的。”
朱标呆愣无言。
“我若是在军山之主这个位置,我能否能喝朱振一般,将事情考虑的如此周全?”
最后朱标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要么自己倒向张士诚,要么倒向自己的父亲,不论如何在眼下如此好的形势里,自己一定会出兵的。
那么大的功劳,谁能忍得住呢?
而自己手下的将领,是不是会想着扩大战果?
接下来整个东南大地势必会打成一锅粥。
只要东南乱成一锅粥,北元会不会给自己闪电一般的打击,陈友谅会不会在西边儿继续扩大战果?
想到此处,朱标浑身颤栗,身上的衣服已被冷汗湿透。
他觉得心头像是压了一块万载寒冰,堵的他透不过气,冻的他寒透骨髓!
他一直心里碎碎念,获取如此大胜的军山不作为,是多么不堪。可是现在想来,换做是自己做了军山之主,作为是有作为了,但是却很有可能将应天和军山带向覆灭。
恍恍惚惚之中,朱标的耳朵里传来了朱振压抑的声音。
“所以啊,世子殿下,你明白了吗?很多事情,要通盘考虑,要考虑好大局,不然会有无数人陪你去死。你真的以为身为军山之主,每日陪你嘻嘻哈哈便足够了吗?”
郭英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他总是感觉眼前这个爵爷是在忽悠,可自己又看不出这通忽悠哪里不对。
转头望向喝茶正沉醉的叶兑老先生。
叶兑知道郭英跟赵德胜都是那种固执的死的人,自己不给他解惑,肯定会烦死自己。
便笑着说道:“若是真的撑不住了,亦或是国公有心眼下便覆灭张士诚,国公为何不下令?”郭英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