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手笔要地
这是这个时代赋予康瑛最大的赚钱的机遇,错过了,她想要再得到如此爆炸式增长的机会,就只能等待其他的机遇了。
康瑛在李书才扯着大嗓门的指导下,终于来到了雷公山脚下。
这座山之所以叫雷公山,是因为山上有一块被天雷劈开的巨石,巨石被劈分成两半,却未彻底分开,颤颤巍巍地立在山顶之上,也不知道几百、几千年了,于是成了这座山标志性的风景,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雷公山。
雷公山脚下有一条清浅的河流,山上的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注入了这条雷公河,雷公河向下游汇入吕县的母亲河,长河。
在河流边上,一眼望过去,就是一直绵延到雷公山脚下的大片平坦土地,其间夹杂着3、4栋民宅,不过这3、4栋民宅应该不至于成为阻碍,如果给够足够的拆迁款,康瑛相信,他们是会乐意搬走的。
毕竟在这里交通不便,他们进来的时候,是借着吉普车的蛮力,从一条只有一米半宽的机耕路上硬开进来的,路坑坑洼洼的,如果下雨天,简直无法出入。
因为恶劣的交通条件,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人来,恐怕连娶媳妇都是一件大难题。所以如果有条件能搬到城里去,这里的居民应该不难做工作。
四下里的土地上长满了野草,并无水稻、蔬菜等大片作物,康瑛奇怪地问:
“这片地这么平坦,为什么没有开垦种田呢?或者种其他农作物呢?”
“你不知道,这块地是块盐碱地,土壤含盐量很高,不能够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什么都种不活。只有这些野草,十分坚韧,长得十分的旺盛,所以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片什么用途也没有的荒地。”
李书才拿出一张地图,用手中的红笔一勾,然后对康瑛道:“我们局长和我说,你要一块五六百亩的地,我是本地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块地,说实话,能废物利用挺好的,地价也便宜,适合办厂。”
说完,他就把地图拿给康瑛看。
康瑛接过仔细察看之后,也挺满意的,这里的地的确够平,够宽广,应该还不止五、六百亩,这样的荒地,做什么都不合适,但办一个大企业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如果以后公司发展了,还可以往雷公山脚下的一些低矮丘陵发展,建公司的娱乐休闲区,别墅区等高档住宅区。
康瑛想到这片现在荒芜的土地未来会有数万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不由得热血澎湃,激情满怀。她问时江远:
“你觉得呢?这片地感觉如何?”
“挺好的。如果它符合你心里的规划,那就定下来吧。”时江远道,“如果按荒地来标价,应该也不是很贵。”
“荒地不值钱,按亩算是不贵,但是毕竟面积大,算下来就惊人了,这片地至少要500多万元,才能买得下来。”
李书才在边上道,他以为这个数字会让康瑛倒吸一口凉气,抱怨这么贵之类的,却没想到,康瑛连眼皮也不动一下,看样子心中早有成算。
李书才顿时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太大惊小怪了,康瑛是宁处介绍来的,如果没有一点实力,怎么可能有野心要这么大的地?
李书才内心一阵震撼,康瑛这么年轻,她到底是出生于什么大家族?竟然有如此雄厚的资本?
李书才哪里知道,康瑛现在还背着一屁股的贷款,她如今所有的资产都抵押给银行,若真论起来不光一文不名,还是负资产。
如果李书才知道这个真正的内幕,肯定会惊掉大牙,这个女人也太彪悍了,竟然一文不名地就想来买这么大的一块地,真是空手套白狼啊!
不过,康瑛的来历显得有有些神秘,但光她是宁处介绍来的这个头衔,就足以让康瑛在吕县横着走了。
李书才道:“如果你觉得满意,我回去就像领导汇报,再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和征用出售方案,到时候再坐下来具体商量,如何?”
这里距离吕县的县城,并不算远,十二公里就能到吕县的县城,十分钟和吕县371国道接壤,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这里盖一个工厂再合适不过了。
康瑛甚至开始想象自己在附近的雷公山上居住,该多么惬意了。
这么想来,她也不用再另外买地盖房子了,先暂且寄居在独幽居吧,在独幽居住久了,对它已经感情了,正好可以多住一段时间。
康瑛这时拿起李书才的红笔,又画了一个红圈,道:“你和你们领导说一下,这边这片地我也要了,就这一片。”
李书才一看,康瑛画的地方正好越过了雷公河,到对岸一直到雷公山下,几乎把雷公山下半山腰都划了去,那这一片都要近千亩了,还好雷公山草丛生,没有什么珍贵的树种和保护动物,所以等于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没想到康瑛竟然连这一片也要了。
“这个,没问题。”李书才道,“不过这么大的地,你确定都要开发吗?县里有规定,超过三年没有开发的地,还是要回收的。”
“会开发的。康瑛的规划里,肯定用不到三年都要统统开发出来。只是,钱实在不够用啊!
但是康瑛总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现在不连片地把地买下来,一旦自己的厂区建起来,这里繁荣了,恐怕便人有别人盯上这片地了。
一块地,哪怕是不毛之地,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争抢,价格就有可能被无限抬高。
而如果价格抬高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厂房让这块地值钱了,然后她再事后用高价和别人抢,康瑛觉得那自己就太蠢了,还不如现在趁着地便宜的时候拿下。
”这一片可以比山下便宜一些吗?康瑛问,“象你说的,山上也不能种作物,根本就是没用的荒地。”
“那倒是可以,这么大一片荒山,估计有个三、四十万就够了。”李书才道。
李书才有点惊叹康瑛的魄力,他这些年来也接待了一些要来投资的海内外客商,其中,就属康瑛的手笔最大。
“很好,那这块地我就要了。”康瑛道。
李书才不禁好奇地问:“康总,你要这么大的地打算做什么?”
康瑛在李书才扯着大嗓门的指导下,终于来到了雷公山脚下。
这座山之所以叫雷公山,是因为山上有一块被天雷劈开的巨石,巨石被劈分成两半,却未彻底分开,颤颤巍巍地立在山顶之上,也不知道几百、几千年了,于是成了这座山标志性的风景,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雷公山。
雷公山脚下有一条清浅的河流,山上的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注入了这条雷公河,雷公河向下游汇入吕县的母亲河,长河。
在河流边上,一眼望过去,就是一直绵延到雷公山脚下的大片平坦土地,其间夹杂着3、4栋民宅,不过这3、4栋民宅应该不至于成为阻碍,如果给够足够的拆迁款,康瑛相信,他们是会乐意搬走的。
毕竟在这里交通不便,他们进来的时候,是借着吉普车的蛮力,从一条只有一米半宽的机耕路上硬开进来的,路坑坑洼洼的,如果下雨天,简直无法出入。
因为恶劣的交通条件,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人来,恐怕连娶媳妇都是一件大难题。所以如果有条件能搬到城里去,这里的居民应该不难做工作。
四下里的土地上长满了野草,并无水稻、蔬菜等大片作物,康瑛奇怪地问:
“这片地这么平坦,为什么没有开垦种田呢?或者种其他农作物呢?”
“你不知道,这块地是块盐碱地,土壤含盐量很高,不能够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什么都种不活。只有这些野草,十分坚韧,长得十分的旺盛,所以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片什么用途也没有的荒地。”
李书才拿出一张地图,用手中的红笔一勾,然后对康瑛道:“我们局长和我说,你要一块五六百亩的地,我是本地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块地,说实话,能废物利用挺好的,地价也便宜,适合办厂。”
说完,他就把地图拿给康瑛看。
康瑛接过仔细察看之后,也挺满意的,这里的地的确够平,够宽广,应该还不止五、六百亩,这样的荒地,做什么都不合适,但办一个大企业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如果以后公司发展了,还可以往雷公山脚下的一些低矮丘陵发展,建公司的娱乐休闲区,别墅区等高档住宅区。
康瑛想到这片现在荒芜的土地未来会有数万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不由得热血澎湃,激情满怀。她问时江远:
“你觉得呢?这片地感觉如何?”
“挺好的。如果它符合你心里的规划,那就定下来吧。”时江远道,“如果按荒地来标价,应该也不是很贵。”
“荒地不值钱,按亩算是不贵,但是毕竟面积大,算下来就惊人了,这片地至少要500多万元,才能买得下来。”
李书才在边上道,他以为这个数字会让康瑛倒吸一口凉气,抱怨这么贵之类的,却没想到,康瑛连眼皮也不动一下,看样子心中早有成算。
李书才顿时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太大惊小怪了,康瑛是宁处介绍来的,如果没有一点实力,怎么可能有野心要这么大的地?
李书才内心一阵震撼,康瑛这么年轻,她到底是出生于什么大家族?竟然有如此雄厚的资本?
李书才哪里知道,康瑛现在还背着一屁股的贷款,她如今所有的资产都抵押给银行,若真论起来不光一文不名,还是负资产。
如果李书才知道这个真正的内幕,肯定会惊掉大牙,这个女人也太彪悍了,竟然一文不名地就想来买这么大的一块地,真是空手套白狼啊!
不过,康瑛的来历显得有有些神秘,但光她是宁处介绍来的这个头衔,就足以让康瑛在吕县横着走了。
李书才道:“如果你觉得满意,我回去就像领导汇报,再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和征用出售方案,到时候再坐下来具体商量,如何?”
这里距离吕县的县城,并不算远,十二公里就能到吕县的县城,十分钟和吕县371国道接壤,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这里盖一个工厂再合适不过了。
康瑛甚至开始想象自己在附近的雷公山上居住,该多么惬意了。
这么想来,她也不用再另外买地盖房子了,先暂且寄居在独幽居吧,在独幽居住久了,对它已经感情了,正好可以多住一段时间。
康瑛这时拿起李书才的红笔,又画了一个红圈,道:“你和你们领导说一下,这边这片地我也要了,就这一片。”
李书才一看,康瑛画的地方正好越过了雷公河,到对岸一直到雷公山下,几乎把雷公山下半山腰都划了去,那这一片都要近千亩了,还好雷公山草丛生,没有什么珍贵的树种和保护动物,所以等于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没想到康瑛竟然连这一片也要了。
“这个,没问题。”李书才道,“不过这么大的地,你确定都要开发吗?县里有规定,超过三年没有开发的地,还是要回收的。”
“会开发的。康瑛的规划里,肯定用不到三年都要统统开发出来。只是,钱实在不够用啊!
但是康瑛总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现在不连片地把地买下来,一旦自己的厂区建起来,这里繁荣了,恐怕便人有别人盯上这片地了。
一块地,哪怕是不毛之地,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争抢,价格就有可能被无限抬高。
而如果价格抬高的原因是因为她的厂房让这块地值钱了,然后她再事后用高价和别人抢,康瑛觉得那自己就太蠢了,还不如现在趁着地便宜的时候拿下。
”这一片可以比山下便宜一些吗?康瑛问,“象你说的,山上也不能种作物,根本就是没用的荒地。”
“那倒是可以,这么大一片荒山,估计有个三、四十万就够了。”李书才道。
李书才有点惊叹康瑛的魄力,他这些年来也接待了一些要来投资的海内外客商,其中,就属康瑛的手笔最大。
“很好,那这块地我就要了。”康瑛道。
李书才不禁好奇地问:“康总,你要这么大的地打算做什么?”