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2
“周绮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她从来都没弄明白过。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渡船上,周绮整夜地沉默,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第二次见是在长安城的鸿福客栈,周绮看起来散漫得很,还不情不愿地和刘仲昆顶嘴,可是一语道破她秘密的时候,眼神深邃而锐利。
她原以为周绮是个沉静寡言的人,可是在楼梯上听见她和张兰芝、刘仲昆聊天,又发现她在熟人面前其实是伶牙俐齿的。
但更多的时候,周绮都冷静得可怕。她对什么事都很淡漠,只有涉及到过去的经历,才有可能显露出低沉的情绪,也只有面对解不开的谜案时,她才会稍稍提起些兴致。
可她还是个年轻姑娘,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有些时候,她会展露出和平时不同的心性,就像刚才有些得意、神采飞扬的那一笑,这时她看上去才是个年轻人,才像个经历过年少岁月的人。
迟暮怔松片刻,恍惚着叹了口气:“方才那店小二说的,祝家的小儿子,可能就是我师父吧。”
“家里人死得不明不白,这事蒙尘多年,他不愿意面对、不想回来,倒也是人之常情。”周绮拿起筷子,夹了块糕点,“只是,一家人一夜之间突然暴毙,这事确实古怪。”
她夹着那块糕点,却没放进嘴里,只是端详着它细腻的纹路,若有所思地看了半晌,忽然说:“他家不是住西巷口吗,一会我们去看看。”
迟暮诧异道:“你怎么突然对这件事感兴趣了?”
“这趟来西关城,遇上这么多事,又不是每一件都有头绪。”周绮放下筷子,慢慢地说,“昨晚上刺杀你那个小女孩,谢临烟,还有你师父,这三件事之中,也就打听到了一件事的线索,总不能放着不管吧?”
她这话说得有理,迟暮也就不再提出异议。毕竟眼下,她如果想查清楚杀害师父祝明山的凶手,就只能依靠周绮的帮助。除了周绮,她再也没见过第二个能轻松道破一桩凶案的人了。
两人吃完早饭,问清了西巷口的位置,就匆匆出门了。
===
昨夜刚下过雨,天际碧蓝如洗,万里无云,洒落的阳光没了遮挡,更加明亮刺眼。两人出门时,店小二看外边太晒,殷勤地给周绮送了把伞,眼下就由她撑着,一边罩着她自己,一边罩着迟暮,还好伞面宽大,遮两个人也不成问题。
西巷口离客栈不算太远,但店小二遗憾地说,时间过去太久,那房子先前因为死过人一直空置着,后来新的官员上任,就将它拆过重建,西巷口的格局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周绮没太在意,时间过去这么久,她也不觉得当年的凶宅还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迟暮倒有几分失落:她这趟来西关城,还是抱了点希望,希望能看看师父过去生活的地方。
两人心情各异,一路行至西巷口,入眼就是喧闹的摊贩、采买的妇女,梳着垂髫双髻的小孩子绕着大人到处乱跑,嬉笑打闹。
那几个孩子都生得可爱,让人见了就心喜不已。迟暮不由得微微笑起来,旁边周绮眼珠转了转,把伞柄塞到她手中,自己走到一个小摊位前。
迟暮连忙跟上去,伞面及时地挪到她头顶。
这是个卖胭脂水粉的小摊位,东西虽然粗糙了些,但胜在价钱便宜,许多年轻妇人都在这摊位前挑挑拣拣,摊主是个老头子,慈眉善目,见了客人就笑眯眯地招呼一声,然后靠在躺椅上晒太阳。
那些买东西的妇人大多都急着回家,随便挑选了些就走了。周绮站在摊位一角,等其他顾客走得差不多了,才慢腾腾挪到中间,将手中装胭脂的小盒“啪”一声扣上,凑到那老头跟前:“爷爷,跟你打听件事好不好?”
这一回,她又变成初出茅庐的少女,把之前对付店小二的说辞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老人家看她笑得很甜,不像是别有用心,抚着胡须思索一番,摇头道:“姑娘,你这趟怕是白跑了,姓祝那户人家,二十多年前就死绝了。”
没等周绮接话,他兀自叹息道:“这事,我们现在都还不敢提。”
老头直起身,指了指不远处巷口的一户人家:“原先祝家人就住在那附近,不过这巷口也重新建过,十多年了,他们家那房子早就不在了。”
周绮指尖擦过眼尾,抹掉一滴半真半假的眼泪,低声说:“可是,我听说他家为人和善,平时和人连争执都不曾有,怎么就被人给害了呢?”
“是啊,”那老头一拍大腿,也是愤懑难平,“当时我孙子半夜发了高热,儿子儿媳又不在家,要不是祝家那大儿子半夜背着他去医馆,只怕我那小孙子连命都没了……我们等了这么多年,这事就这么没消息了,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就连祝家那个小儿子也不曾回来看过,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说到最后几句,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迟暮一直在旁边听着,见他说到师父,终于忍不住插话道:“兴许是听说了家里噩耗,一时悲痛,才不愿意回来呢?”
“回来料理家里人的后事,这总在情理之中吧?”那老头气得瞪起眼来,“祝家人下葬的后事,还是我们几个邻居凑钱办的!”
迟暮神色微变,一时哑口无言,只好站到一边听周绮继续打听。周绮七拐八绕地胡扯一通,终于切进正题:“爷爷,那你说,祝家出事那天晚上,就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
“周绮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她从来都没弄明白过。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渡船上,周绮整夜地沉默,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第二次见是在长安城的鸿福客栈,周绮看起来散漫得很,还不情不愿地和刘仲昆顶嘴,可是一语道破她秘密的时候,眼神深邃而锐利。
她原以为周绮是个沉静寡言的人,可是在楼梯上听见她和张兰芝、刘仲昆聊天,又发现她在熟人面前其实是伶牙俐齿的。
但更多的时候,周绮都冷静得可怕。她对什么事都很淡漠,只有涉及到过去的经历,才有可能显露出低沉的情绪,也只有面对解不开的谜案时,她才会稍稍提起些兴致。
可她还是个年轻姑娘,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有些时候,她会展露出和平时不同的心性,就像刚才有些得意、神采飞扬的那一笑,这时她看上去才是个年轻人,才像个经历过年少岁月的人。
迟暮怔松片刻,恍惚着叹了口气:“方才那店小二说的,祝家的小儿子,可能就是我师父吧。”
“家里人死得不明不白,这事蒙尘多年,他不愿意面对、不想回来,倒也是人之常情。”周绮拿起筷子,夹了块糕点,“只是,一家人一夜之间突然暴毙,这事确实古怪。”
她夹着那块糕点,却没放进嘴里,只是端详着它细腻的纹路,若有所思地看了半晌,忽然说:“他家不是住西巷口吗,一会我们去看看。”
迟暮诧异道:“你怎么突然对这件事感兴趣了?”
“这趟来西关城,遇上这么多事,又不是每一件都有头绪。”周绮放下筷子,慢慢地说,“昨晚上刺杀你那个小女孩,谢临烟,还有你师父,这三件事之中,也就打听到了一件事的线索,总不能放着不管吧?”
她这话说得有理,迟暮也就不再提出异议。毕竟眼下,她如果想查清楚杀害师父祝明山的凶手,就只能依靠周绮的帮助。除了周绮,她再也没见过第二个能轻松道破一桩凶案的人了。
两人吃完早饭,问清了西巷口的位置,就匆匆出门了。
===
昨夜刚下过雨,天际碧蓝如洗,万里无云,洒落的阳光没了遮挡,更加明亮刺眼。两人出门时,店小二看外边太晒,殷勤地给周绮送了把伞,眼下就由她撑着,一边罩着她自己,一边罩着迟暮,还好伞面宽大,遮两个人也不成问题。
西巷口离客栈不算太远,但店小二遗憾地说,时间过去太久,那房子先前因为死过人一直空置着,后来新的官员上任,就将它拆过重建,西巷口的格局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周绮没太在意,时间过去这么久,她也不觉得当年的凶宅还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迟暮倒有几分失落:她这趟来西关城,还是抱了点希望,希望能看看师父过去生活的地方。
两人心情各异,一路行至西巷口,入眼就是喧闹的摊贩、采买的妇女,梳着垂髫双髻的小孩子绕着大人到处乱跑,嬉笑打闹。
那几个孩子都生得可爱,让人见了就心喜不已。迟暮不由得微微笑起来,旁边周绮眼珠转了转,把伞柄塞到她手中,自己走到一个小摊位前。
迟暮连忙跟上去,伞面及时地挪到她头顶。
这是个卖胭脂水粉的小摊位,东西虽然粗糙了些,但胜在价钱便宜,许多年轻妇人都在这摊位前挑挑拣拣,摊主是个老头子,慈眉善目,见了客人就笑眯眯地招呼一声,然后靠在躺椅上晒太阳。
那些买东西的妇人大多都急着回家,随便挑选了些就走了。周绮站在摊位一角,等其他顾客走得差不多了,才慢腾腾挪到中间,将手中装胭脂的小盒“啪”一声扣上,凑到那老头跟前:“爷爷,跟你打听件事好不好?”
这一回,她又变成初出茅庐的少女,把之前对付店小二的说辞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老人家看她笑得很甜,不像是别有用心,抚着胡须思索一番,摇头道:“姑娘,你这趟怕是白跑了,姓祝那户人家,二十多年前就死绝了。”
没等周绮接话,他兀自叹息道:“这事,我们现在都还不敢提。”
老头直起身,指了指不远处巷口的一户人家:“原先祝家人就住在那附近,不过这巷口也重新建过,十多年了,他们家那房子早就不在了。”
周绮指尖擦过眼尾,抹掉一滴半真半假的眼泪,低声说:“可是,我听说他家为人和善,平时和人连争执都不曾有,怎么就被人给害了呢?”
“是啊,”那老头一拍大腿,也是愤懑难平,“当时我孙子半夜发了高热,儿子儿媳又不在家,要不是祝家那大儿子半夜背着他去医馆,只怕我那小孙子连命都没了……我们等了这么多年,这事就这么没消息了,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就连祝家那个小儿子也不曾回来看过,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说到最后几句,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迟暮一直在旁边听着,见他说到师父,终于忍不住插话道:“兴许是听说了家里噩耗,一时悲痛,才不愿意回来呢?”
“回来料理家里人的后事,这总在情理之中吧?”那老头气得瞪起眼来,“祝家人下葬的后事,还是我们几个邻居凑钱办的!”
迟暮神色微变,一时哑口无言,只好站到一边听周绮继续打听。周绮七拐八绕地胡扯一通,终于切进正题:“爷爷,那你说,祝家出事那天晚上,就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